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一早,我收到昔日一位老友发来的视频,内容是一群中老年人在洛阳牡丹广场蹦迪。朋友问我,其中蹦的最欢的黑衣女士是不是“丹姐?”
这段视频有一分钟时长,我认真看了三遍,也许是老眼昏花,也许视频拍得不清楚,我不能准确确定黑衣女士就是丹姐。
至于“丹姐”是谁,我在今年9月10日的帖中有详细描述,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今天洛阳中老年人蹦迪(跳尬舞)的地方主要有三处,分别是牡丹广场、东周王城广场和青年宫广场。分别代表涧西、西工和老城三区”为老不尊“的老家伙,但凡有老人在这三处蹦迪,就大批年轻”流量寻觅者“围在他们身边拍摄视频,然后上传平台供他人取乐并赚取流量。
临了,不但拍摄者丢下一句“如此现象何时休”,而且评论者也会留下“吃的太饱了,群魔乱舞”等调侃评论。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拍摄者、围观者、评论者,在你们心中这些老人应该做什么才不算伤风败俗?
在大多数眼中,每个年龄段应该做每个年龄的事,如此才不另类,比如:
10岁在王城公园公园滑滑梯20岁在家里抱个手机打网游
30岁在家做饭洗衣带孩子
40岁每晚19点准时打开电视看新闻联播
50岁与同事邻居高谈阔论额乌战争
60岁站在牡丹公园大松树下打太极拳
70岁要么在医院,要么在去医院的路上
80岁大部分人距离邙山那个烟囱就不远了
若每个年龄段都在重复以上事情,大家便觉得是个正常的地球人。可一旦碰到老年交友、老年蹦迪、中年女性穿着性感靓丽,心里就酸得不行,嘴里说着为老不尊,内心却想着—我若如此也并不比他们差。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是挺难受的。
这几年去过几座大城市,除了高楼林立、机动车主动让人外,我感觉洛阳与他们的最大区别是“包容。”
包容并非失去原则原谅违规的事,而是年轻人发自内心去理解支持中老年人追求幸福快乐的举动。比如文中说的视频,在平台大多是北方城市发帖取乐,鲜有南方城市出现。这说明经济发达城市对此已习惯。
前段时间有位在洛阳做景区的同行在朋友圈发了一件事,他说开始他以为这是一起典型的“陪游违法”服务,后来才知自己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土包子。
今年国庆,景区碰到一位南方小姐姐咨询,她咨询景区是否可以安排一位帅哥按她要求打扮成唐代书生模样陪她在景区待一天,并出资1000元。同行听后第一时间感觉其中猫腻满满,南方小姐姐定是图谋不轨。
后来同行在网上搜索才知,这种服务已在经济发达城市“COSPALY"玩友圈里习以为常,许多年轻人为发帖(短视频)赚流量或庆祝自己生日,都会打扮成自己喜欢的影视角色然后再雇一位同龄人作为搭档一起拍照拍视频。
看吧,在大城市已风靡流行的消费模式到了我们这里就成了图谋不轨,是十三朝古都历史文化太厚重沉到海底浮不上来了,还是如同行所说,他是一个土包子?
所以,吐故纳新不能总停留在嘴上,重要的是要把心里那根辫子彻底咔嚓掉。
当下在洛阳三个广场蹦迪的中老年人一般以60后和70后居多(50后会闪着老腰),他们年轻时正是洛阳舞厅、歌厅、迪吧风靡的时代,业余时间要么去跳交谊舞,要么去扭扭腰甩甩长发,要么坐在街头啤酒摊五魁首和六六六,这种对快乐追求的情愫已深深植入他们的内心。
就如同当下涧西街头的”敲锅“,那是洛阳涧西大厂工人的最爱,一辈子也改不了。可没经历过的人看着这群爷爷辈的老家伙每天拿着几张硬纸片在路灯下叫嚣着、有时甚至歇斯底里地争执着,而且旁边还伴随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观者,年轻人会觉得这群中老年人年轻时是不是在火星待过。
殊不知,这才是那些老同志一天之中最快乐的事,与年轻人打网游、玩密室逃脱一样的感觉。
今天社会物质非常丰富,时代随着科技创新不断发展。在这期间,新老思想行为时常发生碰撞,人们在判断是非面前,只要不违法、不扰民、不违背伦理道德的事,多包容一些,这个社会氛围才会更和谐。
每个人都有追求快乐的权力,有时包容比批判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