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 (汶川地震十年有感)

2018-05-12 22:42 39467人阅读 2人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十年 (汶川地震十年有感)

[复制链接]
洛小鱼 发表于 2018-5-12 22: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笔:十年(汶川地震有感)
          文/洛小鱼

十年前的今天,我在一个私立学校上班。那是我上班的第一年,还没完全从大学毕业,大四同学普遍实习期,我选择了工作。在一个大专学校,带着几个大专班和中专班语文,那时,学生普遍比我小不了几岁。

地震那天,正在午休,床铺一阵翻抖。我一蹦醒来,还在纳闷怎么回事,屋外隐隐约约有人喊“地震了!地震了!”,我一惊,赶紧喊同屋的其他人起床。住的是教师集体宿舍,高低床,总共住着我们八位女老师。我大声喊,带着惊恐,把她们叫起来了。抓起手机,没顾上拿任何东西,冲出了门。
  

地震了,出了这么大的事,我没事,不知道学生们怎么样了。我的第一反应是学生,得赶紧的。来到外面,学校的院子里,已经有一部分人在了,有学生有老师,每个人都有点慌乱。寻找自己班的学生,好像不多。简单安顿,和校长主任赶紧跑上学生宿舍楼,一层层挨个敲门,把孩子们叫起来,下楼都在操场上集合,平地上比较安全。

不知道敲了多少次门,只感觉手好像疼的木了,嗓子也喊哑了……氛围紧张而激烈,仿佛一场与时间比拼的抢夺赛,紧急关口的抢救。孩子们也如放笼的鸭子,乌泱泱地纷纷涌下楼。好在都是大孩子,没有出现踩踏事故。

最后,终于,所有的男生、女生,所有人都集合在操场上了。

——终于安全了。
一颗石头落下了。

自己安全了,开始担心最在乎的人的安全。操场上能看到的,不是在打电话,就是等借手机打电话的焦急情景。家人,从没显得如此珍贵和重要。

怀着忐忑的心情,给父母和弟弟各打了一个电话,——好在,都很安全。感谢老天。

安全了,后来地震也没那么强了。开始纷纷打探到底是出了什么事。那时网络还不太发达,有稍微懂手机网络的同事搜到了信息,说是四川地震了。四川,好像离我们这还挺远的,没想到震感这么强。

操场上站满了人,密密麻麻,老师和学生。暂时的安全后,是长久的等待观察和关注。校长在操场上安了个安抚大会,孩子们也好像没那么害怕了。最后安全稳定了,也就正常安息了,只是大家心里还绷了根弦儿。

接下来的日子,是全国陷入沉痛的日子。电视上、新闻里、人们口里谈论的都是一件事——汶川地震。人数在不断攀升,寻找……寻找……救援……捐款……不放弃最后一点希望,那几个月几乎每天看到报道都会忍不住眼睛湿润……各种感人悲催的故事,为了孩子弓背牺牲的母亲,为了学生身陷废墟的老师,为了救援虚脱的解放军……

好在我的周边人都安全。沉痛之余,对比之下更觉得生命的珍贵。深深为那些失去生命和家园的同胞痛心,为那些还淹没于废墟等待救援的生命祈祷,为在一线紧张辛苦救援的人们感动,更为那些为了别人牺牲自己的英灵致敬……有时会想,如果我是那个老师,我也会那样吗?我想答案是肯定的。牺牲一人,换取那些众多的拥有无限可能的可爱年轻生命,性价比来说还是划算的,何况在那种情况下,一种师者的使命会被无限放大。——致敬那些老师,同行。

转眼,整整十年了。
今天,回首十年前,感叹,致敬,祭奠那些英灵,你们在天堂可好?祝福那些获救的孩子和人们,你们也好吧?愿此类悲剧永远不要再发生,哪怕在别的国家。

纪念祭奠,用我笨拙的文字。向那失去生命的69227人,还有至今下落不明的17923人。

敬畏自然,珍惜眼前。
感谢老天,好好活着,过好每一天。
u_860119518_1375351891&fm_11&gp_0.jpg
 楼主| 洛小鱼 发表于 2018-5-12 22: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到朋友圈,有朋友留言:
整整十年,在豆腐渣工程中冤死的孩子,没有人出来负责,这才是最大的悲哀。

是的,在这个时代,我们的力量往往微小而不足道,仅用文字,做小小的纪念和唤起。
沙发 2018-5-12 22:44 评论 收起评论
u_66724636_529257521&fm_27&gp_0.jpg
平和淡远 发表于 2018-5-13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最早的记忆,很多人说比较模糊,大约记得两三岁时的情景;
也有比较特殊的,有位钢琴家说,他记得自己出生时的情景;
而我儿子的最早记忆,定格在08年5.12。
当时,午休后正在闲聊,忽然发现电灯摆动,再一瞥,大鱼缸的水在晃荡。心下一惊,地震!于是抱起儿子大喊一声“地震了!”就冲下楼梯。妻子和保姆很快从三楼也跑到了院子当中。
当我们站定回望,楼上各家的窗口都伸出头,互相打量、问询,“咋了?咋了?”。
我说,都赶快下来吧,地震了。
儿子至今记得我抱他冲下楼梯的情景,记得我们站在院子里对着楼上张望。
那天他正好一岁零四个月。
板凳 2018-5-13 09:12 评论 收起评论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回顶部 发新帖 找站务
投诉与建议快速响应
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登录更方便
移动端
微信扫一扫到手机
随时看帖,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