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振兴, 从拔掉“保护伞”开始做起。 谁能想到,每当夜幕降临,流光溢彩的哈尔滨会出现两种特别的车,一种叫黑出租,非法营运;一种叫疯狂大货车,旁若无人、横冲直撞。 这两种车的背后,都被当地查出存在“保护伞”问题,合计超过200名公职人员参与。
超载、超速、超限、闯红灯……,在哈尔滨,大货车违章问题肆无忌惮。当地官方一份通报,揭开了背后的盖子:公安交管部门沦为这些疯狂大货车的“保护伞”。 首先,涉案人数之多、规模之大,全国范围内少见。根据哈尔滨市纪委监委6月25日通报,他们通过7个月调查,打掉涉恶“保车团伙”6个,查处涉嫌犯罪社会人员70人,疯狂大货车“保护伞”122人。 其次,涉及的部门、官员也令人震惊。哈市交警部门、巡特警支队、公安分局以及当地城管执法部门,哈市交通运输局运输管理处等等,全部“沦陷”。他们本应对疯狂大货车负有主要监管责任。 在这122名被查处的领导干部及公职人员中,既有哈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也有多个区交警大队的大队长、中队的中队长,以及普通民警。
有句网络流行语叫“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在这件事上,哈市疯狂大货车的关系网也超乎我们的想象。你也许会想到一些大货车的背后可能存在关系网,但人数如此之多、涉及部门之广,令人咂舌。 据专案组调查,哈市交警支队存在系统性、塌方式腐败问题,有的整个部门,全部涉嫌违纪违法问题。在哈尔滨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队下属十三个交警大队中,有十二名大队长,存在涉嫌为大货车违法运营提供保护的行为。
印象中,山西官场发生过系统性、塌方式腐败案件。官方调查组把这些词汇用在哈市交警支队头上,足见问题之严重。 在哈尔滨,“保护伞”并非疯狂大货车的“专利”。该市的黑出租,也有129名党员干部及工作人员充当“保护伞”。 当地2017年11月曾通报,长期以来,哈市一些非法营运人员,在个别党员干部及工作人员纵容和“保护”下,进行非法营运活动,侵害了合法经营者权益,扰乱了出租车市场秩序,破坏了发展环境,影响了社会稳定。对此,群众反映强烈。 通报称,哈尔滨市纪委监察局联合多部门组成调查组,清查营转非下线出租车、报废车1.68万辆,查扣非法营运出租车214辆,打掉“黑车”团伙7个,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76人,对174辆非法营运出租车线索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同时,严肃查处了129名党员干部及工作人员为非法营运出租车充当“保护伞”问题。 从黑出租到疯狂大货车,人们不禁要问,哈尔滨“保护伞”何其多? 有人质疑交管部门公权力的问题。还有人替车主鸣不平,认为不超载不挣钱,要超载必须去贿赂,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客观来讲,不管是疯狂大货车,还是黑出租,背后无非都是利益输送,其他地方也被媒体曝光过。但哈市“保护伞”之风如此之盛,已经成为一种病态。这些腐败分子为了追求金钱,简直丧心病狂,烂到底了。 当地不回避家丑、不回避矛盾,重拳出击打掉“保护伞”,恰恰表明哈市在此问题治理上的决心和态度。 “保护伞”的出现,实质是层层监管、层层失守,公职人员不作为、乱作为,甚至滥用职权、违规执法、违法犯罪。凡此种种,不仅侵害当地老百姓的利益,也严重破坏城市形象和招商引资环境。 今年全国两会,黑龙江省委书记张庆伟在媒体开放日上表示,黑龙江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取得一定成效,但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下一步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用钢牙啃硬骨头,用猛药来治疴。 张庆伟坦承,目前黑龙江仍存在营商环境不优、法治建设水平需要提升的问题,服务群众、服务市场主体的本领也需进一步提高。“比如喜欢托人托关系,走门子,叫‘搞定’‘摆平’‘忽悠’,‘遇到事要搞定他,不行就找人摆平他’。” 他表示,实现全面振兴发展,优化东北地区营商环境,发展民营经济,必须要突出抓好干部的作风建设。 寻租滋生腐败,坊间调侃“投资不过山海关”。哈市打掉黑出租、疯狂大货车背后的“保护伞”,正是黑龙江“钢牙啃硬骨头”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诠释。 新闻应该连着看,就在6月29日当地媒体披露,黑龙江雪乡打人“黑导”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这名“黑导”曾以威胁、辱骂等言语迫使游客购买景点自费项目,并将两名游客殴打致轻微伤。 我们看到,黑龙江正在用强有力的行动挽回雪乡的声誉,黑龙江官方十分重视雪乡声誉。 相信随着猛药治疴,哈尔滨乃至黑龙江会有更多隐藏的“保护伞”被公之于众。铲除烂树、割除毒瘤,从这个角度看,不算是坏事。 东北振兴,不妨就从拔掉“保护伞”开始做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