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密码

2023-05-04 08:54 32791人阅读 104人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发新帖

[今日洛阳] 中国传统文化的密码

[复制链接]
 楼主| 玄山樵夫 发表于 2023-5-11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略知一二 发表于 2023-5-11 13:39
规律这个词用的好。

从探索规律,发现规律到运用规律这是一个过程。需要一点时间,中间也要下一番功夫。做 ...

从这个回复看,你是明白了的。
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
大道至简,殊路同归,明心见性的佛性,致良知的良知,是什么呢?
81# 2023-5-11 14:49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玄山樵夫 发表于 2023-5-11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略知一二 发表于 2023-5-11 15:10
过奖了,其实我是个糊涂蛋,经常挨训。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心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 ...

是的,都知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这四个阶段前面还有四个阶段: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格物、致知是求真理的方法,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实事求是,格物就是把事情剖析开来看,仔细分析内在是逻辑关系和普遍联系,致知就是“求是”,就是把规律性的东西找出来。
诚呢,就是要保持一颗真诚的心,诚则明矣,明则诚矣,惟有至诚才能本真。所谓的诚,我的理解就是不受自己的感情所左右,过滤情绪,这样才能看到本真。只有本真心才心正。
心正了,才能修身,继而齐家、治国、平天下。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礼记 · 大学》的八目,还有三纲,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我的理解是:大学之道,在于把内心光辉的德行给启发出来,然后用于给老百姓做事,无论是启发这个德行还是为老百姓做事都要追求到至善的境界上去。
82# 2023-5-11 16:17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玄山樵夫 发表于 2023-5-11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略知一二 发表于 2023-5-11 17:16
樵夫很谦虚。

正心就是修身的方法,擒贼先擒王。

儒道释,大道至简,殊路同归,下面的请大家讨论一下,指教一下。
释家的佛性、儒家的正心(含王阳明致良知的良知),与道家的道,我认为是一样的,都是规律,包含大自然的规律和人事规律。
这些规律都天然存在的,也是无处不在的,不会随着时空的变化而改变的。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也即这个意思,圣人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他是按照规律办事,就没有分别心。佛家也说无分别心。儒家也是说一视同仁。

老子还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这也是没有分别心。所谓的美丑好坏,都是取决于对象的好恶来定义的。对立统一定律是《易》的最大根本规律总结,老子是充分把这个规律解读了。在规律面前,一切都是没有分别的。之所以有分别,是人这个对象因为有好恶而体现出了情绪。
这个给我们了启发,我们作为人,是被情绪所左右的。面对事情面对人的时候,我们能否过滤情绪,找出事物的本原,认识事物的本真,这也是求道求佛性的过程,也是正心的过程。
83# 2023-5-11 17:27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玄山樵夫 发表于 2023-5-11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略知一二 发表于 2023-5-11 17:52
樵夫同学,有点遗憾,接下来的内容“我”就讨论不出来了。请你原谅。
基于以下两个原因:
1、国有国法, ...

感谢您的参与。讨论会加速理解,会校正认知,感谢。
84# 2023-5-11 18:17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玄山樵夫 发表于 2023-5-11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略知一二 发表于 2023-5-11 18:41
不谢。相互学习。

如果有缘,行至樵夫门前讨一杯白水喝也不错。

我对佛学了解很少,上“如是我闻”网曾学习过一些,早忘记差不多了。
老兄对佛学很上心,对偈语运用得很玄妙。期待以后继续文字交流。
修竹几竿添静气,苍苔些许增陋情,期待与老兄相逢。
85# 2023-5-11 18:57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玄山樵夫 发表于 2023-5-13 19: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读《孟子》,孟子认为性本善。人性到底是本善?本恶?还是空白无善恶之分?
86# 2023-5-13 19:47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玄山樵夫 发表于 2023-5-13 19: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德,道儒两家认识也不一样。
道家认为,道与德是两码事,道即规律,顺着道(即规律)做事就是有德,不按规律做事就是无德。
儒家认为,道与德也是两码事。《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这里认为的道是天命、率性,也是规律。德呢,至德就是中庸,仁、勇、智为三达德,再后来仁义礼智信又成为五常德。这个德的概念,在分层级,最核心为至德,外围为三达德,再外为五常德。至德,大概只有圣人才能做到,三达德君子可以做到,五常德士人可以做到吧。
87# 2023-5-13 19:58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玄山樵夫 发表于 2023-5-14 11: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读《孟子》,有感于孟子的风雷刚烈!
儒家思想在历史长河里,被不断加工变化。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不知是出于何书,但被冠于儒家思想,真是冤大了。孔子在《论语·先进》里曾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能以道事君就干,不能以道事君就辞职走人。孟子更激烈,在《孟子·离娄》里,孟子对齐宣王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88# 2023-5-14 11:54 评论 收起评论
金水河里野鱼香 发表于 2023-5-14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战匈奴,五胡乱华,蒙元据中原,满清入关,我们在低水平重复了2000年。没有自然科学的觉醒,都是乱哄哄原地踏步。1840年开花弹,蒸汽船,火药枪,宣告了我们2000年的文化走进了死胡同。重构中国文化,虽然很扎心,但是必须这样做。谁先做,谁先扔掉历史包袱,比如日本的明治维新,扔的彻底,30年后便甲午取胜。
89# 2023-5-14 14:17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玄山樵夫 发表于 2023-5-14 14: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水河里野鱼香 发表于 2023-5-14 14:17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战匈奴,五胡乱华,蒙元据中原,满清入关,我们在低水平重复了2000年。没有自然科学的 ...

严重同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不以解放生产力、改善民生为目的的家天下,只是以维护统治为目的,这样重复徒增一些故事罢了。
90# 2023-5-14 14:27 评论 收起评论
金水河里野鱼香 发表于 2023-5-14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玄山樵夫 发表于 2023-5-14 14:27
严重同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不以解放生产力、改善民生为目的的家天下,只是以维护统治为目的,这样重复 ...

是啊,醉心于计谋,手腕,整人,权谋,人上人,其实不过是同胞之间的算计倾轧。当面对高科技外来强敌时,原先的孙子兵法,美人计,连环计,合纵连横,苦肉计,乃至飞毛腿,铁头功,轻功,十八般武艺,气功,刀枪不入,在绝对实力面前,都是浮云笑话。狼狈之下,割让160万领土,勉强度过了难关。如果我们再过了这道坎后,又醉心于死胡同的传统文化,下一次的轮回被吊打,也许不遥远,比如人工智能。
91# 2023-5-14 14:58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玄山樵夫 发表于 2023-5-14 15: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水河里野鱼香 发表于 2023-5-14 14:58
是啊,醉心于计谋,手腕,整人,权谋,人上人,其实不过是同胞之间的算计倾轧。当面对高科技外来强敌时, ...

所以,按规规律办事,就含按科学规律办事。清之前,因喜马拉雅阻隔,中国与世界是有距离的,农耕社会。近现代是海洋文明时代,被彻底打醒了。
不融于世界,也会被世界湮没。
只有拥抱科技,按规律办事,中华文明就会又勃发而兴焉!
92# 2023-5-14 15:13 评论 收起评论
过客~~~ 发表于 2023-5-14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传统文化=世界观

密码=方法论

这样说不潦草吧?

大道如砥、行者无疆。。。
93# 2023-5-14 20:48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玄山樵夫 发表于 2023-5-14 21: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客~~~ 发表于 2023-5-14 20:48
中国传统文化=世界观

密码=方法论

所言有理。期待一起讨论。
今天读书,又有些思考,发出来大家一起讨论。
孔子讲“仁义礼”,孟子加上一个“智”为“仁义礼智”,董仲舒又加上一个“信”为“仁义礼智信”,变为五常,与三纲并列。
面对佛道并兴,宋时程朱推出了理学“存天理,灭人欲”,违背人性规律,又曲解了理,所谓理是理学之人的理,非老子的道,非孔孟的义,就是统治阶级的紧箍咒吧,徒增等级森严罢了。
明朝时,王阳明提出心学,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虽然有唯心成份,但知行合一符合做事规律,良知又回归儒家“明德”“正心”,与“义”相符。尤其是知行合一,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高度契合,有把握“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大要,故又引领了儒学兴起。
94# 2023-5-14 21:18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玄山樵夫 发表于 2023-5-15 05: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何所谓“浩然之气”?
孟子如是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之心,则馁矣。”
浩然之气,就是天地之间的正气吧!与义相配,集义所生,义为浩然之气的根本所在,贯穿着天下道义。各位以为然否?
95# 2023-5-15 05:58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玄山樵夫 发表于 2023-5-15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读《道德经》第四十九章时,忽然想起了一个故事。

一个老兄曾经问我:“老子的以德报怨和孔子的以直报怨,你怎么看?”我说:“我觉得以直报怨更加符合人性吧。”
今天,我在读《道德经》第四十九章的时候,忽然发现,我们也许误解了老子的“以德报怨”的本意。先看原文——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在天下也,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焉,圣人皆咳之。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这段意思大家都明白,在三代之时,《尚书》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在唐朝就是“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换成今天的话说,就是“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

下面分歧处来了,就是“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这不是是非不明,老好人吗?
关于以德报怨,孔子怎么说?《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的回答意思是用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由此可以看到两位圣人的差别了吗?难得老子真的是这样吗?
我不这么认为,且看后面的两个字:德善。
这两个字,很多人都把“德”通假为”得”,译为得到,真的是这样吗,我认为不是。
这个德善,我认为是:以德为标准来衡量这个善。
什么是德,在老子的眼中,顺着规律做事就是有德。道为德之体,德为道之用。
这样一说,明白了吗?就是按照规律来执行。在圣人眼里,不管你是善的,还是不善的,都要按照规律办事,没有分别,一视同仁。
96# 2023-5-15 10:21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玄山樵夫 发表于 2023-5-15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孔子创立儒家思想之后,在东周时期还有几位有影响的儒家人物,分别是:曾子、孟子、荀子,说说曾子吧。
曾子比孔子小46岁,进入孔门时较晚,所以最后没有入孔门十哲。
曾子在《论语》中出现次数共有14次,且都是以“曾子”出现。后人说,《论语》是曾子的子弟编纂的,所以对曾子特别推崇而选入。康有为就是持这种看法的。
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二、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三、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四、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五、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从十四条中节选出的以上五条都是很经典的。
北京以前有所辅仁大学,这个辅仁大概就是出自这里。
前一段马英九回湖南祭祖,他说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就是出自这里。
对孔子的儒家学说的总结,曾子用两个字给于总括:忠恕。孔子一生都在讲仁,仁就是恕呀。

97# 2023-5-15 12:36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玄山樵夫 发表于 2023-5-17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从此文看,曾子对君子的认识是这三个: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孔子对君子的认识呢——

《论语·宪问》里,孔子对君子的认识是这样说的——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孔子的孙子子思编纂的《中庸》因此把“仁、知、勇”总结为三达德。

关于君子,孔子又对子路说——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对子路,孔子说君子就是修己。

难道君子的答案不一样吗?其实君子在不同的维度有不同的答案,这也是没有问题的。

再看曾子对君子的论述,他则是把君子在与人交往时的表现进行了总结。
古人交往之时有以下三个环节,先见面的时候是先见其容貌,而后观察对方的脸色,最后听他的言论。
那么曾子对君子在这三个环节进行了礼仪要求,便是上面的要求。

昨天读咱洛阳新安人写的《歧路灯》,里面就有“到会课时,娄朴自是韩潮苏海,我学业既荒废,只怕出辞气时,那鄙、倍两位尊客,笔尖儿一请即来。如何是好?”

当然,在读书的时候也有疑问。譬如在读到《论语·宪问》这一小节的时候,我就百思不得其解。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难道君子的定义不是有三吗?仁、知、勇。这个人不仁,又怎么被称为君子呢?


备注:关于《歧路灯》,朱自清认为这是一部与《儒林外史》可以媲美的书,大量的引经据典,对古文化重度爱好者而言是大补,对于普通读者就有些不友好了,但里面有大量洛阳方言,有兴趣的古洛人可以一读。

98# 2023-5-17 08:46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玄山樵夫 发表于 2023-5-17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仁,孔子识大体而弃小节。

先看一个论语中的故事。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管仲先跟着齐桓公公子小白的哥哥公子纠干,差一点就射杀了公子小白。后来,公子纠失败,管仲就投向了公子小白。这不是为人谋而不忠乎?
但是孔子从更大处着眼,如果从天下苍生的角度看,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这就是管仲之力也。这就是他的仁。

不仅子路有疑问,咱们老家是咱河南鹤壁的子贡也发出疑问:“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这一次,孔子为管仲辩护更加彻底,要不是管仲,我们今天还得披头散发、衣襟凌乱呢,那其是匹夫匹妇的固执所能比的呢?

资料小故事:
子路,姓仲由,比孔子小9岁,是孔子最得力的保护者,可以说是保镖吧。孔子曾经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孔子看待人很客观,他称赞子路的忠诚和勇敢,却批评他智慧不足,不善于裁夺。子路经常批评孔子,很是鲁莽。但是,孔子却很是喜欢子路,最亲近他。所以,孔子说,自从我得到仲由,就没有听到过恶语。果然,在子路参政卫国之时,他最后死于忠勇之上,不会变通,他说:“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临死的时候,他想起先师的话“君子死而冠不免”,又重新结好缨带,而后被敌方砍成肉酱。这子路,至死都不忘老师的话啊。

子贡呢,是我们河南鹤壁人。子贡能言善辩,还善于做生意,所以,论语中,子贡的话最多了。孔子器重他仅次于颜回。孔子称赞子贡为瑚琏之器。可以说,子贡和子路,一文一武,是孔子的左右手。孔子死后,子贡与孔子的弟子为孔子服丧三年,又独自守丧三年,可以说,这师子情胜过父子情。


孔门十哲里,7个鲁国人,2个河南人,1个江苏人。
另外一个河南人是卜夏,是焦作人,那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就是他说的。
99# 2023-5-17 09:37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玄山樵夫 发表于 2023-5-17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蟊贼是啥?
挖呀挖呀挖,武汉的黄老师火了,咱也挖吧。
翻开《尔雅》是这样说的:食苗心,螟。食叶,蟘(也可以写为螣)。食节,贼。食根,蟊 。
再下挖一层,蟊字。这个蟊字,矛字下面两个虫,是专门吃根的虫子呢。

贼,左边是贝字,钱财之意,右边是戎,武力之意,靠着武力去抢钱财,当然不是好东西。
除了这个意思,还有个虫子的意思,是吃节茎的虫。

《诗经》里有一首诗,里面提到了蟊贼,我们来读一读吧。

小雅·甫田之什·大田

大田多稼,既种既戒,既备乃事。以我覃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既庭且硕,曾孙是若。
既方既皁,既坚既好,不稂不莠。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有渰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彼有不获稚,此有不敛穧,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
曾孙来止,以其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来方禋祀,以其骍黑,与其黍稷。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PS:
一、《尔雅》里还说:“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我们常常说虫豸,原来如此啊。故宫的太和殿上戗脊上有十个石兽,其中就有个獬豸。
二、不稂不莠,这个稂是狗尾巴草。不要小看了这个狗尾巴草,远古的时候,正是把狗尾巴草改良了,才有了谷子。








100# 2023-5-17 11:48 评论 收起评论
文一叨叨 发表于 2023-5-18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传统文化或许有密码,但中华文化没有密码,因为密码背后必然是一套完整封闭的系统,而不是一个开放的,可向上发展的文明文化,这是简单的封闭游戏逻辑,但不是唯物主义辨证思维。

如果非要以西式思维立一个“密码”,那这个“密码”就是老庄建立的基础哲学世界观,即:这个世界由天(时空)、地(物质)、人(意识)三元组成,以恒久的大道来运维。“道”可以认为是事物的客观规律,或是正义发展的逻辑走向。

以这个基础哲学世界观为思想核心,不但可以解释中华文明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现代文化的成因,还可以解释世界文明的发展段位,更可以明确未来人类的发展路径。所以只有中国人能拍出《流浪地球》这样极具深度展望未来的科幻作品,而西方人只能拍出超人打架而后诸神黄昏的末日挽歌,直到黔驴技穷,拿不出任何文化发展策略,只能卑劣的修改历史,修改美丑标准、甚至修改性别来掩盖他们的文明颓势,同时,加上厚重的密码。

所以,你还相信“密码”这个被西化标准改变了实质的“成功钥匙”么?
101# 2023-5-18 17:07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玄山樵夫 发表于 2023-5-18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德经》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反者道之动,这个是可以很好理解的,任何事情都是物极必反循环往复的。弱者道之用,道是清静无为的啊
102# 2023-5-18 18:05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玄山樵夫 发表于 2023-5-18 20: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一叨叨 发表于 2023-5-18 17:07
中国传统文化或许有密码,但中华文化没有密码,因为密码背后必然是一套完整封闭的系统,而不是一个开放的, ...

是的。老子的道,乃中国古代的宇宙观,是哲学智慧。
所谓密码,其实是隐含的大道的意思。我们作为中国人,探索自己的传统文化,认识一些深邃的思想,就是发这个帖子的初衷。
感谢您的参与。
103# 2023-5-18 20:05 评论 收起评论
文一叨叨 发表于 2023-5-19 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玄山樵夫 发表于 2023-5-18 20:05
是的。老子的道,乃中国古代的宇宙观,是哲学智慧。
所谓密码,其实是隐含的大道的意思。我们作为中国人 ...

老庄的道,和后人修正出来的所谓传统的“道”是不一样的。建议正本清源,不要舍本求末,把糟粕当了精华,可惜了这个帖子。
无所谓密码什么的概念争辩,单看这帖子,没有一个坚定的思想核心,只为传统而陷入传统,怕是必然造就更多困惑。孔子遇到两小儿辩日可以将问题搁置,但现在可以解释并有明确答案时,问题就不可原样搁置,传统不是教条,而是悬而未决的问题,发掘传统,是个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万不可形而上学,陷入死结啊。
104# 2023-5-19 04:12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玄山樵夫 发表于 2023-5-29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说“明明德”,而不说“亲民”,便似老、佛。
对于王阳明来说,学以致用,为你做事,知行合一,才是真正的致良知。
105# 2023-5-29 11:06 评论 收起评论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回顶部 发新帖 找站务
投诉与建议快速响应
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登录更方便
移动端
微信扫一扫到手机
随时看帖,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