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偃师县寺里碑村的故事》
在今洛阳城东15公里汉魏故城东垣外的偃师市首阳山镇有个村子叫“寺里碑”。在这个村的村南庄稼地里有被土掩埋了半截的四通石碑。这四通石碑高低大小不等,面南而立,上面除刻有捐资修造者的姓名之外,还雕刻着各种各样有关佛教的图案和人物。
文物考古工作者称它为造像碑。又因这四通碑都是北齐年间刻制的,因而又称北齐造像碑。不过,这四通碑开始并不是立在田野上,而是在北魏时修建的平等寺内。所以,当地人将这四通石碑叫“寺里碑”。提起寺里碑,不能不说平等寺。
北魏孝文帝于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把国都从山西大同迁到洛阳后,坚持移风易俗,说汉话,穿汉服,连原来所姓的拓跋也改为姓元。这些改革措施,使北魏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但孝文帝死后,登上帝位的孝明帝由于年幼,便由其母亲胡太后掌权。
胡太后相信佛教,在洛阳大修佛寺,数目上千。单说洛阳城青阳门外二里许御道北孝敬里的平等寺,修得雄伟壮观,光是那尊用黄铜铸的佛像,就有二丈八尺高。在洛阳城郊数一无二。那金像不仅高大,而且能预知人间祸福。
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十二月间,金像双眼垂泪,寺内和尚起梯子,爬上去用棉布替金佛擦泪,一大块棉布都被泪水湿透了。消息传出,成群结队的善男信女都来围观。三天过后,泪水才止。金像为何流泪不止,当时没人知晓。不久,当时称作太原王的尔朱荣,率领他的八千骑兵,攻占了洛阳,不论官员百姓,见了就杀,直杀得横尸遍地,血流成河。这时,人们才意识到,金像痛哭的原因,是预知了这次劫难。
孝庄帝水安二年(公无529年)三月,金像面露愁容浑身出汗,围观的人预料洛阳将再次发生灾难。庄帝元子攸为了避难,借故北巡,京都洛阳由北海王镇守。七月间,有强人攻洛阳,北海王的五千弟子尽被俘虏。永安三年(公元530年)七月,金像又流泪不止,满城人十分惊怕,但不知灾难应在何时。到了十二月,尔朱兆又攻洛阳,把庄帝押往晋阳,不久驾崩。
原来,人们建寺拜佛就是为了消灾避难。这时,人们见金佛虽能预知灾难但不能消除灾难,认为是自己拜佛的心还不够虔诚。于是,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不仅到平等寺内夜以继日地烧香祷告,而且还捐资刻造石碑,乞求金佛的保佑。现在村南埋了半截的四通石碑就是那时人们捐资刻制的。其中,西边那通石碑是刻造最早的一通,原来就立在金佛的背后。
星转斗移,人世沧桑。接连不断的战乱,平等寺和当时的洛阳城早已荡为平地。但有那四通石碑在,人们还粗略地知道当年平等寺的方位。因为那四通石碑原来在平等寺内,人们就称它为“寺里碑”。后来,人们在四通石碑的北边聚居成村,村子就指碑命名,叫“寺里碑村”。
   这四通石碑高低大小不等,面南而立,四通并列,下部深埋于地下。地表裸露部分,高约1.5-2米不等。据说埋入地下部分有四、五尺之多。 平等寺造像碑,雕刻精湛。据村中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碑记载:“周故东都,东汉之辉文里也。元魏时建太上宫,一曰平等寺。高齐年间,竖碑者四。”故知此碑为北齐所刻。
第一通,碑首有六龙伏绕;中间为一拱龛 ,内雕一佛、二菩萨,下部为云气、莲花等组成的图案。下一层,垂幔下的壁龛中,雕佛七尊,两侧各有菩萨立像。最下层系比丘僧等阳刻的供养者活动故事图。
第二通,除碑首外露出地面二层。上层一龛 ,雕一佛二菩萨;下层在华丽的垂幔下,并列两龛,其中各雕佛、弟子、菩萨像一组,两龛之间为供养人题名。另在碑两侧的龙首下,亦各凿龛二层,上层为一坐佛,下层雕一佛二菩萨。
第三通中间雕刻起舞的飞天三个,下为造像二层。上层凿两龛,左为九龙围绕下的一尊立佛,右为一行进中的头陀像。下层三龛,中为一佛二菩萨,两侧小龛为释迦多宝作法图;龛上雕腾空起舞的飞天两个;龛下中部雕莲,两侧各雕蹲卧的狮形兽一个,形象勇猛有力。<br> 第四通,中央一尖拱龛,内雕一佛二菩萨。中层为六个并列拱形龛,内各雕一坐佛。下层为一大形拱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碑皆素面无饰,两侧刻火焰纹。平等寺造像碑内容丰富,题材多样,造形生动,为北齐所遗存下来的少数佛教艺术珍品之一。
89#
2019-1-13 11:51
评论(0)
收起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