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

2021-01-28 09:04 127453人阅读 4人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心情絮语] 古风

[复制链接]
爱我洛阳 发表于 2021-1-28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9年某日,曾在伊川县委某机关任职的老同学江风对我说,他单位对口扶贫的村是董家沟,每次去这个村子里都很暖心。他一说,我心头一热,问他为什么。他说,每次去村子里,乡亲们都是围拢过来,你一句“中午嫑走,来俺家吃饭啊”,他一句“我给你拾点红薯带回家吃吧”,有的人甚至拉着他的手不让他走。那时候,乡亲们眼里满含着真情,拉着的手也传来了阵阵热流,这都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心里好感动。
  说完这番话的时候,江风一声长叹:“这样的民风本以为在咱伊川都早绝了,谁知道鸦岭还有。这种被人视为未开化的淳朴民风,是咱鸦岭最宝贵的东西,金不换啊!”听完江风的叙述和感慨,作为鸦岭人,我心里也是久久不能平静,也惹起了我的一些思考和联想。
  近些年,鸦岭的经济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交通大为改善,甚至到洛阳也有九曲十八弯的柏油路了。但是,鸦岭因为囿于丘陵地貌,至今还保留着与众不同的民风。
  去年冬天,我开车到了白家沟。下了车,与妻儿顺着街闲走。一个靠着山墙晒太阳的大娘见了我们问道:“你们找谁?”“没事,闲转转”。当我们转到街西边的时候,那位大娘也从街东头跟了过来,对我们说道:“俺给你们拾点红薯吃吧,俺这里红薯通好吃哩,你们在城里吃不到。”听大娘这一说,身上顿时涌出了一身暖意。面对陌生人,大娘却不设防,还要送给我们红薯,让我有了穿越的感觉,找到了那种传说中的古道热肠。
  不仅在白家沟,在石桥村也是如此。因为要写《李进学先生》,我去了石桥村寻访李进学先生的小时候伙伴,因此有缘认识了李有记大伯。临走,有记大伯拉着我的手说:“咱们年龄差了一辈人,但是我老和你能说住话,我记下你的电话号码。”有一次,在外地的我接到了他的电话,他在电话那头亲切地说:“俺家新打了扁豆,这东西现在种的人不多,俺给你准备了几十斤,你拿回家尝尝新鲜。”回到老家就带着妻儿,风尘仆仆去了石桥村。一到有记大伯家门口,他就热呵呵地迎了上来,一双满是老茧的大手紧握着我的手,好像是认识了几十年的老朋友一般,待人至诚如此。
  近几年,年龄大了的缘故吧,我总是带着妻儿没事喜欢到鸦岭周边的村子里去走走,各村都是这样的乡亲,他们的淳朴与善良是对我作为鸦岭人最为温暖的精神鼓励。因缘于这鼓励,我带着妻儿越走越想走,似乎这鸦岭有走不完的路,有发现不完的故事。
  我也喜欢带着儿子到牛沟去。老同学牛治江家是那个村子的,村里还有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生活氛围。治江是个放羊郎,天天赶着羊上坡上去放。村里的人家还养有牛,鹅、鸭、鸡也是样样有。八十多岁的老木匠还不识闲儿,没事都在做木工活。窑洞里冬暖夏凉,纳着天地之气。旱地里的香瓜旱裂了口,却甜醉了心。看不完的农家,说不完的农事,这些对于在城市里生活的孩子来说,都是稀奇的。孩子们一回鸦岭都嚷着要去牛沟,为什么呢,也许在他们眼中,这就是牛郎织女般的神话。对于我来说,这是农耕社会的余音,每一次看到,都会初心重温,都会有朝花夕拾之感。有一次,我对治江说,咱这个地方就叫“神仙坡”吧,你看,乡亲们至今还过着古朴的生活,村里还有几位百岁老人,说不定,咱这个“神仙坡”还会成为城里人的网红打卡地呢。
1.jpg

  为了在突发的大灾大难面前可以相互帮助,老鸦岭人还有“起会”的传统。大的几十家,小的三家五家,只要是脾气相投,能说住话共事的,大家就聚拢在一起,起个会。谁家有难,其他几家就一起来帮助。这种在其它地方闻所未闻的传统,在鸦岭至今还保存维系着,正所谓,世外之地古风存。
  过年的时候,老鸦岭人大年初一的第一顿饭是头脑汤。这头脑,确实很热闹,红的是辣椒,绿的是菠菜,黄的黄花菜,黑的是海带,等等,饭没入口,已经看得人是心花怒放。做好后,热气腾腾的头脑先是供飨,敬神敬祖先,而后呢,就是派自己的孩子给街坊邻居的长辈端。大街小巷端头脑的孩子们,总是川流不息,他们串东家,走西家,到了最后,每家都汇成了头脑百家宴。看着这些百家宴,看到眼里是最喜庆的祝福,吃到嘴里是无穷的滋味,想在心里又是无限的幸福。       老鸦岭是长寿之乡,全乡八万余人,百岁老人就有十二人。联合国评定“世界长寿之乡”的标准是每百万人口中要有七十五位以上的百岁老人,即十万分之七点五。鸦岭百岁老人的占比达到了十万分之十五,比联合国定义的标准高了整整一倍。鸦岭是伊川深度贫困的乡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奇迹呢?我曾问这些百岁老人,他们笑呵呵地说,镇昝这社会多好啊,有吃有喝,孩子们又孝淳,没有啥烦心的。简简单单一句话,却藏着大道,万因皆自心!要不,你改天去访访这些百岁老人,他们面含慈祥,身著禅意,还都有一颗佛心哩。

1_meitu_1.jpg
110岁的韩洼沈西更老人
  一次与某位供职于政府的朋友聊天,他说,这些年咱伊川的人都愿意到鸦岭来任职。鸦岭人朴实,老百姓听话,刚来到这里,感觉回到了二三十年前。在这里工作好开展,无事生非的人没有碰到过,乱告状的人也基本没有,所以来这里工作的人也很珍惜这种局面,大家没有什么顾虑,会尽一切努力把工作做好。县上派到鸦岭的主要领导很多都是女同志,为什么呢,一句话,就是咱鸦岭的民风好。
   八十多岁的洛阳师范学院原院长叶鹏老师曾于2019年4月来到鸦岭,在《老鸦岭论坛》上,叶老师给鸦岭一中的孩子们讲道“天底下最美的颜色是羞色”,讲到了鸦岭孩子们的心里头。2020年7月,叶老师又来到了鸦岭,在我家的小院里,张建伟校长给叶老送上了几封孩子们手写的信。叶老一封封仔细地阅读着孩子们写给他的信,临末很小心地收藏起来带走了。叶老说,他喜欢吃鸦岭的红薯,喜欢老鸦岭的民风。他的夫人陈浅萍女士叮嘱我说,2021年还要来鸦岭,这地方真是好啊,咱洛阳的世外桃源。

11_meitu_2.jpg

  向易中天先生讲起了这种民风,先生回了一首诗:“老鸦岭上古风淳,生长才情信有村,但得诗心存故土,由他雁叫去无痕。”念起先生的这首诗,就有一种古道热肠般的暖意,上了身,继而,满溢了心头......

walnutws 发表于 2021-1-28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骑山地车路过过此地,如同楼主所描述,好地方呀好风光,养育了民风淳朴的乡民!!!!!
沙发 2021-1-28 11:11 评论 收起评论
CCKJ 发表于 2021-1-28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嗯,不错···徒弟在那儿住,去过几次···红薯蒜面条真好吃
板凳 2021-1-28 14:59 评论 收起评论
劳力2019 发表于 2021-1-28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听说楼主有文采,果然名不虚传。喜欢原创,支持楼主。
地板 2021-1-28 15:01 评论 收起评论
幽栖居士 发表于 2021-1-28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
5# 2021-1-28 22:41 评论 收起评论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回顶部 发新帖 找站务
投诉与建议快速响应
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登录更方便
移动端
微信扫一扫到手机
随时看帖,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