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洛阳

2018-06-24 12:18 273059人阅读 124人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印象洛阳

[复制链接]
 楼主| 邙山闲云 发表于 2018-12-9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32)《海资暴动》
1949年3月31日(农历三月初三),洛阳县二区海资(今孟津县朝阳)发生反革命武装暴动事件:庙道会头子史黑生等纠集地主分子、兵痞150余人,于凌晨3时许潜入区政府,杀害区长黑真等11人,重伤1人,史称“海资暴动”。
洛阳市、县公安机关当即展开侦破,先后逮捕首恶与胁从分子55人。
海资暴动虽然不是波及面最大的反动会道门暴动,却让我们伤亡惨重。
这次暴动是蓄谋已久的。庙道会骨干分子史桂生事先已经成为当时区干队的工作人员,在暴动前已准备了大量武器弹药。另外,除了当地的一些匪徒,会首、恶霸张华甫还纠集了洛阳各地的骨干分子及地痞无赖赶到海资,妄图颠覆区政府。
根据庙道骨干分子的供述,当时从洛阳城内赶往海资的匪徒大多是有组织的行动:在各地区、街道骨干分子的煽动下,他们大约在3月30日下午分头赶往海资,在当地一些匪徒的家中集合,等候夜里一同行动。
那时的海资分为前海资村(今为孟津县向阳村)和后海资(今孟津县朝阳镇)。黑真区长办公地点位于后海资村,当日凌晨,这个内奸史桂生到黑真区长门前,谎称‘(洛阳)县政府派人来送信了’,让黑真起床接信。就在黑真区长打开门的时候,守候在门外的匪徒冲了进去,把黑真区长绑起来,然后把他杀害了。
当时匪徒在两个村都举行了暴动。那些家伙拿着步枪、铁锨、长矛等武器,专门寻找从外地来的驻村干部。据统计,共有11干部、民警在制止暴动中牺牲,市公安局第六派出所民警郭玉甫也是其中之一。除了黑真区长外,《新洛阳报》的记者许金台(笔名许太)当他被包围后,曾爬到房顶上,用瓦片与匪徒做了最后斗争。但由于匪徒太多,他寡不敌众,最后还是牺牲了。
消息很快传到洛阳城里。4月1日上午,市、县第3任公安局局长张凡夫带领警察大队以及驻军洛阳团,前往海资围剿庙道匪徒。
这年4月7日,洛阳市、县人民政府在后海资村召开公审大会,当时洛阳地区专署的张建设专员也赶到现场。在3000余名各界人士的注视下,主犯史书堂、史山、徐黑娃、康双喜及会首张华甫等5名首犯被处死刑,张中央、史羊羔等14名从犯被处徒刑。两天后的《新洛阳报》在头版用大幅版面刊登《洛阳县二区三千余群众公审后海资暴动匪徒》一文,向全市人民通报这次公审大会的情况。3个月后的7月26日,漏网的内奸史桂生也被缉拿归案,侦破工作取得重大胜利。
81# 2018-12-9 12:00 评论 收起评论
一阵风3 发表于 2018-12-12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82# 2018-12-12 15:33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邙山闲云 发表于 2018-12-23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33)
《孟津县白鹤村的来历》
白鹤镇因周灵王驾鹤升仙歇鹤于此而得名,建镇史二千余年;伏羲氏在此观河图画八卦,乃中华文明肇始之地;《诗经·关睢》吟咏之“河洲”,即为境内之铁谢黄河鸟岛。
白鹤镇,从古老的神话传说中走来。却又不断的演绎出更多更加动人的神话故事。
  相传,汉朝皇帝刘秀,有一至亲好友叫严子陵。此人,性格古怪,什么都好,就是不愿居官。而刘秀,则偏要他做官。
  严君无奈,只好隐匿于邙山脚下一个山旮旯里,每日诗文书画,享尽山水之乐。
  忽一日,一只白鹤从黄河彼岸翩翩飞来,不偏不倚,正好降落在严子陵胯下。
  于是,他跨上白鹤,如同腾云驾雾,飞抵金河涧上空。盘旋三匝,尔后,那白鹤曲颈向东之歌,声音嘹亮,纯厚,煞是动人。再后,振羽西飞,飞过之处,生出一片金霞,接天柱地。翻腾激越,恰似神居仙境,难以描绘的壮观。
  于是,后人将金河涧作界,其东边的风水宝地叫白鹤镇,以西的人杰地灵之地叫霞院村。
  白鹤,涉禽类鸟,头较小,劲、嘴及脚均长,是一种大型候鸟。民间故事里,则称它为神鸟,落在哪里,就会给哪里普降吉祥,福祉。
白鹤村南依邙山,北临黄河,号称中国第一渡。历史上多少战争,军队都是从这里过河。据说,当年朱德总司令,就是率领解放大军,打白鹤渡口过河。当地还留下这样的民谣:“白鹤渡口飞白鹤,朱总领兵打此过。登上邙山挥挥手,红旗插遍全中国!”
83# 2018-12-23 17:22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邙山闲云 发表于 2018-12-29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34)《孟津县马屯村的历史传说》
这个拥有五千余居民的马屯,是豫西古老的重镇之一。《汉书.地理志》载:“瀍水出毂城之潜亭北。”《水经注.瀍水》称:“瀍水出河南毂城县北山,水出其北梓泽中。”稽古察今,马屯位居瀍河三源汇合之处,潜亭山下,潜亭山是邙山自新安县延入孟津境内后南支的最高峰,山峻景幽,为群峦之冠。孟津县志记载,马屯村在1940年曾由区改称过一个时期的瀍源乡。据有关历史资料及出土文物考证,马屯村因汉代刘秀“兵马”屯于此而得名。
  西汉末年农民大起义爆发,刘秀和兄刘縯乘机起兵,加入绿林起义军。在昆阳之战以后,起义军西征进攻长安。途中,王莽派十万大军,包围了刘秀所守的邙岭军营,当时营内守军很少,形势十分危急。众将惊恐欲逃。刘秀说:“如今敌强我弱,应并力御之。”众将官无不赞成,最后议定大家坚守阵营,只守不战。刘秀则一马当先带领二十名精兵,乘黑夜冲出重围,去搬救兵。当数万援兵急如星火到达瀍河三流汇合之处时,正值雨过天晴河水猛涨。刘秀速命人找来村中船工商议渡河之法。老船工献计道:“马为龙,可游水渡河。”刘秀立即下令骑兵横渡,一举成功,夺得了有利战机,使得北邙之战大获全胜。刘秀见这里三流汇合,河面宽阔,清水绕村,地势平坦,水深可行舟船,滩平能布兵阵,树木争荣,花草竞辉,又能攻能守,随修一军营屯兵马与此。刘秀不仅让大量的步卒、骑士、工兵、水军驻扎这里,还把马屯当作军粮、库银囤积之地,后刘秀即帝位,这里便始称马屯。
  另有传说,马屯村名缘于“郭良送御马”的故事。
  乾隆年间,马屯有个叫郭良的孩子,幼年失去父母,和他的二婶过日月。二婶早年丧夫,孤寡一人,把郭良收养,婶贤良,侄勤快,婶侄相依为命,靠割草卖草打柴卖柴度日。
  有一天,郭良到村西山上砍柴,突然间像刮风似地传来一阵呼啸声,一匹枣红骏马狂奔而至。郭良砍柴正砍到吃紧处,目不斜视,仍然砍柴不停。枣红马见他无动于衷,急得两只前踢乱扒树皮,扒的这棵快要枯萎的老榆树忽闪忽闪直晃荡。郭良看马蹦跳不至,后边也不见有人来找,这才跳下树来,定睛一看,那马两眼噙泪,连向他点头示意。郭良莫名其妙围着马仔细打量,扳住马头一细审,马嘴里有一根灰不溜丢的啥东西,横卡在喉咙里。他忙挽挽袖子,掰住马的下颌,伸手去取马嘴里那根尖利的东西,使劲一拉一股鲜血从马嘴角流了出来,原来是一根一拃多长的竹签子。他擦着手上的血迹和竹签。对马说:“没事了,你走吧。”
  郭良回到家里,把如何救马的事讲了一遍。二婶说:“马是庄户人家的半个家当,马最通人性,你做的对。”
  郭良准备睡觉,月光下,发现枣红马站在草棚下,心想马怎么又跟来了。婶娘说:“良呀,这马准是饿了,离家太远,走不回去了。去,把草秧子装一筐,再挖些麸子。”郭良把马喂上去睡了。次日早上,马不见了,婶侄儿俩想,马肯定是吃饱肚子回主家了。
  第二天晚上,郭家人正在酣睡之中,忽然听见门外有“咴咴”地马嘶声,郭良起来一看,见那匹马站在院里,脊梁上还驮着个黑乎乎的啥东西,他赶忙拉开门,马将身子一拱,“扑通”一声,把驮来的东西抛进屋里。婶娘端灯上前一看,原来是个穿红着绿的窕窕姑娘!她又惊又喜:惊的是马咋会驮来个年轻姑娘;喜的是侄儿人大树高了,也真该有个媳妇。二人赶忙把姑娘抬到床上,盖上被子,点燃大堆柴火给取暖。又熬姜汤喂姑娘喝,天快亮时才见姑娘苏醒。
  原来,姑娘叫范香香,从小丧去父母,靠哥嫂养活长大。前天早上,她去山下上坟祭奠父母亲,被城边一个恶霸看上,便唆使一伙打手,将其抢上花轿。轿至邙山脚下,天已黄昏,姑娘想,宁肯死去也不去给那恶霸老头当小妾,乘花轿拐弯之时,跳出轿门,与娶亲人等周旋外逃,正当他们乱打之时,突然从路边树林里窜出一匹枣红烈马,直扑过来,这帮人看狂奔的烈马乱冲乱撞,四散逃命。香香早已吓昏过去了。
  听罢姑娘诉说,郭良婶看看侄儿,再望望香香,说:“闺女呀,事到如今,也不必伤心。马驮你到这儿,也是你俩前生的造化,今世的姻缘……”姑娘看出老人心思,再想想这家人心肠好,就答应和郭良成亲。
  消息传遍马屯角角落落。看热闹、祝贺的人把郭良家围得水泄不通。忽然,从人群里挤出一个老汉,他瞧瞧枣红马,说:“哎哟!这匹马咋恁像皇榜上寻找那御马咧?”郭良听了,急忙追问咋回事。原来,乾隆皇帝来洛阳游龙门的时候,马看见那千姿百态的石佛像,突然一惊,跑得无影无踪。皇上命各州县下文查寻,终无音讯。
  郭良得知此信儿,忙把御马送到洛阳府中。从此,人们就把此地称为马村,因为移民猛增,村落迅扩,村名逐渐演变为马屯。南边不远处有个村子叫“麻屯”,为了叫起来好区别,通常人们把马屯也称“北马屯”。
84# 2018-12-29 18:13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邙山闲云 发表于 2019-1-4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35)
  《分金沟村的故事》
分金沟是位于洛阳白马寺以西的一个小村。其来历有一段曲折动人的传说故事。
春秋初年,齐国有两个世家子弟,一个名叫管仲,一个叫鲍叔牙,二人年龄相当,自幼结为莫逆之交。鲍叔牙年龄稍长,故管仲以兄称之。由于当时齐国的国君昏庸,二人在政治上没有出路,就相约从商。齐国靠近海边,盛产鱼、盐,他们就购买一批鱼、盐,送到与齐国相邻的宋国、卫国贩卖,从中获利,如此数年,两人积累了一定的财富。有一天,管仲对鲍叔牙说:“洛邑是周天子的都城,也是天下最大的城市,我们不如到那里经商,一来可以获取重利,同时也可以领略这座名城的风采。”鲍叔牙认为管仲的话很有道理,于是二人就购买了一大批海盐和齐国特产,运至洛邑。
当时的洛邑居民,主要食用晋国的池盐,虽然味苦价高,但民众已经习惯接受。当时的盐业市场被晋国的盐商垄断,管仲、鲍叔牙运来的海盐,虽然颗粒均匀、品质纯净,但并无人购买,在洛邑未销售一斤一两,二人一筹莫展。管仲心生一计,就与鲍叔牙冒充齐国的使者,向周王进贡海盐百斤。由于周王室东迁后,齐国多年也没派使者,现在突见齐国朝贺,大喜,就赐给二人黄金百两,把二人进奉的海盐赐给大臣品尝,而厨师们用分赐的盐做出了更好的饭菜。百姓们闻此开始争相购买。不日,二人运来的海盐和特产销售一空,获得了大量的金银。
在如何使用这些金银的问题上,二人发生了分歧,管仲主张把这些金银换成古玩、珠宝运回齐国销售,鲍叔牙不同意,他说:“古玩、珠宝可获利十倍,但是必会使齐国贵族玩物丧志,齐国的振兴将会变得更加遥遥无期,不如换成粮食,运回齐国。齐国刚遇饥荒,广大灾民需要救济。”管仲说:“我们辛辛苦苦挣来的金钱如果这样处置将血本无归,我们现在不是当政者,没有必要为无道的昏君分忧解难,我们是商人,商人必以赢利为目的。”二人谈判未果,决定把金银分开。于是,他们来到了城外一条小河边,把金银平均分为两份。鲍叔牙不同意,他认为管仲在这次经商活动中功劳大,执意多给管仲分两成,后人就把他们分金银的地方称为“分金沟”。
二人分金后,各购置他们所需要的东西回到齐国。鲍叔牙广赈灾民,得到了齐国公子小白的赏识,成为大夫。管仲成为巨富,公子纠认为他机智多谋,举荐他为大夫。齐襄公无道,齐国大乱,管仲带公子纠逃到鲁国,鲍叔牙带公子小白逃到莒国。不久,齐襄公被杀,公子小白成了国君(即齐桓公),公子纠失败,管仲成了阶下囚。齐桓公欲以鲍叔牙为相,鲍叔牙推辞而荐管仲。他对齐桓公说:“您若仅仅管理齐国,那用高傒与我就足够了;若您想称霸天下,则非任用管仲不可!”齐桓公于是以管仲为相。后来,管仲果然施展出杰出的政治才能,帮助齐桓公九合诸侯,成就了一番霸业。后管仲感慨而叹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85# 2019-1-4 11:50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邙山闲云 发表于 2019-1-9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36)《首阳山镇的来历》
首阳山因“日之东升,光必先及”而得名, 因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采薇为生”而闻名。首阳山镇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九朝古都七在偃,五朝建在首阳山”之说,汉魏故城遗址、东汉旅人桥、永宁寺、普救寺遗址、汉、晋二魏帝陵冢、秦吕不韦墓、苏秦墓等历史文化遗产汇集,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四个王朝建都于此。广为流传的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采薇为生”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境内文化遗产丰富,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魏古城遗址;省文物保护单位——我国最早的木结构佛塔永宁寺遗址;有重点文物寺里碑、北齐平等造像碑;有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吕不韦冢、苏秦墓等遗址。
86# 2019-1-9 16:31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邙山闲云 发表于 2019-1-11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37)《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采薇为生”的故事》
商代末年,位于今河北东部的孤竹国国君有两个儿子,大的叫伯夷,小的叫叔齐。孤竹国君喜欢小儿子叔齐,临死前立下遗嘱让叔齐接班。老爸死后,叔齐不愿意违背立长子为王的规矩,坚持要让位给哥哥。为了让弟弟安下心来做国君,伯夷偷偷地离家出走了。哥哥出走后,叔齐也离开了王宫,四处寻找哥哥。两人团聚后,决定不再回孤竹国。
听说西伯昌(即周文王)比较尊老敬老,兄弟俩便一起投奔,并在那里定居下来。文王死后,武王继位。继位后的武王扩充兵力,准备讨伐商纣。当周朝的军队进军到今孟津地带时,伯夷叔齐瞅机会跑上去,扣马而谏,认为周武王此举不孝顺、不仁义。武王的将士听后,非常生气,拔出剑来要杀他们,幸被姜太公制止。姜太公说:“这是两个讲道德的人。”并要求将士不要为难他们。
武王伐纣成功,天下一统为周,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件可耻的事,两人决心不做周臣,不食周粟。兄弟两个离开周朝的统治区,到一个叫首阳山的地方隐居下来,靠采集山上的薇菜充饥。一位妇人看到他们后说:“你们不吃周朝的粮食,可你们现在采摘的野菜也是周朝土地上生长的呀!”二人一听,心想,这天下的一草一木都是周朝的,决定绝食等死,临死之际,他们还唱了一首歌,歌曰:“用暴虐代替暴虐啊,还不知道错在你自己。神农、虞舜、夏禹的盛世,忽然间都已消逝无迹,我们的归宿在哪里?”
87# 2019-1-11 17:10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邙山闲云 发表于 2019-1-13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38)
《偃师县寺里碑村的故事》
在今洛阳城东15公里汉魏故城东垣外的偃师市首阳山镇有个村子叫“寺里碑”。在这个村的村南庄稼地里有被土掩埋了半截的四通石碑。这四通石碑高低大小不等,面南而立,上面除刻有捐资修造者的姓名之外,还雕刻着各种各样有关佛教的图案和人物。
文物考古工作者称它为造像碑。又因这四通碑都是北齐年间刻制的,因而又称北齐造像碑。不过,这四通碑开始并不是立在田野上,而是在北魏时修建的平等寺内。所以,当地人将这四通石碑叫“寺里碑”。提起寺里碑,不能不说平等寺。
北魏孝文帝于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把国都从山西大同迁到洛阳后,坚持移风易俗,说汉话,穿汉服,连原来所姓的拓跋也改为姓元。这些改革措施,使北魏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但孝文帝死后,登上帝位的孝明帝由于年幼,便由其母亲胡太后掌权。
胡太后相信佛教,在洛阳大修佛寺,数目上千。单说洛阳城青阳门外二里许御道北孝敬里的平等寺,修得雄伟壮观,光是那尊用黄铜铸的佛像,就有二丈八尺高。在洛阳城郊数一无二。那金像不仅高大,而且能预知人间祸福。
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十二月间,金像双眼垂泪,寺内和尚起梯子,爬上去用棉布替金佛擦泪,一大块棉布都被泪水湿透了。消息传出,成群结队的善男信女都来围观。三天过后,泪水才止。金像为何流泪不止,当时没人知晓。不久,当时称作太原王的尔朱荣,率领他的八千骑兵,攻占了洛阳,不论官员百姓,见了就杀,直杀得横尸遍地,血流成河。这时,人们才意识到,金像痛哭的原因,是预知了这次劫难。
孝庄帝水安二年(公无529年)三月,金像面露愁容浑身出汗,围观的人预料洛阳将再次发生灾难。庄帝元子攸为了避难,借故北巡,京都洛阳由北海王镇守。七月间,有强人攻洛阳,北海王的五千弟子尽被俘虏。永安三年(公元530年)七月,金像又流泪不止,满城人十分惊怕,但不知灾难应在何时。到了十二月,尔朱兆又攻洛阳,把庄帝押往晋阳,不久驾崩。
原来,人们建寺拜佛就是为了消灾避难。这时,人们见金佛虽能预知灾难但不能消除灾难,认为是自己拜佛的心还不够虔诚。于是,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不仅到平等寺内夜以继日地烧香祷告,而且还捐资刻造石碑,乞求金佛的保佑。现在村南埋了半截的四通石碑就是那时人们捐资刻制的。其中,西边那通石碑是刻造最早的一通,原来就立在金佛的背后。
星转斗移,人世沧桑。接连不断的战乱,平等寺和当时的洛阳城早已荡为平地。但有那四通石碑在,人们还粗略地知道当年平等寺的方位。因为那四通石碑原来在平等寺内,人们就称它为“寺里碑”。后来,人们在四通石碑的北边聚居成村,村子就指碑命名,叫“寺里碑村”。
   这四通石碑高低大小不等,面南而立,四通并列,下部深埋于地下。地表裸露部分,高约1.5-2米不等。据说埋入地下部分有四、五尺之多。 平等寺造像碑,雕刻精湛。据村中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碑记载:“周故东都,东汉之辉文里也。元魏时建太上宫,一曰平等寺。高齐年间,竖碑者四。”故知此碑为北齐所刻。
第一通,碑首有六龙伏绕;中间为一拱龛 ,内雕一佛、二菩萨,下部为云气、莲花等组成的图案。下一层,垂幔下的壁龛中,雕佛七尊,两侧各有菩萨立像。最下层系比丘僧等阳刻的供养者活动故事图。
 第二通,除碑首外露出地面二层。上层一龛 ,雕一佛二菩萨;下层在华丽的垂幔下,并列两龛,其中各雕佛、弟子、菩萨像一组,两龛之间为供养人题名。另在碑两侧的龙首下,亦各凿龛二层,上层为一坐佛,下层雕一佛二菩萨。
 第三通中间雕刻起舞的飞天三个,下为造像二层。上层凿两龛,左为九龙围绕下的一尊立佛,右为一行进中的头陀像。下层三龛,中为一佛二菩萨,两侧小龛为释迦多宝作法图;龛上雕腾空起舞的飞天两个;龛下中部雕莲,两侧各雕蹲卧的狮形兽一个,形象勇猛有力。<br>  第四通,中央一尖拱龛,内雕一佛二菩萨。中层为六个并列拱形龛,内各雕一坐佛。下层为一大形拱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碑皆素面无饰,两侧刻火焰纹。平等寺造像碑内容丰富,题材多样,造形生动,为北齐所遗存下来的少数佛教艺术珍品之一。
88# 2019-1-13 11:50 评论 收起评论
不想说你 发表于 2019-1-13 12: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邙山闲云 发表于 2019-1-15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39)《白居易故居纪念馆》
白居易故居纪念馆位于洛阳市郊区安乐乡狮子桥村东,占地80亩,整个布局按唐代东都的“田”字形里坊街道兴建,馆内有白居易故居、白居易纪念馆、乐天园、白居易学术中心、唐文化游乐园、仿唐商业街等建筑。白居易故居北半部为住宅区,南半部主要为园林和湖泊,整个布局力求再现原貌。白居易纪念馆是一座仿唐式建筑,馆内有诗人的塑像,并陈列他的生平事迹、文献资料及有关字画、壁画等,是凭吊诗人的主要场所。乐天园是根据白居易的名作如《琵琶行》等的诗意而建造的园林。白居易学术中心则是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提供研究和活动的场所。1961年,国务院公布白居易墓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洛阳市政府拨款110万元重修白园,1985年建成开放。
90# 2019-1-15 17:38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邙山闲云 发表于 2019-1-17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40)龙门白园
  白园(白居易墓)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安葬于此而得名。
  白园坐落在洛阳市城南13公里处的龙门东山的琵琶峰上,是一座依山傍水、秀色宜人的小巧园地,白园占地40亩。这里东西两山对峙。 白园包括龙门桥东头整个琵琶峰,占地44亩,分为青谷、墓体、诗廊三区,系根据诗人性格、唐代风采和得体于自然的原则设计建造的纪念性园林建筑。迎门为青谷区,丛竹夹道,悬瀑飞洒,荷池送爽,乐天堂、听伊亭、松风亭等仿唐建筑引人入胜。乐天堂内有白居易塑像。园中间为墓体区,有墓冢、24吨重的自然石卧碑、乌头门、登道、碑楼。整个墓区翠柏葱郁,奇花飘香。诗廊区在墓北山腰,陈列有当代书画家书写描绘的白诗碑刻和诗意瓷砖壁画。

墓址
  伊河由南向北穿山而过,一桥飞架东西;宛若一道七色彩虹。依山势建有松风亭、白亭、翠樾亭、道时书屋、乐天堂等富有唐代风格的亭阁,古风遗韵,游人至此,雅兴顿生。从龙门桥过伊河,左侧即是白园的大门。进门直行,但见路转峰回,林木森森;山泉叮咚,池水清碧。幽雅至极。漫步石级而上,山腰有亭,名曰“听伊”,此亭系白居易晚年与其好友元稹、刘禹锡等对奕、饮酒、品茗、论诗之处。香山寺北侧的琵琶峰上,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墓园,称为白园,这位诗人曾以居士情结与如满和尚等人结为“香山九老”唱酬于香山寺的堂上林下,晨烟夕蔼,会昌六年,终老于河南履道里,如今,白园已成为各界来宾凭吊这一历史文化名人的最佳场所。
  由墓道向左、下至峰腰平缓处,即是古雅的九曲回廊,廊壁尽嵌现代诗人墨客吟咏的诗作以及白居易《琵琶行》全文石刻。在墓右侧,有巨石卧碑。刻有《醉吟先生传》,碑重24吨,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石书。白园,山峦怀抱,柏青竹翠,临峰而立,清风送爽,可远眺龙门石窟,可旁观香山古寺。 ▲
91# 2019-1-17 17:27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邙山闲云 发表于 2019-1-19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41)
《白居易 》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92# 2019-1-19 11:24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邙山闲云 发表于 2019-1-19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42)白居易心瞩洛阳
  贞元十五年(799年),白居易从江西浮梁县到洛阳省母。贞元二十年(804年)二月,白居易任校书郎时,曾春游于洛阳。长庆四年(824年)五月,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期满,不想去长安,打算回洛阳隐居。便将自己剩余的俸薪,又加上两匹马作价的钱,在洛阳履道里(今洛阳市东南赵村东狮子桥一带),买下原散骑侍郎杨凭的旧宅。实现了他“但道吾庐心便足”的夙愿。不久白居易又奉召出任苏州刺史。宝历二年(826年)他与刘禹锡结伴归洛阳。太和元年(827年),他奉使到洛阳,与皇甫镛、苏弘、刘禹锡,姚合交游。太和三年(829年),白居易57岁,罢刑部侍郎,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四月到洛阳,长期住在洛阳龙门东山香山寺,至直18年后终老。正象他自己所说:“往时多暂住,今日是长归”。白居易是我国唐代的著名诗人,诗词流传至今三千多首,数量居唐代名诗人之首。
  会昌二年(842年),白居易71岁时,他与香山寺僧如满,结香火社,白衣鸠杖,自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他做官30多年,以清贫自守,体察民情,从未忘记老百姓的疾苦。他73岁时捐资并提议民众共同治理被称为“八节滩”的伊河险段,使得“夜舟过此无倾覆,朝径从今免苦辛”,白居易对这件事十分欣慰,他临终前一年,写的《欢喜二偈》中,就有这么二句:“心中别有欢喜事,开得龙门八节滩”。
  太和六年(832年)七月,白居易把自己为元稹撰墓志的钱,捐献给僧人修正香山寺,使香山寺面貌一新。
  开成元年(836年),白居易自编《白氏文集》65卷,共诗文3255篇。藏于洛阳圣善寺钵塔院,为后人研究唐代的社会情况和诗歌创作,提供了大量有用的史料。他留下的3000多首诗中,讴歌洛阳的就有800多首。如《洛城东花下作》中的“记得归诗章,花多属洛阳”。《柳枝词八首》中的“何以东都正二月,黄金枝映洛阳桥”。在白居易的笔下,人们了解了洛阳的美容,对洛阳更加热爱。正如唐代诗人徐凝在诗中写的“今到白氏诗句出,无人不咏洛阳秋”。
  会昌四年(844年)春,白居易已73岁了,他还到赵村(今洛阳市东南部)观赏杏花,写了《游赵村杏花》诗。
  会昌五年(845年),白居易和在洛阳的6位年过70的朋友,组成7老会。后来95岁的僧人如满和136岁的李元爽,也参加了7老会,号称“九志图”。他们饮酒赋诗,在诗坛上传为佳话。
  会昌六年(846年)八月,白居易与世长辞。临终前,他遗嘱“不归下王圭,葬于香山如满之侧”,想永远与洛阳山水为伴。家人依照他的遗嘱,将他埋在龙门东山琵琶峰上。人们为了更好地纪念这位伟大诗人,在琵琶峰上对其墓加以扩建,建成了“白园”。整个白园庄严肃穆,质朴典雅,布局结合地形,峰回路转,曲径通幽,依山筑房建亭,高低错落。
93# 2019-1-19 17:35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邙山闲云 发表于 2019-1-22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43)白居易与香山九老会
&#160; &#160;&#160; &#160;结缘香山寺
&#160; &#160;&#160;&#160;“安史之乱”之后,唐王朝由盛转衰,“牛李党争”日趋激烈化,著作等身的平民诗人白居易即生活在这样的时代。
&#160; &#160; 元和十年以前,白居易秉承“兼济天下”之宏志,指陈时政,反对腐朽势力,创作上也颇活跃,倡行“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著有《新乐府》《秦中吟》等讽喻诗,具有很强的人民性。元和十年遭受沉重打击,被贬江州。遂一改早年“兼济之志”而“独善其身”,一边“吏隐”,一边与僧、道交游,以求与世事无忤,知足自保。与此相应,创作了大量的感伤诗、闲适诗。政治仕途上屡次被贬,白居易心情极度抑郁,在他人生的后期便为自己安排了一条“中隐”之路,以太子宾客的身份分司东都洛阳,于香山寺结“九老会”,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十八年。《新唐书·白居易传》有记载:“居易初遇宪宗时,事无不言,湔剔抉摩,多见听可,然为当路所忌,遂摈斥,所蕴不能施,乃放意文酒。既复用,又皆幼君,偃蹇益不合,居官辄病去,遂无立功名意。与弟行简、从祖弟敏中友爱。东都所居履道里,疏沼种树,构石楼香山,凿八节滩,自号醉吟先生,为之传。暮节惑浮屠道尤甚,至经月不食荤,称香山居士。”
&#160; &#160; 白居易暮年与古都洛阳城南的香山寺结缘深厚。香山寺是龙门石窟的十寺之一,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唐垂拱三年(公元687年),为安顿印度来华高僧地婆诃罗的遗身重建佛寺。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在洛阳称帝,建立武周王朝,武则天也是信佛之人,梁王武三思深知女皇对佛事信奉。于是,武三思奏请女皇,敕名“香山寺”,并重修该寺。武则天听从了武三思的建议,调拨银两,重修香山寺,重修后的香山寺巍巍壮观,富丽堂皇。
唐太和六年(公元832年),白居易告老还乡,捐资重修香山寺,并撰《修香山寺记》:“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白居易热爱香山,自号“香山居士”。后来经常住在香山,并与如满和尚等人结成“香山九老会”,吟咏于该寺的堂上林下。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在洛阳履道里私第去世,家人遵嘱将其葬于香山寺附近如满法师塔之侧。
&#160; &#160;&#160;&#160;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的春夏两季,白居易家中先后举行了两次著名的聚会。
&#160; &#160; 第一次聚会是在当年的春三月,与会的加上白居易共计七人,有原怀州司马胡杲(89岁)、原卫尉卿吉皎(88岁)、原滋州刺史刘真(87岁)、原龙武长史郑据(85岁)、原侍御史内供奉卢真(82岁)、原永州刺史张浑(77岁)、原刑部尚书白居易(74岁)。白居易曾作《七老会诗》:“七人五百七十岁,拖紫纡朱垂白须。手里无金莫嗟叹,樽中有酒且欢娱。吟成六韵神还壮,饮到三杯气尚粗。嵬峨犯歌教婢拍,婆娑醉舞遣孙扶。天年过高二疏传,人数多于四皓图。除却三山五天竺,人间此会更应无。”
&#160; &#160;&#160;&#160;当年夏天,白居易在洛阳履道坊中与八位寿星又一次举办逸游文会。与宴者新添两位高寿老人,136岁的李元爽和95岁的僧如满。因白居易晚年号香山居士,故又称之为“香山九老会”。白居易《九老图诗序》记载了这两次聚会:“会昌五年三月,胡(杲)、吉(皎)、刘(真)、郑(据)、卢(真)、张(浑)六贤,于东都敝居履道坊合尚齿之会。其年夏,又有二老,年貌绝伦,同归故乡,亦来斯会。续命书姓名年齿,写其形貌,附于图右,与前七老,题为《九老图》,仍以一绝赠之。”原注:“二老,谓洛中遗老李元爽,年一百三十六,归洛;僧如满,年九十五岁。”另,《新唐书·白居易传》所载之“九老”有原秘书监狄兼谟和原河南尹卢贞,而无李元爽和僧如满。其实,据《九老会诗序》和《九老图诗序》,狄、卢二人以年未七十,不预“九老”之列,李元爽、僧如满应名列其中,此数人是白居易晚年交游甚密的高年不仕人物。
&#160; &#160;&#160; &#160;这群平均年龄约九旬的老人不时游宴于香山龙门寺,诗酒唱酬。为此盛事,白居易写了《九老图诗》,着重描绘李、僧二老的仙姿道骨:“雪作须眉云作衣,辽东华表鹤双归。当时一鹤犹稀有,何况今逢两令威!”
&#160; &#160;&#160;&#160;白居易晚年结“九老会”主要为远避党祸,静思谈禅,酌酒赋诗,独善其身以终老,其性质主要是怡老。但是,白居易在唐代毕竟是一位声名仅次于李白和杜甫的重要诗人,其诗歌创作数量在唐代亦首屈一指。对于这样一位著名诗人,如果仅认为他结“九老会”以娱老为主不免过于肤浅。实际上,“九老会”由富有诗才的诗人和僧人组成,白居易与他们在香山寺诗酒唱和,切磋诗艺,创作了大量恬淡静美、富有禅境禅意的“闲适诗”,不少曾积极参与政治,后来退出政坛闲居洛阳的文人们纷纷心向往之,其影响力不可小觑。“空门寂静老夫闲,伴鸟随云往复还,家酿满瓶书满架,半移生计入香山”(《香山寺二绝》),这里所描绘的,正是白居易晚年生活的写照。
94# 2019-1-22 17:30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邙山闲云 发表于 2019-1-22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43)白居易与香山九老会
      结缘香山寺
     “安史之乱”之后,唐王朝由盛转衰,“牛李党争”日趋激烈化,著作等身的平民诗人白居易即生活在这样的时代。
    元和十年以前,白居易秉承“兼济天下”之宏志,指陈时政,反对腐朽势力,创作上也颇活跃,倡行“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著有《新乐府》《秦中吟》等讽喻诗,具有很强的人民性。元和十年遭受沉重打击,被贬江州。遂一改早年“兼济之志”而“独善其身”,一边“吏隐”,一边与僧、道交游,以求与世事无忤,知足自保。与此相应,创作了大量的感伤诗、闲适诗。政治仕途上屡次被贬,白居易心情极度抑郁,在他人生的后期便为自己安排了一条“中隐”之路,以太子宾客的身份分司东都洛阳,于香山寺结“九老会”,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十八年。《新唐书·白居易传》有记载:“居易初遇宪宗时,事无不言,湔剔抉摩,多见听可,然为当路所忌,遂摈斥,所蕴不能施,乃放意文酒。既复用,又皆幼君,偃蹇益不合,居官辄病去,遂无立功名意。与弟行简、从祖弟敏中友爱。东都所居履道里,疏沼种树,构石楼香山,凿八节滩,自号醉吟先生,为之传。暮节惑浮屠道尤甚,至经月不食荤,称香山居士。”
    白居易暮年与古都洛阳城南的香山寺结缘深厚。香山寺是龙门石窟的十寺之一,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唐垂拱三年(公元687年),为安顿印度来华高僧地婆诃罗的遗身重建佛寺。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在洛阳称帝,建立武周王朝,武则天也是信佛之人,梁王武三思深知女皇对佛事信奉。于是,武三思奏请女皇,敕名“香山寺”,并重修该寺。武则天听从了武三思的建议,调拨银两,重修香山寺,重修后的香山寺巍巍壮观,富丽堂皇。
唐太和六年(公元832年),白居易告老还乡,捐资重修香山寺,并撰《修香山寺记》:“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白居易热爱香山,自号“香山居士”。后来经常住在香山,并与如满和尚等人结成“香山九老会”,吟咏于该寺的堂上林下。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在洛阳履道里私第去世,家人遵嘱将其葬于香山寺附近如满法师塔之侧。
     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的春夏两季,白居易家中先后举行了两次著名的聚会。
    第一次聚会是在当年的春三月,与会的加上白居易共计七人,有原怀州司马胡杲(89岁)、原卫尉卿吉皎(88岁)、原滋州刺史刘真(87岁)、原龙武长史郑据(85岁)、原侍御史内供奉卢真(82岁)、原永州刺史张浑(77岁)、原刑部尚书白居易(74岁)。白居易曾作《七老会诗》:“七人五百七十岁,拖紫纡朱垂白须。手里无金莫嗟叹,樽中有酒且欢娱。吟成六韵神还壮,饮到三杯气尚粗。嵬峨犯歌教婢拍,婆娑醉舞遣孙扶。天年过高二疏传,人数多于四皓图。除却三山五天竺,人间此会更应无。”
     当年夏天,白居易在洛阳履道坊中与八位寿星又一次举办逸游文会。与宴者新添两位高寿老人,136岁的李元爽和95岁的僧如满。因白居易晚年号香山居士,故又称之为“香山九老会”。白居易《九老图诗序》记载了这两次聚会:“会昌五年三月,胡(杲)、吉(皎)、刘(真)、郑(据)、卢(真)、张(浑)六贤,于东都敝居履道坊合尚齿之会。其年夏,又有二老,年貌绝伦,同归故乡,亦来斯会。续命书姓名年齿,写其形貌,附于图右,与前七老,题为《九老图》,仍以一绝赠之。”原注:“二老,谓洛中遗老李元爽,年一百三十六,归洛;僧如满,年九十五岁。”另,《新唐书·白居易传》所载之“九老”有原秘书监狄兼谟和原河南尹卢贞,而无李元爽和僧如满。其实,据《九老会诗序》和《九老图诗序》,狄、卢二人以年未七十,不预“九老”之列,李元爽、僧如满应名列其中,此数人是白居易晚年交游甚密的高年不仕人物。
      这群平均年龄约九旬的老人不时游宴于香山龙门寺,诗酒唱酬。为此盛事,白居易写了《九老图诗》,着重描绘李、僧二老的仙姿道骨:“雪作须眉云作衣,辽东华表鹤双归。当时一鹤犹稀有,何况今逢两令威!”
     白居易晚年结“九老会”主要为远避党祸,静思谈禅,酌酒赋诗,独善其身以终老,其性质主要是怡老。但是,白居易在唐代毕竟是一位声名仅次于李白和杜甫的重要诗人,其诗歌创作数量在唐代亦首屈一指。对于这样一位著名诗人,如果仅认为他结“九老会”以娱老为主不免过于肤浅。实际上,“九老会”由富有诗才的诗人和僧人组成,白居易与他们在香山寺诗酒唱和,切磋诗艺,创作了大量恬淡静美、富有禅境禅意的“闲适诗”,不少曾积极参与政治,后来退出政坛闲居洛阳的文人们纷纷心向往之,其影响力不可小觑。“空门寂静老夫闲,伴鸟随云往复还,家酿满瓶书满架,半移生计入香山”(《香山寺二绝》),这里所描绘的,正是白居易晚年生活的写照。
95# 2019-1-22 17:30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邙山闲云 发表于 2019-1-24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44)《隋唐洛阳城》
隋唐洛阳城是宇文恺设计建造的,宇文恺将隋唐洛阳城的规划设计完美的和洛阳的山川地貌结合在了一起,真正的达到了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宇文恺果断地改变了中国传统方式左右对称的城市布局,使这座城市别具风韵,把城市的各部分与天子联系在一起。以洛水的流水喻天上的天汉银河,把京城看成天帝的皇居“紫微宫”,架在洛水上的最大的桥和宫城的南边正门相连,叫“天津桥”,天津意思是天上疆界上的港,在这儿停、发驶往银河的船:“引洛水贯都,以象天汉(银河),横桥南渡(天津桥),以法牵牛”。而洛阳的定鼎门大街,连接宫城正门和郭城正南门“定鼎门”的御道,宽110米。“天街”有天子之街的意思,对应于天上的“天街”星座。
隋唐洛阳城的皇城中轴最南正对龙门伊阙,使宫城、皇城的正南门,与龙门、伊阙相对,将宫城布置在都城地势最高的西北,象征居于天之中央的北极星,故而隋唐洛阳城宫城又被称为“紫微宫”。隋唐洛阳城中轴建筑群是中国古代最华丽的中轴线。
96# 2019-1-24 17:05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邙山闲云 发表于 2019-1-25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45)《洛阳天津桥》
天津桥是隋唐时期洛阳城南北交通的要冲,旧说它在今洛阳桥东不远处,民国年间在附近建一碑亭,伫立于洛河中央。在今洛阳桥西100米处的洛河河床发现桥基遗址,此系隋唐时期的天津桥真址。
天津桥始建于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最初,它是一座浮桥,由铁锁钩连大船而成,跨水长130步(一步为六尺,一尺合今0.296米)。这是我国关于铁链联结船只架成浮桥的首次记载。古人把洛水誉为“天汉”,即天河(银河),而洛阳就是天帝的居所“紫微宫”,天津即天河的渡口,故名“天津桥”。桥的南北两端,还修建了对称的四所重楼,为日月表胜之象。隋末天津桥被李密起义军焚毁。
永徽六年(655)、永淳元年(682)、神龙二年(706)、开元十八年(730),都有天津桥被冲坏的记载,见于《旧唐书》高宗、中宗和玄宗的本纪。
洛河流经天津桥地带,为了加以疏通,曾开渠分作三股,因而分设三桥,天津桥居中,北边是黄道桥,南边是皇津桥。"皇津"的说法系依据《旧唐书·玄宗纪》、《唐会要》卷86《桥梁》条,而《唐两京城坊考》卷5及所附地图作"星津",《樊川诗集注》卷3注引《大业杂记》作"重津"。"皇"、"星"、"重"三字形似,未知孰是。开元二十年(732)四月,拆除皇津桥,与天津桥合为一桥。但天津桥没能因此而安然无恙,开元二十九年(741)又有了毁于洪水的记载,不过时坏时修罢了  。
天津桥北与皇城正门——端门相应,南与隋唐洛阳城南北主干道——定鼎门大街相接,桥上原有四角亭、栏杆、表柱,两端有酒楼、市集,行人车马熙熙攘攘,络绎不绝。拂晓,漫步桥上,举首可见一轮弯月垂挂天幕,俯首河面波光粼粼,偶尔又传来洪亮悠扬的钟声,这就是号称“洛阳八景”之一的“天津晓月”。可惜自宋以后,战火连绵,建筑物大多被毁,天津桥亦未幸免。
97# 2019-1-25 17:08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邙山闲云 发表于 2019-1-28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46)《古人咏天津桥》
  《 天津桥 》  白居易
津桥东北斗亭西,到此令人诗思迷。
眉月晚生神女浦,脸波春傍窈娘堤。
柳丝袅袅风缲出,草缕葺葺雨剪齐。
报道前驱少呼喝,恐惊黄鸟不成啼。

    《洛中春感》白居易
莫悲金谷园中月,
莫叹天津桥上春。
若学多情寻往事,
人间何处不伤神。
  
98# 2019-1-28 17:25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邙山闲云 发表于 2019-1-28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津桥》刘叉
洛阳宫阙照天地,四面山川无毒气。
谁令汉祖都秦关,从此奸雄转相炽。
     《天津桥》周彦夫
下车聊复问何如,尚忆重来四纪馀。
钟阜秦淮俱好在,只怜双鬓自萧疏。
联镖去作蒋山游,路转天津绕御沟。
忽作故都禾黍恨,洛阳宫殿锁千秋。
99# 2019-1-28 17:31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邙山闲云 发表于 2019-1-29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津桥》翁逢龙

下马过天津,听传禁漏频。
惟怜一桥月,曾照六朝人。
金剥宫门安,红飞粉壁尘。
中官来宿内,因问帝乡亲。

&#160; &#160;&#160; &#160;《天津桥》石逢龙
下马过天津,听传禁漏频。
惟怜一桥月,曾照六朝人。
金制剥门字,红飞粉壁尘。
中官来宿内,因问帝乡亲。
100# 2019-1-29 11:34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邙山闲云 发表于 2019-1-29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津桥》翁逢龙

下马过天津,听传禁漏频。
惟怜一桥月,曾照六朝人。
金剥宫门安,红飞粉壁尘。
中官来宿内,因问帝乡亲。
      《天津桥》石逢龙
下马过天津,听传禁漏频。
惟怜一桥月,曾照六朝人。
金制剥门字,红飞粉壁尘。
中官来宿内,因问帝乡亲。
101# 2019-1-29 11:35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邙山闲云 发表于 2019-1-30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津桥
[宋] 王同祖
行阙千重锁暮烟,山如洛邑水如瀍。
黄尘障断中原路,忍立桥头听杜鹃。
102# 2019-1-30 11:30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邙山闲云 发表于 2019-1-31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洛阳怀古》·山坡羊·
       元代·张养浩

天津桥上,凭栏遥望,舂陵王气都凋丧;树苍苍,水茫茫,云台不见中兴将。
千古转头归灭亡。
功,也不久长,名,也不久长。
103# 2019-1-31 18:24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邙山闲云 发表于 2019-2-1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47)《洛阳涧西区谷水村》
马前泼水留典故, 瀔水潺潺成村名。
传说汉朝时,吴(今浙江)人朱买臣就生活在这里。朱买臣从小家境贫寒,父亲过世早,母亲靠纺棉线供他读书。朱买臣成婚后,其妻崔氏好吃懒做,二人靠打柴为生。在担柴的路上,朱买臣经常不停地背书,崔氏背柴相随,多次劝其不要背书,朱买臣不听,崔氏因此离去。数年后,经友人推荐,朱买臣被汉武帝封为中大夫侍中。
朱买臣衣锦还乡后,崔氏蓬头垢面、赤着双足,跑到朱买臣面前,哀求他允许自己回到朱家。骑在马上的朱买臣让人端来一盆清水泼在地上,告诉崔氏,若能将水收回盆中,他就答应她回来。从此,崔氏终日以泪洗面,悔不当初。于是人们称这个地方为“哭水”,后来根据谐音称其为“谷水”。
朱买臣的故事到底是真是假,如今谁也说不清楚。对于谷水镇的来历,目前经过考证的一种说法是,谷水镇是因临近古时的瀔(gǔ)水(现今的涧河)而得名的。“瀔”与“谷”同音同意,后来人们为了简化,就把瀔水改称“谷水”,一直沿用至今。
104# 2019-2-1 18:41 评论 收起评论
洛阳_平常人 发表于 2019-2-1 19: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邙山老师原创大铁
105# 2019-2-1 19:28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邙山闲云 发表于 2019-3-21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48)《洛阳女儿名莫愁》
&#160; &#160;&#160; &#160;描写莫愁的是齐梁时期梁武帝萧衍的《河中之水歌》,流传最广,影响也最大。歌曰:
  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擎履箱。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早嫁东家王。
  相传,南齐时洛阳女莫愁,貌美善良,聪明勤劳,采桑、养蚕、纺织样样都会,还和父亲学了一手采药、治病的本领,但家境贫寒,卖身葬父,被建康(南京)豪富卢员外买来,成了员外的儿媳。后来丈夫征调去了辽阳边塞,杳无音讯,家业又在变乱中破败,只好和儿子阿侯相依为命。按说,莫愁在诸多变故中应是愁肠百结,但她化愁为不愁,把精神寄托在帮助邻里、扶贫济难之中,经常为乡亲们采药治病,以此为乐。她死后,乡邻们在痛惜、同情和怀念之中,把她居所旁的石城湖改称“莫愁湖”。由于莫愁女特别喜爱郁金香花,常常插满一屋,人们又把她的寓所叫做“郁金堂”。
106# 2019-3-21 11:03 评论 收起评论
love.果子 发表于 2019-3-21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 佩服楼主 文采
107# 2019-3-21 12:52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邙山闲云 发表于 2019-3-22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莫愁曲》
(唐)李贺
草生龙陂下,鸦噪城堞头。何人此城里?城角栽石榴。
青丝系五马,黄金络双牛。白鱼驾莲船,夜作十里游。
归来无人识,暗上沉香楼。罗床倚瑶瑟,残月倾帘钩。
今日槿花落,明朝桐树秋。若负平生意,何名作莫愁?
108# 2019-3-22 11:26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邙山闲云 发表于 2019-3-30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49)《白鹿庄村名的传说》
关于白鹿庄这个村名的来历,有一段有趣的传说。据说1800年前,在现在白鹿大地上,居住着10来户人家,村名为邙岭村。相传到唐李渊平定西方以后,派儿子秦王李世民东征洛阳。当时盘踞洛阳的是郑王王世充。王世 充手下有员战将名叫单雄信,他智勇双全,武艺高强。秦王率部多次与单雄信交战,尚未取胜。一天夜晚,月明星稀,秋高气爽。秦王骑着马在山上随便地游转着,不觉来到王世充的营地。秦王看看四下无人,便偷偷地观察敌方的部署。忽然一声大唱:“贼人大胆,休走看刀!”原来单雄信巡营来了,秦王一看不好,回马便走,单雄信扬鞭催马,紧追不舍,由于秦王的座骑是一匹白龙马,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一鞭打下去,如风似电,没过半个时辰,秦王把单雄信撇得老远,单雄信看看无奈,张弓搭箭,想射死秦王,正巧,秦王走进一片低洼地,看不清,于是单雄信一跃而起,站立在马背上,目视秦王正好在他的射程之内,只见他开弓似满月,箭去如流星,眼看着秦王就要丧命,说也凑巧,从秦王身边的树丛中窜出一头白鹿,与秦王并马而行,秦王听见风声,知道大事不好,急伏于马背,也许是这风声惊动了白鹿,只见它往上一跃,正好被箭射中,当场倒地而死。由于秦王李世民军纪严明,处处爱护百姓,百姓们当然拥戴秦王,当地一个村子的百姓发现秦王被追,身处危境,就全村出动,装作士兵的样,列队护卫秦王,有个青年还是灵机一动,大唱一声:“秦琼在此,哪个敢来送死?”单雄信虽说英勇,自觉寡难敌众,他也看不清前面是不是秦琼,只得拨马而回。另一个村的老百姓,发现秦王有难,打着灯笼火把,也来相助,他们把秦王一直送到唐营。第二天,秦王李世民带领人马来向老百姓们表示感谢,为了记住白鹿的功劳,秦王不惜重金,在这里盖了一座规模宏大的“白鹿庙”,把附近一个山村赐名“白鹿庄”。即现在的白鹿村。这个故事从古传今人人皆知,这个古庙是不是现在的学校所在地也说不清,离白鹿村二华里远的西沟有一个窑洞,在窑内白石灰墙壁上,57年还保留着秦王被射的整个绘画,后画已被除四旧时毁掉,现在通往这个窑地险路窄,每逢过年过节还有些老大娘冒生命危险到这个窑洞内烧香,来纪念秦王修建白鹿庙。
109# 2019-3-30 17:05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邙山闲云 发表于 2019-4-2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50)《洛阳西苑龙鳞渠》
         骄奢淫逸隋炀帝,
         敕建西苑龙鳞渠。
         沿渠所建十六院,
         楼台亭阁甚华丽。

         曲折蜿蜒龙鳞渠,
         宛如巨龙匐大地。
         奇花异草香两岸,
         十六院里住美女。
       洛阳西苑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是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时所建的皇家园林。隋时又称会通苑,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华丽的园囿之一。据《隋书》记载:“西苑周二百里,其内为海周十余里,为蓬莱、方丈、瀛洲诸山,高百余尺注海,沿渠作十六院,门皆临渠,穷极华丽。”
       据《大业杂记》记载:“苑内造山为海,周十余里,水深数十丈,上有通真观、习灵台、总仙宫,分在诸山。风亭月观,皆以机成,或起或灭,若有神变。海北有龙鳞渠,屈曲周绕十六院入海。”
       龙鳞渠宛如一蜿蜒曲折盘亘的大水龙。它依地形高低而曲折跌宕,流入湖中。延光院、明彩院、合香院、承华院、凝辉院、丽景院、飞英院、流芳院、耀仪院、结骑院、百福院、资善院、长春院、永乐院、清暑院、明德院等十六院,各具特色,面渠而建。每院东、西、南三门。其内殿堂楼阁,构造精巧,壮观华丽;其外流水潺潺,渠宽20步,飞桥静卧其上。过桥百步,即是郁郁葱葱的树林。微风吹来,杨柳轻扬,修竹摇曳,曲折小径,奇花异石,以及象征荣华富贵的牡丹数十种。亭台楼榭隐藏其间。其中有“八面合成,结构之丽,冠于古今”的逍遥亭。另外,筑游观数十,或泛轻舟画舸,习采菱之歌,或升飞桥阁道,奏游春之曲。
      十六院每院由一位四品夫人管理。一年四季花木常新,秋冬草木凋谢之后,则剪锦彩为花叶。为防止锦彩褪色,还要随时调换新花,保持春夏秋冬四时都有供玩赏的景物。
      西苑的布局是以人工叠造山水,并以山水为园的主要脉络,特别是龙鳞渠为全园建筑建在山岭起伏,树木葱郁的冈峦环抱中的辋川山谷,隐露相合。
      十六院之外,还有数十处游览观赏的景点,如:曲水池、曲水殿、冷水宫、青城宫、凌波宫、积翠宫、闲仁宫等。
文杏馆一景有“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用文杏作栋梁,用香茅草铺屋顶的文杏馆是山野茅庐的构筑,极富有山野趣味。
另外还有以树木绿化题名的辛夷坞、漆园、椒园等。从题名和诗情来看,辋川别业是有湖水之胜
       现在位于南昌路与九都路交汇处的西苑公园,原为南昌路东侧大片农田里的一个小苗圃,一九六二年定名植物园。主要景点于八十年代初建成并对外开放。后因其地处隋炀帝西苑遗址内,故更名西苑公园,占地220亩。大门内迎门有一大型唐三彩瓷板壁画(西苑胜景图》,再现了1300多年前隋代西苑的美丽胜景。但与周二百里,穷极华丽的隋炀帝西苑相比,二者悬殊之大,可想而知。
110# 2019-4-2 16:57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邙山闲云 发表于 2019-4-10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51)《夹马营出双龙》
夹马营位于洛阳市瀍河回族区内湹河桥东边不远处。夹马营得名的原因,一般认为:五代时期,此地作为拱卫首都洛阳的军事重镇,常年有军队驻扎,故名夹马营。而夹马营出名的原因,则是因为在此地曾诞生过两位皇帝:大宋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及其继任者宋太宗赵光义。
在今洛阳东关爽明街,过去曾名“双龙街”。又名“火烧街”。街北头,原有宋太祖庙,庙旁大路边,立有一碑,书“夹马营”三字,据传就是宋太祖赵匡胤诞生地。
宋太祖赵匡胤,其父名赵弘殷,仕后周,母杜氏。后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生于洛阳夹马营。据传当时红光满室,异香经久不散,生下后体有金色,三日不变。故当太祖出生时,夜半有红光冲天,远远望去,好像火烧一般,临近人家纷纷赶去救火,既至,却哪有半分火焰?却原来是太祖刚刚诞生,人们便惊叹而去。后来人们便把生太祖的那条街命名为“火烧街”。之后,其弟赵光义又继兄为帝,是为宋太宗。故改名双龙街。
夹马营,前人亦有作“甲马营”。潘紫岩题《陈博酣睡图》上,就写的是:甲马营中紫气高,属猪人已著黄袍。因太祖生于丁亥年(生肖为猪年),故有此说。还有一个传说,说的是,宋太祖在开宝九年(公元976年)西幸洛阳(北宋都城为开封),回到他的故居夹马营暂住,他用鞭指着一个地方说:昔日和群童玩一匹马,我怕群童背着我把石马偷去,便把它埋在这里,不知还在否?他的随从忙去挖掘,果然挖出一匹石马。
111# 2019-4-10 15:57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邙山闲云 发表于 2019-4-11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52)《勒马听风街和九龙台的传说》
勒马听风街。据称,三国时期,关羽和二位皇嫂在曹营日夜挂念大哥刘备和三弟张飞。这一天关羽为了探听消息,骑马来到洛阳瀍河东岸。看到曹操正在九龙台上点兵,他就勒住战马,想听听风声(曹操的军事情况)。后人为纪念关公的忠义,就盖了一座庙宇,叫勒马听风,供奉关公。这就是现在勒马听风街的由来。解放前庙址位于瀍河区体育场附近,原为一河边高地,高台边还有古槐一棵,庙内有关公勒住战马,作听风姿势的塑像。
勒马听风街拐弯不远处,耸立着一棵老槐树。据说,它的西边以前是关帝庙,庙前也有一棵老槐树。庙门朝西,也是根据关公当时眺望的方向建的。
九龙台是曹操的点兵台,它前面的广场是演兵场。地址在瀍河西岸。原来是一座高台,有台阶百级,占地约5000平方米,外面砖砌,内用土夯实,有长长的砖台阶。上面建有三,四进殿房,院舍,戏楼等,跨院有水井。
一段传说,连接了两个历史人物曹操和关羽;一段传奇,留下了两个三国文化遗址瀍河两岸的勒马听风街和九龙台。
112# 2019-4-11 17:37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邙山闲云 发表于 2019-4-26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53)《宋太祖赵匡胤出生时香气不散的秘密》

同光四年(公元926年)四月,后唐庄宗李存勖在兵变中被杀,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 登上皇位。李嗣源是非常低调的一个皇帝,他目不识丁,但在位七年却创 造了后唐时代唯一的“小康”之治。这个皇帝低调到什么程度呢?按史书的记载,李嗣源登基之后,每天晚上都在皇宫中焚香向上天祷告说:“我 是一个胡人,只是因乱世才被众人拥戴到皇帝的位子上。但愿上天早日降 生真正的圣人,为万民之主。”他有一颗仁爱之心,看到天下离乱、生灵 涂炭的惨状,于心不忍。但他有自知之明,自己没有能力改变这个世界,难以救万民于苦海。故此,祈求上天派个圣人下来,拯救尘世间的黎民百 姓。李嗣源的祈祷不知道是否属实,后人这样说,无非是为一个人物的出现设下的伏笔,这个人就是赵匡胤。
赵匡胤的降生,被后代人加以渲染,非常具有神话色彩。
后唐明宗天成二年(927年)二月十六日,在洛阳夹马营中,杜氏产下 了她和赵弘殷的第三子赵匡胤。大宋开国后,这一天就定为“长春节”。
传说这一天,夹马营的**宅院“红光”冲天,且香气扑鼻,三天不散。
赵匡胤刚生下来的前三天,全身金光闪闪,甚至于连胎盘都呈现出荷花的 奇特样子。赵匡胤生下来的这天,赵弘殷正好从外面回来,一进家门,便 有一个丫环匆匆上前给他报喜,说是夫人生下一位公子。赵弘殷高兴得连 盔甲都没卸,就命产娘把孩子抱过来。当产娘把婴儿抱来时,赵弘殷伸手 去接。这时,一股香气扑面。赵弘殷大叫:“好香,好香!真乃香孩儿 也!”从此,“香孩儿”就成了赵匡胤的乳名。
关于这香气,后世有人这样解释。夹马营后面有一座大寺院,名叫应 天禅院,院里种植着素有“国色天香”之称的牡丹上千株。据说,这牡丹是 被武则天从长安城贬到洛阳来的。凑巧的是,往年谷雨前后才开花的牡丹,这 一年却提前了二十多天。就在二月十六日夜里,突然开放,香飘数里。禅院众僧认为这是丰年吉兆,于是红烛高烧,香烟缭绕,敲钟击磬,大做法事。
满院香火烛光,把夹马营的夜空都映红了。而那香气,就是从禅院飘来的。
时人当时不解,以为是赵匡胤的降生才有了香气和红光。
赵弘殷夫妇也以为奇事,心中高兴不已。加上后来赵匡胤做了皇帝,人们 便更加渲染此事,认为是天子降生的征兆。
113# 2019-4-26 15:57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邙山闲云 发表于 2019-5-8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54)《洛阳八大关 》
&#160; &#160;东汉时,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以河南(治所洛阳)尹何进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军和五校尉营屯都亭,以镇京师;于洛阳周围设置函谷关,伊阙、广成、大谷、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八关,置八关都尉,以统营八关军政事务,警卫京都安全,治所在散关(今河南省宜阳县东北牌窑)。
114# 2019-5-8 11:51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邙山闲云 发表于 2019-5-9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函谷关》
函谷关有三处:
《1》汉关,在今河南省新安县东500米,西距秦关150公里。据灵宝市志记载,自汉室兴起之后,关中作为帝都,函谷关以东则称关外。人们都以自己是关中人为荣。楼船将军杨仆,原籍函谷关以东的新安县,别人说他是关外人,他深感不快,就尽捐家资,于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在新安县城东也修起了一座雄伟的城池,人们称它为汉函谷关。有了这座新关,杨仆也就成了关中人了。汉关早已废弃,2000年仅存有关门遗址。
《2》秦关,即春秋战国时期所建的函谷关,遗址在今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
《3》魏关,位于灵宝市东北20公里,距秦关约5公里。相传三国时候,曹操西讨张鲁、马超,为了迅速转运兵马粮草,命许褚在那里开凿隧道,筑起关楼,距秦关不远,故称新关。这处后来成为东达洛阳,西接长安的重要交通干线。抗日战争时城楼毁于兵火,遗址为三门峡水库淹没,现仅留古道和烽火台遗址。
115# 2019-5-9 11:54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邙山闲云 发表于 2019-5-10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伊阙关》
伊阙关即洛阳南龙门山和香山的阙口,两山夹峙,伊河穿流其中。东周时,为京都南面的重要关隘,是洛阳南下,汝颖北上的必经之道。东汉时定为洛阳八关之一,其间山谷相连,自古为防守要地。《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晋知跞赵鞅帅帅纳王使汝宽守阙塞”,“秦攻魏将犀武于伊阙,进兵攻周,败于伊阙”。《史记》:“秦昭王十四年,白起攻韩魏之师于伊阙”。《旧唐书》: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七月,李世民亲率重兵北据邙山,派将军史万宝率兵“自宜阳南据龙门”,遂攻取洛阳。1948年3月,解放洛阳,也是首先拿下伊阙,继而攻取洛阳。
116# 2019-5-10 11:54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邙山闲云 发表于 2019-5-11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广成关》
古关遗址今难觅
&#160;根据史料记载,广成关位于广成苑南边,距崆峒山不远,虽为东汉末年所设八关之一,但早在周平王时就已存在。当年周平王迁都洛阳,将王子分封到汝河流域,并在今汝州市临汝镇设广成关,以形成洛都南部第一道防线。公元26年,汉光武帝刘秀封大将邓禹为梁侯,命他守广成关,邓禹死后就葬在广成关。今涧山口水库南边有邓禹村,就是以邓禹的名字命名的。
&#160;如今,崆峒山上仍然存留广成庙。由于几经兴废,其始建于何时已难以考据。
年代久远,烽烟消散。关于广成关遗址所在,已难以确定。但这里关于广成子修道的传说,广成泽、广成苑的历史,都为人们寻找广成关提供了线索。
117# 2019-5-11 16:35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邙山闲云 发表于 2019-5-13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大谷关》
大谷关遗址在今伊滨区寇店镇水泉村,是嵩山与龙门山间的峪谷。《洛阳记》说:“大谷,洛城南五十里,旧名通谷”。谷纵深15公里,深谷两侧,沟壑纵横,溪水潺潺,群峰削立,灌木丛生。此谷为洛阳京城正前方的一道门户。
    此关东西有牛心山、牛嘴山、老羊坡、歪嘴山、大风山等,峰峦起伏,形势天然。战时这里可埋伏重兵,断绝南北交通,为历代兵争将夺的古战场。
    在古代,大谷关是洛阳通往南阳、汝州、许昌等地的重要关口。据《三国志》记载,汉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二月,长沙太守孙坚进兵大谷,讨伐董卓。董卓与孙坚战于汉帝诸陵间,后败走渑池,孙坚进入洛阳。
    《三国演义》中,“司马懿设计赚曹爽”的故事也与大谷关有关:曹爽陪魏明帝曹睿的儿子经大谷关到山南的高平陵上坟,被司马懿用计夺了军权,最终丢了曹氏天下……
    西晋末年,“永嘉之乱”爆发,京师洛阳陷落,不少士族、百姓通过大谷关踏上避乱南迁之路,他们成为后来闽南人和客家人的前身。
    到了近代,大谷关几度沐浴战火,依然发挥着重要的军事作用。如1926年军阀混战,豫驻军岳维峻部被吴佩孚击败,溃兵数团于大谷关遭民团截击,数百人丧生;1944年,皮定均率部在大谷关抗击日军,偃师、伊川“边区自卫队”在队长马怀珍的带领下,在水泉村与日军多次作战。
    如今,大谷关遗址和军事工事已难觅踪影,而大谷关故道几经修筑,现已成为洛阳伊滨、偃师至伊川的交通要道,两边遍布村庄、树木与农田,路况良好,畅通无阻。
站在大谷关口,审视这片崇山厚土,令人感慨万千。山也好,关也罢,什么时候都是一幅沟壑纵横、层峦叠嶂的秀美画卷,然而,只有真正回到人民手里,才能最终显示出其和谐、静美的一面。
118# 2019-5-13 16:10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邙山闲云 发表于 2019-5-14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轘辕关 》
轘辕(huán yuán)关,位于偃师与登封、巩义交界处的轘辕山上,为洛阳通往许、陈的捷径要冲。关处鄂岭坂,在太室山和少室山之间,道路险隘,有弯道十二,回环盘旋,将去复还,故称轘辕关。其南边的鄂岭口,又有一关,为宋时偃师县知县马仲甫庸工所凿,道路轩敞,人便其利,当地人称鄂岭口,也叫新轘辕关。
《元和郡县志》载:“轘辕山,山路险阻,十二曲道,将近复回,故曰:轘辕。 &#160; ”历史上,由洛阳通往豫东、豫南及荆楚、江浙一带的轘辕古官道穿村而过。因此,曹植在《洛神赋》留下了“背伊阙,越轘辕”的诗句。
119# 2019-5-14 16:13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邙山闲云 发表于 2019-5-15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六)《旋门关》
《水经·河水五》:“河水又东,迳旋门坂北,今成皋西大坂者也。”
旋门关,是东汉灵帝为抵御黄巾军起义所设八关之一,是扼守洛阳东大门的重要关隘,位置险要,战事频繁。汉代才女班昭,史学家班彪之女、班固和班超之妹,博学高才,曾帮助兄长班固完成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班昭晚年随子曹成,由京都洛阳前往陈留(今属开封)赴任,途中作《东征赋》,其中“历七邑而观览兮,遭巩县之多艰;望河洛之交流兮,看成皋之旋门”,告知了人们旋门关大致位于古成皋城。
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载,“汉之成皋县,一名虎牢……旋门关,在县西南十里”,这又拉近了旋门关和虎牢关的关系。
120# 2019-5-15 16:46 评论 收起评论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回顶部 发新帖 找站务
投诉与建议快速响应
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登录更方便
移动端
微信扫一扫到手机
随时看帖,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