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公号学诗词】常记溪亭日暮

2018-06-01 06:18 33211人阅读 2人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跟着公号学诗词】常记溪亭日暮

[复制链接]
月下笛 发表于 2018-6-1 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忆总是美好,虽短暂却又是那么让人留恋。特别是回忆年轻时的青葱岁月,更是会让人会心一笑。总有那么一些事,让人为之沉醉,为之喜悦。
  今天要学习的就是一首流传千古的忆昔词,作者用寥寥数语描绘了年少时游玩的情景,活泼而充满乐趣。让我们一起感受作者笔下的欢乐时光。
qrcode_for_gh_c55f50dccc85_258(33).jpg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创作背景
这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李清照的早期之作,较为可信的时间当是李清照到达汴京之后尚未出嫁之前。这段时间李清照身居闺中,不免会回忆起少时游玩的情形,那些场景在她的脑海中一再出现,对那些生活的怀念之情与日俱增,使得作者感到诗兴大发,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小令。
诗词解析
    
  在黄昇的《花庵词选》中,这首词题为“酒兴”。或系李清照的早期之作,较为可信的时间当是李清照到达汴京之后尚未出嫁之前。这段时间李清照身居闺中,不免会回忆少时游玩的情形,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之情与日俱增,使得词人吟兴大发,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小令。
  李清照的词大多清切婉丽,含蓄蕴藉,却又深入浅出,明白如话,为婉约词开拓了新境界,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她的词既具有女性的温柔和明慧,又有一般婉约词所缺乏的俊爽和开朗。如这首小令就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词人撷取一次郊游的几个片断,剪裁点染,将水乡明媚的风景和词人怡然的心境融合为一,不仅写出了这次郊游最难以忘怀之处,还将郊游少女洋溢的青春及欢快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不由得想随她一道放舟藕花深处,沉醉不归。
  “常记”两句,在明确表示这是追述的同时,也说明这一往事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因而时常勾起她的回忆。那是在郊野溪边的一个亭子里,傍晚的时候。词人酣畅饮宴,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沉醉”二字透露出词人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则曲折传递出词人流连忘返的情致。
  “兴尽晚回舟”,在游赏的兴致得到充分满足之后,见天色已晚,才不得不踏上小船往回赶。“误入藕花深处”,在呼应前面的“不知归路”的同时,也显示了词人的忘情心态,行文自然流畅,毫无斧凿痕迹。
  “争渡,争渡”,“争”在这里作怎么讲,“争渡”,即怎么划出去的意思。一连两个“争渡”,却俏皮地传达了词人对这个偶然撞进的清香四溢的缤纷世界,那种言不由衷的巨大惊喜和深深陶醉。当轻舟穿行于盛开的藕花间,看着栖息在汀洲沙渚上的水鸟纷纷惊飞,词人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生命活力。这种活力同时也经由这首词短促的节奏、响亮的韵脚呼之欲出,跃然纸上。
词中故事
  李清照为人爽朗大气,诗词之外,性喜赌博,而且逢赌必胜。在明代赵世杰辑的《古今女史》中,李清照被奉为“博家之祖”。这一来是因为她开了女性赌博之先河,二来则是因为她沉迷此道,赌技高超。
  李清照在《打马图经序》中曾说到,她但凡“所谓博者皆耽之,昼夜每忘寝食。且平生多寡未尝不进者何?精而已”。她这是夸耀自己沉迷赌博,每每废寝忘食,而且不论赌注多寡,从来就不曾败北过。“这是什么道理呢?不过是因为我精通此道罢了”。她还说“慧则通,通则无所不达;专则精,精则无所不妙”,也即赌博和处世一样,讲究个智慧天分以及专心致志。
  因“靖康之变”,南渡后颠沛漂泊的李清照,尽管流离失所,餐风宿露,但甫一逃到亲戚家,这才刚安顿下来,她想到的第一件事不是写诗填词,而是立马开赌,通宵不倦。


band 发表于 2018-6-1 15: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 2018-6-1 15:16 评论 收起评论
Anonymous 发表于 2018-6-1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板凳 2018-6-1 19:30 评论 收起评论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回顶部 发新帖 找站务
投诉与建议快速响应
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登录更方便
移动端
微信扫一扫到手机
随时看帖,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