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传人当修龙德
内容要点:古代读书人(君子)法天则地,进德修业,将自强不息(天)与厚德载物(地)这天地之德圆满融合于一身,是谓龙德。龙德是君子(或士)所追求的内圣外王天人合一型的理想成功人格。龙是中国人准确描述生命灵性与活力的专用象喻词。龙文化绵延五千年。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冲虚弥散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似遥远又近身,恰真实方难形。龙的成语有龙腾虎跃、龙飞凤舞、龙马精神、虎踞龙盘、生龙活虎等,无不体现着龙的实质涵义——龙者,生生不息,生命活力之象喻也。
龙是古人形象描述我们生命的灵性、生命的活力和生命健康的专用名词,用了象喻的手法。(当然亦是对量子态二相性事实真相的写实。)故泛而言之,整个世界人类众生无一不是龙的子孙。但细而究之,唯有东方中华民族炎黄子孙乃能称得上是真正龙的传人。其原因,一方面是我们有五千年龙文化绵延不绝的传承史实,这体现为众多物质实物的留存和民俗信仰的承继。更为根本的,则是我们有以龙为重要代表符号(更准确地说,是一种理论模型)的高度发达的中国古代生命科学——龙是中国古人对生命以至于世界深层次整体规律的认识总结,是经过高度概括高度浓缩而形成的典型理论模型。龙的信息在华夏天地之间回荡不息,奔腾在我们的生命血脉中,萦绕在我们的心灵净土中,自古至今以至永远。
关于宇宙起源和天地规律,世界各地区各族人民都会用奇炫的神话故事传世来试图解说。中国古人中国历史与此大致相同,但亦有不同。中国先民还用一套独特的数象符号系统——河图洛书、天地八卦图、阴阳太极图等来一篮子诠释宇宙人生的真相。古代的象数理论模型河图洛书、八卦太极中皆有龙象,龙都是其中活的灵魂。河图又称“龙(马)图”,太极中有“鱼龙”盘旋,八卦以及六十四卦则是龙之象在时空世界循环展开的一个完整周期。安乐邵夫子有诗曰“天根月窟常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是对自己修炼人体龙象实践的精彩总结。
大音希声。再好的语言文字,来描述史前创世造物的微妙神奇总显晦涩蹩脚,故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于是我们的先人选择抛却笨拙的语言文字,把天地的大智慧真理用几幅简洁的图画留传奉献给自己的后代子孙。这与佛祖当日灵山拈花微笑无言传法何其相似。河图洛书、太极八卦这神奇的天书,默默无言,等待有缘之人心契神悟。诸图案虽静,其中蕴动象;画面虽死,其物若修之身,证之外部世界,生生不穷而受益终生。唯福慧具足者方能以至诚心登堂入室。
放眼世界,今人习惯于通过文字间接工具来理解记忆知识,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无奈,已经导致物质富足、技术依赖而精神荒芜、道德沦丧的畸形病态社会。古人更重视通过直观象思维开发先天智慧。诵读观想传统经典,听“空谷传音”,由“得象忘言”进而“得意忘象”,迈入众妙之门,成就古今圣贤。河图洛书、太极八卦以至龙,都是象思维的辅助图像。
大音希声,于无声处方听惊雷。概而言之,龙是描述宇宙人生内在动态生机的专用象喻名词。龙是活的,它无中生有,有象而无形。惟如此,方能生生不穷。如果我们执著于找一个龙形的实物东西,就会走入“叶公好龙”的往日歧途,认假而惧真。假的、死的,无益于养生,适足以害生。
光说不练是假把式。中国文化是修身内求、内取于身、外取于物、天人合一、内外文明和谐统一的中道文化。《易经》是一本中国古人进德修业,认识修证人体龙象规律的重要文献,是上古修身教材。《易经》中“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指明了修证实践关键环节的身心指标。
在人体修身实践中,随着德性能量的积累,对体内无为韵动的感知日趋敏锐清晰,终至在人体丹田中见到自身体内的龙,或呈现出各类图和文。龙的出现又不断地增强体内的光明度,光明朗照身国内天下,同时也能透出身体,照耀和影响周围的人。上述“文”与“明”相互作用推进,品质不断提升,光明朗照内天下,此即《易经》中所说的“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