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证券时报报道了一个简短而重大的消息:
4月12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机构成员召开会议,讨论关于放开商业银行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事宜。
外媒报道也跟进了相关消息:
央行拟允许商业银行适当提高存款利率的浮动上限,按银行的规模分批进行。
基本板上钉钉。
这是利率市场化又一个重大进展,而在这之前的1天,易纲行长才表态要努力让“货币市场利率和基准利率合并成一条”。
关于存贷款利率,其实早在2013年,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就已经被取消,而到了2015年,一年期以上的定期存款利率上限又被取消。 所以,理论上自2015年开始,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自主决定存贷款利率。
但就在2013年,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成立,该机制旨在维护金融市场正当竞争,简单说,虽然存贷款利率放开后,但各家银行不能搞恶性价格战,比如以过高利率吸收存款。
该机制生效后,实际效果是形成了“利率同盟”,各家银行都保持高度默契,存款利率最多在基准利率上浮40%-50%。
昨天的消息,就是告诉我们,这个“利率同盟”的利率上限要放开。
放开之后,各家银行在争夺存款上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而且几乎可以断定,银行存款利率将会上调,银行的资金成本将会上升,相应地银行发放贷款的利率也会进一步提高。
这次释放出的消息,与经济学家管清友在博鳌论坛上“买不起房也要借钱要多买两套”的杠杆论断实际上形成了正面交锋。
目前全球十年的宽松周期已经进入尾声,全球主要央行都开始收紧利率,对此易纲也明确表示“我国也准备好了进行这样的改变”。
据此汇天找房网得到的信号是,房地产市场的预期将会加速回归中性。
前几天,有网友在头条问:
手里有套市值100万的房子,无贷款无存款,现在有渠道借到利率非常低的首付,要不要入手一套价格240万的房子?
我想说的是,最新的信号显示,杠杆的玩法已经走入死胡同,现在谁还敢这么干,就是与洪流作对,买房暴富这种念头不该有了。
不得不说,这届班子的决心是坚定的,引导市场预期的效率是非常高的。
要改变地产预期,要让大家相信“房住不炒”,什么调控什么公证摇号,都不管用,只有实打实的提高资金成本才是关键。只有真的让你感到肉疼了,你才不会继续伸手在购房合同上签字。
就房贷利率来说,目前基准利率尚未真正上调,已经背负房贷的人不会受影响,但银行存款利率上调已经势在必行,所以房贷利率还会继续上浮,上浮20%已经让我们觉得相当难受,但必须要承认的是,它还会进一步上调。
虽然这是很伤刚需的一件事,但别无选择,局部得服从于整体利益。
具体来看,一线城市共有产权房和租赁住房已经开始发力,后续房价已基本趋稳,倒是留给三四线城市的时间不多了。至于二线城市,过去一年他们大规模吸纳人口,房价还有一定支撑,但房贷利率收紧的预期会遏制投资和投机冲动,这个时候,“买不起房还要借钱多买两套房”,是很危险的一件事。
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汇天的观点和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