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公号学诗词】生子当如孙仲谋

2018-05-04 07:07 35896人阅读 1人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跟着公号学诗词】生子当如孙仲谋

[复制链接]
月下笛 发表于 2018-5-4 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在国家衰败面前,爱国诗人们心中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将悲痛寄于历史、他人或物。

  今天要学习的这首词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面对国家的衰亡,诗人无能为力,只能慕古伤今。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backcolor=rgba(248, 248, 248, 0.7)]辛弃疾在公元1203年被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京口是三国时吴大帝孙权设置的重镇,并一度为都城。北固亭,位于今江苏镇江北固山上,北临长江,又称北顾亭。


[backcolor=rgba(248, 248, 248, 0.7)]当时南宋朝廷虽然起用了他,但对北伐并未做好充分的准备。辛弃疾到任后,一方面积极布置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识到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孤危,深感很难有所作为。在此期间,他多次登临北固亭,写下了两首怀古词,一首是永遇乐,一首就是南乡子。


[backcolor=rgba(248, 248, 248, 0.7)]起句“何处望神州”,气象宏大,境界开阔,他所望的神州是尚未收复的北地,以一句设问句引出北固楼,即北固亭。而满眼风光既是眼前的风光,又是词人想像中曾经的北地风光。这一问一答间,给了读者一种广袤的空间感。


[backcolor=rgba(248, 248, 248, 0.7)]如果说前一句是拉伸了空间,后一句则是从千古兴亡的角度,直接拉伸了时间,给读者以沉重的历史感。而“不尽长江滚滚流”借句杜甫《登高》中的“不尽长江滚滚来”,为合律稍加修改,又把时空拉回来,暗合“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隐喻,结得极为有力。短短半阙词,时空纵横捭阖,收放自如,大家手笔。


[backcolor=rgba(248, 248, 248, 0.7)]既然怀古,必然有史。北固亭的特殊地理位置自然容易和三国东吴的孙权联系在一起。但这样的联系不仅仅因为地理的联系,更是抒发词人心中块垒。


[backcolor=rgba(248, 248, 248, 0.7)]他在两首北固亭的怀古词中都提到了孙权,《永遇乐》典故连缀,却句句直指现实,《南乡子》下阙极写孙权年少有为,正因为他之“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政权相似,他能继父兄之业统领江东,西征黄祖,北拒曹操,独据一方,反衬南宋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懦怯苟安。


[backcolor=rgba(248, 248, 248, 0.7)]这首词字面上无一字写现实之事,但从景到史,无一不体现了词人深深的报国之情和无法一展北伐之志的郁郁之怀,读来为之动容。


解惑:

请问借句是什么意思?

借句就是照搬或是稍加改造古人、他人的一二句诗词,用在自己的诗词中。本词中的“不尽长江滚滚流”借自杜甫《登高》中的“不尽长江滚滚来”。王渔洋《花草蒙拾》谓“词中佳语,多从诗出”,未免有些夸大。但是所借诗句在词中起的作用却不是有些自作语所能替代的。


“兜鍪”是什么意思呢?

指千军万马。原指古代作战时兵士所带的头盔,这里代指士兵。

qrcode_for_gh_c55f50dccc85_258(33).jpg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秋风月笛”,和我们一起读诗词。


@wozihengdao 发表于 2018-5-4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 2018-5-4 12:06 评论 收起评论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回顶部 发新帖 找站务
投诉与建议快速响应
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登录更方便
移动端
微信扫一扫到手机
随时看帖,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