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三月份李师傅接到一个锻造吊环的任务。原来厂里新设一个“电动机制造车间”。这个“吊环”就是拧在电动机外壳上的一个配件,是用来吊运电动机的。
     这个吊环一头是带螺纹的螺栓,另一头是个中空的圆环。这个工件看似简单,锻造起来却很费事。麻烦就在于那个圆环的锻造。这个活车间里所有的师傅都没有干过,都不知道怎么干,就交给李师傅来干了。
     一开始,我们先把圆钢烧红,用錾子按规定长度把其截成一根根短棒。接着再把它们烧红,一根一根地夹出来,依次放在铁砧上,用带圆形凹槽的“甩子”(对各种锻工模具的俗称)夹住其一头,由我们两个抡大锤的工人在师傅的指挥下,反复地锤打甩子,直到将其打成图纸规定的直径和长度为止。接着,再把另一头反复地烧红,用一种扁平的甩子反复地将其砸扁,直到砸成大约有一个巴掌那么大、那么厚为止;接着,再次烧红后,用冲子在中间冲一个大孔;然后,再次反复地烧红,用錾子将圆孔内外多余的部分去掉;最后,再用圆形甩子反反复复地锤打到合乎图纸设计形状为止。锻造完后,还要送到机加车间去进行车螺纹等精加工后,才能成为一个合格能用的吊环。
     这个过程现在讲起来,就有些啰嗦。但是 ,实际操作起来比这还要麻烦和费时费力得多。刚开始试制时,我们一天8小时只能干出4~5个活。后来慢慢地增加到8~9个,再多就干不出来了。这样的速度与实际需要可说是相差十万八千里。费时费力难干的部分主要就是锻造那个圆环。
     星期日我到市内外文书店去闲逛,发现一本苏联出版的俄文版《锻造工艺学》,我便买了回来,大致翻看了一下。发现有一种类似的模具,可以自己制造出来应用。接着,查了《俄汉机械辞典》有关的字词,才知道这种模具翻译成汉语叫做“翻印模”。
     第二天一上班,我就把我的想法跟李师傅说了说,并让他看了看书上的图片。
其实,这个“翻印模”很好做。我们先找了两块比吊环稍大一点的铁块,烧红后,把一个成品吊环夹在两块红铁块之间,放到气锤上一砸就成了。然后,在模具上按上把手就是一把专门用来锻造吊环的甩子了。
     用了这个自造的土模具,效率大大提高。一天能干一二十个吊环。锻造的过程也简化了:主要是在锻造那个圆环时,只要把那一头压扁后,放到模具中,用气锤一砸,基本上就成型了。
     车间的技术员看到后,可能是嫌我们自造的土模具不够精致,就画了一张模具图纸,送到工具车间,让他们按图制造一个精致的模具。工具车间就让一位钳工师傅去用各种钳工工具来精雕细琢的制造。花了几天的功夫才制造出来一套。这个效率显然是太低了。后来,工具车间一个姓魏的技术员到我们工段来一看 ,我们已经有几把自制的土模具在用,只是不太精致,他便顺手拿去了一套。
      几天后,我们车间党支部宣传委员拿着一张本市当天新出版的《**日报》来让我看,只见这张市委党报头版头条通栏大标题:《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副标题:《魏某某一个金点子,生产效率提高上千倍》。一看内容,原来是工具车间的魏技术员把我们自造的土模具拿去后,让他们车间的钳工师傅用磨具只打磨了十几分钟,便造出了符合图纸技术要求的吊环模具。这个制造速度与他们原先用好几天才能制造出来一套模具的速度相比较,效率确实是大大地提高了。
     这篇新闻报道后边署名(本报特约通讯员王某某)。此人就是工具车间的一名工人,经常在市报和厂报上发表一些只有三言两语的有关他们车间的简短新闻和消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可能是他多年来头一次发表的最长最有价值的一篇报道。
      但是,这篇报道却与事实相差很远。他只说了他们车间魏技术员灵光一闪,一个金点子就提高生产效率上千倍!?然而,事实上这个模具却是我们李师傅首先创制的!他只是把我们的产品拿去打磨了一下,这便成了他的所谓的“金点子”!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而且,他们制造的那个模具我们至今也未见到,更未用过。
      如此荒唐的报道竟然也上了党报的头版头条!
      看了这篇报道后,我们这位宣传委员就让我以我们车间党支部的名义给报社编辑部写信,说明事实情况,希望报社能够据实报道。
     过了不久,宣传委员告诉我,报社回复说,党报已发的报道不能随便更改。经报社与厂党委联系:决定到年底把李师傅和魏技术员都评为厂级劳动模范,并给李师傅晋升一级工资。
10#
2018-5-31 11:45
评论(0)
收起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