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阅读:香港设协调机制支援34万家中小企业:银行业承诺不贸然撤贷 原标题:香港重磅消息!林郑月娥推大招,购房首付低至1成,八大措施让大家“供得起、买得起”,地产股闻声大涨 一边是大量买不起房的年轻人,一边是楼价频破纪录创新高,香港住房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港府的重中之重。 图片来源:IC photo 10月16日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发表任期内第三份施政报告,她表示,房屋问题是目前香港社会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民生问题,也是部分民怨的根源。在这份施政报告中,林郑月娥为港府设立一个清晰目标,即保证每一个香港人和他的家人有房住,让大家买得起供得起楼。 施政报告提出,港府将会陆续推出短、中期支援措施,包括大幅增加过渡性房屋项目,放宽首次置业人士按揭计划楼价上限——首次置业人士可申请最高九成按揭贷款的楼价上限由目前的400万港元提升至800万港元,即一套800万的房子,首付只需要付80万就能上车。 此外,港府还将多管齐下增加土地供应,继续推进“明日大屿”填海计划。 市场方面,香港本地地产股今天盘中大幅拉升,截至收盘,普遍仍大幅上涨。 港府采取多项措施解决住房问题,800万房子首付1成 今日,林郑月娥发表任期内第三份施政报告,并对过去房屋政策做了回顾总结,她表示: 房屋问题是香港社会目前面临最严峻的民生问题,她上任后便马上为房屋政策定位,经过调整的房屋政策虽然力度不小,但仍然未能满足部分港民的住房需求,因此接下来港府将订立一个清晰目标,让每一个香港人和他的家人,不需要为住房问题煞费思量,让每一个香港市民有房住。 林郑月娥表示,去年底已将《长远房屋策略》下未来十年(即2019–20至2028–29年度)的公私营房屋新供应比例由60:40调整至70:30,但这是中、长期目标,何时达标仍取决于增加土地供应的速度,因此现在提出短、中期支持措施。时报君根据施政报告内容提炼了以下主要措施: 1、 大幅增加过渡性房屋项目,在未来三年合共提供10000个单位,以纾缓居住环境恶劣和长时间轮候公屋家庭的压力,政府为此预留资金费用由早前公布的20亿港元增加至50亿港元。简单理解,所谓过渡性房屋项目,主要是为正在轮候入住公屋的申请者提供过渡性住所。 2、 为非公屋、非综援的低收入住户,包括轮候公屋人士,提供生活津贴,将于下个年度先后发放两次。 3、 研究重建香港房委会旗下的工厂大厦作为公营房屋,增加出租公屋的供应,满足公屋申请者需求。 4、 目前39个“租者置其屋计划”(简称“租置计划”)屋邨中,约有42000个未售出单位,平均定价约为评估市值的二折,为进一步满足公屋租户的置业要求,房委会积极部署,加快出售这些单位。 租置计划,是房委会为满足公屋居民置业需求而推出,让租户以合理价钱购买现时居住的单位,不愿意购买者可继续租用其原有单位。 5、 2019年将继续出售合共约8600个居屋和“绿置居”单位,预计2020年可高达约12000个,以尽快满足市民的置业期望。 所谓“居屋”,是屋者有其屋计划,主要是为一些收入不足以购买私人楼宇,又不合资格(或不愿意)入住公屋的市民提供另一种选择。此计划内兴建的屋苑通称居屋。 而“绿置居”,原称为“绿表置居先导计划”,由香港政府建议房委会选择合适的正在兴建的公屋项目,以先导计划形式出售给主要为现有公屋租户的合资格“绿表”人士,单位定价比传统居屋低廉。简单理解,就是只有住公屋的人,才有资格购买,即“绿表”。 6、 今年继续推出3000个“白表居屋第二市场计划”(简称白居二),以满足更多白表人士的置业需求。 所谓的白表人士就是既无私人楼宇,又不满足公屋申请者的人士,其实就是夹心层,可以免补地价购买居屋。 7、 将在2020年第一季出售安达臣道一幅私人住宅用地,落地第二个“首置”(首次购房)先导项目,用卖地条款规定发展商除兴建私人住宅单位外,须兴建约1000个“首置”单位,并以低于市价卖给合资格人士。 8、 为协助首次置业人士,将放宽按揭计划楼价上限。即,首次购房人士可申请最高九成按揭贷款的楼价上限由目前的400万港元提升至800万港元,可申请最高八成按揭贷款的楼价上限则会由600万元港元提升至1000万港元,后者包括自用楼换楼按揭。 这里需要重点解释一下,即对于首次置业者来说,以前购买总价400万的房屋,首付才可以1成,但是现在提高到了800万。按照提高后的标准,一套800万的房子,首付只需要80万。剩下720贷款,以目前香港按揭利息贷款计算,还款期限30年,每月按揭还款28355港元。 有香港市民向记者表示,这一条非常关键,其实香港很多市民都能通过还款压力测试,但是交不起首付。这一做法释放了市民购买压力,购房需求增加也可能会进一步刺激楼价上涨。 多管齐下,增加土地供应 林郑月娥表示,为满足市民对住房的需求,就要持之以恒的增加土地供应,因此港府会加快规划,运用《收回土地条例》和其他适用条例,收回以下三类私人土地作100%公营房屋(包括公屋、绿置居、居屋)及“首置”和相关设施发展: 1、 可能具有发展潜力,但未纳入新发展区或其他发展项目,大部分属私人拥有的新界棕地,估计约450公顷,改划政府用地作房屋用途是近年房屋土地供应的主要来源之一。 2、 收回位于市区并适合作高密度房屋发展的茶果岭村、牛池湾村和竹园联合村寮屋区的私人土地,以加快发展这些合共七公顷的市区用地,重建为以公营房屋为主的新小区。截至目前,政府已知会收回的私人土地约700公顷,预计其中400多公顷会在未来五年间收回,远多于过去五年收回的20公顷。 3、 填海造地。包括中部水域填海发展交椅洲人工岛和其他维港以外近岸填海的选项。在“明日大屿愿景”计划下的中部水域填海,可创造大片新增土地,是一个中长期增加土地的重要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