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证实伊尹出生的莘地在伊川

2024-11-13 23:01 13068人阅读 3人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考古证实伊尹出生的莘地在伊川

[复制链接]
飛龍在宇 发表于 2024-11-13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的科学考古,发掘的伊川鸣皋镇徐阳村“陆浑戎贵族墓葬群”,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全国重大考古新发现。
   同时,洛阳文物考古院在伊川徐阳西侧紧邻的宜阳南留村,发现了两汉陆浑县故城。考古报告中把流经宜阳南留和伊川徐阳的河流认定为“顺阳河”,即是古代的“涓水”。
   秦代《吕氏春秋.本味》中,记载有侁(东汉高诱注:侁即莘,读音为新)氏采桑于伊水之滨得伊尹的典故。

    伊川县平等乡平等村(古大莘店)的伊尹祠有祠堂三间,石匾刻写伊尹祠,伊尹祠有联曰:“伊尹耕野几度鸣鹤盘桓九皋去,汤王聘贤五番玉骑奔腾龙门来”。对联中的“伊尹耕野”取自《孟子 万章》:“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汤王聘贤”取自《史记 殷本纪》:“伊尹为有莘氏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以王道.....汤三使往聘之,五返,然后肯往从汤”.
    伊尹祠中塑伊尹像,供奉牌位上书:商开国右相有莘氏圣人伊尹之尊位;立有第一名相伊尹碑等,占地十亩。祠后有伊尹墓,又称莘伯墓,墓冢高约六米,周围八十余米,经历三千多年王朝更迭、风雨催蚀而保存至今,高大的圆墓冢为伊川古墓葬之最。然而沧桑岁月变迁,伊川的伊尹故里却被变来变去。
   伊川在夏商属伊侯有莘国,周称伊侯有莘之野,春秋称周南伊川地,战国改称莘城,韩秦北魏称新城,东魏改称伊川郡,隋称伊州,隋开皇改伊川县,隋炀帝大业初撤伊川县并入东都,成为东都洛阳的南大门。唐改称伊阙县,宋称伊阳,元称顺州,明改为嵩州、嵩县。清称嵩县,民国十六年(1927年),大莘店在明清时期为平等县,1932年改为平等镇,隶属伊川县。
   由于区划的不断变迁,使伊川大莘店的伊尹故里和伊尹祠墓的名份也给弄的模糊不清。
   例如平等村南的“银河”,实际就是伊尹命名时的尹(阴)河。这里有一座“海峰山”和“帝台山”,山之南为“阳”,流经海峰山南边的溪流称“顺阳河”。山北为“阴”。流经海峰山北边的溪流称“阴河”。后来伊尹当了商朝宰相,相当于王侯,这条河在《水经注·伊水》中叫做“侯溪”。今人不知“侯溪”内涵,在洛栾快道跨越“侯溪”建的大桥,名字叫“后河桥”,令人不知“后河”的来历,。
   伊尹出生于有莘之地史有名载:
  《中国姓氏寻根》载:“夏末有有莘氏人伊尹,因生于伊水之旁而得氏。”《姓氏寻源》:“伊尹姓伊,以有莘氏女采桑伊川,以伊为氏。”
  伊川县境内古涓水北支流“银河”与伊河交汇一带,在夏代称有莘氏,夏代末年,这里出了一位历史名人伊尹,是商成汤开国功臣、著名政治家、烹饪学、中医学、药性学、丝织业创始人。又是中国美味饮食的开创者,历代餐馆、酒肆、食品、饭店、食府、调料等,均敬伊尹为圣人,盖因伊尹对饮食调味有精深的研究和论述。就是史称烹饪鼻祖、 第一名相的伊尹。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先秦史学会秘书长孟世凯先生著《夏商史话》,在讲到伊尹生地时写到:“伊尹出生在伊水边(有说在今河南伊川)”。
   夏代末年,一次大洪水之后,有莘氏的小姑娘在洪水过后采桑时,却意外地在老桑树的树窟窿中,捡到一个遗弃树洞的男婴。
   这个男婴就是后来的商朝开国宰相伊尹。
   对于伊尹的出生,《吕氏春秋.本味》记载:“有侁(东汉高诱注,侁读莘,音“辛”)求之其本,经旬必得;求之其末,劳而无功。功名之立,由事之本也,得贤之化也。非贤,其孰知乎事化?故曰其本在得贤。
有侁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其君令烰人养之,察其所以然。曰:“其母居伊水之上,孕,梦有神告之曰:‘臼出水而东走,毋顾!’明日,视臼出水,告其邻,东走十里而顾,其邑尽为水,身因化为空桑。故命之曰伊尹。”此伊尹生空桑之故也。长而贤。汤闻伊尹,使人请之有侁氏,有侁氏不可。伊尹亦欲归汤,汤於是请取妇为婚。有侁氏喜,以伊尹媵女。故贤主之求有道之士,无不以也;有道之士求贤主,无不行也。
有莘氏采桑女采桑时在桑树洞中拣得一个男婴儿,献给有莘国君长,君长先将婴儿安排由“孚人养之”,然后调查婴儿的来历,调查结果是:“婴儿的母亲违背神的告戒,回头看洪水,化成桑树,婴儿就在桑树中了”。

婴儿是莘氏采桑女拣的,按理可随母姓“莘”, 但有莘氏采桑女可能是未婚少女,带个婴儿不便。于是有莘国君就以得婴之地在伊、阴二水交汇处,以伊水之“伊”为姓,以“阴”水之谐音字“尹”取名,名字就叫伊尹。
   这个桑树洞中拣得的男婴长得“五官端正”,“尹”字还有“端正”之意。后人把得婴儿的阴水叫做“遺婴河”,“婴”与“尹”念起来音相近,就演化称“遺尹河”和“伊尹河”,后又简化成“银”河。还因为“银”河在海峰山背后,今人又叫做“后河”,洛栾快道银河大桥,标牌上写的就是“后河桥”。银河水先注入“墠渚湖”(俗称鸭子湖),所以后河桥的南边大桥名叫“鸭子湖桥”。
“墠渚鸭子湖”资料图:

   对伊尹的出生与有莘氏,先秦史料中有很多记载。《列子.天瑞》记载:“后稷生乎巨迹,伊尹生乎空桑”。《墨子.尚贤》:“昔伊尹为莘氏女师仆,亲为庖人,汤得而举之”。《庄子.庚桑楚》:“汤以庖人笼伊尹”。
   《吕氏春秋.本味》记:“有侁(莘)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中,献之其君,其君令孚人养之,察其所以然。曰:‘其母居伊水之上,孕,梦神告之曰,臼出水而东走,毋顾,明日,视臼出水,告其邻,东走十里,而顾其邑尽为水,身因化为空桑。’故命之曰伊尹,此伊尹生空桑之故也。长而贤。汤闻伊尹,使请之有侁氏,有侁氏不可。伊尹亦欲归汤。汤于是请取妇为婚。有侁氏喜,以伊尹为滕送女。”有侁氏,即有莘氏。这是记载伊尹出生于伊水之滨有莘氏之地所有资料中最权威的历史文献。





 楼主| 飛龍在宇 发表于 2024-11-13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帝王世纪辑录》载,伊尹“力牧之后,曰挚,其母曰始,孕于伊水之滨。”
   伊水之滨有莘氏之地的具体位置, 北魏《水经注 . 伊水》记载最具体而详细:“伊水又东北,涓水注之,水出陆浑西山,即陆浑都也。寻郭文之故居,访胡昭之遗像,世去不停,莫识所在。其水有二源,俱导而东注虢略。北水东流合侯涧水,水出西北侯溪,东南流注于涓水。涓水又东径陆浑县故城北。平王东迁,辛有适伊川,见有被发而祭于野者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鲁僖公二十二年,秦、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故县氏之也。涓水东南流,右合南水,水出西山七谷,亦谓之七谷水。阻涧东逝,历其县南,又东南左会北水,乱流,左合禅渚水,水上承陆浑县东禅渚,渚在原上,陂方十里,佳饶鱼苇,即《山海经》所谓南望禅渚,禹父之所化。郭景纯注云:禅,一音暖,鲧化羽渊而复在此然已变怪,亦无往而不化矣。世谓此泽为慎望陂,陂水南流注于涓水。涓水又东南注于伊水。昔有莘氏女采桑于伊川,得婴儿于空桑中,言其母孕于伊水之滨,梦神告之曰:臼水出而东走。母明视而见臼水出焉。告其邻居而走,顾望其邑,威为水矣。其母化为空桑,子在其中矣。莘女取而献之,命养于庖,长而有贤德,殷以为尹,曰伊尹也。伊水又东北过新城县南”
  《水经注 伊水》所记的“涓水”,有二源,均发源于陆浑西山。是海峰山南北的两条小河流。“顺”与“逆”相对应,“阳”与“阴”相对,海峰山南为阳,涓水二源之一的南水这条小河名叫顺阳河,水出陆浑西山。海山北为阴,涓水二源的北水这条小河就叫(逆阴河,又称伊尹河,今天简称银河),水出西北侯溪,今高山镇侯村旁的小河。
《水经注 伊水》所记的“涓水”,是海峰山南北的两条小河流。“阳”与“阴”相对,海峰山南为阳,涓水二源之一的南水这条小河名叫顺阳河。海山北为阴,涓水二源的北水这条小河就叫(逆阴河,又称伊尹河,今天简称银河),水出西北侯溪,今高山镇侯村旁的小河。
  《水经注 伊水》所说的“(涓水)北水东流,合侯涧水,水出西北侯溪,东径陆浑县故城北。”这个“陆浑县”指汉代的陆浑县,在今天徐阳西边不远的南留,考古发掘已发现汉代陆浑县的夯土遗存,涓水北水正在南留陆浑县古城北,在鹿蹄山东发源,东南流经郑村、侯村、坡头寨、穆店、宋店、马回营,马回,在平等村南汇入涓水的墠渚苇子湖,今称“鸭子湖”。

  涓水南水即今顺阳河,《水经注》记载:“涓水右合南水,水出陆浑西山,即陆浑都也。水出西山七谷,亦谓之七谷水。历其县南,又东南。左会北水,乱流,左合禅渚水,水上承陆浑县东禅渚,渚在原上,陂方十里,佳饶鱼苇,”。顺阳河源头在徐阳西熊耳山余脉“七谷水”,“历其县南”,说此水流经(南留)汉陆浑县故城南,“又东南”过徐阳、孙村、旧寨、鸣皋、“左会”即向北,流经中溪、莘
营,“左合禅渚水”注入鸭子湖。
下图,海峰山南北涓水阴阳二源与陆浑县东墠渚湖:
  
  “陆浑县东禅渚,渚在原上,陂方十里,佳饶鱼苇,”这个“禅渚”在南留陆浑县东海峰山下,就是今天鸣皋镇的中溪村,平等乡的马庄、莘营、四合头、马回、平等、东村,古城南一带的“苇子湖地”。今天洛栾快道以西的河滩地,临近土地断崖头段地“湖地”,就是《水经注 伊水》描绘的“陆浑县东禅渚,渚在原上,陂方十里,佳饶鱼苇,即《山海经》所谓南望禅渚,禹父之所化。郭景纯注云:禅,一音暖”。
  为何称“暖”,盖因“苇子湖地”有很多温暖的泉水涌出,汇成涓涓细流,因此称为涓水。
  《吕氏春秋 本味》记载,伊尹“其母居伊水之上,孕,梦神告之曰,臼出水而东走,毋顾,明日,视臼出水,告其邻,东走十里,而顾其邑尽为水,身因化为空桑。’”
  “伊水上”指伊水之阳,在伊水的西边。“东走十里,顾望其邑尽为水矣”,是被洪水向东冲了十来里。“身因化为空桑”,人不能变成桑树,这是基本的常识。这位孕妇在被洪水冲过程中,临产了。伟大的母亲在危急关头,正好遇到一棵大桑树,洪水漫过桑树主干,露出水面的分叉上部,恰好有个树洞,孕妇抓住桑树,将所生婴儿赶紧放到桑树的树洞。然而她已累身疲力竭,被无情的大洪水冲走。
   当后来有莘氏国君派人来调查,空桑树洞的婴儿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人们就讹传说孕妇变成了桑树,谁叫她不听神的话,不让回头,她偏要回头,结果就变成桑树。不然她生的孩子怎么会在桑树洞中呢?“伊尹生空桑”的说法,就是这么流传下来。伊水在大莘店一带的流向,正是由西南向东北流,符合史料记载。
  大莘店《伊尹故里》碑文曰:“新城县南涓水东北为莘女采桑得婴处,其地乃昔之大莘。伊、银二水交汇于此,其谐音乃伊尹命名之所依也,史籍载伊尹以水命名,信然有据矣.伊银二水发洪水,伊尹母逃命中生子,情急时置婴儿于桑树空洞,母身力竭,随洪水而去,莘女采桑得婴儿,非神话也”。对伊尹出生之谜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说法。
伊川大莘伊尹故里碑:


  由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伊水》可知:莘女采桑得婴儿(伊尹)之地,在“陆浑县故城北”“陆浑县东”“新城县南”的有莘氏。 “陆浑故城”在今宜阳县白杨镇镇南留村和伊川县鸣皋镇徐阳村一带。“新城县”在今伊川县平等乡古城村。大莘店位于白杨镇南留古城和伊川县平等乡古城中间,古称大莘,有莘。正是“陆浑县东”“新城县南”涓水注入墠渚苇子湖区域。这里是伊水之滨最大的一片平坦沃野,伊水支流银河注于伊水,十里平原,佳饶鱼苇,名不虚传。
   附图:《孟子 万章》:“伊尹耕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今日伊川有莘之野田园风光。





沙发 2024-11-13 23:16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飛龍在宇 发表于 2024-11-14 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伊尹耕于有莘之野,成汤五聘成为商朝开国宰相
  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公布商的始建年代为公元前1600年,偃师商城作为夏商历史纪年分界的界标已载入史册。辅佐成汤开创商王朝555年基业的功臣就是伊尹。《中国将相辞典》收录自夏至清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定影响的878位将相,《中国历代名师》记述中国历史上有名望的52位名师,伊尹均名冠首位。
烹饪专家莅临伊川伊尹祠1.jpg (306.55 KB, 下载次数: 50)
下载附件
2018-3-13 20:46 上传



  伊尹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外交家、谋略家。“以天下为己任”、 “任人唯贤”、“以德治国”、“政令如一,与时俱进”、“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成语典故出自伊尹。
  伊尹从布衣百姓成为商朝的开国宰相,成为德高望重的贤相圣人,又是中国历史上有史料明确记载的华夏第一相,受到人们尊敬是当之无愧的。
   秦昭王舅芈戎为新城令,新城在莘地,古芈、莘、辠(罪)三字极近似,《吕氏春秋.》作者吕不韦,为避讳与芈戎之芈相近似的莘字,就把莘字改为侁。《说文解字》记:“以莘似罪,故改之”。于是“莘”改成侁,又改为新,莘城变为新城,新成。有莘氏变成了有侁氏。
   北魏《水经注.伊水》对伊尹出生典故详细的考证和记载,明确肯定有莘氏部落在伊川盆地的涓水与伊水交汇区域。


   2013--2020年,洛阳考古工作者在伊川县鸣皋镇徐阳村陆浑戎墓地,发现土坑墓、车马坑、灰坑、烧窑坑等400余座,出土有陶豆、壶、青铜鼎、青铜编钟、编磬、金虎、马、牛羊头、牛羊蹄、玉璜、玉扳指等文物,不乏王级大墓,多为东周时期的遗存。   从墓群的存在时间、地域、规模、葬俗等方面,出土文物与文献中“秦、晋迁陆浑戎于伊川”的记载相合,证实徐阳墓地为陆浑戎贵族墓地,印证了陆浑戎与华夏的融合。印证了陆浑国的存在。徐阳陆浑戎墓地被评为“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洛阳考古研究院又在徐阳西邻的宜阳南留村,考古确认是汉代的陆浑故城
  《水经注.伊水》:“阚骃《十三州志》云:(三涂)山在东南。今是山在陆浑故城东南八十许里”。结合相关考古资料作方位距离等综合校验阚骃《十三州志》,三涂山在南留陆浑故城东南所八十里许,正是伊川葛寨镇的天室山,属九皋山中段掘金鼎附近的牛、马、虎三个突出的山头,由此“三凸”谐音变为“三涂”。陆浑故城即今洛阳市宜阳县白杨镇南留村古城。
   2013年,考古工作者在对伊川徐阳被盗墓进行发掘时调查发现。按《水经注》所载, 考古工作者推测南留村东古城址可能是西汉早期的陆浑县城的县治所在。经初步调查得知,该城址平面大致呈梯形,墙体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2014年11月为了解该城的夯筑方式及时代,在东城墙进行了试掘。发现有城墙、灰坑、灰沟、房屋、墓葬等遗迹,出土有陶器、骨器、蚌器、铁器、铜器等。(备注:此处陆浑故城按距离方位等综合考量不大可能是今嵩县田湖乡陆浑村之陆浑故城。
   
   依据《水经注.伊水》的记述,可知涓水(顺阳河)在过宜阳南留陆浑县故城北后,又在陆浑县东与“慎望陂”和“墠渚水”汇合,“陂方十里,佳饶鱼苇”。“即山海经所谓南望墠渚,禹父之所化”。然后又记述有莘氏女采桑得婴即伊尹的典故。可以清楚了解商相伊尹的出生地在伊川的有莘地:“涓水过陆浑县故城北...涓水又东南注于伊水,昔有莘氏女采桑于伊川,得婴儿于空桑,莘女取而献之(其君),命养于庖,长而有贤德,殷以为尹,曰伊尹也。(伊水)又东北过新城县(今伊川平等乡古城村)南”。
  《史记.殷本记》记:“伊尹为有莘氏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以王道,汤举任以国政”。伊尹辅佐成汤开创了商王朝,被称为中国第一名相。《吕氏春秋.本味》中,厨圣伊尹说的“饭之美者,玄山之禾,不周之粟。”讲伊川五谷是天下最好的食品。
  伊尹最大的历史功绩是辅佐成汤建立了商王朝,规划建造了偃师商城,规范了甲骨文,使中华文明史由传说时代进入文字记载时代。伊尹“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是中国烹饪医业的创始人。《古今图书集成》记载,“伊尹悯生民之疾苦,作汤液本草,今医言药性,皆祖伊尹。”孔子赞曰,“大贤唯有伊尹。”孟子赞叹说,“伊尹,圣之任者也。”
由于顺阳河(涓水)主要流经在伊川境内。故伊尹出生的地方,就只限定在顺阳河的下游地区。所载伊尹出生典故发生地的地理方位,在陆浑县故城北和新城县故城南的伊川平等乡。      
  《尚书.伊训》中,记载有伊尹告老还乡回到故里的记载;{伊尹既复政厥辟,将告归,乃陈戒于德},说伊尹把大权交给“悔过自新”的太甲,退休老归伊川莘地故里,在临走之前,作“咸有一德”。
  伊尹在伊川大莘店故里安度晚年,享年百岁而终,太甲之子沃丁报伊尹大德,葬伊尹以天子之礼。大莘店村西伊尹墓塚,几千年来历经历史风云变幻莫测却屹立至今,证明伊尹圣人历代是受到尊敬的,不然如此大墓怎会保留到今天。
   伊川大莘店伊尹祠后的大墓,后来被改称“莘伯墓”。但仍然是为了纪念有莘氏圣人伊尹。
  历代没有任何权威史料记载周大夫辛有葬于伊川大莘店,历代也没有辛姓人到此墓祭拜“辛有”的记载。把“莘伯”同等于“辛伯”,将二者混为一谈,并将“莘伯”变为“辛有”,是不了解“莘”与“辛”的历史文化内涵。
  周平王东迁洛邑,周大夫辛有曾到伊川,见到披发祭于野者,认为不是周礼祭祀:“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礼先亡也。”
披发祭于野者,是伊洛之戎的习俗,戎人以炎帝族流传下来的礼仪祭典先人,肯定与周礼不同。周人是束发跪拜礼仪。炎帝族是披发作揖祭祀礼仪。伊洛之戎认为,东迁洛邑的周人侵占了他们的地盘,这必然会发生冲突。《左传》记载:伊洛之戎联合扬拒之戎和泉皋之戎,到洛邑焚烧了周王城的东门。从这个历史事件可以了解到,在陆浑之戎迁到伊川之前,伊川就是伊洛之戎、扬拒之戎、泉皋之戎的地盘。
  周大夫辛有所叹的“披发而祭”是“礼崩乐坏”,仅只是看到了不合周礼的祭祀礼仪而已。他所叹的“不及百年,此其戎乎?”是感叹周平王东迁到洛邑,还不及百年,这里怎么却是戎人披发而祭祀的礼仪,周礼在这里已经消亡了。并不是辛有预测了不及百年陆浑戎会迁到伊川。
  周平王东迁洛邑是公元前770年,陆浑戎迁伊川是公元前638年,是辛有到过伊川后132年的事情,与“不及百年”相差甚远,这如果是“预测不及百年陆浑戎迁伊川”,也太离谱,差太远了。实际也不是那意思。
  在三星堆考古中发现了披发神人的青铜像,头发披于脑后,头上有双角。史载少典妃有娇氏安登在花果山东的常羊,感神龙而生炎帝神农姜石年,所以炎帝族把头上饰双角,世传是龙的传人为纪念神龙的恩德。由此也证明伊川戎人披发祭祀礼仪源远流长。
2021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八号祭祀坑出土披发青铜人像(1)(1).jpg
板凳 2024-11-14 01:42 评论 收起评论
劳力2019 发表于 2024-11-15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好帖子
地板 2024-11-15 21:48 评论 收起评论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回顶部 发新帖 找站务
投诉与建议快速响应
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登录更方便
移动端
微信扫一扫到手机
随时看帖,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