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性教育”百年简史 | 短史记

2018-12-30 21:02 22512人阅读 7人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性教育”百年简史 | 短史记

[复制链接]
孙长同 发表于 2018-12-30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性教育”百年简史 | 短史记


中国“性教育”百年简史 | 短史记原创: 谌旭彬
文 | 谌旭彬
谭嗣同曾经有一个梦想。
在《仁学》里,谭氏说,他希望有学者能够致力于性教育,向国人普及性知识,“绘图列说,毕尽无余”,使国人抛弃“性即淫邪”的陈腐观念,认识到性乃自然之事,“毫无可羞丑”之处。①
这个梦想,要在进入民国之后,才有付诸实践的土壤。
当时,以“性心理学”为基础的近代性教育理念,输入中国(日本是最主要的输入中转站)。一些教育界人士和心理学界人士,以学校为阵地,开始致力于推广性教育。
有学者统计: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有关性教育、性卫生、节制**的文章数以千计。同一时期出版的有关图书共约有408部……查阅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的全部民国时期中学生理卫生(共计51种)、师范学校生理卫生和健康教育教材(共计8种),……将性教育写入其中的教材共计22种。”②
这种输入,让一些“中华文化至上主义者”极为不悦。
比如,湖南名儒叶德辉,曾痛斥讲“婚姻卫生学”的新派人士是“无知之夫”,只知道把洋人的东西当宝,却不明白老祖宗在这方面的学问更加精湛。为证明老祖宗搞性教育很有一套,叶搜集了许多中国古代房中术著作,编成了一套丛书。③
无论叶德辉如何强调中国的性教育自古就很发达,学校也不可能直接拿房中术著作给学生做教材。房中术和性教育,终究是两码事。
1929年,性教育正式进入学校。
教育部要求初级中学教材必须教授学生“性的发育行为和责任”,高级中学教材须教授学生“男女性器官之解剖生理及其保健(包含配偶之选择及性的卫生)、自戕之弊害、性道德、性病及其结果”等内容。
民国的性教材或性教育专著,基本涵盖了性生理、性心理、性卫生、性道德等内容,较之传统房中术,是一个极大的进步。但因时代局限,也存在不少错误观念。
比如,世界书局1930年出版的《初中生理卫生学》,认为男性的遗精和女性的月经病都是疾病,须“求医诊治”(商务印书馆1933年出版《复兴初级中学教科书卫生学》,已认识到月经属于正常生理现象)。④
再如,1941年上海黎明书局出版的《性教育法》,对“手淫”持彻底的批判态度,认为“手淫的结果,就酿成神经衰弱症、夫妇不和睦,及丧失生殖力,甚或夭折其他恶症。这是何等危险!”
当时的一些学者,也常发无稽之谈。
比如,张竞生声称,中国人种之所以不如欧美人种,是因为“通常我国妇女都不会丢第三种水的,以致卵珠极呈死笨迟滞之状”。张的“高论”引来潘光旦的严厉批评,指斥为没有科学依据的“荒谬绝伦的议论”。张竞生后来被知识界鄙视、被当局驱逐,与其在性教育问题上宣扬伪科学,有直接原因。⑤

图:左,张竞生;右,潘光旦
1949年后,在较短的一段时间里,民国时期出版的性教育著作,仍继续流传。
比如,黄嘉音主持编译自美国儿童研究会的《儿童的性问题》一书(1948年出版),在1951年曾收入“家社妇幼丛书”再版发行。但随着黄嘉音、潘光旦等人的个人命运发生变化,这些著作很快从市面上消失了。
五十年代最有名的性知识普及著作,是由北京协和医院王文彬、赵志一和谭铭勋医生合作编写的《性的知识》。
这是一本只有5、6万字的小册子。
该书的出版,与1954年刘少奇在节育问题上指示——“卫生部可以用卫生常识的名义专门编些节育技术指导的小册子,也不用登报”——有直接关系。⑥
1956年初版时,书中附有男女**官**状态时的剖面图,并介绍了避孕套的用法。1957年再版时,这些内容被删除。⑦
此书初版印了80万册,再版印了140万册;虽属正规出版物,但仅在卫生系统推广,没有进入教育系统。学生们只能偷偷摸摸传阅,若被学校发现,可能受到严厉惩罚。⑧

图:《性的知识》1980年版,曾被删除的插图恢复了
进入六十年代,“性”在公共语境中愈来愈成为一种禁忌,“性教育”自然也无从谈起。
《性的知识》一书不再发行,其作者之一赵志一被诬指为“流氓学者”而自杀。
1972年,教育部编写中学二年级《生理卫生》课本,据叶恭绍回忆:
“我编写‘**官’一章时,当时编写人员一起商量,竟有一半人反对写这一章,于是发生了激烈的争辩,直到我谈出了周总理的指示,才算肯定了这一章。可是接着又在是否插图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⑨
该课本除简单描述器官生殖功能之外,几乎没有做任何“性”方面的知识普及。
同年,新版的《新华字典》里,没有了“娼”、“妓”、“嫖”、“姦”……,也不再收录指称**的相关字眼(见下图)。

长久的性压抑,终于在1979年出现了民意上的反弹。
该年,《大众电影》杂志第五期封底刊发了一张英国电影《水晶鞋和玫瑰花》的剧照。剧照中男女主角的拥吻,激起了一位叫做“问英杰”的读者的愤怒。问氏代表“九亿人民大众”,写信尖锐质问《大众电影》编辑部:
“难道我们的社会主义中国,当前最需要的是拥抱和接吻吗?你们显赫地刊登这幅影照,是什么动机?是在宣扬什么呢?……你们准备把我国的青少年们引向何方呢?你们还有点中国人的良心吗?”

图:电影《水晶鞋和玫瑰花》接吻剧照
问英杰要求《大众电影》编辑部在读者来信栏“原文照登一下我的信,让全国九亿人民鉴别一下”。
“鉴别”的结果是:11200余封读者来信当中,97%的人反对问英杰的观点。⑩
1980年是中国当代“性教育史”上的重要年份。
这一年,新《婚姻法》承认感情破裂(包括性生活因素所致)可以自由离婚;电影《庐山恋》终于结束了中国电影自1949年以来31年无吻戏的历史;《性的知识》重印,至次年3月,共发行560余万册。
从这一年开始,“提高性乐趣”成为媒体可以公开讨论的话题,较之前30年只能在**领域提及性,可谓一个极大的进步。
进步大,局限也大。
比如,1982年,吴阶平编译的学术著作《性医学》出版,删去了“同性恋”、“变性欲”与“异装行为”部分的内容。⑪
1990年完成的《中国两万例“性文明”调查报告》,仍对“手淫”充满了偏见,未使用被学术界视为更中性的“**”、“自我刺激”等词。⑫
内涵与外延都不明确的“流氓罪”,也贯穿了整个80年代。
最重要的针对儿童及青少年的性教育,在80年代前半期也几乎是空白。
1986年,上海市在初中一年级开设《青春期常识》选修课,才有了80年代全国首本性教育教材(见下图)。

图:1986年上海市《青春期常识》教材
1988年,国家教委和国家计委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在中学开展“青春期教育”,性教育正式成为中学教育内容——但该通知使用了5个“可以”(可以单独设课、可以和其他学科结合、可以挂靠人口教育、可以课余讲座……总之,可以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弹性极大,导致各地在操作上非常随意,并没有把性教育落到实处。
至于小学性教育,虽然学术界早已公认有其必要,但长期付诸阙如。直到2000年之后,才略有进展。
2004年深圳曾出版《中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建议学校以之为教材,向小学五、六年级小学生和中学生传授月经、遗精常识及如何避免性骚扰、性侵害。
然而,“4年间只有两三百名学生购买了此书”,原因是家长认为尺度过大,“该读本出版之后,曾遭遇到小学生家长的投诉,也有初中生家长就读本页末附上的几张患了性病的**彩色插图进行投诉。”⑬
80年代至今,中国的学校性教育,总体上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学者潘绥铭有一段总结,可供参考:
“中国大陆的性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萌芽,主要是在中学开设生理卫生课程,但很多学校对此课程都流于表面形式。而且,这种萌芽式的性教育仅单纯局限于性的生理知识介绍,而对于性的价值观念、性行为、性权利等议题基本没有涉入。”
2001年,以立法的形式,明确了学校负有“有计划地开展生理卫生教育、青春期教育或者性健康教育”的责任。
不过,“很少学校真正落实这个规定,而且,基本上也只是从医学和健康的层面来推行。……性教育仍处于初级阶段,不仅表现在开展的时间短、缺乏适当的教学模式等方面,而且也表现在性教育内容的不完善。”⑭
潘绥铭感慨:“瑞典的性教育历史都有七八十年了,我们现在还没赶上人家30年代。”⑮
提起性教育,很多80后、90后的第一反应是“感谢苍老师”
潘的感慨,有数据可证。
2015年的一份针对“六省城乡6-14岁小学生”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超过7成的9-14岁男生不知道遗精和月经是男、女青春期的主要变化之一,近五成的女生不知道月经是女生青春期的主要变化之一。⑯
也有案例可证。
2017年3月,一套公认的优秀的儿童性教育教材(《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性教育课题组/编写),在营销号的炒作下,引发大批守旧网民发出“尺度过大”的批评而被校方收回。⑰
未得到性教育机会的父母们,正以自己的守旧思维,制造着新的“性教育缺失”的悲剧。
自1898年谭嗣同去世至今,已整整120年过去了。

图:2017年被指为“尺度过大”而遭下架的小学性教育教材《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


①《谭嗣同集》,岳麓书社,2012,P324-327。
②王雪峰,《潘光旦与张竞生:道德之辩还是知识之争》,收录于《历史学家茶座》2012年第2辑。
③叶德辉《双梅景暗丛书》的大致情形,可参见:袁芳荣,《古书犀烛记续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P185-194。
④陈香,《民国中学教科书中的青春期性教育》,《中华读书报》2013/09/25第14版。
⑤潘光旦,《今日之性教育与性教育者》,1927。收录于《潘光旦选集 第一集》。
⑥刘少奇,《提倡节育》,1954年12月27日。收录于:《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第5册》,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1,P614。
⑦邓明昱,《中国当代性学发展概论》。
⑧何开四,《〈性的知识〉的风波》,《晚霞》2012年第1期。
⑨叶恭绍,《周恩来关心性教育》,科学普及出版社,1983,P246。转引自:李巧玲,《新中国的性伦文化研究(1949-1978)》。
⑩丁阳,《一张接吻照片引发的风波》,共和国辞典第18期。
⑪邓明昱,《中国当代性学发展概论》。
⑫荣维毅,《超越与局限:读〈中国当代性文化——中国两万例“性文明”调查报告〉》,《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2期。
⑬广州日报,《深圳首部中小学生教育读本遭家长投诉》,2007年9月15日。
⑭黄盈盈、潘绥铭,《性,研究ing》,万有出版社,2009,P228-229。
⑮林珊珊等,《性教育60年 在蒙昧与尴尬中摸索》,《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第29期。
⑯《六省城乡6-14岁小学生性相关知识水平与知识获得状况调查》,《中国儿童保健》2015年第12期。
⑰可参见:周作鬼,《这么好的儿童性教育教材,怎么就让你满脑子污秽联想?》,新周刊微信公众号,2017/03/05。


 楼主| 孙长同 发表于 2018-12-30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大性社会学研究所问候及会议通知
各位新老朋友好:

    第七届中国“性”研究国际研讨会和第九期性社会学理论与实践研讨班将于2019年8月24日至8月30日之间在哈尔滨举办。本次大会和研讨班邀请了大陆、台湾、香港、美国和新加坡等地的著名学者,同时也欢迎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工作者加入其中。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阅附件中的具体通知和报名表格。欢迎转发。

截止日期:2019年4月30日之前;
研讨会报名表回复至sexuality_study@163.com(周柯含收)
研讨班报名表回复至ruczhupupu@163.com(祝璞璞收)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期待与各位相聚在夏末的哈尔滨,预祝大家新年快乐,诸事顺心!
2019 Ÿ 第九期“性社会学理论与实践”研讨班 Ÿ 哈尔滨
申请表

身份证姓名(及常用名)

身份证性别(及社会性别,方便可能需要的住宿安排)

出生年

最后学历与专业

现所在机构

通讯地址(默认为开会出发地,如有不同,请分别注明)

电话

常用邮箱及微信号

请概述您现在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学习,尤其是其中与“性”相关的内容(200字):


请描述您将要开展的性/别领域的研究,或近期的工作计划(500字):



参加研讨班,对于您的研究、工作、学习有什么帮助(150字):


您期待的研讨内容(150字):


您是否参加过类似的培训?如是,请注明

您是否有提交“第七届中国性研究研讨会”会议摘要?如是,请注明申请题目

您所在的机构是否批准您来参加?

是否申请全额奖学金,半额奖学金(住宿),或是完全自费(选一)

* 申请表内所有信息,仅供主办方内部参考及会务联系之用,不会外传。

报名邮箱:ruczhupupu@163.com (联系人:祝璞璞)
报名邮件标题:姓名+研讨班;申请表请以附件形式提交,命名同上。
报名截止时间:2019年4月30日
我们会设置自动回复以确认邮件是否收到,并于5月15日前以邮件形式回复录取结果。
2019 Ÿ 第七届中国“性”研究国际研讨会 Ÿ 哈尔滨
申请表

1.申请人基本信息(仅供内部参考及会务联系)
身份证姓名(及常用名)
身份证性别(及社会性别)
年龄



现所在机构

现居住城市(默认为开会出发地,如有不同,请分别注明)
通讯地址
邮编



手机号
常用邮箱及微信号


2. 论文题目:
3. 摘要(1500-2000字,内容精华,包括研究问题或工作目的,具体方法,核心论述或相关思考等内容;不拘泥于此格式)


















3. 是否有申请“性社会学理论与实践”研讨班(需另外提交研讨班申请表):O是;O否
4. 是否申请资助:O全部资助;O只资助食宿;O 完全不需要资助;(主办方可供正式邀请函)


报名表发至:sexuality_study@163.com (联系人:周柯含)
报名邮件标题:姓名+国际研讨会;申请表请以附件形式提交,命名同上。
报名截止日期:2019年4月30日
我们会设置自动回复以确认邮件是否收到,并于5月30日前以邮件形式回复录用结果。
沙发 2018-12-30 21:11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孙长同 发表于 2018-12-30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我对人大的性社会学研究所潘绥铭黄盈盈的理论有异义,我定性为西方性社会学是对中国禁锢的性文化思想的过正之矫枉。但她们又对我发来了报名邀请涵。
板凳 2018-12-30 21:19 评论 收起评论
怀锦先生 发表于 2018-12-31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的社会,大部分人们对宗教很虔诚。而对于教徒对婚姻、家庭的忠诚,宗教有很明确的要求,有些宗教还明确限制教徒离婚。

在这样一个虔诚信教的社会,每周一次的礼拜,会让人抛开很多外界的诱惑,使得人们更珍惜对家庭对孩子的责任。

说美国很开放,其实是个误区。任何在美国长期生活过的人,都可以作证,中国更“开放”。
地板 2018-12-31 17:59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孙长同 发表于 2019-1-3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自古来,尤其是周公制礼作乐以后,就是一个灭教的社会。宗教在中国是不受统治阶级保护的,因为宗教就是祖宗的道德教育教化。就是生生不息的一代一代的历史传承。就是抽象化的阴阳男女两性文化道德。三项道德的基本原则的被阉割,使中国社会进入了无性的太监社会。封建主义假道德盛行的奴才奴隶社会。
5# 2019-1-3 21:17 评论 收起评论
社保小秘书 发表于 2019-1-15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孙老师参会
6# 2019-1-15 16:47 评论 收起评论
love.果子 发表于 2019-1-15 20: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事情
7# 2019-1-15 20:40 评论 收起评论
半截洛烟。 发表于 2019-1-16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4_288:}
8# 2019-1-16 15:54 评论 收起评论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回顶部 发新帖 找站务
投诉与建议快速响应
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登录更方便
移动端
微信扫一扫到手机
随时看帖,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