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文化,“根在河洛”。伊耆历史,源远流长。
“伊耆”是谁?
1,伊国之名
《路史·卷二十四》,国名纪:“炎帝后姜姓国.伊,盖亦上世所国,今洛之伊阳县有伊水,尧之母家伊侯国.耆,侯爵,自伊徙耆爰曰伊耆,一曰黎也”。(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四库全书》选录)。 伊川鸣皋镇中溪村西有帝台山,《山海经 中次七经》记,“ 中次七经苦山之首,曰休与之山。其上有石焉,名曰帝台之棋,五色而文,其状如鹑卵。帝台之石,所以祷百神者也。 帝台之所以觞百神也”。
日落帝台山 炎帝神农曾此台祷百神,请百神喝酒,故称为“帝台”。这个帝台位于伊河西岸中溪村之西,是巨大的圆丘状台。从东、南、北三个方向看这个“台”,非常奇特,平坦的坡岭之上,凸出一个巨大的圆丘状高台,自然天成。圆丘台上有百姓们建造的各种神庙,尤以酒神庙最大。 帝台附近的中溪村,村西有一清泉,长流不息,传为神农炎帝姜石年酿酒处。《帝王世纪》记载:“炎帝神农氏,姜姓也”。后世姜氏历代居于此地′。目前中溪村姜姓人口已达近万人。
2,与炎帝母安登感神龙首于伊之常羊山,生炎帝神农有关。
《宋书·符瑞志》:“炎帝神农氏,母曰女登,游于华阳,有神龍首感女登于常羊山,生炎帝。人身牛首,有圣德,致大火之瑞。嘉禾生,醴泉出。”(《宋书·符瑞志上》《社会科学辑刊》 2005年)
3,炎帝首建的伊国名和氏族名
《路史·后纪三》:“炎帝神农氏,一曰石年,是为后帝皇君,炎精之君也。母安登感神(龙)于常羊,生神农于列山之石室,生而九井出焉。初少典氏取于有蟜氏,是曰安登。其初国伊,继国耆,故氏伊耆。长八尺有七寸,弘身而牛颠,龍颜而大唇。”
2021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八号祭祀坑出土头上有装饰牛角的青铜炎帝像
4,炎帝在伊建第一个国家,叫“伊侯国”又名“伊耆国”。 《竹书纪年统笺》前编记载:“少典娶于有嬌氏之女,曰安登,生神农。育于姜水,而以姜为姓。其起本于烈山,号烈山氏。其初国伊,又国耆。合而称之,又号伊耆氏”。((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四库全书选录》 伊川古城寨伊河西岸断崖出露状若火烧烈山的铁红色石砾基岩 伊河鸣皋至平等段的红色岩石河底底板,印证神农炎帝“以姜为姓。其起本于烈山,号烈山氏”的说法有所本,是有依据的。
伊川之伊起源在哪里,应源于神农炎帝首建伊侯国,而第一代神农炎帝的诞生,与“少典妃安登游华阳感神龙首于常羊,生神农炎帝”的典故相关联。华阳即宜阳华山(今花果山)的东方的伊川平等乡宋店卧云山,与平等乡上元村交界的龙头沟一带,沟壁上有二十多丈长的淋滤钙华型石层,呈逼真的巨型石龙形态,历来被敬为神龙。载于《三皇五帝时代》、《河南省洛阳市旅游地质景观分布图》和《伊川县志》(第二版)。
“常羊”之常(读音为上,有常川乡)、牵羊坡地名,邵雍从洛阳延秋到宜阳,再从宜阳经伊川常川、高山牵羊坡、上元龙头沟到伊川坟上,在《伊川击壤集》中有“十八日逾牵羊坡南达伊川坟上”诗,邵雍路过“牵羊坡”上元村南的石龙。写诗曰“伊川往复过龙山,每过龙山意且闲。莫道移人不由境,可堪著利名间”。邵雍对石龙描写道“陆海卧龙收爪甲,云山胜处追寻偏石龙所在地称卧云山)这个陆海卧龙非常偏僻,寻找起来很不容易。可见邵雍把万年安息的墓园选定在石龙正东方六里地“安′乐佳城”,与石龙紧密相关,也是对伊川石龙确切记载的珍贵历史文献。证实了“少典妃感神龙首”即是伊川上元龙头沟的天然石龙。 石龍、邵雍墓、伊尹祠、洛栾、新伊高速伊川南站、 呼南高铁伊川西站示意图:
9.28 01/03 MwS:/ T@l.CU 洛阳天然石龍 ~~自然地质与人文奇观 https://v.douyin.com/iDhPA6Kx/ 复制此链接,打开Dou音搜索,直接观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