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洛阳

2018-06-24 12:20 237687人阅读 125人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印象洛阳

[复制链接]
 楼主| 邙山闲云 发表于 2019-5-16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孟津关》

    孟津关因扼守古黄河孟津渡口而得名。孟津关北濒黄河,南依邙岭,有山河作托,关隘便于坚守,形成了以关制河、以河卫关的局势。因其形势险要,易守难攻,成为兵家必争之地。随着古黄河河道变迁,孟津关今已难觅影踪。而在距古孟津渡口不远的会盟镇扣马村,有一处会盟台遗址,相传为周武王伐纣时与八百诸侯会盟之地。
扼守黄河渡口咽喉的孟津关,被正式作为军事关隘,是在东汉末年。汉灵帝为抵御黄巾军进犯汉魏故城洛阳,命大将军何进在孟津渡口建设防御工事,固守洛阳北部门户。
  此后历代,孟津关作为军事要冲,地位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古代,孟津关也被称为河阳关,也有“河阳三城”之说。
专家认为,北魏时期,黄河南北两岸以及河中沙洲,分别设三座城,分别为北中城、中滩城和南城,因为在河阳县境内(今焦作孟州市),故名“河阳三城”。
 而连接三城的河阳桥,则在中国桥梁史上赫赫有名。唐代诗人柳中庸的诗《河阳桥送别》云:“黄河流出有浮桥,晋国归人此路遥。若傍阑干千里望,北风驱马雨萧萧。”
     1977年,当时全国最长的公路桥——洛阳黄河公路大桥建成,加上黄河铁路桥,船渡时代逐步过去。如今,滔滔黄河之上,便只有游船和养殖船的身影。而无论是在黄河岸边还是沙洲之上,孟津关遗址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会盟镇万亩荷叶田田的静谧和安宁。
121# 2019-5-16 17:20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邙山闲云 发表于 2019-5-17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小平津关》
小平津关,是东汉灵帝为抵御黄巾军所设的八关之一。它和孟津关形成掎角之势,共扼黄河咽喉,镇守洛阳北大门。小平津关以黄河河道为天然屏障,易守难攻。关隘依古渡口而设,随着河道的变迁,如今遗址已难以确定,多数人认为小平津关位于今孟津县会盟镇花园村。
    关于小平津关名称的由来,说法有二:一则认为它仅次于孟津关而得名;二则认为它与平阴、平县的地名有关。史料记载,汉时河南郡在今孟津县和偃师市交界一带设平阴、平县,故称“小平津”。
关于小平津关的地址,说法同样有二:多数资料显示小平津关在今孟津县会盟镇花园村,也就是后来的花园渡;也有少部分人认为,小平津关实则是孟津、偃师与巩义交界处的杨沟渡,在今偃师市邙岭乡周山村附近。
东汉中平元年(公元184年),汉灵帝命大将军何进置洛阳八关。中平六年(公元189年),灵帝宠信的宦官张让杀死何进,袁术、袁绍等人听闻何进被杀,遂入宫对宦官大开杀戒。惊慌失措的张让劫持少帝刘辩,连夜逃向小平津。袁术等人穷追不舍,张让无路可走,投河自尽,何进旧部董卓将少帝刘辩迎回洛阳。
董卓旋即掌控朝中大权,致群雄联合讨伐。当时,河内太守王匡屯兵于黄河北岸,准备除掉董卓。董卓闻讯,先在平阴津(黄河古渡口,今孟津境内)布下疑兵,暗中派精锐部队于小平津渡河,绕到王匡军背后发动攻击,大破王匡之兵。后董卓被其亲信吕布所杀。

   
122# 2019-5-17 16:14 评论 收起评论
1167 发表于 2019-8-31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坛最勤奋的老师走了,谨以顶帖缅怀邙山闲云先生!
123# 2019-8-31 21:43 评论 收起评论
翠袖依风 发表于 2019-9-2 16: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此高龄,笔耕不缀!敬佩!
缅怀先生!
124# 2019-9-2 16:48 评论 收起评论
专业做工 发表于 2019-9-2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真好。我就是他邻边村的,它所叙述的和我知道民间流传的都很吻合。以前好多村落来历不明白的他讲的都很清楚。
125# 2019-9-2 18:01 评论 收起评论
专业做工 发表于 2019-9-2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洛阳昌盛时期其中一个是东汉,东汉建都洛阳,具体大概在偃师佃庄一带,出都城洛阳西北过洛河建上林苑,造平乐观,后建白马寺,平乐观是后来三国曹植的宴宾场所。从白马寺向西北到刘秀坟这条轴线上,以前好多封土大冢,几乎全是汉家的,近四十年消失殆尽,真是可惜。我们大多只知盛唐的洛阳,东汉的洛阳被董卓一把火烧没了。
126# 2019-9-2 18:22 评论 收起评论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回顶部 发新帖 找站务
投诉与建议快速响应
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登录更方便
移动端
微信扫一扫到手机
随时看帖,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