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琐录】旧时洛阳城的水井和辘轳绞水

2017-11-15 11:54 38692人阅读 4人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古城琐录】旧时洛阳城的水井和辘轳绞水

[复制链接]
守望者(亚修) 发表于 2017-11-15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旧时洛阳城的水井和辘轳绞水
  
    辘轳绞水,年纪稍长一点的朋友也许还会记得过去在洛阳城里主要吃井水,洛阳城中水井遍布大街小巷。以井命名的街巷有井胡同、四眼井等。东西华街不到一公里的街两边就有十口水井。洛阳城的水井据老人讲,最早是宋代挖掘的,有西大街土地庙(娘娘祠),清时,原府西街改为“井胡同”;关庙(妥灵宫),也是宋代挖掘的,清时,改为“四眼井”;玉虚观等都是宋代挖掘的。日常生活用水的井,或在室内,或在室外,井台上安着绞水用的辘轳。现如今人们能看到的用辘轳在井里绞水,大多是影视剧里的情景。为了寻找即将被历史尘封的传统劳动方式——用辘轳从井中绞水。
    辘轳,还真有悠久的历史。辘轳究竟发明于何时,我们通过百度查找得知,宋代《物原》一书中有“史佚始做辘轳”这句话,史佚是周朝的史官,如果这句话属实,那么早在三千年前,辘轳就发明了。辘轳就是利用轮轴原理制成的井上打水的起重装置,它的主要特点是省力,同时将单向用力改变为循环往复的用力方式,因而既方便又省力。一般是井深用辘轳,井浅用扼杆(南方称之桔槔)。这些装置,不仅用来从井中打水,掘井时还用来掏土,从井下打捞东西等等。在北魏以前,辘轳早已制造和使用了。
  水井只有几丈深的,用一般的小辘轳绞水就行。如果水井深度在,10丈以上,用通常的小辘轳就不行了。
  由于水井太深,辘轳绳太长,辘轳身上盛不下长长的辘轳绳,这时需要用“搭绳”的方式,就是在木质的辘轳身子正腰间,做一道环形沟槽;绞水时在略长于井的深度的辘轳绳两头儿各系一个大木桶;先把辘轳绳搭在辘轳身上的环形沟槽中,绞动辘轳,把水桶卸到井下,并轻轻摇动绞把,使水桶灌满水;再把地面上的这只水桶松到井口中,绞辘轳的人转过方向绞动辘轳,空桶往下,重桶向上,等满载井水的木桶上到地面时,把木桶中的井水倒出来,再把空桶往下卸……这样循环往复,一直作业到满足需要为止。
    由于水井过深,井绳太长,其自身重量不可轻看,加上刚装满水的水桶的重量,绞水工作需要两个强壮的人合伙来干。由于空桶刚被松到井口中,这边的重力太小,所以这时需要一个人来“缒绳”,就是用两只手交替着拉住空桶这边的辘轳绳往下拉,等绞了若干圈儿之后,缒绳就可放松了。
    随这城市的发展井失去了它的作用,大部被填埋废弃,只在现老城的背街小巷的百姓家还残存。

鲜见 发表于 2017-11-17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有些山上还能看到古井
沙发 2017-11-17 16:33 评论 收起评论
lyzjt 发表于 2017-11-22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跟同学到小所村玩儿,学人家用辘轳打水,洛阳辘轳挂水桶的那个链环很有特点,不熟悉的人挂半天挂不上,会弄的一下就挂上了。
板凳 2017-11-22 11:47 评论 收起评论
洛阳纸贵 发表于 2018-1-24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去农村,专门跑井边用辘轳试试打水,觉得心里可美!
地板 2018-1-24 18:21 评论 收起评论
芹菜炒香干 发表于 2018-2-2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洛邑古城弄了一个四头的辘轳架在一口井上,不这咋玩哩。
5# 2018-2-2 19:56 评论 收起评论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回顶部 发新帖 找站务
投诉与建议快速响应
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登录更方便
移动端
微信扫一扫到手机
随时看帖,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