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江歌母亲诉刘鑫生命权纠纷案在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法院开庭。可能很多人已经记不清四年多前有个女孩儿在日本被杀害,但她的母亲一直都在努力奔波,想为女儿讨个说法。
关于案件细节各种媒体都有详细描述,我想谈谈:什么样的孩子更容易保护好自己,以及家长如何帮助他们具有这种能力。
首先,从内心珍爱自己,这样才能及时感知危险。
虽然青少年常常不可一世舍我其谁的样子,但同时都还有不能笃定接纳自我的另一面。换句话说,一个人曾经怎么打击别人,就在某个时刻这样苛刻地批判过自己。而这种想好,向好,又觉得自己不够好的心理有时候会被坏人利用,比如,精神控制虐待的人会传递“被我这样优秀的人爱是你唯一的价值”,摧毁人的自尊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
反之,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很好,很有价值,有人爱而且值得这种爱,那么遇到侵害的时候就会比较警觉,拒绝,走开或者求助。无论是身体方面还是精神方面都如此。
对家长的提示:
为孩子提供与年龄相符的身心保护,坚决避免通过言语行动增强孩子的低劣感,自然表达关爱和愉悦,促进这种爱和被爱的感受内化。
其次,充分了解真实的世界,知道应该提防什么。
基于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和教育孩子的发心,很多家长会片面强调外部环境的某一部分。有的怕孩子内心灰暗,就经常描述美好的东西,即使遇到不好的,也会千方百计解释或掩饰;另一部分人则担心孩子太过天真,将来受骗,就会反复强调世事险恶,尤其在孩子为某件事很开心时,一盆凉水浇下去,很扫兴。
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非常大,未来容易形成狭隘局限的思维方式,要么傻得看不出好赖人儿,要么处处设防,自我消耗,喜事临门也好像惴惴不安。
对家长的提示:
尽可能摘掉“有色眼镜”,帮助孩子接触更多的人,了解更广泛的世界,培养全面看问题的能力。比如,当一个初中生说“女生就是爱讲别人坏话”,和他讨论班里有几个女生,发现谁有这个特点,占比多大等等。
最后,提高能力与擅用资源。
有个学跆拳道的姑娘和妈妈有这样一段对话:“学了这么久,如果遇到坏人你能打过吗?”“不知道,但打不过我可以跑啊,我跑得快!”保护自己是需要些实际能力的,强壮的身体,灵活的头脑,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些最基础的东西对人的帮助常常最大。
还有就是对社会规则的充分运用。知道遇见困难可以向哪些人和机构求助;了解交通法规避免事故,即使有冲突也不至于吓傻,知道大体承担什么责任;无论谁,打人侮辱人都是不对的,有人管……看起来只是生活常识,确实不是每个人都清楚,更别提怎么用了。
对家长的提示:
关注孩子生活与学习的底层能力,了解科学的身心健康知识并付诸实践,重视培养衣食住行的自我规划和管理。
先活着再活好,先生存再发展。小时候,保护好孩子当然是大人的责任,随着时间推移,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把这个责任一点点转移到不断成长成熟的他们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