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怀恩公益化郁日记3:一位光头妈妈的泣血建议
题记:一位60岁的妈妈,为照顾患精神分裂症的儿子,耗尽家财,耗尽心力,仍被儿子暴打,无奈剃了光头……
《解放军报》前记者、百合网总教官周双丰老师,2011年患重度抑郁症,守着北京和长沙的几个顶级精神病院却无能为力。上月初他辗转千里找到我,对抑郁症有了新的认知,昨天给我推荐了一个光头妈妈的视频。我期望借助周老师的影响力推广抑郁症简快疗法,他推荐的视频我不敢怠慢,反复看了几遍,每一遍都让人唏嘘。
抑郁症本来是1-4次谈话就可以痊愈的小事,却被既得利益集团炒作成需要“长期服药”“终生服药”“长程咨询”“打持久战”的恶疾。我现在的任务是推广“抑郁症简快疗法”公益活动,因此对精神分裂症涉猎很少,不敢妄言,只能简单说一下我的看法。
第一,兔子吃草,老虎吃肉,这是规律。抗精神病药不是让药物适应人,而是让人适应药物,就像让兔子吃肉,让老虎吃草,本末倒置,违反规律,这是精神病学在全球退缩的根源。
第二,早在1963年,时任美国总统签署了一个“社区精神卫生法案”,让精神病人回归社区,使美国的精神病院床位减少了90%。2022年2月,世界精神病学协会发布论文:《抑郁症重大报告:对抑郁症采取联合行动的时候到了》,呼吁动员全社会力量关爱抑郁症,而不是把抑郁症患者关进精神病院。光头妈妈“建立一所不以西药为主的精神疾病托养机构,人性化个性化管理”的呼喊,是改变我国精神疾病防治方向的伟大建议,我赞成。
第三,美国数学家纳什,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仍然拿到诺奖。据此拍摄的电影《美丽心灵》,有普遍参考意义。
第四,我国目前的精神病学,只传播美国的精神病学,却屏蔽了美国反精神病学的成就,欠妥。
第五,视频评论里有很多善意的建议,但都是一家之言,没有普遍指导意义。目前全世界没有精神分裂症的统一诊治标准,光头妈妈采纳谁的建议?要慎重。
第六,评论区的“遇知音”,曾从军24年科研单位。他失眠35年,患抑郁症多次住院,最终感悟到与睡眠障碍相关的心理精神类疾病大多是生活方式问题。2021年4月8日被家人强行送进精神病院22天,旁观到精神分裂症患者明显存在生活方式问题,意识到这类病治不好的原因很可能根本不是“病”,而药物的副作用却是真真切切的。他的观点不一定全对,但也不是全错,对改变我国的精神疾病防治方向有启发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