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上午,伊川县实验小学明德楼“泥人张”工作室内,73岁的张学章老人为到学校报到的新生展示他刚刚烧制出炉的宋代“孩儿枕”,并现场为孩子们演示制作过程。
2019年“泥塑”被列入伊川县第五批非遗保护名录,伊川县实验小学因势利导在学校内开辟出专门工作室,供“泥塑非遗传承人”张学章开展教学,锻炼孩子们动手动脑能力、学习非遗知识之用。70多岁的张学章指导孩子们通过搓、揉、嵌、按、刮等一系列动作,制作出惟妙惟肖的人物泥塑。学生凭着自己的想象力,将泥巴揉成自己喜欢的东西,乐在其中。1950年出生的张学章,老家在伊川县彭婆镇槐庄村,据他介绍,因为家庭条件差,他拉过煤,卖过小米、大米,送过木头,都是为了挣学费。198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张学章接触到了捏泥人。他回忆说:“我在村里看到一个耍猴的,猴子喜怒哀乐的表情十分好玩,我就从旁边抓了一把修铁路翻出来的黄泥,捏出了好几个形态各异的泥猴子,孩子们一看就抢着要,连耍猴的都被逗笑了,那是我第一次捏泥人。”从那以后,张学章就爱上了捏泥人,干活之余,他总是拿着黄泥捏来捏去,有时候是泥人,有时候是小猫小狗等小动物,并且一捏起来,他就专注得能忘记所有事情。这一捏,就是34年。如今,不管是人物像、佛像,张学章随手就来,十多分钟就可以捏出一个造型复杂的唐朝贵妇头像,8刀就能把泥塑人物的五官和面部表情刻画得栩栩如生。
虽然只有小学文化,张学章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文学的热爱。没有钱买书,他就去借书,哪怕是杂志上的一张纸,他都看得津津有味。捏泥人对于张学章来说是一种如痴如醉的爱好,也是养家糊口的主要来源,他白天干活,晚上捏泥人。他的作品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泥人张”的名气越来越大。就这样,张学章靠着这门手艺成为村里为数不多的“有钱人”,还早早在县城买了房子。
伊川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负责人说,青少年是非遗传承保护的中坚力量。今后,将会有更多非遗项目走进校园,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让非遗保护、传承迸发出更强的生命力。(葛高远 张会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