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千载的安登感神龍首生神农创世传说之证实

2019-01-31 13:21 39703人阅读 9人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流传千载的安登感神龍首生神农创世传说之证实

[复制链接]
飛龍在宇 发表于 2019-1-31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流传千载的安登感神龍首生神农创世传说之证实
http://www.chinavalue.net/General/Blog/2019-1-31/1760851.aspx

   2017年11月8日下午,国家主席**和夫人彭丽媛与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夫人梅拉尼娅一同参观故宫前三殿。
   在参观完故宫前三殿后,**向特朗普介绍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他说,文化没有断过流、始终传承下来的只有中国。我们这些人也延续着黑头发、黄皮肤,我们叫龙的传人。


“我们叫龍的传人”---**
视频
news.youth.cn/sz/201711/t20171109_10981949.html
  我们有5000年成熟的龙文化历史,是有神话传说支撑的。但龙文化的起源,早在8000年前就开始了。中国人作为“龙的传人”的文化起源,从发端起,不断传承完善,龙文化从开始一直到今天都是中国形象代表。龙的传人是我们文化自信的一个见证。


“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没有断过流、始终传承下来的只有中国。我们这些人也延续着黑头发、黄皮肤,我们叫龍的传人”。
                                                                                     -----  **







   洛阳龙门南伊川县平等乡大莘店有一条龙头沟,全长九华里,沟中泉水常年不息,名叫长水。《水经注 伊水》记载:“长水出新城西山,东流注于伊水。”长水源头有龙凤泉,不远处有二十多丈长的岩石层,天然岩石形成的巨型石龙正隐于龙头沟长水之阳的沟壁上,石质龙身通体连贯,吻、牙、舌、眼、獠牙、角、身、足、爪、翅一应俱全,龙头朝西,尾向东,呈伏卧欲腾飞状,龙腹部有一小石龙。
   石龙对面南沟沿上有望龙台,台上石碑刻有‘龙头沟内龙泉佳,九里土沟有石龙’的诗句。
望龙台雪龙.jpg
  石龙露出部分长约90.9米,高9.5米,石质龙身通体连贯,龙吻大张,上下各有六颗天然石头组成的龙牙,龙鼻上扬,龙眼轮廓分明,斜状石岩恰好组成龙角,石质龙身线条全由自然地壳变化形成。龙身后脊上有翼状石层显露,似为龙翅,龙的后尾尚埋于黄土之中”。

洛阳伊川天然石龍   2019年1月22日.jpg
155438igu6pfcpzkskdgfd.jpg

  《春秋纬·元命苞》记载:“少典妃安登游于华阳,有神龍首,感之于常羊,生神农。人面龍颜,好耕,是谓神农,始为天子。”
  《帝王世纪》:“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巳,有嬌氏之女,名女登,为少典正妃,游华山之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始教天下种谷,故人号曰神农氏。”
    这是流传千载的创世传说,历代经久不衰。神龍即伊川龍头沟的天然石龍。
神农氏是对中华民族颇多贡献的人物。发明农耕技术,医术,制定历法,开创水利灌溉技术。因为他发明农耕技术而号神农氏,又称炎帝、赤帝、烈山氏。
神农氏有盛德,教民种五谷,发展农业,尝百草,创中医中药,称为农业之神。初国伊,继国耆,故号曰伊耆氏。《白虎通义》说,神农氏能够根据天时之宜,分地之利,创农具,教民耕作,使人民获得很大的好处,故号神农。汉高诱注《淮南子》,说赤帝即炎帝,少典之子,号为神农,火德之帝。



洛阳伊川天然石龍 2019年1月

“龙的传人”这一称呼曾随着一首《龙的传人》被唱遍大江南北,中国人都认同自己是“龙的传人”并以此自豪。其中强烈的文化认同显然并非一首流行歌曲就能做到,而是来源于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文化认同。

天然石龍视频(点击右下角箭头符号可全屏放大看
[/flash]

               附录1:中华龍文化探源与实证 - 中华龙文化协会 - 豆丁网
      2012年6月20日 - 河南洛阳伊川巨型天然石龙、辽宁阜新查海石塑龙、河南濮 阳蚌壳龙、湖北...大批出土文物 证明,裴李岗文化的农业文明起步比仰韶文化时期早的多。中原...
豆丁网[url=][/url]
- 百度快照   
https://www.docin.com/p-426934719.html
                  
附录2:印尼华文《好报》连载河洛之旅:那片神圣的土地
   2013年10月3日 - 而洛阳龍头沟附近不但有巨大的天然石龍,而且有很多...寻找直接产生夏商王国文明的考古学文化证明,河洛地区... - 百度快照 http://m.chinavalue.net/BlogShow.aspx?BlogID=991058



炎帝神农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纽带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1e658f0102xgow.html





 楼主| 飛龍在宇 发表于 2019-2-9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伏羲、神农、炎帝  节选自《三皇五帝时代》(王大有著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2年版)
  伏羲、神农、炎帝应是新石器历史时期的一个延长时间很长的部落氏族。炎帝神农氏即神龙氏族,龙祖中有飞龙氏、潜龙氏、居龙氏、降龙氏、土龙氏、水龙氏、青龙氏、赤龙氏、白龙氏、黑龙氏及黄龙氏,龙在中国政治、文学、艺术、习俗及信仰中都有鲜明的印迹,成为华夏民族的标志。
  伏羲时代创造了天文观测系统,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掌握、传播这个系统的人群——巫觋集团。女为巫,男为觋(音西)。巫觋的任务是观测、记录、历算天人交通,她(他)们是柱下史,记录观测演算的结果,形成文献,就有了典藉,他们是专门的典籍史官,是脱离生产的氏族法老,贵族,世代相袭。故把男觋集团叫有典氏,女巫叫有硚氏。


伏羲女娲.jpg

  典,未有布帛纸张以前,书于竹筒,刻于龟甲或牛羊骨,凿于石、刻于木……然后置几架上,以示其为经、为法、为则、为教律。所以商代甲骨文典字从册从丌(音基),册,表示一条条竹简用绳索连缀。古文典,或又作但是最早的典,是立在方坛上方的主表——工。

伊川大莘店龙头沟一带出土的“典”契刻骨片
伊川龙头沟契刻骨片2.jpg

  巫、觋柱下史官始于共工。
  太昊生咸鸟(氏),咸鸟(氏)即巫咸。巫觋从太昊时就成为一个独立的专职的观天,测天的氏族群体。
  有硚氏为蛇虎图徽氏族。是甘、陕、川地区的伏羲太昊裔民的女巫集团。
  少典为有熊国君,所谓熊、实为熊(音难)之讹误,熊是鼋、鳖龟类,又称三足鳖。鲧死之后化为熊证实了这一点。龟氏为“帝”,则为“帝”龟。二字合文作“竜”(音龙)。于是“熊”“龙”便相混淆。
  少典的主图腾是龟、鼋类,是长于观天象的氏族。“帝”实为观天之立竿,只有掌天竿(帝)的氏族或首领,才能称为“帝”。因此龟氏少典又称为竜”,竜字上下分开就是黄帝”或帝龟。因此,少典氏是鼋—熊,与龙(鳄)两氏族联姻所生。少典有熊氏后由黄帝继承。
  大典、少典有硚氏裔族主要有炎帝族,神农族、天鼋族(轩辕族)、黄帝族。


  《国语.晋语四.文公》说:昔少典娶有硚氏,名附宝,生黄帝、炎帝,成而异德。故黄帝姬姓,炎帝姜姓。二帝用师以相济(挤),异德之故也。
  实际是炎帝、黄帝非同父同母兄弟,而是同父异母兄弟,黄帝是少典与附宝所生,炎帝是少典与任姒所生。附宝、任姒均为有硚氏女。
  少典与任姒生炎帝地在陕西南部华阳常阳(羊)山,此时的炎帝属魁隗氏,仍处于半农半牧时期。畜马,故名大隗、畜羊而姜姓,所居之地名郯、所居之水为姜水、洋水、所种之谷物仍是菜。
  少典与女登所生之炎帝烈山氏,地在河南伊川大莘九龙沟,
伊川平等乡大莘店之石龙地区是第一代神农石年的故里,炎帝烈山氏时期已能植五谷粟稷。
  魁隗氏与烈山氏也是同父异母兄弟,炎帝魁隗氏或是连山氏时期与考古学的陕、甘、青地区的老官台——大地湾文化,宝鸡北首岭,西安半坡,临潼姜寨的仰韶文化相对应。连山氏聚居在甘、青祁连山不周山一带;魁隗氏聚居在贺兰山、渭水、泾水流域。至大隗氏时已迁徙到华山,河南新郑地区,后迁山东曲阜为大庭氏(大葟氏),于泰山封祥。磁山——斐李岗——大河村文化是其文化,先后建都常羊山、陈仓、陈留、曲阜(穹桑)。
  炎帝氏族烈山氏(釐山氏)时代,已进入以华北为中心的南洛水、伊水、共水、汝水、太行山南麓,豫北地区。


 炎帝神农氏族崇拜神龙,与少典妃安登(亦称女登)感神龙首生炎帝神农的创世传说有关。 《竹书纪年》记载:“炎帝神农氏,其初国伊,继国耆,合称,又曰伊耆氏。”宋司马光作《资治通鉴》、《四库全书》、《帝王世纪纂要》均沿袭《竹书纪年》的记述。伊川古有“伊侯国”之称,安阳殷墟甲骨文卜辞中有“中牧于伊侯”的记载。
 “炎帝神农氏,其初国伊”。第一代炎帝神农氏诞生即在伊,据《春秋纬·元命苞》记载:“少典妃安登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之于常羊,生神农。人面龙颜,好耕,是谓神农,始为天子。”这是流传千载的创世传说,历代经久不衰。华阳之华,指宜阳花果山的华山,今称岳顶山,亦称花山。华之阳,东南方。神龙即伊川龙头沟的天然石龙,位于华山东方约四十余公里,这里有常海山、羊(洋、杨)海山、常水、羊架坡、牵羊坡、姜沟(降龙沟),石龙在常水之源北侧沟壁。
原龙照片2_看图王.jpg

   今河南伊川县大莘店(平等村)西有九龙沟,各有泉水成九淖,汇于潬渚,渚在原上,方十里,饶鱼蟹。九龙沟状如九条火蛇,自潬堵上腾,如烈焰之势,中央一沟名龙头沟,名长水(常水)。
  九龙沟壁上有石龙全长七十多米,高九米五,头西身东,尾藏匿于山中,头、须、牙、眼、爪、翅、鳞俱全,头长方如鳄,利齿上下两排,张口长舌居中,印吻、吻前双须前伸上昂,下颌平,眉上龙颜,顶生双角,一角斜上,一角斜下,龙头平展仰起,龙颈向后复向下弯曲,又平与腹相连,龙背生巨翅,龙爪从龙胸向前伸出于颌下,落爪于地,通体连贯,三波九折,宛若腾云驾雾,为名符其实的“神龙首”。
  石龙以东有山,铁红色基岩裸露,若烈火烧过,宛如“烈山”。此山为厘山山尾。
  自秦、汉以来文献所记有硚氏安登(女登)游华阳感神龙首于常羊生炎帝之说,学者均不知所指为何地,今伊川大莘常元羊家坡之石神龙,于此证实。故有炎帝本起烈山(厘山)之说。
  女登、登者、龙之谓也,金文中有“女登氏”徽铭,以女、禾、壴九(虫、蛇)复合而成。其九环绕禾,壴而组合,显然是表示女登为有壴氏之苗裔。“九”表示蛇系下传。“登”为双后奉壴—鼓形,鼓在上古是龙图腾——鼍图腾的置变互假方式,表示为鼍皮所蒙上之鼓,所示为龙。鼓的本字为壴,金文中有大量的壴字,又有头戴壴的侧立式人形,为有登氏的图腾像,就是有登氏壴,壴首人身像。
  女登本是龙氏族之女,被尊为烈山氏先妣,以女(登)与羊(常羊)复合而为姜,复有姜水、羊水、与伏羲时代,魁隗时代的羊与人复合为姜,羌不同,姜为羊与女祖的复合像,带有神圣性,为氏族称;羌为族团人员像,带有世俗性。
  女登氏族徽中的禾,是指这个氏族长于种禾谷,稼穑。炎帝继承女登氏植谷术,在今灵宝三百里桃林塞的“夸父”以东的共谷,共水之东有名谷山(山上多谷,山下多桑)推广植谷技术。
  以后,炎帝氏族在华山、王屋山、太行山南麓又分出神农氏族,这一支在鲁西,豫北发展起来,又东迁曲阜,封禅泰山。
  炎帝以火德王,以火名官,春官为大火(心宿二),夏官为鹑火(萤惑),秋官为西火(参觜)冬官为北火(辰),中官为中火(太一极星)为五正。有连山建木之典,有扶莱之乐,有丰年之咏,以荐釐莱,谢上天之赐,承伏羲建天竿,移于平旷塬坝,名柱。置危屋(高屋)华盖,封坛设环,勾股历算,日中为市,交易而退。至烈山氏畲耕,植禾植谷,植粟稷而有农正。之后,烈山氏,神农氏两氏并存,俱在中州,各有代系,炎帝自炎帝,神农自神农。
  其先炎帝氏族子裔,分封立氏,别为二部:红蛇部祝融,居钟山;黑蛇部共工,居不周山。二部司天司地。炎帝以赤松子为勾股,以宁封为陶正,以共工为木正,水正,工正,以祝融为火正,在北为祝阴,在南为祝融。祝融取摇山之榇(衬)作琴,能导致五色凤凰舞于庭中,因名宝琴。后来生太子长琴居摇山,始作乐风。一曰《皇来》,二曰《鸾来》,三曰《凤来》。以后祝融与共工争为帝,祝融夺江水共工之地,共工子术器又败祝融,收复失地。炎帝族内乱,烈山氏之子柱其后裔临隗代炎帝号,七传至榆罔,史称神农氏。后来神农衰,祝融、共工、后土信,夸父诸炎帝族皆在华山、太行、王屋承袭炎帝魁隗氏,大葟氏之号,却不能行天子之实,及至东夷少昊蚩尤兵起,天鼋氏南下,战败。少昊白虎部西迁,黄帝任少昊清统领东夷九黎三苗旧部;夸父西退,祝融,榆罔南下,越秦岭,过淮汉入云梦,处长江,而有祝融八姓,世代繁衍;后土为轩辕司徙,共工在中原治水,皆功垂青史,代不绝人。
  炎帝氏族文献谱系,以《山海径》记载最详备。








沙发 2019-2-9 22:02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飛龍在宇 发表于 2019-2-10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律
望龍台
2019年2月5日己亥年春节正月初一天然石龍
作者:飛龍在宇
大年初一天福临,
新春佳节万象新。
五谷祈福香火旺,
望龍台上升瑞云。
鞭炮震耳回声灵,
巨龍送福降甘霖。
风调雨顺庆盛世,
猪年鸿运乐万民。







































板凳 2019-2-10 23:30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飛龍在宇 发表于 2019-2-10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炎帝与龙的关系史书多有记载,《春秋纬 元命庖》记载:“少典妃安登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之于常羊,生神农”。《易、疏》载:“任巳感神龙而生神农”;《帝王世纪》载:“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巳,有嬌氏之女,名安登,为少典正妃,游华山之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始教天下种谷,故人号曰神农氏。”;《史记·五帝本纪正义》载:“有氏女安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
  “有嬌氏安登感神龙首于羊生炎帝神农。”炎帝神农即被称为是龙的后代或传人。炎帝尝百草、教民种谷,被尊为三皇(伏羲、女娲、神农)之一,华夏族敬为农业之神。后世所传炎黄子孙为龙的传人,其根源在这里。
   从龙的产生,到人们对龙的崇拜,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中华先民把龙作为图腾,“龙的传人”这个普遍为人们所接受的观念,是根据神农母感神龙首的创世神话演化而来。所说的神龙,并不是虚无缥缈毫无依据的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在《路史》还有尧帝母因感神龙首生尧帝的记载,尧帝与神农炎帝相差多少年?但二位聖人都是因母亲感神龙首而生,说明神龙是确实存在的,当崇拜龍的少典妃有嬌氏安登和帝喾妃陈锋氏庆都,在游玩时看到巨大的俯卧欲腾飞的天然石龙,兴奋激动的心情可想而知,她们回去后把所见所闻告知自己的亲朋好友,更绘声绘色讲给自己心爱的丈夫听,她们的丈夫自然也是激动兴奋,在幸福激动兴奋的氛围中,感而孕,合乎情理。这个天地造化的天然石龙,一直就存在于龙头沟,龙的形象的确十分逼真,龙的头部尤其清晰,感神龙首而聖人生,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天然石龍 神龍首


   北宋哲学家邵雍与父亲邵古从衡彰(安阳林州)追寻“龍脉”来到洛阳伊川,据邵古的墓志铭《宋隐君邵子启贤公讳古墓志铭》记载:“尧夫侍亲,往来洛阳,见山川水竹之胜,人情舒遐,遂于闲旷之地,架屋竹间,水流其门,浩然其趣,因自号伊川丈人。铭曰:世范阳,家伊川,神荫原,原西南。”邵雍的《伊川击壤集》有《观易吟》诗,讲到他与父亲在伊川神荫原,原西南的隐居地是安乐窝:“庖牺大圣人,画卦传万古。阴阳变化机,乾坤为易祖。吾隐安乐窝天地乃同伍。窥破圣贤心,恬淡自得所。”邵雍在伊川神荫原隐居二十年,创办安樂書院,据《康节先生墓志铭》记载:“躬爨以养其父母,居之裕如。讲学于家,未常强以语人,而就问者日众。乡里化之,远近尊之,士人道之,来之洛者,有不之公府而必至先生之庐。先生之德器粹然,望之可知其贤。然不事表襮,不设防畛。正而不谅,通而不污,清明坦夷,洞彻中外。接人无贵贱亲疏之间。群居燕饮,笑语终日,不取甚异于人,顾吾所乐何如耳?其于人言,必依孝悌。乐道人之善,而未尝及其恶。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

   邵雍墓园正西的雲山龍头沟有“收爪甲卧龍”,见于邵雍的《卧龍》诗:“陆海卧龍收爪甲,雲山胜处追寻偏。春雷惊起千年蛰,笔下苍龍自往返”。如果邵雍没有见到这个“雲山风水最佳处的陆海卧龍”,他怎能写出这样的诗句。并且他在千年前所预言的“
春雷惊起千年蛰,笔下苍龍自往返”,是那么精准,实在令人敬服。

  本来规划的洛栾高速公路直线经过天然石龍,为了保护此宝贵的天然石龍文化遗产,国家有关部分特意将原设计线路调整,以石龍为中心,画出一个1.5公里的半圆作为高速公路调整新线路,有效保护天然石龍不受高速公路可能带来的潜在损坏。























邵雍《卧龍》诗:“陆海卧龍收爪甲,雲山胜处追寻偏。春雷惊起千年蛰,笔下苍龍自往返”。





龍头沟天然石龍












































天然石龍全景




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zk3Njg2ODAwNA==/v.swf
















































  邵雍在千年前所预言的“春雷惊起千年蛰,笔下苍龍自往返”,千年后真的成为现实。


天然石龍祭龍盛况


参考阅读:


1:《炎帝神农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纽带》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1e658f0102xgow.html


2、中华龍文化探源与实证 - 中华龙文化协会 - 豆丁网
   
https://www.docin.com/p-426934719.html

                  
3、印尼华文《好报》连载河洛之旅:那片神圣的土地(1--11 连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1e658f0102ycb5.html

http://m.chinavalue.net/BlogShow.aspx?BlogID=991058



4、参考阅读:神算邵雍
http://www.chinavalue.net/General/Blog/2018-11-25/1740213.aspx


5、缅怀历史巨人邵雍
http://www.chinavalue.net/General/Blog/2018-8-17/1574179.aspx




地板 2019-2-10 23:45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飛龍在宇 发表于 2019-2-13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浏览
神秘的北宋名人墓园 连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1e658f0102yfl4.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1e658f0102yfl4.html


洛阳BBS›文化专区›星期六论坛›天然石龙、炎帝神农与易圣邵雍




https://www.lyshangdu.com/thread-80125-1-1.html


伊川大莘店祭祀神农炎帝大铜器鞭炮盛况
https://www.lyshangdu.com/thread-85016-1-1.html


春节游洛阳伊川天然石龙唱龙的传人


https://www.lyshangdu.com/thread-87105-1-1.html




5# 2019-2-13 12:02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飛龍在宇 发表于 2019-2-17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河洛上古历史文化考论
炎帝、黄帝河洛曜迹

    作者:杨作龍

    原载《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摘要:根据科学的历史发展观。通过文献与考古的印证。我国在距今18000年前出现原始饲养业,相当古史记载的伏羲时代;在距今14000年前出现原始农业,相当神农时代;在距今5000年前出现原始畜牧业,相当黄帝时代。
     伏羲氏、神农氏、少典氏、有娇氏、炎帝、黄帝、帝喾都曾在以洛阳为中心的伊洛河盆地留下遗迹。伏羲氏族主要活动于今渑池、新安、孟津、巩义至上街一带,并在此发明八卦、网、罗与动物饲养。神农氏族出于湖北厉山,其后继者迁居河洛,孟津之潜亭山即神农赫苏氏之都;有娇氏生活于平逢山即洛阳北邙山一带;少典氏世代居住在青要山及其周边地区。炎帝、黄帝俱诞生于河洛,并都曾活动于洛阳。炎帝将原始农业发展到顶峰,黄帝推进原始畜牧业发展,并建密都于青要之山;帝喾受封之高辛在今伊川,即帝位后都偃师。文章主要依据为《山海经》。《山海经》的主体内容为伯益据自身实地考察,并在参阅少典氏世代相传有关山川、祭祀内容及祭典实践的基础上而形成的。

   炎帝是在我国原始农业达到顶峰时期的一位农业领袖,反映的是原始农业的辉煌,正因为如此,才被奉为农神,即仍袭号为神农氏。现把有关炎帝的相关记载征引如下:《帝王世纪》载:“炎帝神农,母曰任姒,有娇氏女,名女登,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之,生神农于裳羊山”。2、《古史考》:“神农时,民食谷,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3、《周易·系辞》曰:“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利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4、《白虎通》:“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谓之神农也”。5、《绎史》引《世本》:“倕作耒耜”。注云:倕为“神农臣”。

   综合上述记载可知,炎帝的主要功绩是对原始农业工具的改进,发明了木制的耒耜,提高了原始的生产力。同时促进了原始手工业的发展,“日中为市”即原始手工业和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反映。上引《古史考》记载的是在陶器发明以前先民的生活情状。就目前所知,我国陶器的使用已有上万年的历史,很显然“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属于“烈山氏”神农时期的事情。

   炎帝为有娇氏与少典氏之子,毫无疑问炎帝的出生地就应该在伊洛河地区。关于这一点,一些学者在炎帝氏族源起之地的研究上又有了新的突破。

    近年学者们在伊川县之龙头沟发现了巨型天然石龙,据介绍,龙头沟全长4.5公里,沟中有水,常年不息。长水(常水)源头的龙泉,不远处有二十多丈的岩石层,石层下恰巧为巨龙形象。石质龙身通体连贯,吻、牙、舌、眼、獠牙、角、身、足、爪、翅,一应俱全,龙头朝西,尾向东,呈伏卧腾飞状。此长水,据《水经注》之伊水称:“长水出新城西山,东流注于伊水”。长亦念常,地名有常川。其地又称牵羊坡、羊架坡,故世传为常羊坡、常羊山。并认为此常羊即女登感神龙而生炎帝之常羊。王大友先生在《三皇五帝时代》一书中亦主此说。笔者亦到伊川平等乡大莘店之九龙沟考察过,巨型石龙此言不虚,相信在布满植被的上古大地唯有石龙突显,定十分壮观。











     在盛行感生观念的母系氏族社会,以巨型石龙为感生神也是极为正常的。所以将炎帝的出生地坐实在伊川大莘的常羊坡一带是有道理的。同时,符合有娇氏与少典氏两合婚姻繁衍的规律。至于炎帝其人或本氏族在伊洛的活动也还能找到炎帝曾一度生活此地的蛛丝马迹。《山海经》中次七经云:“又东二十里,曰姑媱之山,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尸。”“帝女”即炎帝之女媱姬,“姑媱之山”即是因炎帝女媱姬死后葬于此山而得名,而姑媱之山,即在伊洛地区。

   黄帝二十五子中的非姬姓分支应该都是这样的婚姻所形成。这也就决定了其子女仍出生于母家。所以娇极也应该是生活于平逢山一带。那么帝喾母家的情况又如何呢?据《路史》云:(帝喾)“父娇极,取陈丰氏曰裒,履大迹    生喾。”帝喾母家为陈丰氏。陈与田通、丰与逢通31,陈丰氏又可称为田逢氏。田逢氏当即前引《山海经》中次三经之和山所居住的泰逢氏的一个分支氏族,居住在和山、平逢山附近地区。所以帝喾的出生地也应在今洛阳周围地区。

   帝喾出生的具体地点又在哪里?《史记》称:“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这又揭示出帝喾与放勋父子的母家都是陈丰氏,其出生地就应该相近或为同一地。我们先来弄清放勋即尧的出生地。据《路史》云:“伊阳县有伊水,尧之母家,伊侯国”。又注引《帝尧碑》曰:“其先出自瑰隗,翼火之精。有神龙首出于常羊,庆都交之,生伊尧,不与凡等。”又《史记集解》皇甫谧曰:“尧初生时,其母家在三阿之南,寄于伊长孺之家,故从母所居为姓也。”据此可知尧出生于今之伊川,在宋为伊阳县,古为伊侯国之地。据前述炎帝因感神龙首于常羊地为今伊川之莘地,则知尧亦生于莘。尧的母家的“三阿之南”,阿为大的丘陵,我以为三阿当指和山、平逢山和龙门山这三座不高的山体,所以三阿之南也即在莘地一带。因此我也大胆将帝喾的出生地锁定在这三阿以南地区。王大友先生认为颛顼封帝喾在伊川辛地,因称“高辛氏”32。据《史记》:“帝喾崩,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帝尧立,“乃封挚于高辛。33”此更见高辛之地的重要。

   最后,我们来明确帝喾的建都所在。《史记集解》引皇甫谧曰:(高辛继帝位)“都亳,今河南偃师是也”。《史记》云:“成汤自契至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作《帝诰》。”亳为商代西亳,“从先王居”即是从帝喾之居。帝喾都居伊洛还可以从《拾遗记》得到印证。如云:“帝喾之妃,邹屠氏之女也。女行不践地,常履风云,游于伊洛。帝乃期焉,纳以为妃。”帝喾建都偃师,相望于故土;汤都西亳,亦婚于有莘。《帝王世纪》云:“初,力牧之后曰伊挚,耕于有莘之野,汤闻以币聘,有莘之君留而不进。汤乃求婚于有莘之君,有莘之君遂嫁女于汤,以挚为媵臣,至亳。”伊挚即伊尹,皇甫谧曰:“伊尹,力牧之后,生于空桑。34”《吕氏春秋》云:“有侁氏女採桑,得婴儿于空桑,母居伊水,命曰伊尹。”35有侁氏即有莘氏,在今伊川之莘地,至今尚有伊尹墓在焉。




伊尹祠墓



   


    至此我们将高辛之地和有辛氏即辛国之地确定在洛阳之伊川,加之以偃师为都,这就进一步揭示出帝喾的主要活动都是在伊洛地区。

参考阅读:探寻中华龍的起源
http://www.chinavalue.net/General/Blog/2007-2-2/4323.aspx


注释:
①周军、郭引强,河南旧石器[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②赵春青,河洛地区新石哭时代聚落的演变[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③26杨作龙,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④陈文华,中国农业考古图录[M],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版350页.
⑤⑨(清)马骕,绎史[A]
⑥中华文明起源问题研究有新拓展[J],新华文摘,2003年7期.
⑦(明)孙   古微书[A]卷9.引谯周,古史考.文渊阁四库全书.
⑧  太平御览[A],卷78引,文渊阁四库全书.
⑩121322张桁,通假大字典[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1伏羲台即今洛口村所处的一片高地.
14192831高享,古字通假会典.
1517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M]1985年版.
16李衡眉,中国史前文化[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8见四部丛刊
20汉文典[M],殄读为diàn或tiǎn
21[清]吴任臣,山海经广记[A]注引
23郭郛,山海经注证[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版
24徐金星,洛阳——中华民族圣地说(油印本)
25翟智高,洛阳伊川巨型天然石龙研究[J],一点地带网载文
27魏书,[A]卷160
2930摩尔根,古代社会[M] 275-276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2王大有,三皇五帝时代[M] 中国社会出版社
33史记,五帝本纪[A]索隐
3435史记·殷本纪[A]索隐

6# 2019-2-17 16:38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飛龍在宇 发表于 2019-2-19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春节游洛阳伊川天然石龙唱龙的传人
九十四岁老寿星游天然石龍,健步登上望龍台。



福如东海龍宫水,寿比天然不老龍。






















焦连飞天然石龍留影纪念.jpg

焦清风平等乡天然石龍纪念.jpg

张富领天然石龍留影纪念.jpg

杨银选天然石龍留影纪念.jpg

焦彦军平等天然石龍纪念.jpg

段青青天然石龍留影纪念.jpg

李萍天然石龍留影纪念.jpg

伊川天然石龍留影纪念.jpg

洛阳伊川天然石龍留影   2019年2月17日.jpg



7# 2019-2-19 22:57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飛龍在宇 发表于 2019-3-1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到望龍台
望龍台26.jpg

望龍台6.jpg

龍鸟4.jpg

望龍台 喜鹊与红嘴龍鸟

龍鸟.jpg


8# 2019-3-1 22:06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飛龍在宇 发表于 2019-3-1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到望龍台
望龍台25jpg.jpg

望龍台16.jpg

植树.jpg

望龍台植树16.jpg
9# 2019-3-1 22:09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飛龍在宇 发表于 2019-10-14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11月8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与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夫人梅拉尼娅一同参观故宫前三殿。
   在参观完故宫前三殿后,习近平向特朗普介绍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他说,文化没有断过流、始终传承下来的只有中国。我们这些人也延续着黑头发、黄皮肤,我们叫龍的传人。
   特朗普:这太棒了!

news.youth.cn/sz/201711/t20171109_10981949.htm



10# 2019-10-14 15:54 评论 收起评论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回顶部 发新帖 找站务
投诉与建议快速响应
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登录更方便
移动端
微信扫一扫到手机
随时看帖,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