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270】婴幼儿教育探索

2018-06-07 16:25 33144人阅读 21人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论坛270】婴幼儿教育探索

[复制链接]
木头疙瘩 发表于 2018-6-7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可以促进婴幼儿身心的发育和成长,提高婴幼儿在语言、认知、运动及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能力,从而养成更好的行为习惯。
      526日,中国家庭教育指导专家胡社功老师的讲述了婴幼儿教育的探索。
      胡社功老师讲到,当今社会,爱孩子的父母太多了,懂孩子的父母太少了,会按照科学方法教育孩子的父母就更少了。

      想让你的孩子成为幸运的孩子,你首先应成为合格的母亲。为了你的孩子,请你在教育孩子的道理上知道更要做到,在教育孩子的意识上,观念上,习惯做法上知道更要做到。

 楼主| 木头疙瘩 发表于 2018-6-7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7956.JPG
沙发 2018-6-7 16:26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木头疙瘩 发表于 2018-6-7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实告诉我们,大部分父母都是培养逆反孩子的专家。为什么?因为每位妈妈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成才,让自己的孩子优秀。光想孩子学习好,只嫌孩子学习赖;光想孩子懂礼貌,只嫌孩子内向;光想孩子干净,只嫌孩子脏;光想孩子细心,只嫌孩子粗心;光想孩子不停学,只嫌孩子玩的多,光想孩子胆大,只嫌孩子胆小……。

板凳 2018-6-7 16:26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木头疙瘩 发表于 2018-6-7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7957.JPG
地板 2018-6-7 16:26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木头疙瘩 发表于 2018-6-7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7958.JPG
5# 2018-6-7 16:27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木头疙瘩 发表于 2018-6-7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妈妈心目中至少有十个以上嫌,围绕这些嫌,不开口便罢,一开口就是禁止、命令、指责、抱怨、威胁、批评、打骂、讽刺、挖苦一类的话,对孩子不是不放心、不信任,就是怀疑孩子能力低。不论让孩子干什么,总是千叮咛、万嘱咐,唠叨、罗唆个不停,据统计,有的妈妈和孩子说的话,十句差不多有八句是废话,伤自尊的话,违背科学规律的话,关于学习方面的话。所以说,孩子小时还勉强,等孩子十岁十二岁行为能力形成之后便成了逆反的孩子。
      还有些父母,由于不懂方法逼出了无数个问题孩子,无数个青少年犯罪。甚至有的父母成了家庭悲剧的牺牲品和责任者。

6# 2018-6-7 16:27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木头疙瘩 发表于 2018-6-7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7959.JPG
7# 2018-6-7 16:28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木头疙瘩 发表于 2018-6-7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民间流传的一句古老的谚语,它概括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指从儿童三周岁时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可能推测其长大后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
        0~3岁被称为幼儿期,是儿童生理发展、心理发育最迅速时期;3~7岁是人一生成长中最重要的阶段,是打基础的主要阶段,也是智力发展、行为模式及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关乎人的一生。此时,作为父母要做的就是抓住孩子每个年龄段的教育关键点,不失时机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让孩子赢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8# 2018-6-7 16:28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木头疙瘩 发表于 2018-6-7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7960.JPG
9# 2018-6-7 16:29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木头疙瘩 发表于 2018-6-7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1、0~1岁孩子教育关键点,做好“对牛弹琴”工作
        “对牛弹琴”就是通过在孩子面前不断重复话语、动作,让其加深记忆,具体做法可概括为“三个字”、“一句话”。“三个字”即:看、听、摸。当孩子看到什么父母就要说什么、听到什么就说什么、摸到什么就说什么。比如孩子盯着电灯的时候,父母可以用手指着电灯泡连续说几遍“电灯”,让孩子记住电灯这一事物,听、摸,也是如此。
        “一句话”指孩子在吃喝拉撒的时候,父母要用完整的一句话讲给孩子听,比如孩子撒尿时,妈妈要说“宝宝撒尿了,妈妈给你换尿布,换好了是不是很舒服啊”,通过这样不断重复的方式,让孩子不断认识事物,感受成年人说话和思维的方式。

10# 2018-6-7 16:29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木头疙瘩 发表于 2018-6-7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7971.JPG
11# 2018-6-7 16:30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木头疙瘩 发表于 2018-6-7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2、多爬少抱益处多
      婴幼儿时期是孩子发育最快的时期,平躺时孩子的身体是自然、放松的,对孩子成长发育十分有利,也有助于培养其独立意识,而长时间抱孩子,则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更容易让其产生依赖感。同时,要鼓励孩子早爬行、多爬行,因为爬行能促进孩子大脑发育,加强孩子大脑对手、足、眼的神经运动调控,并启迪、开拓其智力潜能。

12# 2018-6-7 16:30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木头疙瘩 发表于 2018-6-7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7973.JPG
13# 2018-6-7 16:31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木头疙瘩 发表于 2018-6-7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3、1~7岁孩子教育关键点,让孩子爱读书学习
        1岁半到两岁是决定孩子爱不爱学习的关键阶段,此时就需要父母的引导让孩子喜欢上学习。人的本性是逃避痛苦、追求快乐,想让孩子喜欢学习,就需要在其小的时候,让他把快乐和学习紧密结合起来。
        3岁前的孩子自我的概念很弱,只相信父母说的话,这时父母要通过话语暗示孩子读书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人的行为连续强化21天或21次即可形成习惯,强化90天可形成固定习惯,这时候父母要引导孩子读书学习,并且要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向外人表扬其爱读书学习,以通过这样鼓励的方式让其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
        当孩子稍大一点时,父母要多在孩子的面前读书看报,当看到有趣的地方时,可以跟孩子进行分享,或者表现出非常兴奋的样子,让孩子领略到读书的乐趣,从而吸引他。



14# 2018-6-7 16:31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木头疙瘩 发表于 2018-6-7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7976.JPG
15# 2018-6-7 16:32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木头疙瘩 发表于 2018-6-7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4、保持孩子的原生态
      每个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思维是活跃的、胆量是超人的、探索是无止境的。遇到自己不明白的事情,他们就会发问;遇到没见过的东西,他们就会去摸摸。而此时,孩子的很多行为会被父母制止,比如孩子想摸摸茶杯是热是冷、是软是硬,父母会制止他,害怕他把杯子打碎、受到伤害;比如本来摔倒后可以自己重新站起来,父母却要过去帮忙搀扶。
      这样下去的结果会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该问的不问了,想说的不说了,他的原生态的天性也就被破坏了,保护孩子原生态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要在避免孩子受到伤害的前提下,允许孩子的童言无忌,行为无忌

16# 2018-6-7 16:32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木头疙瘩 发表于 2018-6-7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7977.JPG
17# 2018-6-7 16:33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木头疙瘩 发表于 2018-6-7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5、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是驱使他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动力,也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步。但不少家长对于孩子提出的“不靠谱”的问题,通常会显得不耐烦,甚至是责备、嘲笑,此时就会大大减弱孩子的好奇心。
       父母要善于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做到欢迎孩子的提问,对孩子的问题要认真回答,而且要多多鼓励孩子自己动脑思考问题。


18# 2018-6-7 16:33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木头疙瘩 发表于 2018-6-7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7979.JPG
19# 2018-6-7 16:33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木头疙瘩 发表于 2018-6-7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7980.JPG
20# 2018-6-7 16:34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木头疙瘩 发表于 2018-6-7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胡社功老师的精彩讲解!
感谢论坛的精心组织!
感谢义工的辛勤付出!
感谢千山矿业提供场地!
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
谢谢大家!

21# 2018-6-7 16:35 评论 收起评论
百目天 发表于 2018-6-7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师大搏导边玉芳写有一书“读懂孩子”,是目前家长教育孩子最权威的最好教材。俺家就是按这本书里的方法教育孩子的,孩子现在北大读博士,前几天博士毕业论文已顺利通过答辩。{:4_292:}
22# 2018-6-7 21:25 评论 收起评论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回顶部 发新帖 找站务
投诉与建议快速响应
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登录更方便
移动端
微信扫一扫到手机
随时看帖,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