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0后已经开始入场,Z世代“租房自由>买房焦虑”,继承多套房源+保障房分流,刚需盘去化周期可能还会拉长。
房企暴雷余震未消,今年,买房开盲盒的现象可能还存在,购房人寻找安全感,新房销售两极分化还将继续。 央企主导核心城市土拍,中小开发商退守县城趋势还会持续。 房地产税试点悬剑高挂,多套房持有者加速抛售非核心资产,“国企回购存量房”等激进手段也许是三四线托市底牌。 2025年的房地产市场,分化更加深刻, 而AI的加入,有可能很快改变市场需求,加快变局的发生。 当前市场,一线风险已经是最低的,但是一线居住品质面临淘汰的老房子依旧前途未卜, 那么保障房是普通人的安全垫吗? 如果你这么想,可能就天真了, 保障房为了解决普通人住房问题,所以普遍具有价格便宜的特点,不过同时,保障房也会普及“三不”原则,即不出售、不抵押、不出租,甚至不能长期空置,相当于住户只有居住权无产权。 建设保障房目的是解决住房痛点、减少社会矛盾和贫富差距,让普通人有钱消费,地方政府也可用保障型住房加房地产税替代土地财政。 但对选择保障房的普通人来说,将彻底告别房地产的资产游戏。 也意味着下一个大通胀时代来临的时候,这波人将赤手空拳,面对现金缩水…… 老破小“跌跌”不休,保障房没有金融属性, 肯定有人会说,这个时代对普通人真不友好。 我想说,这个时代对「懒人」不再友好, 高速增长已经过去,挣快钱的时代落幕,产业随时准备变革,精细化运作已经是多数幸存企业的选择,对于个人,一套房子十几二十年不动就能躺赢的时代也结束了。 老房子或者保障房只能是过渡,想要跟上资产更替的脚步,普通人只有不断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