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谁的书才是真有文化,有素质

2024-02-02 10:31 46677人阅读 85人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洛阳] 看谁的书才是真有文化,有素质

[复制链接]
喵了个咪 发表于 2024-2-2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天在某平台发文,质疑梁晓声的文章

文中写了七十年代玻璃匠,背着镶好玻璃的镜框走街穿巷卖玻璃
我质疑这个行为不现实,玻璃太重太易碎,还要桌子才能切割,不适合背着走街穿巷的卖
要流动卖的话,最起码得有个车(三轮,自行),极大扩展生意范围,也减少破损,便于操作
真没想到啊,大部分人,一看我批知名作家,张嘴就是骂
骂的那叫一个难听
很难想象,这个语言会出自一个读书人之口
要说梁是知名作家,写的作品也挺深刻,与现在流行的网文作家比,一个天上一下地下
但想不到的是他的读者,粗俗到令人恶心
反倒是网文读者,每回帖必是大大威武,好期待,一片和谐
另一篇文中
我质疑莫言说的:我15岁前就没穿过衣服,大家上学都一丝不挂,女老师被吓坏了
我没看过莫言,但我知道,话不能乱说
要说穷就穷,上学是穷人家的奢侈品,怎么穷没光屁股了反而有钱就学费
何况15岁了,不管好坏总有个破布遮羞的
然后就有读者不乐意,也是张口就骂
你个小屁孩知道个屁
那个年代就是那样的
老子就是光屁股光到18岁的,我们全县都是的
有些人到结婚才第一次穿衣服
我也是服了,这些人是正常的人类吗?
即使不是四几年生人,但道理是懂的,历史是知道的,
电影电视不是没看过,书不是没读过,家里不是没有上一辈的人
从来没听过这么离谱的言论
偏偏是那些文学大家的读者,怎么素质低到这么离谱。
所以这个社会是怎么了?


雒阳洛阳 发表于 2024-2-3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消灭零回复。
人上一百,形形色sai色sai。这个常用语普通话是不押韵的
沙发 2024-2-3 10:01 评论 收起评论
追梦光影 发表于 2024-2-3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说里写的状况虽然略微有点夸张,但是那个年代没有裤子穿在偏远山区或贫困地区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没有那样经历的人,是很难想象出那一代人的艰难和困苦的,所以,请不要随随便便就去质疑著名作家所写的内容,他们绝对不会没有根据的胡扯。
板凳 2024-2-3 10:10 评论 收起评论
奔跑鐵腿 发表于 2024-2-3 10: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平湖夜色 发表于 2024-2-3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上五年级的时候,冬天下雪,同学们穿的布棉鞋都湿透了,冰冷。我的一个同学,家里比我家还可怜,光着脚丫子。

课后,班主任数学老师,发动大家,回家看看有多的旧鞋子,带来给他穿。

印象很深刻。      -----穷,贫困,现在的人,难以想象。
5# 2024-2-3 10:25 评论 收起评论
sootaa 发表于 2024-2-3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一些人,包括所谓大咖,为了吸引眼球,搏流量,信口开河,胡说八道,还有人叫好,可悲、可叹
6# 2024-2-3 11:29 评论 收起评论
金水河里野鱼香 发表于 2024-2-3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母亲年轻时,遭受极度饥饿时,吃过春天的麦苗,去采取燕子的粪便,当作食物。坐标,偃师。
7# 2024-2-3 11:51 评论 收起评论
谈何索取 发表于 2024-2-3 12: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天的故事
8# 2024-2-3 12:15 评论 收起评论
lyTV-1 发表于 2024-2-3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家一些素材是为了服务主题,未必有普遍性。
9# 2024-2-3 12:35 收起评论
奔跑鐵腿 2024-2-3 20:38
评论
原来老百花是位大明白,网上说的话都是“逗你玩”
逍遥顽童 发表于 2024-2-3 13: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234567 发表于 2024-2-3 12:35
作家一些素材是为了服务主题,未必有普遍性。

10# 2024-2-3 13:32 评论 收起评论
360安全浏览器 发表于 2024-2-3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没有遇见的不等于没有这事
11# 2024-2-3 14:28 收起评论
风吹过也 2024-2-3 20:18
评论
正解。
风吹过也 发表于 2024-2-3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没见过的,真的是不一定没有。

梁晓声和莫言,都是是写实主义者,他们都不是歌颂型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几乎都来源于生活。

不知道楼主看过非洲的一些影视剧和纪录片没,
非洲很多地方现在还有人浑身光溜溜的。


12# 2024-2-3 20:35 评论 收起评论
风吹过也 发表于 2024-2-3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可能没见过过去那种玻璃镜框。

那种玻璃,都是预先裁剪好的,
也就是现在的A4/A3那么大的,A2的都算比较大的了。
我见过父辈的照片,主要以2寸3寸4寸为主。
好像到70年代,才有5寸照片。
没有大照片,遗像都是手绘的,可能用个A2大小的镜框。
而且以前玻璃很贵。
梁晓声49年生人,照片和相框都不会太大。
一个走街串巷的小贩,每天能卖多少呢?
10几片玻璃就差不多了。

楼主可能是年轻人,不知道过去物质匮乏是现在难以想象的。

所以,那句“何不食糜肉”才特别经典。





13# 2024-2-3 20:51 评论 收起评论
风吹过也 发表于 2024-2-3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刚刚查了一下,我国玻璃的发展

1949年,我国仅有秦皇岛、大连、沈阳这3家工厂生产平板玻璃,年产量92万重量箱。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平板玻璃生产远远不能满足建设需要,国家首先恢复和改造了上述3家玻璃厂,并续建上海耀华玻璃厂。
1978年,我国平板玻璃总产量达到1784万重量箱,约是1949年的19倍,平均年增长率10.8%。
14# 2024-2-3 21:06 评论 收起评论
风吹过也 发表于 2024-2-3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又刚刚查看了一下莫言说的话:
他说,15岁以前,一到夏天,男孩都是一丝不挂,
不是因为有暴露身体的癖好,而是我们没有衣服可以穿。
每个人都晒得黑黝黝的,像煤炭差不多。

这段话没有毛病。
第一,穷,没有裤衩穿。
其次,农村普遍认为,男孩子光屁股不是什么丢人的行为。
现在,15岁的男孩子,发育超前,可能都可以当爹。
在那个穷得连饭都吃不起的年代,15岁,面黄肌瘦,枯瘦如柴,像10岁左右的孩子。





15# 2024-2-3 21:23 评论 收起评论
风吹过也 发表于 2024-2-3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1958年甘肃武威县农场的孩子拍摄者为新华社记者黎枫

16# 2024-2-3 21:31 收起评论
平湖夜色 2024-2-3 23:07
评论
点赞
1955.jpg
风吹过也 发表于 2024-2-3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审核出来了。。。。

17# 2024-2-3 21:33 评论 收起评论
手机用户Ii56331 发表于 2024-2-5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形形色色
18# 2024-2-5 09:37 评论 收起评论
武阳 发表于 2024-2-5 10: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行万里路,胜过读万卷书,死读书不如不读书,看书借鉴然后去独立思考,楼主去质疑原作者,个人觉得挺好,对错不是很重要,由于年代差异,有些事情认识不到也不是问题,和网友讨论一下也涨见识了,没见过正常人成年了还光屁股的,精神病患者倒是见过几回,童年只要上学,无论贫富都是要把衣服穿整齐的。
19# 2024-2-5 10:02 评论 收起评论
雒阳洛阳 发表于 2024-2-5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如此发达,信息搜搜就来。
两脚羊,观音土,易子而食,三转一响,穿草鞋
几十年前洛阳的山区里,仍然有全家只有一条裤子,谁出门谁穿
20# 2024-2-5 10:02 收起评论
奔跑鐵腿 2024-2-5 10:17
评论
忆昔见过此文,但没听说过此事
雒阳洛阳 2024-2-5 10:29
评论
当然我也只是听说,想必会有极端的个例。
行走 发表于 2024-2-5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个没问题,上世纪七十年代卖带镶框的玻璃,确实有且正常;

第二个就夸张或故意放大了,当时部分地区穷没裤子穿,确实有,但说到都15了还光着屁股上学,就极其稀罕,甚至不可思议。
21# 2024-2-5 10:18 评论 收起评论
soot 发表于 2024-2-5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名人写的都真实,就是一件刚刚发生的事情,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描写与解读
22# 2024-2-5 10:18 评论 收起评论
关关雎鸠 发表于 2024-2-5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71年元月当兵入疆,闷罐车到达甘肃境内,过乌蛸岭之前,临时小站停靠,只见铁路一侧雪地里五六个男童,上身破棉袄勉强遮体,下身却是光溜溜的黑屁股蛋子,脚上的破鞋相当于拖鞋的模样,沿车箱伸手乞讨,刚想把军挎里的一点饼干拿出来,却被接兵的排长大声制止,关上了那扇小方窗。
23# 2024-2-5 20:26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喵了个咪 发表于 2024-2-5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风吹过也 发表于 2024-2-3 20:51
楼主可能没见过过去那种玻璃镜框。

那种玻璃,都是预先裁剪好的,

你可能没仔细想过
那时玻璃贵,但不会轻多少
走街穿巷,要背多少块
一块两斤,10块就20斤,30块就60斤
再加在相框,要背着80斤上路,
远路无轻重,80斤,背着走5公里会累死人的,天天这样,特种兵都受不了
5公里能照顾多大范围,也就一两个村子而已
一两个小村一天要卖十几块玻璃,根本不可能,
这玩意易碎不假,但是珍贵,爱惜,谁也不会天天买
虽然现在玻璃便宜了,大家也不爱惜了,但是,你想想,你家有多久没买过玻璃了
所以,一个村,一天三块,顶了天了,一块挣三五毛钱而已,养不了一个家的
我家开过玻璃店的,在大城市里一天也卖不了十几块
玻璃刀知道不,那时一把玻璃刀100多块,是一个自行车的价格
虽然计划经济,但是没有玻璃刀票,不也买了。
因为流动生意,不用租房什么的,所以必要的投资,一个车子还是会买的,天下哪有做生意没有投资的。
所以一定要买个自行车,或者平板车
扩大生意的覆盖范围,要不然很快没生意就饿死了
有个车,能照顾方圆20公里,没有最多5公里,数学算一下面积差16倍的
有车努努力,跑25公里也有可能,那面积就差25倍了,不仅能养家,还能赚挺多了。
24# 2024-2-5 20:45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喵了个咪 发表于 2024-2-5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雒阳洛阳 发表于 2024-2-5 10:02
网络如此发达,信息搜搜就来。
两脚羊,观音土,易子而食,三转一响,穿草鞋
几十年前洛阳的山区里,仍然有 ...

有必要这么杠吗?
穷的时代有多穷,书里,电视里都看过
但是这个帖子你细看了吗
细想了吗
莫言说的是光屁股去上学
上学知道吗
义务教育是1986年才开始的
莫言15岁时是六十年代,那是教育不免费
上学对于穷人来说是奢侈品的
既然穷到穿不了裤子,也就不可能上学
既然能上学,多少也会有块布,甚至是化肥袋子 挡一下重要部位,绝不至于光着去上学,
15岁快的话上高中了,慢的也上初中了。那时小学五年制,一般12-13岁上初中,
怎么可能光着去上初中,如果家里很穷,15岁就是家里的劳力了,就找活干了,工作了,挣钱了,怎么也不会光着去上学的。
你说的易子而食的时代,家里都这样了,还会去上学吗?
25# 2024-2-5 20:58 评论 收起评论
风吹过也 发表于 2024-2-5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喵了个咪 发表于 2024-2-5 20:45
你可能没仔细想过
那时玻璃贵,但不会轻多少
走街穿巷,要背多少块

我不是抬杠。。。。
我父母挑80斤的担子,走走停停,50公里。

卖玻璃的,他就是批发一些玻璃,做成相框去卖。不需要玻璃刀。
正是因为买的人少,所以背的玻璃少。
梁晓声说的年代,应该连改G开F都算不上。
那时候活着最大的期望,就是吃饱饭。
走街串巷的人,就只能糊个口,不存在多挣钱一说。
别说一块玻璃挣三毛五毛,就是1毛钱,也很多人愿意干。
我是70年代的人,小时候吃一个3分钱的冰糕都舍不得。

如果你一定坚持自己的观点,我向你道歉。你是正确的。



26# 2024-2-5 21:09 收起评论
奔跑鐵腿 2024-2-5 23:09
评论
帅哥你好! 你是七十年代的人,非常了解过去一段民间疾苦,我以为是四,五十年代左右的老人,原来是年青人,佩服。
风吹过也评论奔跑鐵腿 2024-2-6 10:15
评论
农村出来的人,自己足够苦,知道四五十年代的人比自己更艰苦。另外,那些知识都是百度的,用国家的各种物质的发展历史来佐证。
风吹过也 发表于 2024-2-5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点,骂你的人,不一定是有文化的读书人。
现在网络就是这样,一言不合就骂人。

但正如你不相信梁晓声莫言,
骂你的人,只是赞同梁晓声莫言,否定你的观点,
你越发否定梁晓声莫言的言论。
我反对你的说法,
因此你也不相信我。
这就是网络,无法产生信任,
无法相信真实的东西,无法明辨是非。






27# 2024-2-5 21:21 评论 收起评论
金水河里野鱼香 发表于 2024-2-5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央视采访山西民间饮食,一个山西老汉说,那个年代,大家一起出门,街上吃饺子,吃完了不知道啥馅,问同伴,同伴也尴尬说没品出来。实际上,根本没品,没时间品,吃慢了,就吃少了。所以都是囫囵吞,这就是饥饿的礼仪。
28# 2024-2-5 22:48 收起评论
奔跑鐵腿 2024-2-6 10:53
评论
你以为饺子能吃出什么馅?放点油渣子就是荤饺子,那个时候就是奢侈饺子。
武阳 发表于 2024-2-6 06: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水河里野鱼香 发表于 2024-2-5 22:48
央视采访山西民间饮食,一个山西老汉说,那个年代,大家一起出门,街上吃饺子,吃完了不知道啥馅,问同伴, ...

那个年代饺子都是按碗卖的吧。
29# 2024-2-6 06:30 评论 收起评论
金水河里野鱼香 发表于 2024-2-6 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band 发表于 2024-2-6 06:30
那个年代饺子都是按碗卖的吧。

农村小镇,结伴打工远行,一上就是一大盘饺子,大家一起吃,起码在我们孟津是这样的
30# 2024-2-6 07:45 评论 收起评论
江南春 发表于 2024-2-6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各种书都看,但不唯书,不被作者名头吓到,结合常识、逻辑,旁征博引,看完有自己见解,最好能给出批注,这就是有见识、有文化。如果被一本小人书都能吓住,那见识就浅了。
31# 2024-2-6 09:22 评论 收起评论
孙大姐夫 发表于 2024-2-6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主,贫穷落后是事实,过分夸大也不对!
32# 2024-2-6 09:25 评论 收起评论
soot 发表于 2024-2-6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多看看毛主席著作,里面真的有很多实实在在的道理
33# 2024-2-6 09:28 评论 收起评论
武阳 发表于 2024-2-6 09: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水河里野鱼香 发表于 2024-2-6 07:45
农村小镇,结伴打工远行,一上就是一大盘饺子,大家一起吃,起码在我们孟津是这样的 ...


外出打工都在80年代后期了吧。
34# 2024-2-6 09:48 评论 收起评论
武阳 发表于 2024-2-6 09: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band 发表于 2024-2-6 09:48
外出打工都在80年代后期了吧。

再早要用粮票,都是一份一份买的。
35# 2024-2-6 09:50 评论 收起评论
金水河里野鱼香 发表于 2024-2-6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1983年左右。村里吃放酱油的汤面,叫香面条。普通农家,吃不起酱油。只有盐,油是棉花籽油,苦味,据说也杀精。
36# 2024-2-6 10:02 评论 收起评论
金水河里野鱼香 发表于 2024-2-6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1990年之前,国人绝大部分,做不起CT和胃镜,患癌,基本熬着等死,最后水都喝不下去,我村里有。
37# 2024-2-6 10:04 评论 收起评论
金水河里野鱼香 发表于 2024-2-6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朝以前,6个产妇,有一个要死于难产,5个新生儿,只有一个能活到成年。
38# 2024-2-6 10:05 评论 收起评论
风吹过也 发表于 2024-2-6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喵了个咪 发表于 2024-2-5 20:58
有必要这么杠吗?
穷的时代有多穷,书里,电视里都看过
但是这个帖子你细看了吗

你可能误解了义务教育之前的中G教育。
我来给你对比一下。
在义务制教育之前,
哪家有孩子不上学,或者退学,
学校村里或者街道办是要上门做工作的。
相反,现在实行了义务制教育,
谁家孩子不想上学,是没人去劝说和干预的。
以前教育不免费,但是学费应该并不算太高。

你可以百度一下,中国1952年才开始大规模扫盲运动。
50年代末,才有近三千万人脱盲。
此后15年,即75年,扫盲工作才取得历史性突破。
我是70年代生人,我的哥姐都是60年代生人,
周围的邻居都是需要上学的,没有一个人不能上学。

回到莫言的言辞。
他说的山东高密,当时应该是比较贫穷愚昧的地方。
从他的文章就可以看出来。
另外,那个年代的人,年龄都是按照虚岁来计算。
有的地方虚1岁,有的地方虚2岁。
莫言是按照记忆来说的,我感觉可能存在一些误差,
他说15岁,可能只是个大概,或者是按照虚岁来说的,
实际就是14岁,或者13岁,也是有可能的。

我的老家算比较富裕一些,70年代,暑假,
男孩子10岁左右,夏天,早上有可能穿着裤头出门,
但到河里,池塘里,到处转一圈,游泳,捞鱼摸虾,
或者完全是为了凉快,
最后赤条条地在马路上走来走去也是常有的事。
整个夏天,很多女孩子也就穿一个裤衩,小短袖也不穿。
你可能说她们没有羞耻心,
不是,夏天流汗多,小短袖洗得次数多了,
变旧了,或者腐烂了,衣服就更少了。
男孩不穿裤衩,女孩不穿短袖,其实是一种节省。

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这些词不是空穴来风。
不难理解,60年代,三年自*然*灾*害前后很多年,
在一个贫穷愚昧的地方,
夏天,一些孩子光溜溜地去上学。

莫言,作为一个大作家,没有必要撒谎博取流量。

还有,你说到“化肥袋子”,
我告诉你,化肥袋子也是奢侈品。
60年代,农民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捡鸡粪牛粪马粪,
70年代,我童年时期,粪肥都是用草木灰,人畜屎尿,
农药没有,大早上人工捉虫,我亲眼所见。
哪有化肥农药?
80年代后期,我上高中,父亲去给我送粮食,化肥袋子上面打补丁。
我虚荣心太强,看到那袋子无地自容。

可以说,6070后,见证了G家从落后到繁荣的整个过程。
莫言的文章,的确是迎合了西方思维,贫穷,X开放,获得诺贝尔奖,
我认为,有很多作家的文章超越了莫言。
但是,莫言描述当时的中国,绝对不是虚构。这是需要我们正视的事实。









39# 2024-2-6 10:07 评论 收起评论
奔跑鐵腿 发表于 2024-2-6 10: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回顶部 发新帖 找站务
投诉与建议快速响应
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登录更方便
移动端
微信扫一扫到手机
随时看帖,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