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哲学家邵雍书法真迹探秘

2022-11-07 18:05 123465人阅读 3人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北宋哲学家邵雍书法真迹探秘

[复制链接]
飛龍在宇 发表于 2022-11-7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宋哲学家邵雍书法真迹探秘
翟智高
    古人历来认为:“字如其人,人如其字,文如其人,文以载道”,提倡“作字先做人,心正则笔正”。书法家历来注重字的气质、神韵,因为书法会反映出书写者的性格特征、志向、思想境界等。

一、邵雍书法风格与其父亲教诲有关

1、邵雍父亲“独喜文字”
     邵雍与他的父亲曾在伊川神荫原创办书院,“讲学于家”。作为教师,写得一手好字,尤其是毛笔字,是最基本的技能。据《宋邵子启贤公讳古墓志铭》记述:邵雍父亲“君性简宽,独喜文字,学用声律韵类 古今切正,为之解, 曰: 正声、 正字、 正音者论三十篇”。
     2016年,在伊川大莘店邵夫子祠遗址发现有模印字迹的土坯,经电子扫描,是楷书“安樂書院”四字。可能是邵夫子父子当年创办私塾,讲学于家时,用楷书书写的“安樂書院”招牌,被后人刻成石匾,再后来,此石匾被用来作为打土坯的“坯底”,因而打出来的土坯就有了“安樂書院”的字迹,砌在邵夫子書院旧址的墙上,从而得以保留下来:









      “大莘店邵夫子祠”石匾,由人民日报社原社长,解放军中将,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荣誉主席邵华泽先生書写。
2、孙辈记述爷爷字体“端正”
    邵雍的孙子邵博,著有《邵氏闻见后录》,其卷五中提到,他的爷爷邵雍书法字体端正:“康节手书《易》、《书》、《诗》、《春秋》字端正,无一误失”。
3、朱熹观赏邵雍书法真迹 爱不释手
    朱熹曾多次观赏邵雍的《戒子孙》书法真迹,并摹刻于石:“书邵康节诫子孙真蹟後。右芗林向氏所藏康节先生诫子孙之文也,熹尝从故友刘子澄得其摹本,刻石庐山白鹿精舍,今乃获覩其真,格言心画,模范一世,伯虎得而葆之,所以佑啓。厥後者为亡穷矣、借观累月,玩不释手,已复窃识其後而归之,绍熙甲寅八月 日,新安朱熹书于丰城传舍”。 在《跋邵康节‘检束’二字》写到:“康节先生志言大笔快意,而其书迹严谨如此,其从心所欲不逾矩者邪?庆元乙卯七月既望,后学朱熹观赵履常所藏‘检束’大字敬書”。(参见《四库备要》子部,《朱子大全 十卷 晦庵集卷八十三 撰跋》)
4、明代陶宗仪《书史会要》云:“康节工笔札”。
   这些记载都说明,邵雍的传世书法以端庄、遒劲、谨严见长。也与他受到父亲的教诲有关。
5、“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邵雍的父亲邵古“独喜文字”,对文字的分类、结构、读法、写法等,有很深的造诣,邵雍耳闻目睹,受益匪浅。邵雍曾回忆在伊川讲学于家时,努力学习书写大字,学习饮酒和吟诗,他在《忆昔吟》写到“忆昔初书大字时,学人饮酒与吟诗。苟非益友推金石,四十五年成一非”。邵雍崇拜唐代书法家柳公权,为什么呢,就是父亲邵古经常教诲邵雍,要学习西汉扬雄所说:“书,心画也”。要把唐代柳公权的名言:“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牢记在心。历史上流传千古的书法家几乎都是忠正廉洁、品质高尚的人,要学习他们的道德、人格、气节和他们的书法作品,书写的作品方能流传后世。
二、洛阳邙山出土邵雍的书法真迹
    根据有关资料记载,由于邵雍楷书、篆字书法精湛,很多人慕名请他书丹墓志,篆写墓志铭盖。洛阳出土邵雍书丹的墓志,目前所见的邵雍书法真迹,是民国十八年(1929年),在洛阳孟津朝阳井村西北出土的《宋祖士衡墓志铭》,邵雍用楷书撰写《宋故朝請大夫尚書禮部郎中上護軍范陽縣開國伯食邑七百戶賜紫金魚袋祖公墓誌銘》,落款署名为“伊川邵雍书丹并撰(篆)盖”和篆书《宋尚書禮部郎中祖公墓誌銘》盖。





  《祖士衡墓志》,呈正方形,边长73厘米,志文39行,满行40字,楷书,刻于北宋熙宁五年(1072)。祖无择撰文,邵雍书丹并篆盖,张琇镌刻。洛阳出土,1938年于右任捐藏西安碑林。墓志楷书。

    邵雍为《宋尚書禮部郎中祖公墓誌銘》所篆志盖,篆字成长方形,粗细匀称,平稳敦厚,转折处弧线圆润流畅,为当时篆书的正规写法。
    该墓志是宋神宗熙宁五年十二月初十(1073年),祖无择为叔父祖士衡撰写的墓志铭,邵雍书丹并撰(篆)盖。
《宋故朝請大夫尚書禮部郎中上護軍范陽縣開國伯食邑七百戶賜紫金魚袋祖公墓誌銘》祖无择撰文,邵雍书丹。收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夏,在洛阳孟津朝阳井村西北,还出土有邵雍书丹的《宋仁和县黄氏墓志铭》和篆文《宋仁和县黄氏墓志铭》盖。是熙宁五年十二月十日(祖无择妻黄氏的墓志铭和墓志盖)当时祖无择还在世,是邵雍的朋友。

邵雍篆书 宋仁和县黄氏墓志铭盖

     民国河南省博物馆(今河南省博物院)馆长关百益先生(曾任河南省通志馆编纂等职)评价说:“伊川邵康节先生学养湛深,为世所重,而遗迹罕传于世....康节先生以理学名世,不以篆法传,故其书(法)甚少称于世。今读此不啻与先生声款相接,益令人敬仰不已”(《河南金石志图》第一集,民国二十二年河南通志馆影印)。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考古系刘连香先生对此发表有论文,认为“这是目前难得一见的邵雍楷篆书法真迹,具有重要的书法与史料价值,甚为珍贵”(《北宋邵雍书篆祖士衡墓志考》四川文物 2008年第一期)。
三、撰写长达2395字的《姚奭墓志》
    除《祖士衡墓志》和《黄氏墓志铭》外,在洛阳北邙还出土有北宋简州军事推官姚奭的《姚奭墓志》,邵雍撰文,长达2395字,王慎言书丹,任逵篆盖。墓志呈四方形,高77厘米,宽79厘米,刻于宋熙宁五年(1072)。1938年于右任捐藏西安碑林。文中有“兵部尚书王拱辰”和“时青苗法初下,州郡民情忷忷,莫知攸济”等。由此可知,当年从伊川神荫原乡下把邵雍全家接到洛阳城的“西京留守王拱辰”,此时已官至兵部尚书。同时,将当时王安石变法实施“青苗法”引起民情忷忷的历史实情,写入志文,埋入地下,也间接表达了邵雍对当时时局的态度。

   《姚奭墓志》,邵雍撰文,长达2395字,王慎言书丹,任逵篆盖。收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从上述有关邵雍书法的出土文物,可以看出邵雍的文化素养和书法功底是相当高的。不仅使人们目睹邵雍的书法真迹,而且从从邵雍自写的“伊川邵雍书丹并撰盖”,证实他当年在伊川生活、讲学于家,在讲课之余,练就了精湛的书、篆书法技能。后来到古都洛阳后,除了继续他喜好的学术研究外,还能凭自己的书法艺术本事,在城市里自由谋生、惬意交友,快乐生活。
五、邵雍与祖无择
1、三十年的至交朋友
    祖无择(字 祖龙)曾在京城开封修皇上起居注、知制诰,加封龙图阁直学士,在当时也属京城高官。他请邵雍为叔父祖士衡和妻子黄氏书丹墓志铭,可见邵雍与祖无择二人有非同一般的关系。
《伊川击壤集》中,邵雍有多首诗写到“祖龙”祖无择。其一是《代书寄祖龙图》:
三十年交旧,相逢各白头。海壖曾共饮,洛社又同游。
脱屣风波池,开怀松桂秋。两眉从此后,应不着闲愁。
    这首诗写于熙宁五年,邵雍六十二岁。时受祖无择之托,为祖无择叔父祖士衡书丹墓志铭和篆书墓志铭盖。
    邵雍写好后,给祖无择写信,回忆了三十多年前(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刚隐居到伊川神荫原西南乡间时,曾与与祖无择共饮过酒(海壖,借指神荫原偏鄙乡间“陆海”伊水边,邵雍的诗中有“陆海卧龍收爪甲”的诗句。那时邵雍32岁,祖无择33岁,两人正是风华正茂刚过而立之年的青年,共饮美酒,指点江山,意气风发。自那以后,邵雍隐居山林二十年,不求功名利禄,安贫乐道,精心读史、写史;研易、画先天图;讲学、著书,完成“安乐窝中一部书--《皇极经世》和《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后又到洛阳居住。
2、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归宿
     祖无择走上了为官之路,于宋仁宗皇祐六年(1054年)任袁州知州(江西宜春),他看到当地儒学的教化作用逐渐削弱,学馆残缺破败的情况,担心人材流失,就与袁州通判颍川人陈侁一同察看了旧有的夫子庙,觉得太狭窄,不适宜改建为学馆,决定在城的东北角上建造新学馆,为国家培养人才。后被调回京城修皇上起居注、知制诰,加封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进学士,知郑、杭二州。
    在祖无择任知制诰之时,王安石也是知制诰。祖无择与王安石有些小矛盾,引起王的怀恨。
    宋神宗熙宁初年,王安石任丞相后,欲报复祖无择,就让监司想法治祖无择的罪。御史王子韶使两浙官吏汇报其它案情,牵扯到祖无择。王子韶为巴结王安石,就派内侍把祖无择捕捉到偏远的优州狱中。审查结果,无择没有贪污行为,只是贷官钱接济部下,及乘船越过限制而已。还是贬其为忠正军节度副使。不久,祖无择又被恢复了光禄卿、秘书监、集贤院学士等职,主管西京御史台,又移知信阳军。
   这一晃就是三十年,祖无择主管西京御史台,终于与邵雍相逢与洛阳,同游洛社,但二人都已是成了白发花甲老人了。
    邵雍另一首写给祖无择《和祖龙图见寄》诗,谈起两人分别三十多年来,走过的不同道路。
吾家职分是云山,不见云山不解颜。
游兴亦难拘日限,梦魂都不到人间。
烟岚欲极无涯乐,轩冕何尝有暂闲?
洛社交朋屡思约,几时曾得略跻攀?
   诗中的“轩冕”,借指表示身份的帽子,邵雍没当官,称为布衣,戴的帽子称“轩”。祖无择是官员,帽子称“冕”,“轩冕何尝有暂闲”是说二人虽然走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但成就不同,都忙忙碌碌没闲过)。
4、邵雍书法字的价值
   邵雍写给祖无择的第三封信,是《代书戏祖龙图》诗:
   祖兄同甲申,二十七日长。无怨可低眉,有欢能抵掌。
    交情日更深,道义久相尚。但欠书丹人,黄金八百两。
   原注:择之葬其亲也,书志用予姓名。
  
     诗中的“书志用予姓名”即邵雍书丹的《祖士衡墓志铭》和《黄氏墓志铭》,署名为“伊川邵雍书丹并撰(篆)盖”“但欠书丹人,黄金八百两”,是老朋友开玩笑(“戏”祖龙图)。
   《祖士衡墓志銘》收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是邵雍书法真品的文物实物。其书法字体规整大气,能为达官贵人书丹墓志铭,并署上自己的名字,说明邵雍的书法造诣已达到炉火纯青的水平。
     由这两方墓志“但欠书丹人,黄金八百两”,虽为“戏”言,但间接透露出当时书丹一方墓志铭和篆书墓志盖,费用约为黄金四百两。也证明邵雍的书法名气当时已享誉洛城,他的字是很值钱的。
六、邵雍对伊川感情之深
     邵雍虽已由伊川迁居洛阳多年,但在为别人书丹墓志时,仍署名为“伊川邵雍”,还自称“伊川翁”,把自己的诗集命名为《伊川击壤集》,可见他对伊川感情之深。
     邵雍在治平三年(1066年)作《伊川击壤集 序》:“《击壤集》,伊川翁自乐之诗也。非唯自乐,又能乐时,与万物之自得也。伊川翁曰:子夏谓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於中而形于言,声成其文而谓之音。是知怀其时则谓之志,感其物则谓之情,发其志则谓之言,扬其情则谓之声,言成章则谓之诗,声成文则谓之音,然后闻其诗,听其音,则人之志情可知之矣”。
    他父亲号“伊川丈人”,邵雍自称“伊川翁”。出土的《祖士衡墓志》落款“伊川邵雍书丹并撰盖”,而不是“洛阳邵雍”,确证了邵雍与父亲邵古由共城百泉迁到伊川神荫原西南隐居是史实,也确证宋·陈绎所作的《宋隐君邵子启贤公讳古墓志铭》:“铭曰:世范阳,家伊川”是真实可信的。由此也纠正了他的儿子邵伯温在《邵氏闻见录》中所写,邵雍全家由共城迁洛阳在“皇祐元年,自卫州共城奉大父伊川丈人迁居,门生怀州武陟知县侯绍曾字孝杰助其行。初寓天宫寺三学院”。而不提“迁伊川”,明显与其爷爷《邵古墓志铭》记载“家伊川”不符。
七、邵雍篆墓志铭盖的绝活,司马光 文彦博很赞赏
       邵雍用篆字为墓志铭撰盖的绝活,让他的好友司马光、文彦博称羡不已,纷纷跟着邵雍学习篆书墓志铭盖的技巧,并熟练应用。几百年后的1976年,在伊川出土的王拱辰墓志铭盖,就是文彦博用篆字书写的。


宋 彰德军节度使北京留守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懿恪王公墓铭盖  文彦博篆。


       2008年,在洛阳邙山出土富弼墓志铭,墓志铭的盖,是司马光用篆书写的。
      司马光篆书 富弼墓志盖 “宋开府仪同三司守司徒致仕韩国公赠太尉谥文忠富公墓铭”,志石1.4米见方、厚35厘米,全文7000多字。为司马光极其罕见的篆书书迹。
  
      这些出土文物,印证了邵雍与司马光、文彦博、富弼、王拱辰、祖无择等达官贵人的交往是真实的,邵雍所写不是虚言:
《闲吟四首其一》
“居洛八九载,投心唯二三。
相逢各白首,共坐多清谈。
人事已默定,世情曾久谙。
酒行勿相逼,徐得奉醺酣。”

《四贤吟》
“彦国之言铺陈,晦叔之言简当。(富弼字彦国。吕晦叔即吕公著,字晦叔)
君实之言优游,伯淳之言调畅。(司马光字君实。 程颢字伯淳)
四贤洛阳之名望,是以在人之上。
有宋熙宁之间,大为一时之壮。”

八、邵雍从“心”到“书”,效法唐代柳公权
     邵雍特别喜欢唐代柳公权的名言:“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并牢记在心。从出土的邵雍书法看,特别与柳公权的书法相接近。

《玄秘塔碑》裴休撰文 柳公权书丹(局部) 唐会昌元年(841)

柳公权书 唐廻元观钟楼碑(局部)
对比一下邵雍书丹《祖士衡墓志》的书法,与柳公权的书法确实很相似:



邵雍书丹《祖士衡墓志铭》(局部)

     那些认为“邵雍不种地、不经商、无产业,靠啥养活?”的疑问,还有说邵雍是靠高官们资助或是靠算卦生活的,是不了解邵雍那时的情况。不说邵雍在历史、数理、易学、诗词等方面的造诣和卓越贡献,单凭邵雍的书法功力,他完全可以以一手好字,挣钱研究学术,挣钱养活全家。
    从邵雍的书法真迹可以看出,他的书法字体端正浑厚,布局规整结构均匀,一笔不苟。严谨之中不失劲挺,笔划稳健,气韵畅通,笔势起落顿提自然,功力深厚。实为庄重书体之典范。邵雍确实是“字如其人”做到了“心正、身正、笔正”。
   九、邵雍的人生经历,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官宦,为国为民有贡献者,就会名留青史。但历代大多数的官,从来都是历史活剧的过客。邵雍执意不跻身官场,不刻意攀附高官。但他一介布衣,却凭着在哲学、理学、史学、易学、诗词、书法等学术方面过人的造诣,成为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享祭于文庙的“布衣圣人”。






怀锦先生 发表于 2022-11-8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邵子曰:道在兹矣,遂居洛。
沙发 2022-11-8 00:41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飛龍在宇 发表于 2022-11-11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宋哲学家邵雍书法真迹探秘(附图)
翟智高
    古人历来认为:“字如其人,人如其字,文如其人,文以载道”,提倡“作字先做人,心正则笔正”。书法家历来注重字的气质、神韵,因为书法会反映出书写者的性格特征、志向、思想境界等。

一、邵雍书法风格与其父亲教诲有关

1、邵雍父亲“独喜文字”
     邵雍与他的父亲曾在伊川神荫原创办书院,“讲学于家”。作为教师,写得一手好字,尤其是毛笔字,是最基本的技能。据《宋邵子启贤公讳古墓志铭》记述:邵雍父亲“君性简宽,独喜文字,学用声律韵类 古今切正,为之解, 曰: 正声、 正字、 正音者论三十篇”。
     2016年,在伊川大莘店邵夫子祠遗址发现有模印字迹的土坯,经电子扫描,是楷书“安樂書院”四字。可能是邵夫子父子当年创办私塾,讲学于家时,用楷书书写的“安樂書院”招牌,被后人刻成石匾,再后来,此石匾被用来作为打土坯的“坯底”,因而打出来的土坯就有了“安樂書院”的字迹,砌在邵夫子書院旧址的墙上,从而得以保留下来:
邵夫子祠旧址发现有印着“安樂書院”字样的土坯.png

001OxvJRzy7leuTbyN8c6&690.jpg

邵华泽题写伊川“大莘店邵夫子祠”安樂書院大门楼匾牌A.jpg

甲午大年初一 大莘店邵夫子祠安樂書院大门楼正面A.jpg





      “大莘店邵夫子祠”石匾,由人民日报社原社长,解放军中将,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荣誉主席邵华泽先生書写。
2、孙辈记述爷爷字体“端正”
    邵雍的孙子邵博,著有《邵氏闻见后录》,其卷五中提到,他的爷爷邵雍书法字体端正:“康节手书《易》、《书》、《诗》、《春秋》字端正,无一误失”。
3、朱熹观赏邵雍书法真迹 爱不释手

    朱熹曾多次观赏邵雍的《戒子孙》书法真迹,并摹刻于石:“书邵康节诫子孙真蹟後。右芗林向氏所藏康节先生诫子孙之文也,熹尝从故友刘子澄得其摹本,刻石庐山白鹿精舍,今乃获覩其真,格言心画,模范一世,伯虎得而葆之,所以佑啓。厥後者为亡穷矣、借观累月,玩不释手,已复窃识其後而归之,绍熙甲寅八月 日,新安朱熹书于丰城传舍”。 在《跋邵康节‘检束’二字》写到:“康节先生志言大笔快意,而其书迹严谨如此,其从心所欲不逾矩者邪?庆元乙卯七月既望,后学朱熹观赵履常所藏‘检束’大字敬書”。(参见《四库备要》子部,《朱子大全 十卷 晦庵集卷八十三 撰跋》)
微信图片_20221111190530.jpg
4、明代陶宗仪《书史会要》云:“康节工笔札”。
   这些记载都说明,邵雍的传世书法以端庄、遒劲、谨严见长。也与他受到父亲的教诲有关。
5、“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邵雍的父亲邵古“独喜文字”,对文字的分类、结构、读法、写法等,有很深的造诣,邵雍耳闻目睹,受益匪浅。邵雍曾回忆在伊川讲学于家时,努力学习书写大字,学习饮酒和吟诗,他在《忆昔吟》写到“忆昔初书大字时,学人饮酒与吟诗。苟非益友推金石,四十五年成一非”。邵雍崇拜唐代书法家柳公权,为什么呢,就是父亲邵古经常教诲邵雍,要学习西汉扬雄所说:“书,心画也”。要把唐代柳公权的名言:“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牢记在心。历史上流传千古的书法家几乎都是忠正廉洁、品质高尚的人,要学习他们的道德、人格、气节和他们的书法作品,书写的作品方能流传后世。
二、洛阳邙山出土邵雍的书法真迹
    根据有关资料记载,由于邵雍楷书、篆字书法精湛,很多人慕名请他书丹墓志,篆写墓志铭盖。洛阳出土邵雍书丹的墓志,目前所见的邵雍书法真迹,是民国十八年(1929年),在洛阳孟津朝阳井村西北出土的《宋祖士衡墓志铭》,邵雍用楷书撰写《宋故朝請大夫尚書禮部郎中上護軍范陽縣開國伯食邑七百戶賜紫金魚袋祖公墓誌銘》,落款署名为“伊川邵雍书丹并撰(篆)盖”和篆书《宋尚書禮部郎中祖公墓誌銘》盖。
北宋伊川邵雍书丹,宋故朝請大夫尚書禮部郎中上護軍范陽縣開國伯食邑七百戶賜紫金魚袋.jpg

伊川邵雍书丹并撰盖.jpg

伊川邵雍书丹:宋故朝請大夫尚書禮部郎中上護軍范陽縣開國伯食邑七百戶賜紫金魚袋祖公.jpg



  《祖士衡墓志》,呈正方形,边长73厘米,志文39行,满行40字,楷书,刻于北宋熙宁五年(1072)。祖无择撰文,邵雍书丹并篆盖,张琇镌刻。洛阳出土,1938年于右任捐藏西安碑林。墓志楷书。

    邵雍为《宋尚書禮部郎中祖公墓誌銘》所篆志盖,篆字成长方形,粗细匀称,平稳敦厚,转折处弧线圆润流畅,为当时篆书的正规写法。
    该墓志是宋神宗熙宁五年十二月初十(1073年),祖无择为叔父祖士衡撰写的墓志铭,邵雍书丹并撰(篆)盖。
《宋故朝請大夫尚書禮部郎中上護軍范陽縣開國伯食邑七百戶賜紫金魚袋祖公墓誌銘》祖无择撰文,邵雍书丹。收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夏,在洛阳孟津朝阳井村西北,还出土有邵雍书丹的《宋仁和县黄氏墓志铭》和篆文《宋仁和县黄氏墓志铭》盖。是熙宁五年十二月十日(祖无择妻黄氏的墓志铭和墓志盖)当时祖无择还在世,是邵雍的朋友。
伊川邵雍撰 宋仁和县黄氏墓志铭盖(篆盖)1.jpg
邵雍篆书 宋仁和县黄氏墓志铭盖

     民国河南省博物馆(今河南省博物院)馆长关百益先生(曾任河南省通志馆编纂等职)评价说:“伊川邵康节先生学养湛深,为世所重,而遗迹罕传于世....康节先生以理学名世,不以篆法传,故其书(法)甚少称于世。今读此不啻与先生声款相接,益令人敬仰不已”(《河南金石志图》第一集,民国二十二年河南通志馆影印)。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考古系刘连香先生对此发表有论文,认为“这是目前难得一见的邵雍楷篆书法真迹,具有重要的书法与史料价值,甚为珍贵”(《北宋邵雍书篆祖士衡墓志考》四川文物 2008年第一期)。
三、撰写长达2395字的《姚奭墓志》
    除《祖士衡墓志》和《黄氏墓志铭》外,在洛阳北邙还出土有北宋简州军事推官姚奭的《姚奭墓志》,邵雍撰文,长达2395字,王慎言书丹,任逵篆盖。墓志呈四方形,高77厘米,宽79厘米,刻于宋熙宁五年(1072)。1938年于右任捐藏西安碑林。文中有“兵部尚书王拱辰”和“时青苗法初下,州郡民情忷忷,莫知攸济”等。由此可知,当年从伊川神荫原乡下把邵雍全家接到洛阳城的“西京留守王拱辰”,此时已官至兵部尚书。同时,将当时王安石变法实施“青苗法”引起民情忷忷的历史实情,写入志文,埋入地下,也间接表达了邵雍对当时时局的态度。
《姚爽墓志》,邵雍撰文,长达2395字,王慎言书丹,任逵篆盖。1.jpg
   《姚奭墓志》,邵雍撰文,长达2395字,王慎言书丹,任逵篆盖。收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从上述有关邵雍书法的出土文物,可以看出邵雍的文化素养和书法功底是相当高的。不仅使人们目睹邵雍的书法真迹,而且从从邵雍自写的“伊川邵雍书丹并撰盖”,证实他当年在伊川生活、讲学于家,在讲课之余,练就了精湛的书、篆书法技能。后来到古都洛阳后,除了继续他喜好的学术研究外,还能凭自己的书法艺术本事,在城市里自由谋生、惬意交友,快乐生活。
五、邵雍与祖无择
1、三十年的至交朋友
    祖无择(字 祖龙)曾在京城开封修皇上起居注、知制诰,加封龙图阁直学士,在当时也属京城高官。他请邵雍为叔父祖士衡和妻子黄氏书丹墓志铭,可见邵雍与祖无择二人有非同一般的关系。
《伊川击壤集》中,邵雍有多首诗写到“祖龙”祖无择。其一是《代书寄祖龙图》:
三十年交旧,相逢各白头。海壖曾共饮,洛社又同游。
脱屣风波池,开怀松桂秋。两眉从此后,应不着闲愁。
    这首诗写于熙宁五年,邵雍六十二岁。时受祖无择之托,为祖无择叔父祖士衡书丹墓志铭和篆书墓志铭盖。
    邵雍写好后,给祖无择写信,回忆了三十多年前(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刚隐居到伊川神荫原西南乡间时,曾与与祖无择共饮过酒(海壖,借指神荫原偏鄙乡间“陆海”伊水边,邵雍的诗中有“陆海卧龍收爪甲”的诗句。那时邵雍32岁,祖无择33岁,两人正是风华正茂刚过而立之年的青年,共饮美酒,指点江山,意气风发。自那以后,邵雍隐居山林二十年,不求功名利禄,安贫乐道,精心读史、写史;研易、画先天图;讲学、著书,完成“安乐窝中一部书--《皇极经世》和《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后又到洛阳居住。
2、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归宿
     祖无择走上了为官之路,于宋仁宗皇祐六年(1054年)任袁州知州(江西宜春),他看到当地儒学的教化作用逐渐削弱,学馆残缺破败的情况,担心人材流失,就与袁州通判颍川人陈侁一同察看了旧有的夫子庙,觉得太狭窄,不适宜改建为学馆,决定在城的东北角上建造新学馆,为国家培养人才。后被调回京城修皇上起居注、知制诰,加封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进学士,知郑、杭二州。
    在祖无择任知制诰之时,王安石也是知制诰。祖无择与王安石有些小矛盾,引起王的怀恨。
    宋神宗熙宁初年,王安石任丞相后,欲报复祖无择,就让监司想法治祖无择的罪。御史王子韶使两浙官吏汇报其它案情,牵扯到祖无择。王子韶为巴结王安石,就派内侍把祖无择捕捉到偏远的优州狱中。审查结果,无择没有贪污行为,只是贷官钱接济部下,及乘船越过限制而已。还是贬其为忠正军节度副使。不久,祖无择又被恢复了光禄卿、秘书监、集贤院学士等职,主管西京御史台,又移知信阳军。
   这一晃就是三十年,祖无择主管西京御史台,终于与邵雍相逢与洛阳,同游洛社,但二人都已是成了白发花甲老人了。
    邵雍另一首写给祖无择《和祖龙图见寄》诗,谈起两人分别三十多年来,走过的不同道路。
吾家职分是云山,不见云山不解颜。
游兴亦难拘日限,梦魂都不到人间。
烟岚欲极无涯乐,轩冕何尝有暂闲?
洛社交朋屡思约,几时曾得略跻攀?
   诗中的“轩冕”,借指表示身份的帽子,邵雍没当官,称为布衣,戴的帽子称“轩”。祖无择是官员,帽子称“冕”,“轩冕何尝有暂闲”是说二人虽然走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但成就不同,都忙忙碌碌没闲过)。
4、邵雍书法字的价值
   邵雍写给祖无择的第三封信,是《代书戏祖龙图》诗:
   祖兄同甲申,二十七日长。无怨可低眉,有欢能抵掌。
    交情日更深,道义久相尚。但欠书丹人,黄金八百两。
   原注:择之葬其亲也,书志用予姓名。
  
     诗中的“书志用予姓名”即邵雍书丹的《祖士衡墓志铭》和《黄氏墓志铭》,署名为“伊川邵雍书丹并撰(篆)盖”“但欠书丹人,黄金八百两”,是老朋友开玩笑(“戏”祖龙图)。
   《祖士衡墓志銘》收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是邵雍书法真品的文物实物。其书法字体规整大气,能为达官贵人书丹墓志铭,并署上自己的名字,说明邵雍的书法造诣已达到炉火纯青的水平。
     由这两方墓志“但欠书丹人,黄金八百两”,虽为“戏”言,但间接透露出当时书丹一方墓志铭和篆书墓志盖,费用约为黄金四百两。也证明邵雍的书法名气当时已享誉洛城,他的字是很值钱的。
六、邵雍对伊川感情之深
     邵雍虽已由伊川迁居洛阳多年,但在为别人书丹墓志时,仍署名为“伊川邵雍”,还自称“伊川翁”,把自己的诗集命名为《伊川击壤集》,可见他对伊川感情之深。
     邵雍在治平三年(1066年)作《伊川击壤集 序》:“《击壤集》,伊川翁自乐之诗也。非唯自乐,又能乐时,与万物之自得也。伊川翁曰:子夏谓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於中而形于言,声成其文而谓之音。是知怀其时则谓之志,感其物则谓之情,发其志则谓之言,扬其情则谓之声,言成章则谓之诗,声成文则谓之音,然后闻其诗,听其音,则人之志情可知之矣”。
    他父亲号“伊川丈人”,邵雍自称“伊川翁”。出土的《祖士衡墓志》落款“伊川邵雍书丹并撰盖”,而不是“洛阳邵雍”,确证了邵雍与父亲邵古由共城百泉迁到伊川神荫原西南隐居是史实,也确证宋·陈绎所作的《宋隐君邵子启贤公讳古墓志铭》:“铭曰:世范阳,家伊川”是真实可信的。由此也纠正了他的儿子邵伯温在《邵氏闻见录》中所写,邵雍全家由共城迁洛阳在“皇祐元年,自卫州共城奉大父伊川丈人迁居,门生怀州武陟知县侯绍曾字孝杰助其行。初寓天宫寺三学院”。而不提“迁伊川”,明显与其爷爷《邵古墓志铭》记载“家伊川”不符。
七、邵雍篆墓志铭盖的绝活,司马光 文彦博很赞赏
       邵雍用篆字为墓志铭撰盖的绝活,让他的好友司马光、文彦博称羡不已,纷纷跟着邵雍学习篆书墓志铭盖的技巧,并熟练应用。几百年后的1976年,在伊川出土的王拱辰墓志铭盖,就是文彦博用篆字书写的。

宋 彰德军节度使北京留守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懿恪王公墓铭盖  文彦博篆书.jpg

宋 彰德军节度使北京留守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懿恪王公墓铭盖  文彦博篆。
司马光亲笔篆书 富弼墓志盖 宋开府仪同三司守司徒致仕韩国公赠太尉谥文忠富公墓铭.jpg

       2008年,在洛阳邙山出土富弼墓志铭,墓志铭的盖,是司马光用篆书写的。
      司马光篆书 富弼墓志盖 “宋开府仪同三司守司徒致仕韩国公赠太尉谥文忠富公墓铭”,志石1.4米见方、厚35厘米,全文7000多字。为司马光极其罕见的篆书书迹。
  
      这些出土文物,印证了邵雍与司马光、文彦博、富弼、王拱辰、祖无择等达官贵人的交往是真实的,邵雍所写不是虚言:
《闲吟四首其一》
“居洛八九载,投心唯二三。
相逢各白首,共坐多清谈。
人事已默定,世情曾久谙。
酒行勿相逼,徐得奉醺酣。”

《四贤吟》
“彦国之言铺陈,晦叔之言简当。(富弼字彦国。吕晦叔即吕公著,字晦叔)
君实之言优游,伯淳之言调畅。(司马光字君实。 程颢字伯淳)
四贤洛阳之名望,是以在人之上。
有宋熙宁之间,大为一时之壮。”

八、邵雍从“心”到“书”,效法唐代柳公权
     邵雍特别喜欢唐代柳公权的名言:“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并牢记在心。从出土的邵雍书法看,特别与柳公权的书法相接近。
《玄秘塔碑》裴休撰文 柳公权书丹(局部).jpg
《玄秘塔碑》裴休撰文 柳公权书丹(局部) 唐会昌元年(841)

柳公权书 唐廻元观钟楼碑(局部).png
柳公权书 唐廻元观钟楼碑(局部)
对比一下邵雍书丹《祖士衡墓志》的书法,与柳公权的书法确实很相似:
伊川邵雍书丹并撰盖4.jpg

伊川邵雍书丹并撰盖3.jpg

伊川邵雍3.jpg
邵雍书丹《祖士衡墓志铭》(局部)

     那些认为“邵雍不种地、不经商、无产业,靠啥养活?”的疑问,还有说邵雍是靠高官们资助或是靠算卦生活的,是不了解邵雍那时的情况。不说邵雍在历史、数理、易学、诗词等方面的造诣和卓越贡献,单凭邵雍的书法功力,他完全可以以一手好字,挣钱研究学术,挣钱养活全家。
    从邵雍的书法真迹可以看出,他的书法字体端正浑厚,布局规整结构均匀,一笔不苟。严谨之中不失劲挺,笔划稳健,气韵畅通,笔势起落顿提自然,功力深厚。实为庄重书体之典范。邵雍确实是“字如其人”做到了“心正、身正、笔正”。
   九、邵雍的人生经历,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官宦,为国为民有贡献者,就会名留青史。但历代大多数的官,从来都是历史活剧的过客。邵雍执意不跻身官场,不刻意攀附高官。但他一介布衣,却凭着在哲学、理学、史学、易学、诗词、书法等学术方面过人的造诣,成为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享祭于文庙的“布衣圣人”。
伊川安乐佳城邵雍塑像立像2.jpg





板凳 2022-11-11 19:30 评论 收起评论
这里有稫意思 发表于 2023-1-25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理学鼻祖啊?公认周敦颐,可他也是五子之一。
地板 2023-1-25 08:40 评论 收起评论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回顶部 发新帖 找站务
投诉与建议快速响应
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登录更方便
移动端
微信扫一扫到手机
随时看帖,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