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规律,让中医药根深叶茂(人民时评)

2019-12-01 03:38 114749人阅读 8人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遵循规律,让中医药根深叶茂(人民时评)

[复制链接]
怀锦先生 发表于 2019-12-1 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遵循规律,让中医药根深叶茂(人民时评)
——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加快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引。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缕药香穿越古今……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近百年来,随着西风东渐,西医成为主流医学,中医药呈边缘化趋势。事实证明,中医药一旦背离了自身发展规律,中医西化,特色弱化,必将丧失自我。因此,无论看待中医、研究中医,还是运用中医、推广中医,必须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是如此。
        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必须保持中医药的本色。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调和致中、辨证论治等中医基本理论,蕴含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医药形成了独特的宇宙观、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防治观。这些理论是长期积淀形成的,是中医药生存发展的根基。眼下,不少中医秘方、验方和诊疗技术面临失传的风险。我们应该把藏在古籍、散在民间、融入生活的中医药技术充分发掘出来,整理收集保护起来,更好地传承下来,为人类健康造福。
        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必须改革中医药管理体制。中医和西医虽有共通之处,但诊治思维不同、防治手段各异,在管理上必然有所区别。我们应把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作为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有利于提升中医药疗效、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原则,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体制。如果简单套用西医管理模式,很可能会事与愿违,阻碍中医药的发展。因此,我们要突出中医药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把中医药特色优势用制度、标准、规范固定下来,把中医药的根脉保存好。
        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并不意味着自我封闭,更不是墨守成规。中医药发展需要兼容并蓄,借鉴吸收现代科技成果。但是,如果离开中医药的主体地位,丢掉中医药原创思维,哪怕融合再多的高科技,也是徒具其表。我们既要遵循自身发展规律,更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推动中医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医药发祥于中华大地,植根于中华文化。中医既是古代的,也是现代的,更是未来的。只有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立足根基,挖掘精华,保持特色,中医药才能根深叶茂,岐黄之术方可生生不息。让中医药永远姓“中”,是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王君平)

 楼主| 怀锦先生 发表于 2019-12-1 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近百年来,随着西风东渐,西医成为主流医学,中医药呈边缘化趋势。事实证明,中医药一旦背离了自身发展规律,中医西化,特色弱化,必将丧失自我。因此,无论看待中医、研究中医,还是运用中医、推广中医,必须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
沙发 2019-12-1 03:41 评论 收起评论
幽栖居士 发表于 2019-12-1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世界医学院校名录中删除的8所中医院校,他们分别是:

1、北京中医药大学

2、上海中医药大学

3、天津中医药大学

4、辽宁中医药大学

5、贵州中医药大学

6、山西中医药大学

7、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8、云南中医药大学
板凳 2019-12-1 20:51 评论 收起评论
幽栖居士 发表于 2019-12-1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被收录于名录中的院校,有如下几点优势:

1. 学校毕业文凭受到国际认可

2. 是教育机构办学水平的重要参考依据

3. 为本校学生在国外就业、考取执照提供便利条件

4. 促进世界高校开展国际间教育、学术、科研合作与交流

由此可见,该名录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世界目录之一,具有相当的权威性。

上海中医药大学美国校友会中的声明中也提到,美国对国外医学院校毕业生的资格认证仅以此名录为准。这也意味着,该机构发表的声明,代表了世界医学界的主流观点。
地板 2019-12-1 20:54 评论 收起评论
幽栖居士 发表于 2019-12-1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世界医学院校名录中被除名,意味着上述8所中医院校不再属于医学院了。

对于国内学子而言,他们的医学学历将得不到国际认可,会对海外执业、求学深造产生严重影响,也无法使用毕业证去西方国家考取行医执照。

对于这些学校的留学生而言,他们毕业回国后将不会得到认可,无法开展医疗行为。以后国外的学生就不会再选择国内的中医药大学,从而导致中医在海外的传播受到极大阻碍。

对于学校而言,加入名录可以和国外学校进行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引进海外优质资源,推进国际化办学;

而一旦从名录中除名,国际影响力就会减弱,上述的优势不再,国际化办学受阻,不利于中医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

就这三点而言,8所中医院校被世界医学院校名录除名所产生的影响深远。
5# 2019-12-1 20:55 评论 收起评论
helysan 发表于 2019-12-2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应该对中医保护,毫无疑问。但是,要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可以让西医学生毕业后,再去政策补偿情况下,学习中医,这样可以规避不承认院校的尴尬。要冷静认识到,中医在精确刻画,科重复,理论支撑方面的天然短板,它已经不可能再结出多么大的硕果,不肯能承担起人类健康维护的主力军角色。
6# 2019-12-2 17:37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怀锦先生 发表于 2019-12-3 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原文】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    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7# 2019-12-3 00:05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怀锦先生 发表于 2019-12-3 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重整体,善用“坚盾”,更关注“病的人”;西医重局部,善用“利矛”,更关注“人的病”

中医西医各有所长,各有侧重,没有必要分高低、论长短

全面落实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关键是坚定文化自信,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更好融合

“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卫生健康模式,为做好新时代中医药工作指明方向。

坚持中西医并重,需要中西医“一碗水端平”。近百年来,“中医太落后”“中医不科学”等质疑之声不绝于耳。中医与西医治疗理念不同,分属不同的医学体系。中医重整体,善用“坚盾”,更关注“病的人”;西医重局部,善用“利矛”,更关注“人的病”。其实,中医西医各有所长,各有侧重,没有必要分高低、论长短。二者不是对手,而是战友,其共同的敌人是疾病。治疗某种疾病,因人而宜,一种医疗手段也好,两种医疗手段也好,一切以病人受益最大化为原则。无论中医西医,都不能包治百病。特别是在治疗疑难疾病上,“单打独斗”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人类健康的星空,需要中西医联手点亮。

坚持中西医并重,需要中西医协调发展。中医与西医相互借鉴,成为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与健康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当前,中医无论是执业医生数量,还是医疗机构数量,都无法与西医相提并论,医疗服务的天平在向西医倾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西医的差距不是一天造成的,也不是一天就能拉平的。应加大对中医的扶持力度,重点落实对中医事业的投入政策,建立持续稳定的中医发展多元投入机制,完善中医药价格和医保政策,构建覆盖全民和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实现中医西医“齐步走”。

坚持中西医并重,需要改变“中医西管”的局面。中医药法规定:“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中的作用。”然而,一些地方中医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基层服务能力相对薄弱;一些部门简单套用西医药标准评价中医药,中医机构发展缓慢……凡此种种,皆因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不健全,特别是中医药管理机构管理职能薄弱。实现中西医并重,需要制定体现中医药自身特点的政策和法规体系,实现分类管理、分业运营。同时,加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综合改革强调的不是一招一式,而是系统性、集成式改革,以“一马当先”带动“万马奔腾”,以一域服务全局,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制度。

全面落实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关键是坚定文化自信,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更好融合,把发展中医药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打造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与健康事业,让中医药这块古老的瑰宝重焕光彩。
8# 2019-12-3 01:36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怀锦先生 发表于 2019-12-3 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西医并重,让古老瑰宝重焕光彩

中医重整体,善用“坚盾”,更关注“病的人”;西医重局部,善用“利矛”,更关注“人的病”

中医西医各有所长,各有侧重,没有必要分高低、论长短

全面落实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关键是坚定文化自信,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更好融合

“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卫生健康模式,为做好新时代中医药工作指明方向。

坚持中西医并重,需要中西医“一碗水端平”。近百年来,“中医太落后”“中医不科学”等质疑之声不绝于耳。中医与西医治疗理念不同,分属不同的医学体系。中医重整体,善用“坚盾”,更关注“病的人”;西医重局部,善用“利矛”,更关注“人的病”。其实,中医西医各有所长,各有侧重,没有必要分高低、论长短。二者不是对手,而是战友,其共同的敌人是疾病。治疗某种疾病,因人而宜,一种医疗手段也好,两种医疗手段也好,一切以病人受益最大化为原则。无论中医西医,都不能包治百病。特别是在治疗疑难疾病上,“单打独斗”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人类健康的星空,需要中西医联手点亮。

坚持中西医并重,需要中西医协调发展。中医与西医相互借鉴,成为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与健康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当前,中医无论是执业医生数量,还是医疗机构数量,都无法与西医相提并论,医疗服务的天平在向西医倾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西医的差距不是一天造成的,也不是一天就能拉平的。应加大对中医的扶持力度,重点落实对中医事业的投入政策,建立持续稳定的中医发展多元投入机制,完善中医药价格和医保政策,构建覆盖全民和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实现中医西医“齐步走”。

坚持中西医并重,需要改变“中医西管”的局面。中医药法规定:“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中的作用。”然而,一些地方中医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基层服务能力相对薄弱;一些部门简单套用西医药标准评价中医药,中医机构发展缓慢……凡此种种,皆因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不健全,特别是中医药管理机构管理职能薄弱。实现中西医并重,需要制定体现中医药自身特点的政策和法规体系,实现分类管理、分业运营。同时,加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综合改革强调的不是一招一式,而是系统性、集成式改革,以“一马当先”带动“万马奔腾”,以一域服务全局,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制度。

全面落实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关键是坚定文化自信,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更好融合,把发展中医药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打造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与健康事业,让中医药这块古老的瑰宝重焕光彩。


9# 2019-12-3 01:38 评论 收起评论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回顶部 发新帖 找站务
投诉与建议快速响应
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登录更方便
移动端
微信扫一扫到手机
随时看帖,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