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传了千年的“中国情人节”今天该正名了

2018-08-17 09:49 6824人阅读 1人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误传了千年的“中国情人节”今天该正名了

[复制链接]
烩菜 发表于 2018-8-17 09: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七夕节,从古过到今,逾千年,最早的渊源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典籍,如《诗经·大东》:"跤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其描写的还是我们耳熟能详、孺妇皆知的"牛郎织女"的故事!

小时候,看过连环画,看过老电影的,都知道《牛郎织女》讲的是一个纯真凄美的爱情故事:织女下凡洗澡,因为一件衣服,偶遇牛郎,顿生爱意,卿卿我我,生发了一桩爱情,织女牛郎成婚生子,然后触怒了王母娘娘,巧设天河让美满家庭天各一方,再然后,为解相思之苦,每年七月初七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20180817005903_acf4959e5cf0c46fba095b7e9831c1f4_1.jpg

这种爱情故事,懂点知识的小朋友都看得明明白白,这是中国最传统的由爱情走进婚姻的浪漫故事,然而,却被后人"智造"成"名正言顺"的中国情人节!
我们再根据典籍深挖一下,就知道七夕节名为"中国情人节"确实有点"误传"或者牵强附会。民俗学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七夕节首先是单身女子的节日。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七夕节旧称"乞巧节",西北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赵魁夫通过深入考证认为:七夕节最早是在西汉的宫廷里执行的,后来流散到民间,在西汉宫廷,宫女们不可能被提倡任性恋爱,所以七夕节最早的内涵主要是乞巧,鼓励女子心灵手巧,女人们在这一天展示刺绣、针线等手艺绝活。

20180817005903_acf4959e5cf0c46fba095b7e9831c1f4_2.jpg

乞巧节慢慢发展演化,特别是流行到民间后,被加入了诸如爱情、家庭美满等愿望,甚至还附会了提倡读书、写文章的内涵,尽管七夕节各地风俗不同,从古至今一直没有变的就是以"乞求女子巧慧"为主。从这个角度出发,赵魁夫认为,七夕节与西方的情人节有很大的不同,中国古代绝对不允许妇女和丈夫之外的情人有暧昧之情,由此推理,七夕节只应该是未婚女子的节日,望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意思。

20180817005903_acf4959e5cf0c46fba095b7e9831c1f4_3.jpg

综上所述,楚辞君大胆推断:七夕节也好、乞巧节也好,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中国老祖宗传下来的"少女节"、"女儿节","相亲节",有点类似土家族沿袭至今的"女儿会",即单身女子堂堂正正、体体面面艳遇心上白马王子的快乐节日,再说远点,类似于被国人普遍认同的3.8"国际妇女节"。



20180817005903_acf4959e5cf0c46fba095b7e9831c1f4_4.jpg

2月14日,西方的情人节,传到中国已有数十年,这是精明的商家、抑或第一批"海龟"带给国人的泡沫礼物,被市场经济环境下成长的下一代奉为"豪礼",顶礼膜拜了多少年。近年来,由于传统文化的回归,中国人在经济浪潮中开始寻根问祖,重视"过自己的节日"。于是乎,又走入到另一个胡同,硬把象征美好爱情、美满婚姻的"七夕节"过成了"中国的情人节"!

20180817005903_acf4959e5cf0c46fba095b7e9831c1f4_5.jpg

楚辞君相信,绝大多数国人都知道"牛郎织女"的故事,也明白其中的内涵和寓意,也许,因为诸多不可告人的秘密或者一己私利,不想不敢不愿正视真正意义的七夕节。也许,商家为了刺激消费,也许,外遇者有了分心的借口,也许,某个"织女"正含情脉脉的翘首期盼心中的"牛郎"为其许愿、承诺、买单..........

20180817005903_acf4959e5cf0c46fba095b7e9831c1f4_9.jpg

这就是披着"传统价值"外衣的中国现代节日,这就是现在中国人不可告人的"小众心态"!
七好观众 发表于 2018-8-17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巧立名目搞促销而已!商家恨不得每天都是节日
沙发 2018-8-17 10:06 评论 收起评论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回顶部 发新帖 找站务
投诉与建议快速响应
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登录更方便
移动端
微信扫一扫到手机
随时看帖,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