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地区茶路交通路径调查及洛阳茶庄情况调查

2017-10-11 17:21 24433人阅读 4人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洛阳地区茶路交通路径调查及洛阳茶庄情况调查

[复制链接]
守望者(亚修) 发表于 2017-10-11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阳地区茶路交通路径调查及洛阳茶庄情况调查
                                                                  河南大学学生暑假调查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是一座历经繁华和沉沦的古都。夏朝至北宋曾有十三个朝代建都于此,并多次为陪都,但每一次洛阳城作为政治经济中心,发展达到繁盛之时,都会因战火毁于一旦。随着经济重心南移、政治中心转移,洛阳经济衰落,失去古代政治经济中心地位。由于地处中原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上拥有的历史地位,洛阳一直是联通东西、南北的重要枢纽城市,道光年间记载称:“东都四达之府,西接崤函,北望太行,为秦晋门户,两省懋迁之畴盖萃于兹”(《东都山陕西会馆碑记》)。金元以来洛阳老城一直是豫西地区货物的集散地。明清时期为河南府治所在地(清代的省下辖府、州、县,所以河南府区别于河南省省会,其为开封市)。清代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地区间商品流通的扩大,洛阳商业兴起于康熙年间,在清代中叶达到鼎盛。明清以来以山陕商人为代表的外地商人组成行业商会在洛阳发展日益壮大。商贾为了抵御同行排挤、预防官府及社会恶人的敲诈、加强同乡之间的团结互助,往往以一个县、一个地区、一个或两个省组织起来,建立自己的会馆、行帮。洛阳老城区现存两个会馆——潞泽会馆、山陕会馆。嘉庆《洛阳县志》卷17和乾隆《洛阳县志》卷6礼乐均有记载:“山西东会馆在东郭,山西西会馆在南郭,并祀关帝,制称宏丽,甲于诸庙云”。这两座古代建筑群雕梁画栋、宏伟壮观,现分别为洛阳民俗博物馆和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古迹保存较为完好。
洛阳在明清时期山陕商人的区域间贸易中,主要是为货物集散地和交通经行要道。同治年间山西巡抚蒋志章曾言:“潼关[1]冲要,行旅必经。……东来晥豫各贩,以绸缎南杂各货为大宗;川甘东去之商,以水烟、药材等物为巨贾”。
洛阳山陕会馆文物保管所副书记王伟先生在撰写《洛阳山陕会馆研究》一书时,对洛阳地区(清代河南府所辖“洛阳地区”,包括洛阳县、偃师县、宜阳县、永宁县、渑池县、孟津县、新安县、巩县、登封县、嵩县)会馆分布与交通路径进行了详细调研,从清代驿路与山陕会馆分布图的对比得出洛阳地区山陕会馆分布大致有两个走向——东西向、南北向,并与经行古道基本重合。
一.赊旗店至洛阳,过黄河抵太行。《清代河南赊旗镇的商业》一文中详细考察了茶叶、纸、糖等货从产地经汉口、赊旗转销各地的路线。经由赊旗转运的茶叶、纸、糖等杂货有一部分运销洛阳。榆次常家大德诚在洛阳开设分号大聚隆,《祁县茶商大德诚文献》记载从赊镇雇马车运货至洛阳的定规,“脚价付九欠一,以十天为期,二十天见回票,误期每
车罚银八两”。至赊旗店,起运的货物转入陆运,北行至洛阳。清初北行之路有两条:一条是方程道,一条是三鸦路。
方程道南起湖北江陵,经襄樊渡汉水,经鄂北黄渠河入豫南,走新野,沿白河东岸进南阳,再向东经赊旗店转北入方城县,再由此而北经鲁山、郏县、临汝到洛阳,全程300多公里。从南阳到洛阳,方城道向西绕了一个大弯,有榆次常家传人常士宣在《万里茶路话常家》一书中解释原因是“为了避开豫西伏牛山等山脉,以便大部分路在平原和丘陵区,便于畜力车行”。
据方城老县志记载,当年方城道上的运茶畜力车,“多为木制马车,车长2.5米、宽约1米,木制车轮直径1米左右,硬木制轴,与轮摩擦处有铁构件,耐磨,一般两匹骡马一辕一套,可载重750~1000公斤,一人或两人赶车,一日可行40公里。”为安全和降低费用,晋商茶车往往联号联运,从赊旗店编队出发,在方城道上排成百十辆车的车队,浩浩荡荡向北行进。
  关于三鸦路,《南阳地区交通志》记载:“三鸦路又称古鸦路,是宛路通道中的一段,其走向由宛沿白河北上,渡鸭河,经鲁山、临汝至洛阳。”
两条路,三鸦路近,为宛洛间最近通道,但它穿山而行,越山而进,依自然坡度来回盘旋,最终登顶。大河报记者盛夏在鲁山采访时,和鲁山县文管所所长张怀发同行三鸦古道近40公里,所经处山高林深,人烟稀少。无论是从地形造成的运输困难还是从商队安全的角度考虑,客商应该都会重新选择其他道路。但对于晋商这种规模庞大、有武师镖师随行的商旅来说,山间劫匪的威胁程度大大降低,而且由于是近道也相对减少了运输成本。在这条路上,曾有数个规模不小的山陕会馆,南召、鲁山分界处曾建过风楼(关楼),门匾书写“北通晋秦,南连楚蜀”对联。对联和会馆,都反映出三鸦路和方城道一样,是万里茶路上的又一重要通道。
南货北运之路至洛阳遇到一个重要关口:黄河。黄河上游与中游的分界、地处洛阳北部的孟津是黄河古渡,黄河流经孟津的河岸线全长不过50公里,左右的河岸上3000年间曾设置过孟津、富平津、冶坂津、委粟津、平阴津、硖石津、小平津7个渡口。《茗香万里-晋商万里茶路探寻》中说,自孟津县城西北十五里抵黄河岸边的白鹤镇,镇北二里有白鹤渡口。清代白鹤渡是此处最大的渡口,因为对岸是孟县的白坡渡口,俗称北白坡渡口,白鹤这边也就有了南白坡渡口的称呼,清代这里一直被列为重要的官渡,每年支出白银300余两,常设船工五六十人,船分巡船与渡船两种,乾隆年间还曾设高档的座船。到民国年间仍有官船6艘。离白鹤镇不远在古冶坂津的遗址附近铁谢村,有一个铁榭渡口,是一个民间渡口。大河报“万里茶路上的河南商业重镇”系列7中《会盟渡 “船工号子”声震黄河》详细描述了孟津会盟渡的旧事。
  “万里茶路,从洛阳起程只有不到百里平路,之后就进入太行山区,马车难派上用场了,一律提前改成骡子和驴子驮运。
  茶队进太行山前要渡黄河,孟津县境内的会盟渡(孟津旧县址一带),这是孟津十八处渡口之一。
  相传周武王伐纣时,召集各路诸侯在此‘会盟’,历数纣王罪恶,然后带各路兵马北上朝歌,一举改朝换代。渡口因此得名,后人有说孟津是从‘盟津’谐音而来。会盟渡是茶商北上入晋必经之路,渡口两岸有人工修筑的船码头,河面有一里多宽,洪水期更宽。船过黄河,不求快但求稳。
  会盟渡口木船很特别,船身较宽,船上没船舱,船板四周加围栏,以防水急舟晃把客货晃入河中。茶队到此并不卸货,而是牲口驮货直接上船。之后有八到十二名艄公(船夫)撑篙划桨,船头不直冲对岸,而是与对岸形成四五十度夹角,巧妙利用水流逼近对岸。遇水浅难行时,艄公下水推船,或者背纤走一段。经过近一个小时航程,渡船到达彼岸。
  黄河船工从来不行‘哑巴船’,船工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黄河号子。一开始干活,‘黄河叫号’就喊起来了。船在岸上检修后拖船下水时唱‘威标号’;船下水后喊‘起锚号’、‘搭篷号’、‘扬蛮号’(船工忌‘翻’音,‘扬蛮号’即‘扬帆号’)等;拉纤过河时喊‘喂喂号’。‘喂喂号’唱道:‘连天晌午日正南,观音老母造花船。船帮船底檀香木,玉石玛瑙船栏杆。观音老母掌稳舵,十八罗汉把棹板。’
  还有些号子,反映了船工的悲惨生活,如一首《搭篷号》唱道:‘艄公号子声声雷,船工拉纤步步沉。运载好布千万匹,船工破衣不遮身。运载粮食千万担,船工只把糠馍啃。老板天天发大财,黄河船工辈辈穷。’
伴随着船夫的黄河号子,驮队过了黄河,继续向北进发。”
关于河夫有《孟津县志》清嘉庆刻本卷四贡赋记载到,“河夫七十七名工食原额银二百七十七两二钱除充?实徵银四十四两六钱六分八厘三毫解交河库”,可看出此处是由官府管理河夫,但也侧面反映了官府对百姓的剥削之重。卷四还有一些记载,“协济义昌驿站原额银一百两除充?实徵银一十六两一钱一分四厘一毫遇閏[2]加额康熙七年改充兵饷”,“康熙十四年奉文通融计算裁四留六至康熙二十年准复二分其应支应裁实在银数”,官府的税赋时有加重也有减免,可见其在渡口当地对商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洛阳地区山陕会馆分布南北向为渑池-宜阳-伊川-汝州一线,以这条线为依傍的路径直接连通了鲁关道[3],是山、陕通往南阳方向的便捷路径。元《河南府志》、清《嵩县志》中称其为“秦楚孔道”,亦即为三鸦古路。与清初北行之路的记载情况基本吻合。
二.崤函古道,又称崤函道,是先秦至民国西安(长安)至洛阳间在今三门峡地区及其毗邻地区境内形成的一条交通要道。崤函古道分为东西两段,即“函古道”和“崤山道”。
函古道是自潼关进入豫西崤函地带,经阌乡[4]、盘豆[5]到湖城[6],之后分为南北两线。北线经稠桑[7]到函谷关,南线经虢州[8]至函谷关,经灵宝老城抵陕州[9]。因其道路主要沿黄河南侧而行,又称为“黄河南岸道”。西段“崤山道”分南、北两条支线,“崤山南路”和“崤山北路”。“崤山南路”亦称“南崤道”,路线从陕州城出发沿青龙涧河东南行,经交口,溯青龙涧河支流雁翎关河穿崤山,越雁翎关[10],沿洛河支流永昌河东南行,循洛河谷地,经洛宁旧县、宜阳三乡、福昌[11]、韩城,沿洛河到洛阳。“崤山北路”亦称“北崤道”,是由陕州城向东,经交口,沿涧河河谷,过硖石、渑池、新安到洛阳。
洛阳地区山陕会馆分布东西向为渑池-新安-洛阳-巩义一线;洛宁-宜阳-洛阳-巩义一线。其中,前者是清代“西驿路”的主要路径。同时,这两条东西向路径也与崤函古道中的崤山道基本重合。
三.河南进出陕西主要为经潼关的官路大道。乾隆《河东盐法备览》中记载了一条盐道为河南洛阳道,从运城20里到圣惠镇,再10里到东郭,20里到张店过茅津渡经陕州到洛阳。《晋城交通志》记录晋城到洛阳还有民间道路,经济源、孟津到洛阳。这两条商路为晋、豫商业往来的主要通道,光绪《陵川县志》卷三十七记载,泽潞各县“其输中州者,惟铁与煤,日不绝于途”。
洛阳地区由于地处豫西,临近山、陕,有黄河、洛河、伊河、瀍河等天然河道,虽洛阳水运不发达但部分可通航河道还是为洛阳经济做出了极大贡献。《洛阳山陕会馆研究》第61页介绍道,伊河上游潭头镇“木客之浮伊河由鸾川而来,皆泊潭头,续筏东下”。东村“浮汝东下,可达汝州”。“巩以东河洛交流,故船户特多……有清季年,全县商船约七、八百艘,帆樯林立,往来如织。洛水上游极浅,逆流仅抵洛阳。黄河上溯陕西,下浮济南,时或远达海口。”民国时期洛阳南关码头依然“经常泊船百余艘。……主要运输的物资是从洛宁、合峪、栾川等地运来的竹木、竹编制品、山杂货、中药材和巩县方向运来的煤”
河南省内驿路、官道经过豫西时都会以洛阳为首选,这里是山陕商旅交通运输的关键节点。清代洛阳商业以南关和南大街最为繁华,南关既有洛水航运之便,又是山陕通往豫东官道(驿道)经行之处,水路交通地处洛阳城最为便利之处,所以集中了比较大的商业行店,多经营布、绸,杂货、广货等。山陕会馆、潞泽会馆也修建于南关新街处。当时洛阳有各地来的商人组成的商帮,组织规模最大的当属泽潞商人、山陕商人,也有从河北高阳县(北方棉布生产中心)来的“高阳帮”(三家布庄)、山东潍坊商人团体“山东帮”又叫潍坊帮(潍坊与高阳同,为棉布生产中心,商人在洛阳经营布庄)。据两座会馆遗存碑刻资料分析,洛阳商业兴起于康熙,清中叶达到鼎盛,嘉道年间汇聚于洛阳的山陕两省行商坐贾当有千家。
山陕会馆创自康熙雍正年间,至道光年间由于风雨剥蚀逐渐残毁,山陕在洛商人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至咸丰二年(1852年)捐资进行修葺。遗存道光十五年(1835年)《东都山陕西会馆碑记》中参与捐资的山西、陕西行商、坐商共计654家,其中“马市街众字号”在捐资刻碑后,有追加“银三百六十两”。从会馆遗存道光十八年(1838年)《东都马市街山陕西众商积金建社碑记》中可以看出,其时仅在洛阳马市街经营的山、陕坐商就有261家。根据1990年洛阳市第一第二商业局编辑、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洛陽市商業志》中记录,经当时人员通过走访了解,山陕会馆旅洛商人团体每年都要举行一次集会,商讨有关事宜。在集会期间要唱戏、举行敬神(关公)仪式,还要连续举行会餐饮宴。这个商人团体的领导机构叫董事会,由资金规模较大、有一定影响力的商号充任。
潞泽会馆是山西省潞州(现长治市)和泽州(现晋城市)两地在洛商人组成的商人团体于清乾隆九年(1746年)捐资修建,历时十三年,共用白银三万六千二百多两,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建成,立碑详细记录了捐资情况。所建之处为关帝庙供奉关公,后改为会馆。其中捐资最多的是紬布商祁姓家的紬布庄永兴号。据《老税数目志》记载潞泽会馆商人团体为维护(团体内)商人利益,在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至嘉庆二十年(1815年)间曾因梭布税收问题已组织形式出面和官府税收部门打过一场官司,取得胜诉。根据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研究中心《晋商文化与潞泽会馆》中对潞泽会馆的建筑风格的对比研究,其既有晋南地区的风格又融合了中原地区的建筑特点,承袭古制又不乏创新,木雕、石雕、琉璃脊饰和彩绘等装饰精美是为一精品。
关于老洛阳城的茶庄的经营情况已无法全面和具体考证,但通过一位老师的讲述,十字街的繁华景象渐渐还原。               
李建虎,洛阳市老城区人,第四设计院退休,祖辈是明代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桐县自愿迁入洛阳的大户人家,十字街一直都有自家经营的商号,直至文革,从十几岁起对洛阳老城的历史产生极大兴趣,坚持着搜寻资料,走访调查老住户。下面是李老师提供的资料。
洛阳城茶庄简介
清末,洛阳本土第一家“祥发茶庄”是南关张家。
有关祥发茶庄的起源还有这样一段故事。山西祁县乔家的茶叶驼队经过洛阳,遇到连降暴雨,黄河水大涨,驼队滞留,又因为随行镖师突感风寒病死洛阳,当时茶队正歇脚在祥发客栈,由于误期一月,茶队伙计纷纷离开,留下了这批已经受潮的茶叶。后乔家来洛阳寻访这批失踪的驼队,落脚的祥发客栈正好是当时驼队散伙的地方,客栈老板张祥发将保管着的茶叶货物交还齐家,茶叶虽已不能再销售,但张老板的信义令齐家刮目,因此齐家决定助其开设自己的茶庄,而且以“先拿货后结算,有剩余卖不完的货都算齐家的”这种方式帮助了祥发茶庄。茶庄生意红火了很久,后来又发展了土杂、油漆、绸缎布匹等生意,随着商号衰落,祥发的伙计学徒们又都纷纷开起了商号。
民国时,洛阳开有中央春茶庄、泉茂茶庄、正兴茶社、鸿福隆茶行、春茂茶庄等大的茶叶店。十字街东北角中央春茶庄,张家后人开的。东大街泉茂茶庄,是闫家的。正兴茶社,是乔家开的。南大街鸿福隆茶行是李家开的。北大街春茂茶庄是寇家开的。西大街“鸿祥号”茶庄,是李家开办。福盛茶庄是潘家开的。
茶行窗明几净,陈设古色古香,八仙桌上放着雅致“茶秀”(保温用具),内放泡好茶叶的大瓷壶,顾客可一面试茗,一面选购,当场品试。茶庄对商品包装注意做到方便适用,大方美观。专门印制的商标纸袋上有“xx特产”、“xx茶庄”等字样。茶客对茶庄的茶叶从不还价,进店就告伙计,购xx茶叶多少,这是民国洛阳商业的特别之处。
每日清晨,各商户要“提门”,即卸下门板开门营业。伙计在门前扫地、洒水,使得门前无尘。日渐起,商号经理、伙计要在门口作揖,邀客接待。每年大年初五开始营业,商户们要在“破五”这天去洛阳大关庙(原址在今洛阳关林)烧香,当时也有“争头炷香”祈福。
民国时,洛阳第一分校(属黄埔军校)的人员是洛阳茶叶的最大消费群体。后来随着当时的政府迁入洛阳,各通讯社入驻,茶叶及各种商业的发展又被大大的带动了起来。一般市民由于经济收入等原因,很少问津高档茗茶,一般是不会选购价格昂贵的好茶、新茶。大多数中下层市民喝茶,并不会刻意挑选茶叶的口味。买茶叶,也不讲好歹,只以每斤多少钱作为标准,能有粗茶淡饭足矣。
关于茶叶运输,李建虎老师调查发现,清末洛阳已有铁路,民国时期兴盛的各大茶庄在浙江、江苏、湖南、安徽等的产茶地有伙计常驻收货,然后通过铁路加旱路运输的方式以较低成本运至洛阳。例如三门峡附近新安县的观音堂就是一个铁路中转点。
参考文献
① 邵文杰 《洛阳市老城区志》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9年
② 许檀《清代中叶的洛阳商业——以山陕会馆碑刻资料为中心的考察》,《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③ 《洛阳市志》商业志,第十一章商业团体,1989年第一版
④ 王伟《洛阳山陕会馆研究》 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年
⑤ 洛阳第一、第二商业局,供销合作社合编《洛阳市商业志》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0年第一版
⑥ 《晋城交通志》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9年版


[1] 潼关: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北临黄河,南踞山腰,洛阳是为潼关冲要。
[2] 闰
[3] 鲁关道:自宛向北,穿过伏牛山,经鲁关(在鲁山县南)出方城达洛阳地区。
[4] 阌wen乡,在河南省灵宝县
[5] 盘豆,今河南灵宝西
[6] 湖城,古地名,今河南三门峡灵宝市
[7] 稠桑,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镇稠桑村
[8] 虢州,在今河南省灵宝市
[9] 陕州,今三门峡市陕州区
[10] 雁翎关,三门峡市东南
[11] 福昌,宜阳县韩城镇最西部

 楼主| 守望者(亚修) 发表于 2017-10-11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是今年8月河南大学一位洛阳籍女大学生写的调查报告,一个女学生有对家乡的传统文化拳拳之心,可敬可贺。
沙发 2017-10-11 18:50 评论 收起评论
中原大象 发表于 2017-10-14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不错
板凳 2017-10-14 13:57 评论 收起评论
洛阳_平常人 发表于 2017-10-14 22: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好了,赞。
地板 2017-10-14 22:25 评论 收起评论
lyzjt 发表于 2017-11-1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不错,一篇社会调查达到如此高的水平,这位女生不穰!
5# 2017-11-1 15:53 评论 收起评论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回顶部 发新帖 找站务
投诉与建议快速响应
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登录更方便
移动端
微信扫一扫到手机
随时看帖,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