经典里的洛阳

2024-03-14 09:06 168863人阅读 512人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洛阳] 经典里的洛阳

  [复制链接]
 楼主| 玄山樵夫 发表于 2024-3-18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溪云 发表于 2024-3-18 11:23
读到范滂别母,不由得想起苏公与母亲读《范滂传》的故事:苏轼幼时,由母程氏亲授以书。程氏读东汉《范滂传 ...

去年读了二部苏轼传,林语堂版与周景濂版的。
苏轼为人也诚也真,三位红颜舍命终身以随,故事令人动容。结发于王弗,志趣相投、举案齐眉,可谓彼兰草此荷花也。想起王弗,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继之王闰之,苏轼是她眼中的偶像,是她的男神。最后是王朝云,在苏轼最落魄的时候,陪着苏东坡,至死不离。苏东坡的这种性格,也体现在对待天下苍生上。他没有群党观念,只有是非之分,正是这样的性格,新党不容于他,旧党也不容于他,因为它们都是朋党之争,那像苏东坡心中只有天下苍生,只有是非啊,苏东坡的心底洁白的如白莲花。
苏东坡,不是高高在上,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谪仙人,他是烟火气里的诗人。如果我来选,杜甫可以来做老师,李白可以来做驴友,苏东坡却是来做邻居的。他在平平淡淡的生活里,总是那么乐观,那么达观,那么有意趣。
苏东坡第一次当官是在咱洛阳的宜阳县,不过没有去上任,当时是福昌县主簿。今天宜阳还有福昌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访之以解幽情。



41# 2024-3-18 11:52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玄山樵夫 发表于 2024-3-18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劳力2019 发表于 2024-3-14 14:54
我多次去过梁刘村那边的平泉寺,据当地人说,洛阳八景之一的平泉朝游就在此地。 ...

昨天读《夜航船》,无意发现一处伊川梁村沟的平泉庄还有这个奇石。

1.jpg

42# 2024-3-18 11:57 评论 收起评论
劳力2019 发表于 2024-3-18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玄山樵夫 发表于 2024-3-18 11:52
去年读了二部苏轼传,林语堂版与周景濂版的。
苏轼为人也诚也真,三位红颜舍命终身以随,故事令人动容。结 ...

站在我的观点,喜欢杜甫的诗,李白次之、以此类推。也喜欢张籍的节妇吟。
43# 2024-3-18 12:03 评论 收起评论
一溪云 发表于 2024-3-18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玄山樵夫 发表于 2024-3-18 11:52
去年读了二部苏轼传,林语堂版与周景濂版的。
苏轼为人也诚也真,三位红颜舍命终身以随,故事令人动容。结 ...

先生对苏公了解甚深,实乃知己!洛阳宜阳原来是苏公的初仕之地,有空定当访之。苏公虽与洛阳交集不多,但其恩师欧阳修却与洛阳渊源颇深,欧阳公年青时曾在洛阳任留守推官,与好友梅尧臣、尹洙雅集唱和,文章一日千里:"赖有洛中俊,日许相跻攀。" 欧阳公曾遍访民间,将洛阳牡丹的栽培历史、种植技术、品种花期以及赏花习俗等作了详尽的考察和总结,撰写了《洛阳牡丹记》:'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洛阳成为欧阳公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欧阳修千古伯乐,一代儒宗,慧眼识英,他和苏公,两位文坛泰斗,携手铸造了北宋文学的辉煌!
44# 2024-3-18 12:50 评论 收起评论
金水河里野鱼香 发表于 2024-3-18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玄山樵夫 发表于 2024-3-16 10:25
《三国志》武帝纪这一页有个疑问,汉献帝从长安回洛阳。“由是天子遂不北渡河,将自轵关东出。”不北渡河怎 ...

汉献帝在曹阳(今灵宝一带,黄河南岸),遭遇最大的一次与董卓残部的厮杀,仅剩数百人,形势危急,几近绝望。追兵仍在。此时,有人建议索性不在陆地上跑,而是走水路,沿黄河东下而至洛阳。有人以占星理论否决了。于是献帝放弃了“北渡河”,这里的北渡河不是向北渡过黄河,而是沿着黄河顺流而下的意思。最终献帝在曹阳渡过黄河,绕道山西闻喜,受到当地小官员的招待。估计山西刀削面敞开吃,牛肉管够,献帝们实在太狼狈了,太饥饿了。
45# 2024-3-18 14:00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玄山樵夫 发表于 2024-3-18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水河里野鱼香 发表于 2024-3-18 14:00
汉献帝在曹阳(今灵宝一带,黄河南岸),遭遇最大的一次与董卓残部的厮杀,仅剩数百人,形势危急,几近绝 ...

我前面贴的那个图上写的很清楚,原来是计划浮河东下。正是听了太史令王立的建议,天子应不再浮河而下。
再看原文:由是天子遂不北渡河,将自轵关出。

这个理由(不北渡河)与结果(轵关出),更是相互矛盾的关系。因为轵关在济源,在黄河北,如果天子不渡河,在黄河南岸边的皇帝一行怎么从轵关出啊。
46# 2024-3-18 15:28 评论 收起评论
金水河里野鱼香 发表于 2024-3-18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玄山樵夫 发表于 2024-3-18 15:28
我前面贴的那个图上写的很清楚,原来是计划浮河东下。正是听了太史令王立的建议,天子应不再浮河而下。
再 ...

由是天子遂不北渡河,将自轵关出。如果把这里的“北渡河”理解为北渡黄河,那就永远与实际不符。王立说了黄河险要,由是“因此”,“不北渡河“(不渡黄河而至洛,把灵宝与洛阳之间当作一段里程,不再由水路“渡”而抵达“,继而,到山西,经济源,由陆路回洛。 你总是把”北渡河“理解为北渡黄河,那就进入死胡同了。
47# 2024-3-18 15:54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玄山樵夫 发表于 2024-3-18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水河里野鱼香 发表于 2024-3-18 15:54
由是天子遂不北渡河,将自轵关出。如果把这里的“北渡河”理解为北渡黄河,那就永远与实际不符。王立说了 ...

要是这样说,这个不渡河应该是不浮河而下。但是“渡”这个字的意思,没有“浮河而下”这个意思。这样的话,只能是用词不准,很容易造成歧义。
48# 2024-3-18 16:07 评论 收起评论
金水河里野鱼香 发表于 2024-3-18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玄山樵夫 发表于 2024-3-18 16:07
要是这样说,这个不渡河应该是不浮河而下。但是“渡”这个字的意思,没有“浮河而下”这个意思。这样的话 ...

确实。古人写书,有时也是过度自由,让后人费解。
49# 2024-3-18 16:16 评论 收起评论
金水河里野鱼香 发表于 2024-3-18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这段历史,深感董承的窝囊短视狠毒。灵宝渡河前,只因为伏皇后拿了点细软,董承就以不听劝阻,私自增加船载重的理由,指使人砍向皇后,幸而卫兵保护,但卫兵也被杀,血溅皇后身上;董承的女儿是贵妃,懂了吧。到了洛阳,董承过了近3年好日子,又昏招请曹操来,又昏招听了曹操,迁都许。到了许,才知道到了人家地盘了,再想折腾?被杀。
50# 2024-3-18 16:26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玄山樵夫 发表于 2024-3-18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水河里野鱼香 发表于 2024-3-18 16:26
读这段历史,深感董承的窝囊短视狠毒。灵宝渡河前,只因为伏皇后拿了点细软,董承就以不听劝阻,私自增加船 ...

《三国志》上写的是,建安元年七月汉献帝到了洛阳,建安元年九月,车驾出轘辕而东,就往许昌去了。汉献帝、董承在洛阳,没有三年,只有短短的三个月吧。另外,“都许”的第一个谋主应该是董昭,不是董承吧。《三国志·武帝纪》云:“洛阳残破,董昭等劝太祖都许。”

曹操晋魏公、晋魏王,都是在董昭策划下带领众臣众将下进行的。
51# 2024-3-18 17:38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玄山樵夫 发表于 2024-3-18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汉献帝跑回洛阳后,真是狼狈至极啊。看看《后汉书·献帝纪》的记载,令人瞠目结舌:是时,宫室烧尽,百官披荆棘,依墙壁间。州郡各拥强兵,而委输不至,群僚饥乏,尚书郎以下自出采稆,或饥死墙壁间,或为兵士所杀。
52# 2024-3-18 17:41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玄山樵夫 发表于 2024-3-18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说董昭这个人。
第一件事情是伪造之事。
矫诏是大罪,董昭敢矫袁绍的檄传令一郡,也敢伪造曹操的书信劝杨奉结好曹操。你说董昭胆子大不大啊?但是这个人就敢这么干,并且都取得了成功,还取得了主子的认可。
第二件事情劝曹操迁都许昌
太祖到洛阳朝见天子,拉着董昭一起就坐,问董昭说:“现在我来到这里,应该采用什么办法?”董昭说:“将军您发动义兵以诛杀残暴叛乱的人,入京朝见天子,辅佐护卫王室,这就是跟春秋时期的五位霸主一样的功业了。但下面的众位将领,各有不同的想法,未必愿意服从您,现在您留在京城匡扶天子,形势会有所不便,只有将天子转移到许县了。但朝廷中人四处流离,刚刚返回故都,远近之人都在盼望,希望能迅速安定下来。现在又转移圣驾,就不能满足大家的心意。实行不同寻常的事,就会有不同凡响的功劳,希望将军选择好处多的做法。”太祖说:“这就是我原来的想法。杨奉近在梁县,听说他的部队精锐,难道他不会成为我的隐患吗?”董昭说:“杨奉缺少党羽的援助,会独自来呈献礼物表示归顺。镇东、费亭的事宜,都是杨奉决定的,又听说他写信下令对 士兵加以约束,足够看出他的诚意。应该经常派使者带着厚重的礼物前去表示答谢,以安定他的心意。就说‘京城没有粮食,想要让天子暂时转移到鲁阳,鲁阳靠近许县,运输粮食比较方便,就没有严重缺乏粮食的担忧了’。杨奉这个人勇猛但缺少思虑,一定不会怀疑,等到两方有了使者的来往,就足够确定计策了。杨奉怎么会成为拖累呢!”太祖说:“好的。”

第三件事劝曹操不要放了刘备。
建安元年,刘备被吕布赶了出来后,跑到许昌投奔曹操。程昱一见刘备来了,就劝曹操杀了刘备,曹操却说:“方今收天下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曹操派刘备去打袁术。董昭劝曹操:“备勇而志大,关羽、张飞为之羽翼,恐备之心未可得论也。”曹操说:“吾已许之矣。”


第四件事在打败关羽这件事上给曹操出了个关键的主意
关羽将曹仁围困在樊城,孙权派使者跟太祖说“我打算派兵西行而上,趁关羽没有防备攻打他。将领、公安两地非常重要,关羽丢失这两座城,一定会自己逃走,樊城被围困的局面,不用援救也会自己解除了。希望这个秘密不要被泄露,让关羽有所防备。”太祖询问大臣们该怎么做,大臣们都说应该保守秘密。董昭说:“军事事情崇尚随机应变,希望事情能合乎事宜。现在应该表面上答应孙权保密,但实际上泄露这件事。关羽得知孙权要出兵西行,如果他返回保护自己,那困局就能迅速解除,我们获得利益就很便利。可以让这两个敌人互相对峙,我们安坐等待他们疲敝的时候。如果保密而不外泄,让孙权的计划得以实现,不是最好的计策。另外,樊城中被围困的将士官吏不知道有救援来到,计算粮食的储备,就会震惊恐惧,如果他们产生了别的想法,造成的困难也不会小。泄露孙权的计划对我们有利。况且关羽为人强劲勇武,仗着自己两座城的守备坚固,一定不会迅速撤退的。”太祖说:“好。”立即敕命去援救曹仁的将领徐晃将孙权的书信射到被围的樊城中和关羽的军营里,围城中的人得知这个消息,士气大增。关羽果然犹豫了。孙权的军队去到江陵、公安,将两座城都攻克了,关羽大败。

第五件事是率领众大臣为曹操晋魏公、魏王名号。




53# 2024-3-18 18:31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玄山樵夫 发表于 2024-3-18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溪云 发表于 2024-3-18 11:23
读到范滂别母,不由得想起苏公与母亲读《范滂传》的故事:苏轼幼时,由母程氏亲授以书。程氏读东汉《范滂传 ...

说起范滂,今天又忍不住再读之。范晔的文笔真是大珠小珠落玉盘,各位,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漯河市召陵区)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光禄四行。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此一句,有一斧辟天之感,在一个离乱纷扰的年代,有一个少年横空出世)
       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其所举奏,莫不厌塞众议。迁光禄勋主事。时,陈蕃为光禄勋,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投版弃官而去。郭林宗闻而让蕃曰:“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也?”蕃乃谢焉。(郭林宗乃八顾之首,他来让陈蕃;陈蕃是三君之一,还乃谢焉。一个让曰,一个谢焉,通过这个事情把东汉时代的士林之风展现得淋漓尽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面对两位大家的风范,读者莫不心服。同时,更是对范滂充满了想象期待,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啊,竟然赢得士林领袖如何青眼?)
  复为太尉黄琼所辟。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猥多,疑有私故。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叨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间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臣闻农夫去草,嘉谷必茂;忠臣除奸,王道以清。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吏不能诘。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雷厉风行,不拖泥带水。见事在朝廷不行,立刻就投劾扬长而去。虽属儒林,却大有侠客之风
  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其有行违孝悌,不轨仁义者,皆埽迹斥逐,不与共朝。显荐异节,抽拔幽陋。滂外甥西平李颂,公族子孙,而为乡曲所弃,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资用为吏。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资乃止。郡中中人以下,莫不归怨,乃指滂之所用以为“范党”。(有了信任的长官,范滂大刀阔斧。清清朗朗的世界,快快意意的人生。中人以下,莫不归怨;百姓黎民,咸赞大治。二郡谣曰:‘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瑨但坐啸。
  后牢脩诬言钩党,滂坐系黄门北寺狱。狱吏谓曰:“凡坐系皆祭皋陶。”滂曰:“皋陶贤者,古之直臣。知滂无罪,将理之于帝;如其有罪,祭之何益!”众人由此亦止。狱吏将加掠考,滂以同囚多婴病,乃请先就格,遂与同郡袁忠争受楚毒。桓帝使中常侍王甫以次辨诘,滂等皆三木囊头,暴于阶下,余人在前,或对或否,滂、忠于后越次而进。王甫诘曰:“君为人臣,不惟忠国,而共造部党,自相褒举,评论朝廷,虚构无端,诸所谋结,并欲何为?皆以情对,不得隐饰。”滂对曰:“臣闻仲尼之言,‘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汤’。欲使善善同其清,恶恶同其污,谓王政之所愿闻,不悟更以为党。”甫曰:“卿更相拔举,迭为唇齿,有不合者,见则排斥,其意如何?”滂乃慷慨仰天曰:“古之循善,自求多福;今之循善,身陷大戮。身死之日,愿埋滂于首阳山侧,上不负皇天,下不愧夷、齐。”甫愍然为之改容。乃得并解桎梏。滂后事释,南归。始发京师,汝南、南阳士大夫迎之者数千两。同囚乡人殷陶、黄穆,亦免俱归,并卫侍于滂,应对宾客。滂顾谓陶等曰:“今子相随,是重吾祸也。”遂遁还乡里。(什么是东汉的士子气节,这就是!这段的每一个字,都让人阅之心惊,思之扼腕,为天下苍生的文弱书生一振袂而天下动容,出牢笼之日,天下士大夫共迎之,有几千辆车子。虽千万人吾往矣,这就是范滂!
  初,滂等系狱,尚书霍谞理之。及得免,到京师,往候谞而不为谢。或有让滂者。对曰:“昔叔向婴罪,祁奚救之,未闻羊舌有谢恩之辞,祁老有自伐之色。”竟无所言。(古长者之风,于斯尚存焉。望之,心慕其高义,发高山仰之之慨;思之,又若画之留白,绵绵不绝耳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曰:“天下大矣,子何为在此?”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仲博孝敬,足以供养,滂从龙舒君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顾谓其子曰:“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呜呼,范郎!击节,郭令!嗟泣,范母!这就是传说中的古仁人之风吧!把节义看得比生命都可贵!
  论曰:李膺振拔污险之中,蕴义生风,以鼓动流俗,激素行以耻威权,立廉尚以振贵势,使天下之士奋迅感慨,波荡而从之,幽深牢破室族而不顾,至于子伏其死而母欢其义。壮矣哉!子曰:“道之将废也与?命也!”(世道离乱,百姓涂炭,士林中人,自拔泥淖,气节干云,阅此青史,真是历世感慨所不已之事。李膺领秀,范滂高义,还有很多很多的士林中人——1.“三君”一一指窦武、刘淑、陈蕃;2.“八俊”一一指李膺、荀昱、杜密、王畅、刘祐、魏朗、赵典、朱宇;3.“八顾”——指郭林宗、宗慈、巴肃、夏馥、范滂、尹勋、蔡衍、羊陟;4.“八及”一一指张俭、岑晊、刘表、陈翔、孔昱、苑康、檀敷、翟超;5.“八厨”一一指度尚、张邈、王考、刘儒、胡母班、秦周、蕃向、王章。每每说及东汉,我总会想到梁启超先生说的那句话:东汉风俗称最美,这是为什么呢,我想,这最美的东汉风俗正是在东汉士子引领下开创的士民画卷。


54# 2024-3-18 21:00 收起评论
玄山樵夫 2024-3-19 09:46
评论
抱歉,“竟然赢得士林领袖如何青眼?”写错一个字,应为“竟然赢得士林领袖如此青眼?”借此楼更正
一溪云 发表于 2024-3-19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玄山樵夫 发表于 2024-3-18 21:00
说起范滂,今天又忍不住再读之。范晔的文笔真是大珠小珠落玉盘,各位,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舍生取义,气节干云!
55# 2024-3-19 09:58 评论 收起评论
一溪云 发表于 2024-3-19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玄山樵夫 发表于 2024-3-18 21:00
说起范滂,今天又忍不住再读之。范晔的文笔真是大珠小珠落玉盘,各位,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

跟着先生学习收获良多!
56# 2024-3-19 11:25 收起评论
玄山樵夫 2024-3-19 11:57
评论
抬爱了。咱们一起学习交流。独行快,众行远,对于晦涩难懂的经典更是如此。其实,这晦涩难懂的文辞下,却是极玄秘极丰富的滋养。
劳力2019 发表于 2024-3-19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溪云 发表于 2024-3-19 11:25
跟着先生学习收获良多!

能看懂的都是人才
57# 2024-3-19 11:50 收起评论
劳力2019评论玄山樵夫 2024-3-19 12:01
评论
楼主才华令人佩服  信息港卧虎藏龙啊。
玄山樵夫 2024-3-19 12:03
评论
书籍,是心灵的良药。身体疾病,医生可治。心灵疾病,惟有自解。打开书籍,在传统文化里遨游,如沐春风,神清气爽,有怡然自得之慨。关键开卷
玄山樵夫 2024-3-19 12:05
评论
永远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是青春不老的秘诀。只要开始学习,人生就充满了传奇,充满了阳光,充满了意义。大家一起来学习吧,乐在书海不思归
 楼主| 玄山樵夫 发表于 2024-3-19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在周王城广场有个周公营洛的群雕,讲述着周公与洛阳的关系。

前几天有朋友说:周公是洛阳之父,我仔细一想回复到:“说周公是洛邑之父似乎更恰当一些。夏叫斟鄩、商叫西亳,周朝叫洛邑,西汉叫洛阳,东汉叫雒阳,曹魏及以后称洛阳,这都是洛阳在不同朝代时的名字。但是说起洛阳,今天这两个字,已经成为了这座城市一以贯之于历史长河的名字了。如果说周公是洛阳之父,夏朝时的洛阳、商朝时的洛阳又怎么讲呢?”
话归正传,下来我们继续说周公营洛。
在读《尚书》的是时候,发现周公营洛后大有故事的。《史记》上记载的是——
周武王把九州牧守征召回来后,登上豳地的高原上,遥望着殷地长思。武王回到周,晚上总是睡不着。周公旦来到王的住处,问:“您为什么睡不着呢?”武王说:“告诉你:都只因为上天不受享殷的祭贡,从我姬发还没生下来到现在六十年,远郊一带到处是野兽和害虫。上天不再受享殷的祭贡,所以才有我们今天的成功。上天建立了殷国,殷任用能人贤士有三百六十人,虽然没有做出明显的政绩,但是也没有让殷灭亡,所以殷才维持到了今天。我还没有真正得到上天的保佑,哪有闲暇时间睡觉!”武王说:“如果想真正得到上天的庇佑,就要依靠太室山,把不知天命的作恶之人全部找出来,贬黜了他们,与殷王受同样的罪。要日夜勤勉努力,保证安定好西方国土,我要恪尽职守做好各项事务,直到我们的德行在四方发扬光大。从洛水拐弯处一直到伊水拐弯处,人们安居在这里的平坦之处而非险隘之处,这是夏人的活动中心。我向南面可以望见三涂山,向北面可以望见太行山,回首可以看见黄河,又仔细观察了雒水、伊水,这里离天帝的居室不远。”于是在雒邑策划营建周城,然后离去。
看完故事,可知周武王是真相中了洛阳这块地方啊。我们都说“周公营洛”,可不要忘了“武王定洛”。看看原文吧,感念一下周武王的慧眼与远识——
王曰:“定天保,依天室,悉求夫恶,贬从殷王受。日夜劳来定我西土,我维显服,及德方明。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顾詹有河,粤詹雒、伊,毋远天室”周武王认识到了河洛地区是夏朝人的建邦立都的地方,同时也神圣化了河洛,毋远天室。后来隋唐时期,咱洛阳的紫微城就是象天法地的杰作,这是后话。在周武王的思想里,河洛王里,也是离天室最近的地方。

到了周成王的时代,为了继父王的遗志,先派周公到洛阳进行了占卜,而后周成王派召公奭具体主持营建的事宜。《召诰》就是说召公营建洛邑的事宜的。我们很多时候都忽略了召公建洛个事情。
《召诰》与《洛诰》是姊妹篇。周王朝国祚绵延790年,是中国历朝历代里最长的,其要诀在哪里,我认为就在《召诰》里。
要诀是什么?敬德惟恤
王敬作所,不可不敬德——王所敬的是什么?惟敬德而已。(ps:所,在这里作“什么”讲)
惟王受命,无疆惟休,亦无疆惟。呜呼!曷其奈何弗敬?——周人更进一步认识到,天命无限美好,但也是无限忧虑的。周人从不把获得天下看作万事大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只有这样的态度才能保民,才能长久。所以,要想受天永命,惟恤
上下勤恤,欲王以小民受天永命——只有君臣上下时刻把忧虑放在心里,勤勤兢兢,天子 和百姓才能受天永命。(ps:以,在这里作“和”讲)

夏商两朝都是过于迷信天命神授,既然迷恋天命神授,就不在乎老百姓,最后都走向了灭亡。言天命不可恃,祖宗不可恃,惟敬德庶可凝固天命,周朝的执政者一直是清醒的。敬德惟恤,才能“邦固本宁”。周人对于执政的各级官员一直讲的是敬德惟恤,这才把国祚绵延了790年。而这个“敬德惟恤”的执政要诀,就藏在《尚书》的《召诰》里,一篇讲创建洛邑的文章中。

58# 2024-3-19 13:58 评论 收起评论
一溪云 发表于 2024-3-19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经典,对话先贤,先生的释疑,让晦涩难懂的古文不再曲高和寡。
59# 2024-3-19 15:12 收起评论
玄山樵夫 2024-3-19 15:17
评论
我也是粗知一二。尚书虽远,但读得多了,常用语也是有规律的。《诗经》《尚书》很多常用语都是相同的,读多了,很多字词都脸熟了,就有兴趣了
 楼主| 玄山樵夫 发表于 2024-3-19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咬文嚼字,欢迎大家疑义相与析
《召诰》里有“其惟王位在德元,小民乃惟刑用于天下,越王显。”
中华书局的注解是:希望成王居于天子之位,而有圣人的大德,小民在下面便能够自己按照法度行事,发扬王的美好的品德了。
我自己的翻译是:希望王成为道德的楷模榜样,天下小民就可以学习效仿,于是王的德性就光辉天下了。
“德元”之“元”,“元”强调的是学习的那个源头,而不是大。刑,同型,这里是效仿的意思。前面有榜样可以学,后面效仿便顺理成章,于逻辑也相契合。王显,让王的德性更加昭显,翻译成光辉天下更加具有文学性一些。其中的“其”字,作“希望“解;“越”,作“于是”解。
60# 2024-3-19 17:02 评论 收起评论
IMG_5398.jpeg
 楼主| 玄山樵夫 发表于 2024-3-19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玄山樵夫 发表于 2024-3-18 21:00
说起范滂,今天又忍不住再读之。范晔的文笔真是大珠小珠落玉盘,各位,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

     东汉有两个太守被“架空”了,这两个太守悠哉悠哉乐逍遥。士为知己者死,被委以重任的两个人心系苍生,两郡为之清朗,百姓乐生。
昨天我们说过了范滂,今天我们说说岑晊。且看《后汉书》中的岑晊传,全文含标点仅仅360字。

      岑晊字公孝,南阳棘阳人也。父豫,为南郡太守,以贪叨诛死(这个出场的场景,父贪为诛,令人意外。不妨事,渭以泾浊,玉以砾贞,且看岑晊之清扬)。晊年少未知名,往侯同郡宗慈,慈方以有道见征,宾客满门,以晊非良家子,不肯见。晊留门下数日,晚乃引入。慈与语,大奇之,遂将俱至洛阳,因诣太学受业。(宗慈有道不虚也!识人伯乐难遇,更难遇的是,识了伯乐的宗慈更使尽全力推荐岑晊到洛阳上了太学。猗欤休哉,长者之风,于斯为盛!
  晊有高才,郭林宗、朱公叔等皆为友,李膺、王暢称其有干国器,虽在闾里,慨然有董正天下之志。(范滂入仕途,一句励天下,乃“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今日闾里的岑晊,也有一句壮语“慨然有董正天下之志。”两慨然,两志气,一种涤荡天下的气度亦令阅史吾辈荡气回肠)太守弘农成瑨下车,欲振威严,闻晊高名,请为功曹,又以张牧为中贼曹吏。瑨委心晊、牧,褒善纠违,肃清朝府。(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瑨但坐啸。此一则童谣,讴两郡乐土。何其幸哉范滂、岑晊,何其崇宗资、成瑨。何以成此美谈?四人剖心,没有私心,只有四颗心系天下苍生的心。四心归为一心,一心慨然所致。
      宛有富贾张汎者,桓帝美人之外亲,善巧雕镂玩好之物,颇以赂遗中官,以此并得显位,恃其伎巧,用势纵横。晊与牧劝瑨收捕汎等,既而同赦,晊竟诛之,并收其宗族宾客,杀二百余人,后乃奏闻。于是中常侍侯览使汎妻上书讼其兔。帝大震怒,征瑨,下狱死。晊与牧亡匿齐鲁之间。会赦出。后州郡察举,三府交辟,并不就。及李、杜之诛,因复逃窜,终于江夏山中云。(徒恨芳膏,煎灼灯明。看完结局之后,掩卷时,我们为瑨唏嘘,为晊轸怀,心戚然,难以释怀。虽然如此,青灯黄卷里,我们仍能依稀看到他们的身影,依然有一种慨然之气在我们身上激荡,这就是他们穿越历史传递给我们的力量。


61# 2024-3-19 19:46 收起评论
玄山樵夫 2024-3-27 17:35
评论
宗资,字叔都,汝南太守,世居宛,一门仕宦,至卿相者三十四人,东汉时无与比者。
玄山樵夫评论玄山樵夫 2024-3-27 19:13
评论
这个成南阳太守成瑨,也是第一次党锢事件的导火索。就是他引发了第一次党锢事件。
一溪云 发表于 2024-3-20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有时间讲讲班氏三兄妹的故事。
62# 2024-3-20 11:41 收起评论
玄山樵夫 2024-3-20 13:02
评论
容我温故一下《后汉书》
劳力2019 发表于 2024-3-20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跟着楼主长知识
63# 2024-3-20 11:48 收起评论
玄山樵夫 2024-3-20 13:02
评论
感谢肯定,大家一起学习交流
 楼主| 玄山樵夫 发表于 2024-3-20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把《后汉书》中的班固、班超列传看了一看,有很多趣事,先摘录一则出来与大家分享。

       因为班固文章写得好,皇帝出游总是带着班固,朝廷有大事议论也带着,就是不给班固升官。班固四十多岁了,还是个郎官。班固戏谑自己一把,写了一篇文章《宾戏》。你看这名字,借宾客戏语于他,其实,是想以自通焉,他是借此戏谑引发皇帝关注的。汉章帝读了这篇文章,认为文章写得好,更认为也该给班固升个官了。四十六岁上终于升官了。升就升吧,升了个什么官呢?看门的官!你没看错,就是看门的官,看的是南宫的玄武门,官名是玄武司马。

2.png

       这个玄武司马,管了几个人呢?员吏2人,卫士38人,共40人。我查了《后汉书·百官二》,这个“玄武司马”的俸禄是比千石。当时的郡守是二千石,郡守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市长。当时的县令或县长是,大的县置令,一千石,小的置长,四百石。比一比,这个玄马司马也就是现在的县处级待遇。孙悟空想当官,被玉皇大帝封了个弼马温。班固与孙悟空相比,这个官也比弼马温大不了多少吧。我也查一查,《后汉书·百官志二》还真有养马的官呢,叫未央厩令,六百石。班固的玄武司马相比这个未央厩令,多了四百石。
        看看这个玄门门在哪里吧?不是洛阳城的门,是皇宫的门,已经标红了,大家一眼就可认出。
1.png

        咱们再看看《后汉书》中《班固列传》原文,看看班固这奇遇吧。
        及肃宗雅好文章,固愈得幸,数入读书禁中,或连口继夜。每行巡狩。辄献上赋颂,朝廷有大议,使难问公卿,辩论于前,赏赐恩宠甚渥。固以自二世才术,位不过郎,感东方朔、杨雄自论,以不遭苏、张、范、蔡之时,作《宾戏》以自通焉。后迁玄武司马。天子会诸儒讲论《五经》,作《白虎通德论》,令固撰集其事。

        再把《宾戏》这篇文章贴出来,供探赜者研之——

       永平中为郎,典校秘书,专笃志於儒学,以著述为业。或讥以无功,又感东方朔、扬雄自喻以不遭苏张、范、蔡之时,曾不折之以正道,明君子之所守,故聊复应焉。其辞曰:
       宾戏主人曰:盖闻圣人有一定之论,烈士有不易之分,亦云名而已矣。故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夫德不得后身而特盛,功不得背时而独彰。是以圣哲之治,栖栖遑遑,孔席不暖,墨突不黔。由此言之,取舍者,昔人之上务,著作者,前列之馀事耳。今吾子幸游帝王之世,躬带绂冕之服,浮英华,湛道德,矕龙虎之文,旧矣。卒不能抒首尾,奋翼鳞,振拔洿涂,跨腾风云,使见之者影骇,闻之者响震。徒乐枕经籍书,纡体衡门,上无所蒂,下无所根。独摅意乎宇宙之外,锐思於毫芒之内,潜神默记,縆以年岁。然而器不贾於当己,用不效於一世。虽驰辩如涛波,摛藻如春华,犹无益於殿最也。意者,且运朝夕之策,定合会之计,使存有显号,亡有美谥,不亦优乎?
       主人逌尔而笑曰:若宾之言,所谓见世利之华,暗道德之实,守窔奥之荧烛。未仰天庭而睹白日也。曩者王涂芜秽,周失其驭。侯伯方轨,战国横骛,於是七雄虓阚,分裂诸夏,龙战虎争。游说之徒,风飑电激,并起而救之,其馀猋飞景附,霅煜其间者,盖不可胜载。当此之时,搦朽摩钝,铅刀皆能一断。是故鲁连飞一矢而蹶千金,虞卿以顾眄而捐相印。夫啾发投曲,感耳之声,合之律度,淫哇而不可听者,非《韶》、《夏》之乐也。因势合变,遇时之容,风移俗易,乖迕而不可通者,非君子之法也。及至从人合之,衡人散之,亡命漂说,羁旅骋辞,商鞅挟三术以钻孝公,李斯奋时务而要始皇。彼皆蹑风尘之会,履颠沛之势,据徼乘邪,以求一日之富贵,朝为荣华,夕为憔悴,福不盈眦,祸溢於世,凶人且以自悔,况吉士而是赖乎?且功不可虚成,名不可以伪立。韩设辨以激君,吕行诈以贾国。《说难》既遒,其身乃囚;秦货既贵,厥宗亦坠。是以仲尼抗浮云之志,孟轲养浩然之气,彼岂乐为迂阔哉?道不可以贰也。方今大汉洒埽群秽,夷险芟荒,廓帝纮,恢皇纲。基隆於羲农,规广於黄唐,其君天下也,炎之如日,威之如神,函之如海,养之如春。是以六合之内,莫不同源共流,沐浴玄德,禀仰太和,枝附叶著,譬犹草木之植山林,鸟鱼之毓川泽,得气者蕃滋,失时者零落,参天地而施化,岂云人事之厚薄哉!今吾子处皇代而论战国,曜所闻而疑所觌,欲从堥敦而度高乎泰山,怀氿滥而测深乎重渊,亦未至也。
        宾曰:若夫鞅、斯之伦,衰周之凶人,既闻命矣。敢问上古之士,处身行道,辅世成名,可述於后者,默而已乎?
        主人曰:何为其然也?昔者咎繇谟虞,箕子访周,言通帝王,谋合神圣。殷说梦发於傅岩,周望兆动於渭滨;齐甯激声於康衢,汉良受书於邳垠,皆竢命而神交,匪词言之所信,故能建必然之策,展无穷之勋也。近者陆子优游,《新语》以兴;董生下帷,发藻儒林;刘向司籍,辨章旧闻;扬雄谭思,《法言》、《太玄》。皆及时君之门闱,究先圣之壸奥,婆娑乎术艺之场,休息乎篇籍之囿,以全其质,而发其文,用纳乎圣德,烈炳乎后人,斯非亚与!若乃伯夷抗行於首阳,柳惠降志於辱仕,颜潜乐於箪瓢,孔终篇於西狩,声盈塞於天渊,真吾徒之师表也。且吾闻之:一阴一阳,天地之方;乃文乃质,王道之纲;有同有异,圣哲之常。故曰:慎修所志,守尔天符,委命供己,味道之腴,〔宾又不闻和氏之璧,韫於荆石;隋侯之珠,藏於蚌蛤乎?历世莫视,不知其将含景曜,吐英精,旷千载而流光也。应龙潜於潢污,鱼鼋媟之,不睹其能奋灵德,合风云,超忽荒而躆昊苍也。故夫泥蟠而天飞者,应龙之神也;先贱而后贵者,和隋之珍也;时暗而久章者,君子之真也。若乃牙、旷清耳於管弦,离娄眇目於毫分;逢蒙绝技於弧矢,般输摧巧於斧斤;良乐轶能於相驭,乌获抗力於千钧;和、鹊发精於针石,研、桑心计於无垠。走亦不任厕技於彼列,故密尔自娱於斯文。

64# 2024-3-20 21:23 评论 收起评论
逍遥顽童 发表于 2024-3-21 09: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帖子读来开卷有益,获益良多!
65# 2024-3-21 09:28 收起评论
玄山樵夫 2024-3-21 10:54
评论
抬爱。期待一起学习交流。经典古奥,义理深远。研之磨之,润心养心。
逍遥顽童评论玄山樵夫 2024-3-21 12:42
评论
谢谢谢谢!水平很高,感谢分享!
 楼主| 玄山樵夫 发表于 2024-3-21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既然说到班固当了个玄武司马,咱就说说当年东汉洛阳城的防务。

最外一层,是洛阳城北驻守着一个北军,这个北军有个北军中候,官秩只有六百石,但权力很大,掌监着五营。这有点像汉代的刺史,官不大,但在一个刺史部里监察着好几个郡守。
哪五个营呢?屯骑校尉、越骑校尉、步兵校尉、长水校尉、射声校尉。这五个营什么用处呢?平时作为禁军主要力量,直接听命于皇帝,占据着京师很大的禁军力量,当国家发生战事的时候,也会拉出去。
每营司马一人,五营五个司马。五个营共有4000余官兵。
第二层是城门校尉,掌雒阳十一个城门(其中平城门不归城门校尉管,直接归卫尉管)。
每个城门有一名长官,叫做门候,与县长级别大致相同。
整个城门校尉下面官兵大概1000余人。
第三层是执金吾,负责洛阳城与宫城之间的治安。
执金吾的职权,在东汉的时候被消减了,下属大概200缇骑、500执戟,共700人左右。
执金吾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刘秀的一句话“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执金吾的阵仗很拉风,刘秀当年一见倾心。对了,执金吾,这个吾发yu音。《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金吾,鸟名也,主辟不祥。天子出行,职主先寻,以御非常,故执此鸟之像,因以名官。”
第四层是卫尉,直接负责皇宫的城门及一圈城墙附近的安全。
卫尉的最高长官名字就叫卫尉,九卿之一,副职是丞。
下面有以下几个部门。
公车司马令一个人,负责宫城正南门。官吏上奏章、四方贡献,以及征诣公车者,都从这里过。
南宫卫士令一人,负责南宫的巡查保卫。
北宫卫士令一人,负责北宫的巡查保卫。

左右都候各一人,负责巡查宫廷安全,抓捕在京犯罪的官员。
宫城的城门有7个。每个门设司马1人。班固就是主玄武门的玄武司马,这个门在南宫。
整个卫尉的官兵大概在2800余人左右。
第五层是光禄勋,负责宫城内各宫殿的守卫。
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虎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都是光禄勋的属官。
光禄勋的官兵大概3300余人。
这就是京师的防务情况,大概12000人左右。如果京师外有战事,会把北军五营和羽林军拉出去。

66# 2024-3-21 12:20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玄山樵夫 发表于 2024-3-21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四史里,水平最高的就是前四史,《汉书》正是前四史之一。
可是,诸位,我们很多人所不知道的是,班固差一点因为这部《汉书》被下狱。且看看《后汉书》是怎么写的——
父彪卒,归乡里。固以彪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思,欲就其业。既而有人上书显宗,告固私改作国史者,有诏下郡,收固系京兆狱,尽取其家书。先是扶风人苏朗伪言图谶事,下狱死。固弟超恐固为郡所核考,不能自明,乃驰诣阙上书,得召见,具言固所著述意,而郡亦上其书。显宗甚奇之,召诣校书部,除兰台令史,与前睢阳令陈宗、长陵令尹敏、司隶从事孟异共成《世祖本纪》。迁为郎,曲校秘书。固又撰功臣、平林、新市、公孙述事,作列传、载记二十八篇,奏之。帝乃复使终成前所著书。


说起司马迁,一赞《史记》,二叹腐刑。谈起班固,没想到他的命运也有如此波折。幸亏,班固遇到了一个好皇帝汉明帝。不仅不加罪其身,还除其为兰台令史。坏事变好事,幸甚至哉!

班固之所以修史,是子继父业,他父亲班彪就是个大儒。且看后汉书对班彪的评价——
班彪以通儒上才,倾侧危乱之间,行不逾方,言不失正,仕不急进,贞不违人,敷文华以纬国典,守贱薄而无闷容。彼将以世运未弘,非所谓贱焉耻乎。何其守道恬淡之笃也。

近文章,砥厉廉隅。看完《后汉书》对班彪的评价,你再仔细想想“班固,字孟坚”,这名也好、字也好,不正是班彪志操之写真?

班固、班超两兄弟,班固是班彪的替身,是班彪的发扬光大者。孟坚努力追芳躅,勿坠班翁旧史声。班彪九泉有知,必含笑曰赞!
关于班固的史学成就,《后汉书》作者范晔的评价云——
司马迁、班固父子,其言史官载籍之作,大义粲然著矣。议者咸称二子有良史之才。迁文直而事核,固文赡而事详。若固之序事,不激诡,不抑抗,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亹亹而不厌,信哉其能成名也。彪、固讥迁,以为是非颇谬于圣人。然其论议常排死节,否正直,而不叙杀身成仁之为美,则轻仁义,贱守节愈矣。固伤迁博物洽闻,不能以智免极刑。然亦身陷大戮,智及之而不能守之。呜呼,古人所以致论于目睫也。(班彪班固父子对司马迁有微词,范晔有点看不下去,范晔为太史公辩言之)

对于班彪班固父子,范晔还有24字的赞曰——
二班怀文,裁成帝坟。比良迁、董,兼丽卿、云。彪识皇命,固迷世纷。

当读到最后这八个字“彪识皇命,固迷世纷”的时候,好一个范晔啊,峻言逼仄,留白以人,引人深思云。
67# 2024-3-21 17:31 评论 收起评论
奔跑鐵腿 发表于 2024-3-21 19: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逍遥顽童 发表于 2024-3-21 19: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帖真的知识丰富,深入浅出,干货满满,当之无愧的精华帖
69# 2024-3-21 19:58 评论 收起评论
一溪云 发表于 2024-3-22 08: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玄山樵夫 发表于 2024-3-21 17:31
二十四史里,水平最高的就是前四史,《汉书》正是前四史之一。
可是,诸位,我们很多人所不知道的是,班固 ...

谢谢老师!收获良多!
70# 2024-3-22 08:35 评论 收起评论
金水河里野鱼香 发表于 2024-3-22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喷说西汉强盛,但数据说话。西汉的军队在70万左右。东汉的全部军对,也就30万左右,是西汉的一半。为什么?养70万精壮小伙子,只吃饭,穿衣,不参与耕种,那是国家极大的负担!东汉农业更强,粮食更多,但国力强盛,四边自然屈服,不敢呲牙,所以东汉设置的军队很少。特别是中央军,只有1万人。而西汉的中央军是10万人;由此可见,东汉的百姓徭役的负担,远低于西汉,所以,东汉科技产出高;弊端也有,黄巾军起,中央军不够,州牧自建军队剿灭,尾大不掉。但是,少军队,重民生,是东汉最仁德的体现。
71# 2024-3-22 08:50 评论 收起评论
一溪云 发表于 2024-3-22 11: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劳力2019 发表于 2024-3-18 12:03
站在我的观点,喜欢杜甫的诗,李白次之、以此类推。也喜欢张籍的节妇吟。 ...

诗圣杜甫,在洛阳长大,七岁能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青年时就发出“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有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高尚情怀,一生致力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却仕途失意,郁郁不得志。杜甫心系苍生,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笔底波澜,是当之无愧的诗中圣贤!
72# 2024-3-22 11:25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玄山樵夫 发表于 2024-3-22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班固很有名的一篇文章就是《封燕然山铭》,这是他随着窦宪去打北匈奴时在胜利之后勒诸贞珉以记功的。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篇文章。

惟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汉元舅曰车骑将军窦宪,寅亮圣明,登翼王室,纳于大麓,维清缉熙。乃与执金吾耿秉,述职巡御。理兵于朔方。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爰该六师,暨南单于、东胡乌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长之群,骁骑三万。元戎轻武,长毂四分,云辎蔽路,万有三千余乘。勒以八阵,莅以威神,玄甲耀目,朱旗绛天。遂陵高阙,下鸡鹿,经碛卤,绝大漠,斩温禺以衅鼓,血尸逐以染锷。然后四校横徂,星流彗扫,萧条万里,野无遗寇。于是域灭区殚,反旆而旋,考传验图,穷览其山川。遂逾涿邪,跨安侯,乘燕然,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兹所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者也,乃遂封山刊石,昭铭盛德。其辞曰:
铄王师兮征荒裔,剿凶虐兮截海外。夐其邈兮亘地界,封神丘兮建隆嵑,熙帝载兮振万世!

1.png


这篇文章不长,却因窦宪一战而胜,一扫西汉以来的匈奴之边害,这篇《封燕然山铭》被世人所颂扬至今。2017年在蒙古国的杭爱山发现了一处疑似《封燕然山铭》的碑刻悬于山崖,蒙方与我国相关人员联系。经过专家人员远赴蒙古确认,证实就是当年窦宪将士留下的原物。

73# 2024-3-22 11:56 评论 收起评论
金水河里野鱼香 发表于 2024-3-22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汉军队70万,东汉军队只有30万;京城洛阳的军队大概1万多,原因就是东汉国家内涵强大,不用穷兵黩武,边塞就可以基本无事。章帝那么喜欢班固,也只给了处级干部,说明东汉早期非常聪明,娱乐和政务,是两码事,保持后者的高效,减少对百姓的负担。
74# 2024-3-22 12:02 评论 收起评论
一溪云 发表于 2024-3-22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玄山樵夫 发表于 2024-3-22 11:56
班固很有名的一篇文章就是《封燕然山铭》,这是他随着窦宪去打北匈奴时在胜利之后勒诸贞珉以记功的。我们一 ...

燕然勒石,汉家军威!
75# 2024-3-22 14:30 评论 收起评论
金水河里野鱼香 发表于 2024-3-22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汉相对西汉,发明了战马铠甲,遮挡马头和马胸,这两个部位是战马的薄弱环节,如此,面对匈奴时,拥有巨大的重装冲锋优势。
76# 2024-3-22 14:58 收起评论
玄山樵夫 2024-3-22 16:38
评论
大家信息互通有无,就会学习到很多东西。论坛意义即在于此。大家都踊跃发言,经典就不枯燥了,反而觉得更有趣了。
金水河里野鱼香 发表于 2024-3-22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金水河里野鱼香 发表于 2024-3-22 14:58
东汉相对西汉,发明了战马铠甲,遮挡马头和马胸,这两个部位是战马的薄弱环节,如此,面对匈奴时,拥有巨大 ...

热爱家乡,洛阳的历史宝藏挖掘不尽。向你学习,了解古典比我们普通爱好者强太多了。
77# 2024-3-22 17:01 评论 收起评论
金水河里野鱼香 发表于 2024-3-22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楼主贴出的东汉宫殿门图纸很好。史书记载,大将军何进被太监张让等矫诏招进宫内,路线应该是:带领人马,先进入南宫,一行人行只南宫长乐宫前,被太监拦住,只准大将军一人进北宫(何太后在北宫,是内廷)。何进跟随太监,穿过玄武门进入北宫。然后史书再无记载。我看图纸,应该不会在宫殿外砍杀,这样会惊动何进的随从。应该是在章台殿,让何进稍事休息,等妹妹太后来见。旋即,一帮手持武器的太监涌入章台殿,厉声喝问:我等并未加害将军,为何苦苦相逼?一窝蜂而上,脑袋迅速就被砍下,扔到南宫玄武门外,以此想吓退大将军随从。当然结局是北宫被攻破,阉党俱灭。
78# 2024-3-22 17:31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玄山樵夫 发表于 2024-3-22 19: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水河里野鱼香 发表于 2024-3-22 17:31
看楼主贴出的东汉宫殿门图纸很好。史书记载,大将军何进被太监张让等矫诏招进宫内,路线应该是:带领人马, ...


《后汉书》有记载:尚方监渠穆拔剑斩何进于嘉德殿前。在南宫杀的何进。杀完何进后,张让等宦官将何太后、天子及陈留王,又劫省内官属,从复道往北宫去。尚书卢植执戈于阁道窗下,仰天大骂段珪。段珪等惧,不得已放了何太后。
79# 2024-3-22 19:53 评论 收起评论
金水河里野鱼香 发表于 2024-3-22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玄山樵夫 发表于 2024-3-22 19:53
《后汉书》有记载:尚方监渠穆拔剑斩何进于嘉德殿前。在南宫杀的何进。杀完何进后,张让等宦官将何太后、 ...

谢谢,你这出处权威。看来,长乐宫也是有围墙,何进兵马阻在长乐宫围墙之外,何进只身进入长乐宫,再进入嘉德殿。
80# 2024-3-22 20:17 收起评论
玄山樵夫 2024-3-22 21:34
评论
《后汉书》载:袁术带兵烧了长乐宫的东门九龙门(长乐宫有两门,还有一个南门为嘉德门),同时还烧了长乐宫南面的西宫,以及西宫东面的东宫。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回顶部 发新帖 找站务
投诉与建议快速响应
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登录更方便
移动端
微信扫一扫到手机
随时看帖,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