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安乐佳城 <span]<span] 邵雍被宋哲宗皇帝赐谥“康节”,宋淳佑元年(1241年),宋理宗诏邵雍从祀孔庙,封邵雍为“新安伯”,意为新城安乐之伯。程颢称邵雍为“内圣外王”。 邵雍曾随父亲邵古隐居于伊川神阴原西南,(今平等村)。据《宋隐君邵子启贤公墓志铭》记载,“尧夫侍亲,往来洛阳,见山川水竹之胜,人情舒遐,遂于闲旷之地,架屋竹间,水流其门,浩然其趣,(其父)自号伊川丈人。”“铭曰,世范阳,家伊川,神荫原,原西南”。 后来,邵雍迁到洛阳居住,回伊川大莘店为父母上坟,看到当年他随父母在此居住,故居仍在山川未改,但人去房空,只有自己独自一人独来独往,伤感万分。当时的心情他有诗记之:“梦里到乡关,乡关二十年,依稀新国土,隐约旧山川”。 <span] <span] 从居住过的大莘店村安乐书院到卧龙山邵古坟园有二三里地,邵雍对上坟沿途有诗描写当时景色,诗云:“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到父母坟前,看到荒坟,想起父母养育之恩,反复徘徊不忍离开。他在坟前写下当时的心情:“三尺荒坟百尺山,生身慈爱在其间。此情至死不能尽,日暮徘徊又且还”。“气候如当日,山川似旧时,独来还独往,此意有谁知?” 平等村内有邵夫子祠旧址。发现有模印着反写的“安乐书院”字样的土坯: “安乐书院”土坯在伊川平等村原邵夫子祠遗址的发现,证实“宋史,邵雍传”中关于“先生讲学于家,未尝强于语人。乡里化之,远近尊之,士大夫过洛者,不之官府必至先生家”。记述邵雍在家办私人书院“安乐书院”是真实的。二程在伊川鸣皋办“伊川书院”,张齐贤在伊川酒后海角镇办“和乐书院”,两者与邵雍都是同时代人。 <span] <span] 康熙皇帝亲书《学达性天》匾曾由钦差喀拜亲送到该祠,“皇上御匾到洛,文武官员、缙绅士庶、跪迎郊外、欢传百里、送到嵩邑莘店镇邵夫子祠、钦差开御箱悬挂”。 邵雍随父隐居神荫原的二十多年间,除“讲学于家”养家糊口外,还对历史演变、朝代兴衰规律有独到的研究。著有《皇极经世》、《渔樵问对》、《观物内外篇》、《伊川击壤集》等哲学名著,对易学的研究更是由表及里,洞彻蕴奥,对象数学的研究尤其有建树。他所画〈伏羲六十四卦方图和圆图〉,按二进制数码排列,是后世电子计算机采用二进制的理论基础, 他所写《伊川击壤集》诗中有“乾遇巽时观月窟,地逢雷处识天根,天根月窟常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意思是说,三个阳爻即八卦中的乾(≡)“|||”,与八卦中的巽(||¦)“||0”相配组成复卦(|||||¦)“|||||0”,可观见月窟(¦)“0”。三个阴爻即八卦中的坤(¦¦¦)“000” ,地(坤)逢雷(震¦¦|)“00|” 组成复卦(¦¦¦¦¦|)“00000|”,能识别天根|。天根|和月窟0(¦)反复不同的数码组合变幻以至无穷,可以实现任何事物的象(图像)与数(数码)之间的转变。邵雍将阳爻—(︱)命名为“天根”,绝妙而切题;将阴爻-- (0) 命名为“月窟”(即,月亮似的圆圆的窟隆,形象又准确。对解读《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很有帮助(点击下面图片可看大图):
朱熹把这幅图收录入其著作《周易本义》。德国学者莱布尼茨在研究邵雍的象数理论后,写出了著名的“论二进制”。根据二进制的理论,电子计算机由此而发明。邵雍当之无愧的成为现代电子计算采用二进制的启蒙者。今天世界已进入数码时代,目前已有每秒钟运算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电视,手机,电脑,数码像机…‥,图像与数字相互转换已是司空见惯。哪一样不是邵雍预言的“天根|和月窟0(¦)”变幻的结果呢。 按照邵雍的图,天根|和月窟0(¦)反复不同的数码组合复加变幻以至无穷,可以实现任何事物的象(图像)与数(数码)之间的转变。通过0与1引申,就可以表示一切数字,如000,001,010,011,100分别可与易经八卦阴阳二爻变幻对应,伏羲图的六十四个卦就是如此排列,把阴爻看作0,把阳爻看作1,所有的卦象也就0和1的组合。比如坤卦就是000000,乾卦就是111111,大有卦就是111101等等。邵雍的《伏羲图的先天六十四个卦图》,正好是二进制算术从0到63有规律的数码排列图。
德国学者莱布尼兹在研究邵雍的先天六十四个卦象数理论,在邵雍睿智的启迪下,莱布尼茨最终悟出了二进制数之真谛,写出了著名的“论二进制”。莱布尼茨撰写的论文《二进位算术的阐述——关于只用0与1兼论其用处及伏羲氏所用数字的意义》发表在
法国《皇家科学院院刊》,收稿日期为1703年5月5日,出版日期1705年。(参考资料:价值中国网 > 文化/社会 > 历史/哲学 > 邵雍天根月窟象数理论对世界科学文明的贡献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6/4/23/27930.html)
可以说,邵雍的象数(数码)理论,是对现代文明最有意义的贡献。为世界科学文明作出了不朽的贡献。电子计算机和数码技术的推广,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邵康节的34代孙、香港亿万富翁邵逸夫先生,自1987年至2006年向中国内地文化教育事业捐款达34亿元。
邵康节后裔、人民日报社原社长、解放军中将、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会长邵华泽,1994年题词“岁月易调谢,善恶难湮论”,刻碑立于邵夫子墓山门前。邵康节后裔还有当代易坛泰斗、预测大师邵伟华等。五湖四海的人们纷纷到安乐佳城来寻找灵感,把他当圣人敬。 邵逸夫100岁时的清明节,派他的亲外甥姜廉清等八人,专程到邵雍墓地“安乐佳城”和邵雍父亲伊川丈人邵古隐居故地伊川(平等)大莘店考察,这里也是邵雍“讲学于家,乡里化之,远近尊之”的讲学旧址“安乐书院”,代表邵逸夫先生虔诚祭拜邵康节。 邵逸夫的亲外甥姜廉清姊妹四人在邵夫子墓'安乐佳城": 邵逸夫的外甥姜廉清先生(前排中)等在安乐佳城: 姜廉清回香港后,当年农历八月初八(9月18日),百岁的邵逸夫一行来洛参观访问,本来当地政府拟安排邵逸夫到先祖邵雍的安乐佳城和安乐书院拜谒,下图,邵逸夫在洛阳机场接受献花: 图为各地人们拜谒邵雍这位不朽的思想家和易学圣人:
5#
2019-12-23 20:08
评论(0)
收起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