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土圭测景定天下之中的位置在周王城南新城故城

2019-08-04 21:11 48891人阅读 2人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周公土圭测景定天下之中的位置在周王城南新城故城

[复制链接]
飛龍在宇 发表于 2019-8-4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网文爆料:洛阳伊川新城故城,疑发现周赧王古城遗址。此地位于伊川县城关古城寨村,据史书记载这是“问鼎中原”和“债台高筑”典故的发生地。
   考古发现的大板瓦等,应是秦“新城郡”、汉“新城县”遗存。
转帖
洛阳伊川考古发掘,发现周王室古城遗址!http://tieba.baidu.com/p/6053885070
      伊川身边事# 【洛阳伊川发现周王室古城遗址!】据网友“ @北风的人生 ”爆料,洛阳伊川疑发现周赧王古城遗址,一期发掘工作紧锣密鼓进行中。据悉,周赧王姬延,姬姓,名延,亦称王赧(nǎn),周慎靓王之子,东周第25位君主,也是东周最后一位君主3,他所统治的地盘只有三四十座城池,3万多人口。

延伸阅读:伊川古时叫“新城”

   伊川县地域,从唐尧开始就有一国之称,数千年间,地名反复变化,先后有伊侯国、伊阙地、伊川郡、伊州等,不一而足。但在历史长河中,唯独“新城”这个地名沿用时间最长,从东西两汉、三国两晋,一直到隋初,新城成为历史典籍中频繁出现的地名,也成为许多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据史书记载,西汉惠帝四年(即公元前191年),设新城县,治所在今伊川县城南3公里处。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说,当时的新城县南至九皋山,北到龙门山,东接颖阳(今登封),西连宜阳,所辖区域与现在伊川县的地域大抵相当。







先说说《问鼎中原》的典故
  《左传·宣公三年》(公元前606年)记载:“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魑魅魍魉,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止。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那个“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借口伐伊川的陆浑之戎,将大军开到洛阳南郊的新城故城要塞南观兵(举行军演),驻扎营地称东、西蛮子营 (今平等乡东村、西村)。
周定王派王孙满犒劳楚军。在酒宴上,楚庄王借酒意说 ,我楚国大军兵强马壮,兵士们把矛、箭镞折断,丢到伊河里,就会把喝水堵塞不流。还借机问九鼎大小轻重。意在试探王室虚实,谋图不轨。但王孙满用“九鼎是有德者居之。九鼎代表王权,你是诸侯,不能随便问啊!”轻轻松松就让楚庄王灰溜溜的不敢再多言,还把他“谋图不轨”的丑行,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再说说“债台高筑”的故事:
   据《史记 周本纪》记载: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秦昭王攻取韩国之阳城(今登封告城)、负黍(登封颖阳),对洛阳周王室完成战略包围。周赧王急忙调集天下各国诸侯来保卫京城,但楚、韩、魏、赵等国已被秦国打得无还手之力,都不敢出兵与秦国为敌。周赧王就向洛阳的商贾大户借债,募兵保卫京师,并亲率“天下锐师”南出伊阙攻秦,“令秦无得通阳城”。周赧王的军队切断了新城(伊川古城)与阳城间的交通,秦军东进受阻,秦昭王大怒,于是下令暂停向东进军,而转向北攻击周王的“天下锐师”, 周君赧王投降,“顿首受罪,尽献其邑三十六,口三万,秦受其献,秦取九鼎宝器,而迁西周公于禅狐”。
   周赧王亲自率领“天下锐师”出伊阙攻秦,被秦昭王包围俘获。被俘的周赧王毕竟还是周天子,秦军不杀他,而是囚禁在新城故城的高台之上的阁楼里,给他好吃好喝,派重兵把守高台,不许与人接触。洛阳那些借钱给周天子招兵买马攻秦军的富户们,借给周赧王的钱自然也打了水漂。秦人还不罢休,对洛阳那些借钱给周赧王的富户们说,要想活命,就必须到囚禁赧王的高台下,每天轮番高声叫骂“欠钱不还,不要脸”,“讨要欠债”。这个末代周天子怎受得如此羞辱,一气之下,赧王忧愤而亡。后人称这个高台是(避债台、逃债台)。 汉书 诸侯年表》对“逃债台”有记载事:“河洛之间分为二周,逃债之台,被窃肤之言,然天下谓之共主,强大弗之敢倾,历载八百余年,数极德尽,既于王赧,降为庶人,用天年终,号位已绝于天下”。这就是“债台高筑”的典故。
   洛阳文物考古研究院在这里考古发现的大板瓦等,可能是秦“新城郡”、汉“新城县”遗存。
这里更可能是周王室的祭祀遗址,因为此处民宅挖地基曾发现大量龙山文化、周秦文化大量祭祀用灰陶礼器,位置恰处于洛阳周王城正南子午线到九皋天室山正中的中轴线上,《周礼》记载:“日至之景,(八尺圭表),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



参考阅读
价值中国网 历史/哲学 >
周公土圭测景定天下之中的位置究竟在哪里?
翟智高 原创 | 2010-08-02 12:00 |

关键字:周王城王宫方位正南
http://www.chinavalue.net/General/Blog/2010-8-2/435610.aspx
  周公“测景”应在距今3000年左右的西周时期。我们首先应该求证周公测景台的历史真实性《周礼》说:“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以为民极”。古人对方为的定位,东是苍龙,西为白虎,南为朱雀,北为玄武。为何把南定为朱雀位,在古代的五行或者八卦中,五行中南方为红色火(太阳),故用朱雀(凤凰)来代表,可能寓意“凤凰涅槃重生”;八卦中,南方为坤(生门),两者意思都有吉祥、尊贵、神圣、生气勃勃、生生不息的意蕴。所以自古县以上的“衙门朝南开”,不会向其它方位开大门,就是受《周礼》:“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以为民极”的影响。后世的都市、城市、官署、寺庙、阴阳宅等等均遵循这一规则。
  《吕氏春秋•慎势》说:“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 周公“测景”首先是为完成周武王定都洛邑的宏愿,规划王都确定方位才进行的。
   《逸周书》记载:“武王问太公曰,吾将因有夏之居,南望过于三涂,北瞻望于有河。”说的就是周武王伐商胜利后,就曾就定都的事与姜太公商议,决定王都定在洛邑。周公曾参与定都的谋划与实施,其事在《史记·周本纪》记载较详细:“武王至于周,自夜不能寐,周公旦即王所,曰‘曷不寐’,王曰;告女,维天不飨殷……灭以至今。我未定天保,何暇寐?’王曰:‘定天保,依天室……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顾瞻有河,粤瞻伊洛、毋远天室。’营周居于洛邑而后去。

   都城选址,必事先占卜。周公营建都城洛邑,也是事先让召(邵)公占卜,周公复卜。   据《尚书 召诰》记载:“成王在丰,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作召诰。”《尚书 洛诰》载:“予惟乙卯,朝至于洛师。我卜河朔黎水,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东,亦惟洛食。怦来以图及献卜。”〈史记 周本纪〉:“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
    如武王之意,即定洛邑为“天保”,“天宝”即王都洛邑也。 《
公羊传》:“京师者,天子之居也。京者,大也。师者,众也。
  《左传·宣公三年》(公元前606年)讲到九鼎定在洛邑的郏鄏:“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魑魅魍魉,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止。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定鼎于郏鄏,过去说是北邙山就是郏鄏山,此说有待商榷。邙山很大,如何确定郏鄏的具体地址?郏鄏应是“涧汭”读音转化而来,即是涧河汇入洛河的那一带即称为“涧汭”,后来“涧汭”讹误为郏鄏。
  厘定“郏鄏”即是“涧汭”,与周公所卜定“涧水东、瀍水西”的周王城,后来的汉代的河南城,今天洛阳洛河北王城遗址一带非常吻合。


王城公园涧和河阴阳鱼图







    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青铜器何尊,铭文记载“唯王迁宅于成周,宅此中国 ”,是“中国”一词的最早记录。这个铸有“中国”二字的青铜器,指明“唯王迁宅于成周”,专指洛阳。所以,真正的周公测景定天下之中的位置,应该是在古洛邑的正南方,“涧水东、瀍水西”,涧河入洛河(涧汭-颊鄏)区域向正南延伸,夏至日,以八尺圭表测量日影,影长1尺五寸的地方即为“地中”。
   按此规则,与告城同纬度的地方差不多都有这一特征。但周公测景当在洛邑附近。 圭表与日影的关系当与夏至正午时太阳高度有关,周公确定天下之中,就是以夏至这一天八尺圭表的影子长一尺五寸为依据的。既然与告城同纬度的地方均有这一特征,周公为什么要到远离都市的告成测影呢?何况告城的位置并不在“涧水东,瀍水西”的周王城正南方子午线区域。
   在古洛邑涧河入洛河口(涧汭-颊鄏),洛阳周王城王宫正南方,与登封告城同纬度的地方,有一个地方完全可以实现“八尺圭表的影子长一尺五寸”的结果,这一地点是洛邑王城正南方的大型古代遗址“新城故城遗址”。
  首先,这里更符合周公测景定“天下之中”的条件要求,是在古洛邑的正南方,处于“涧水东、瀍水西”方位子午线向南延长线上,符合“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的实测特征。第二,这里与告城是同纬度的地方。第三,大型古遗址“新城故城遗址”,有新石器时代和周代祭祀的夯土台遗址和文物,只是没有被重视、研究、宣传而已。


新城故城与周公测景台位置示意图






   测景台,是我国古代测量日影,验证四时,计年的仪器,三千多年前的周公姬旦研究天文的圭和表。周公旦以8尺圭表观日测影确定天下之中。

   周王朝建立后,周武王认为洛邑位于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要求建都“勿远天室”。成王继位后,摄政的周公遵照武王的遗嘱营建新都洛邑。在占卜盛行的时代,周公一方面在洛邑“求地之中,以建王而阜安万民”、“王者必居土中”,卜定“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瀍水东亦惟洛食”。洛邑都城最佳选址就是“涧水东,瀍水西”这一带地方。那么此地区的正南方才应该是周公树圭表,测日影,定方位,为确立都城规划提供“天下之中”的理论依据。
    现在的“周公测景台”在登封县告成镇。传说是周公在这里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天文测量。他在全国设置了五处观测点,以颍川阳城为中表,开始筑土圭、立木表,测量日影。通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测量,周公把测量的数据一一记录下来,发现了日影有一个由长到短再由短变长的周期,并根据每天日中日影的变化找出了季节的变化,得知了冬天日影长、夏天日影短的规律。于是,他就把一个周期称为一年,并把日影最长的那一天定为冬至,把日影最短的那一天定为夏至,把长短变化中的两次等分点分别称为春分和秋分,这样根据四季变化指导农业生产就有据可依。但是周公何时在告城建立测景台并没有史料记载,所有的说法传说居多。
  唐朝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天文学家僧一行奉命“考前代诸家历法,改撰新历”,对经纬子午线实地测量,编成了《大衍历》(参见附录)。如今有人说他的下属南宫说为保存周公测影的旧制,在登封建了一个石圭石表,并刻上“周公测景台”五个大字。实际僧一行测量的四个地点是白马(今河南滑县)、浚仪(今河南开封)、扶沟和上蔡,它们的地理经度几乎完全相同。上面所传说的“周公在全国设置了五处观测点,以颍川阳城为中表,开始筑土圭、立木表,测量日影”,是附会 僧一行的这次测量。说周公当时"在全国设置了五处观测点,以颍川阳城为中表"没有史料记载。
   至元十三年(1276年),忽必烈任用著名的科学家郭守敬、王恂等人进行大规模的天文观测活动,以改进、修订历法。改历之初,郭守敬说:“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所以他集中精力研制新的天文观测仪器,在简要实用的原则指导下,他先后创制了简仪、高表、仰仪、景符等十八种天文仪器,而观星台实际就是郭守敬创建改进的高表。
  由于把后世办的事却当成古代周公测景的史料,于是这个后来建的“测景台”好像真的就是当年周公测景的遗址。



   面对这座无语的石表,千百年来不断的有人质疑,也不断有人在追问:周公为什么要到远离都市的告成测影,他是如何辨方正位?又何以认为这里就是天下的中心呢?

  这里的观测天文的“观星台”、“量天尺”等建筑是元代郭守敬建的。
   圭表为什么是8尺呢?我们首先应该求证周公测景台的历史真实性,《周礼》说:“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亦即夏至日,以八尺圭表测量日影,影长1尺五寸的地方即为“地中”。按此规则,与告城同纬度的地方差不多都有这一特征。认为唐代确定告城测景台“是正宗”,有人附会说与武则天登嵩山封禅有密切关系,是武则天将告城所在的阳城改称为登封,但新旧唐书中,没有唐代在此处建测景台的记载。
  
   既然夏至这一天,新城遗址正好完全可以达到符合《周礼》说:“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亦即夏至日,以8尺圭表测量日影,影长1.5尺“地中”的要素特征。洛阳为什么不认真研究测量确定呢?

   周公测影是一个肉眼能够分辨的近似值。夏至冬至日八尺圭表测日影定地中示意图:


   东汉张衡的《东京赋》对周公测影定地中以及与洛阳的关联写得很细致:“览东京之事以自寤乎?且天子有道,守在海外。守位以仁,不恃隘害。苟民志之不谅,何云岩险与襟带?秦负阻于二关,卒开项而受沛。彼偏据而规小,岂如宅中而图大?昔先王之经邑也,掩观九奥,靡地不营。土圭测景,不缩不盈,总风雨之所交,然后以建王城。审曲面势,溯洛背河,左伊右瀍,西阻九阿,东门于旋。盟津达其后,太谷通其前。回行道乎伊阙,邪径捷乎轘辕。大室作镇,揭以熊耳。底柱辍流,鐔以大丕。温液汤泉,黑丹石辎。王鲔岫居,能鳖三趾。宓妃攸馆,神用挺纪。龙图授羲,龟书畀姒。召伯相宅,卜惟洛食。周公初基,其绳则直。苌弘魏舒,是廓是极。经途九轨,城隅九雉。度堂以筵,度室以几。京邑翼翼,四方所视。”
  周王城北方是黄河和孟津,南面是洛河与伊河,东面有瀍河、旋门关和大丕;西面有崤函九阿、砥柱,前方有太谷、伊阙、轘辕三条主道路,太室山、熊耳山是两边镇山,南方远处有温液汤泉、三趾鳖(在万安山南)和黑丹石辎王者岫居(指九皋天室山,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与周武王所说勿远天室相一致)。周公当初奠基洛邑,建王城,其确定方位的准绳很直。

================================
  附录:宝鸡出土的西周青铜器何尊,铭文记载“唯王初迁宅于成周.....福自天.....余其宅此中国 ”,说的“成周”就是洛阳,也是“中国”一词最早的青铜铭文真实记录。
尊内铸有122字的铭文!全文如下(标点是新加的):
    “唯王初迁宅于成周。复秉武王礼 福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室,曰:‘昔在尔考公氏,克逨文王,肆文王受兹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呜呼!尔有虽小子无识,视于公氏,有勋于天,彻命。敬享哉!’唯王恭德裕天,训我不敏。王咸诰。何赐贝卅朋,用作口(周)公宝尊彝。唯王五祀”。

====
参考阅读
新城故城的历史久远而厚重
在先秦历史文献典籍中,伊川新城故城最早的筑城历史是大禹的父亲鲧。鲧是帝尧时代的“崇伯”,他发明“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城之始也”。《吕氏春秋.君守》篇记:“夏鲧作城。”《礼记.祭法》孔颖达引《世本》,说鲧“作城郭”。《淮南子·原道训》记载:“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这个“三仞之城”应该是伊川的“莘城故城” ,三面环伊水,惟有西面是紫荆山乾阳岭。久远积淀厚重的历史、传诵数千古的历史传奇故事、古朴高大的红石古城墙遗址、厚重的古城门楼遗存、清澈的环城流水、沁人心扉的稻田,远眺伊水自天上来,鹤鸣九皋声闻于天,令人神往,引人入胜。
  古城寨东门城门楼,基础是古代的红砂石基岩,上面的历代重修的砖砌城门楼。古时洛阳到楚国的“周南大道”从东城门前经过,如今是G208国道:
《伊川有莘国故都与名相伊尹》
http://www.chinavalue.net/General/Blog/2017-11-22/1473246.aspx
《洛阳伊川古迹名胜十六景》
http://m.chinavalue.net/General/Article/2006-11-18/48930.html
《杜康家世与杜康酒文化》
http://www.chinavalue.net/General/Blog/2018-2-7/1499610.aspx
  传说远古时伊川盆地是内陆五洋江大湖,湖中有岛名曰海峰山。山顶有泉日夜喷涌,五洋大湖水从万安山大豁口溢溅出海,至今那里还称水溅口(今伊川吕店镇拉马店北的大谷关)。后来天神派神龙在伊阙山开了一个口,五洋湖水得以下泄奔流到大海,这个阙口人们就称为伊阙龙门。
伊川五洋江大湖与伊阙龍门示意图:
  伊川古称伊侯国,战国时《竹书纪年》记载:“炎帝神农氏,其初国伊,继国耆,合称,又曰伊耆氏。”在安阳殷墟甲骨文卜辞中有“中牧于伊侯协图”。
《周礼·秋官》中记载:“伊耆,古王者号。后王识伊耆氏之旧德,而以名官。”伊耆,由神农氏演化而来。隶属于秋官府司管辖的一种官位,专职主管农政,即原先的神农氏之职。
   伊侯国的名称与帝尧有关。五帝之一的尧生于伊候之国(又称伊侯之墟),据《三辅旧事》(《汉书·武帝纪》颜师古注说:“服虔曰:‘用百头梁用台,因名焉。’师古曰:‘《三辅旧事》云以香柏为之。今书字皆作柏。)载:“尧母庆都配高辛氏而生尧,因依伊长孺为姓,尧出生时寄于伊长孺之家,遂姓伊。”《纬书》载:“庆都生尧时有石流血,父恶之,寄于伊侯长孺之国。”伊川平等古城伊侯之墟,基岩为血红色石层,传说有血石泉。


  尧是中国古代传说的圣王,尧并不姓伊而姓姬。据《史记 五帝本纪》记载:“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娶訾氏女,生挚。帝喾崩,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崩),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
  又据《帝王世纪》记载:“帝喾高辛,姬姓也。其母生见其神异,自言其名曰岌。”尧的母亲庆都又称陈锋氏,嫁给高辛氏帝喾。陈锋氏庆都生尧时是在娘家(生尧时有石流血,父恶之,寄于伊侯长孺之国)。
  后来尧主政国事时,遭遇连绵大雨,洪水滔天,帝尧咨询四岳谁可以担当治水重任,四岳皆推荐鲧。
  大禹,是夏朝的奠基者,禹是鲧的儿子。
  帝尧之时,洪水滔天,鲧由四岳推荐给帝尧,临危受命,当上治理洪水的官。
大禹的父亲鲧被尧帝封于崇,叫崇伯。《山海经.海内经》郭璞注引《开筮》说:“滔滔洪水,无所止极,伯鲧乃以息石息壤,以填洪水。”《连山易》记载:“鲧封於崇”,国语谓之“崇伯鲧”。伯鲧是伊川盆地为中心这一区域的国君,鲧的夫人是有莘氏。《大戴礼 帝系》篇记载:“ 鲧娶于有莘氏之子,谓之女志氏,产文命”(文命就是大禹,有莘氏女是大禹的母亲)。《汉书 古今人表》:“鲧妃,有莘氏女”)。
  当时闹水灾,尧帝任命鲧治水,在《尚书 尧典》中有此记载:“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佥曰:‘於!鲧哉。’帝曰:’吁!咈哉,方命圮族。’岳曰:“异哉!试可乃已。帝曰,“往,钦哉!”九载,绩用弗成”。
  《史记 夏本纪》记载:“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尧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鲧可。尧曰:“鲧为人负命毁族,不可。”四岳曰:“等之未有贤於鲧者,愿帝试之。”
②,鲧治水九年,蒙冤被杀。
  尧听四岳,用鲧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於是帝尧乃求人,更得舜。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巡狩。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於羽山以死。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於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
  鲧用筑堤堵水的方法治水九年,更大洪水来时大堤受损坏,尧帝看到了这种不理想的结果,舜以“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的罪名,派祝融前往殛杀鲧。《山海经》记载:“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帝尧按舜的意见,派祝融到羽山把鲧处死。(舜)“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③、鲧被杀的罪名是“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是“蒙冤”
   鲧和禹治水的历史,实际上反映了龙山文化晚期,伊洛乃至更大范围洪水为灾的现实。《山海经·海内经》载:“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于羽郊”,“息壤者,言土自长,故可堙水也”。 息壤是天帝的一件宝贝,这件宝贝据说是一种可以自己生长的神土,鲧想利用他来治理洪水,就是建大堤。这种息壤投到哪里,洪水立刻被堵住,治水就要成功了,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有人告发天帝,说鲧偷了息壤。天帝震怒,派火神祝融将鲧杀死在羽山,收回了息壤,并命令三年不准收敛鲧的尸体。于是洪水重新泛滥,鲧修的堵水工程自然垮塌了。
  《山海经》记载:“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被杀的原因是没有经过帝的许可,私自用“息壤”堙洪水,这是舜强加在鲧头上的“莫须有”罪名。
  鲧用这种能“自长息无限”的“土”治洪水,应该是好事情,却被舜罗织“窃帝之息壤”罪名杀掉,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鲧的蒙冤很残酷,不禁令人扼腕叹息。
  《水经注 伊水》载:“山海经所谓南望墠渚,陂方十里,佳绕鱼苇,禹父之所化,鲧化羽渊而复在此”。化为葬,即鲧死后葬于伊川禅诸水。尧看到鲧用九年时间筑的防洪大堤,还是被洪水冲垮,便命舜以“治水无状”的罪名,把鲧处死于羽山。新城故城遗址西部丘陵地貌就是“羽毛状”丘陵:
《归藏·启筮》载:“鲧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龍。”
《国语·晋语八》:“昔者鲧违帝命,殛之于羽山,化为黄能以入于羽渊。”《左传》昭公七年云:“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能以入于羽渊。”鲧被杀羽山之后,舜让其曝尸三年,警示天下。
  后世为了附会“鲧违帝命”的说辞,认为鲧被殛杀,他是私自偷了帝尧的“息壤”,
《山海经·海内经》郭璞引《启筮》云:“鲧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左传·昭公七年》曰:“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实为夏郊,三代祀之。”
   夏郊指夏代王都偃师二里头的外围南部伊川区域。鲧死后,他的儿子大禹没有放弃父亲的遗愿,继续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在应龙的帮助下,终于治水成功。
  屈原在《天问》中问道:“不任汩洪,师何以尚之?”屈原认为“鲧如果不善于治理洪水,为甚么四岳会一致推荐他呢?”,鲧肯定是善于治水的,不然四岳决不会一致推荐鲧来担当治理洪水的大任。鲧既善于治水,显然不可能只知堵塞,而不知疏导。
   大禹的父亲鲧是含冤而死,死后尸体三年不腐烂。大禹不忍看见父亲含冤而不腐烂的身躯,故三过家门而不入(史记记载的是“三过家门而敢不入”)。
  司马迁《史记 夏本纪》说,鲧治水九年不成,帝尧提拔舜辅佐自己,舜刑杀了鲧,而后,禹又被四岳举荐治水,“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禹因为不忍心看见父亲功之不成受诛,遺体还被曝三年,不能入土为安,所以“三过家门而不敢入”。
   三年后,鲧妻有莘氏为鲧收尸时,鲧因含冤而“死不瞑目”。妻子知丈夫冤屈,用手轻抚他的眼帘,鲧的双眼就闭上了。有莘氏还想整理丈夫身上三年来被风雨损坏的破衣服,换上新衣服。眼见三年不腐烂的丈夫,双眼不闭(就是后世说的“死不瞑目”),知丈夫冤屈,就含泪上前,用手轻轻抚摸鲧的眼睛,让他的眼闭上。
  但刚一接触鲧的身体,鲧却忽地一变,“化为黄龍”飞走了。
  新城故城地区古代就有关于“龍”的传说。据《春秋纬·元命苞》记载:“少典妃安登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之于常羊,生神农”。《易·疏》:“任巳感神龙而生神农”。《帝王世纪》:“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巳,有娇氏之女,名女登,为少典正妃,游华山之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始教天下种谷,故人号曰神农氏。”
   天然石龙位于新城故城之西约四公里的龙头沟,沟壁有将近百十米的“天然石龙”非常神奇壮观:
图为“瑞雪飞龍”图:
龙头沟口出土有二千多年前秦汉时期的空心砖,上面的龙头部形象以至整体轮廓形象,与龙头沟内的天然石龙惟妙惟肖,龙背有小人,巨龙似张口嬉笑,人龙和谐跃然画面,更拟人化和艺术化。表明龙头沟的“天然石龙”早已被先民知晓。

  大禹的父亲鲧为崇伯,据《汉书.古今人表》载:“鲧妃,有新(莘)氏女”。《水经注·伊水》载:“禅渚水,渚在原上,陂方十里,佳饶鱼苇,禹父之所化。”。
《汉书》记载,大禹采用“山陵挡之者毁之,疏九河,凿龍门,平通伊阙,洪水下泻。”

  大禹的儿子启在伊洛平原的偃师二里头建起第一个华夏文明古国--- 夏。
   伊川县境内古涓水北支流“银河”与伊河交汇一带,在夏代称有莘氏,夏代末年,这里出了一位历史名人伊尹,是商成汤开国功臣、著名政治家、烹饪学、中医学、药性学、丝织业创始人。又是中国美味饮食的开创者,历代餐馆、酒肆、食品、饭店、食府、调料等,均敬伊尹为圣人,盖因伊尹对饮食调味有精深的研究和论述。就是史称烹饪鼻祖、 第一名相的伊尹。
   伊川在夏商属伊侯有莘国,周称伊侯有莘之野,春秋称周南伊川地,战国改称莘城,韩秦北魏称新城,东魏改称伊川郡,隋称伊州,隋开皇改伊川县,隋炀帝大业初撤伊川县并入东都,成为东都洛阳的南大门。唐改称伊阙县,宋称伊阳,元称顺州,明改为嵩州、嵩县。清称嵩县,民国十六年(1927年),大莘店改为平等县,1932年改为平等镇,隶属伊川县。
  “新城”在史书《汉书  地理志》、《左传》、《战国策》、《吕氏春秋》、《史记》、《水经注》、《唐书》等史书典籍中均有记载。新城古称“有莘氏”、“大莘”,“辛”应是地名的表示。《史记 秦本纪》记载伊尹的故里在秦统一六国之前就称为新城郡。
  新城故城附近,新城以南的伊水流向为东北西南向,史载伊尹母居伊水,有莘氏女采桑得婴儿,以河水“伊”、“银”谐音取名伊尹紧密相关。
   附近有著名的新石器时期裴李岗文化古城南遗址、马回营北龙山文化遗址和旧石器文化穆店遗址。西山甘水源头石城遗址;与新城故城相对的伊河对岸,有著名的土门仰韶文化遗址和白元龙山文化遗址。又据《洛阳市文物志》记载,伊川大莘村在七十年代曾发现过有青铜车的车马坑,出土的地点附近曾有古代有高台庙宇,称作“拜尹台”。这些都为考证“新城故城”一带可能就是古代“有莘国”提供了考古学基础。

  “新城”作为城的叫法,最早源于《吕氏春秋》中“韩氏城新城,期十五日而成”的记述。在《吕氏春秋·本味》中,“有侁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其中的“有莘氏”为什么写成“有侁氏”呢?“莘”字变成“先人”,其中另有隐情。
   秦昭王时期,秦人出重兵“车通三川,以窥周室”,先后占领周王室洛阳南部洛水的宜阳(韩城故城)和伊水的新城故城,在此之前不叫新城,《汉书 地理志》称做“故蛮子国”。秦昭王将此“故蛮子国”设为新城郡,安排他的亲舅芈戎当新城郡的长官。
   按辈分,芈戎应该是秦始皇的外老舅爷。《吕氏春秋》是吕不韦组织编纂的,涉及到秦始皇的外老舅爷新城郡长官芈(mi)戎。“芈”字、“莘(xin)”字和罪(辠zui)字,这三个字的古体字写法极为近似,很容易混淆。“芈戎”所统治的 “莘”,存在“芈莘辠”易混淆的问题,于是秦人将“莘城”改为“新城”,“辠”改为罪。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对此记述说“秦人以莘似罪(辠),故改之”。于是 “莘城”变成了“新城”载入史册流传下来,“有莘国”变成了“新国”(“依稀新国土,隐约旧山川”。北宋 邵雍《伊川击壤集  昼梦》)。
  夏代末年这里的有莘氏女采桑得伊尹,秦人为了避讳“莘”字,《吕氏春秋 本味》的作者特意把“有莘女子采桑”,写成“有侁女子采桑”,把“莘”字变成“先人”的合写字“ 侁”(xin),把“芈戎”统治的“莘城”改写成“新城”,避开了忌讳。
  《左传 鲁僖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83年)记载“秦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北魏《水经注 伊水》中,记载陆浑故都在伊川顺阳河中游一带。近年考古发掘证实伊川徐阳一带是陆浑戎迁居的重要区域,与史料记载相符。
  秦、汉置新城,伊川平等乡有莘渠、莘渠里、莘营、大莘店村。东魏改新城为伊川郡,唐改为伊阙,宋熙宁时并入伊阳,随伊阳的变迁而属嵩县。

有莘国的考古新发现
   从考古材料可知,伊川大莘地区早在三十多万年前就有穆店旧石器文化遗存。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新郑和伊川的裴李岗文化时期的红陶三足钵,辛字形石铲、锯齿石镰,契刻骨片竟然基本一模一样。

  距今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即有高度文明发展。出土有红陶三足钵、磨制骨针、石器、有锯齿的石镰、刻划骨片等(《中国文物报》1996年3月17日一版)。












伊川的裴李岗文化新发现,已经载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文献《郑洛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的演变》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06。
  红陶三足钵的三个足尖,是极标准的等腰三角形,其误差仅不到毫米.难怪当时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原所长安金槐先生和中国历史博物馆李先登研究员看到这些文物时,激动地说:“这些真是重要发现,件件都是国宝啊.”以上这些,充分说明了那时的中原地区的神农文化已经达到了何其高超的水准。

  新城故城南著名的新石器文化古城南遗址、马回营遗址和旧石器文化穆店遗址等。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 (释文考释),上海古籍出版社,马承源主编)记载:{郭店一号楚墓出土战国时期竹简有《子羔》篇,《子羔》11号简上段说禹之母“观于伊而得之”,伊正与有莘氏有关。《吕氏春秋·本味》:有侁氏女得伊尹于空桑的故事,说伊尹之母居伊水之上,故有“伊尹”之名,伊尹后为有侁氏媵臣以归汤。“有侁”,即“有莘”,“侁”“莘”字通。《史记·殷本纪》等也说伊尹为有莘氏媵臣。《孟子·万章上》又说“伊尹耕于有莘之野”。皆可证。由此看来,上述文中的“有侁氏”,非常可能原作“有莘氏”。}

  洛阳南伊河流域称为“莘”的古城址,当属新城故城遗址。但过去一直认为该遗址属于战国时属韩地,或又说
是“周城遗址”。
不是夏代的有莘国。
  考古发现证实新城故城不是“周城遗址”,而是新石器时期龙山文化有莘国
  1994年11月,洛阳文物二队配合伊川水泥制品厂基建,对新城故城遗址范围内的工地进行发掘,其中发现五座仰韶文化墓葬以及不同历史年代文化遗存叠压层,含蕴的史料信息非常丰富。

《考古》1997年第12期伊阙城遗址(新城故城)发掘.

  发掘简报刊登在1997年第12期《考古》上,揭示了新城古城遗址及其周边有丰富的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夏商周以及战国文化遗存。那层层叠叠的夯土城墙至今仍然清晰可见:
新城故城南城墙夯土层

  在先秦历史文献典籍有鲧发明筑城的记载。如《吕氏春秋.君守》篇说:“夏鲧作城。”《礼记.祭法》孔颖达正义引《世本》,说鲧“作城郭”。《淮南子·原道训》记载:“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这个“三仞之城”应该是伊川的“莘城故城”:四岳之所以推荐鲧来治水,是因为鲧善于筑堤和筑城。
②、据《吴越春秋》记载:“鲧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此城廓之始也。”鲧的夫人是有莘氏,莘城是禹和父亲鲧,母亲有莘氏的族居地,筑城是鲧的特长本领,也是实际需要,四方很闻名,这是四岳推荐他的重要原因。
③、所谓“夏鲧作三仞之城”,是一种城墙布局选择三面环水,一面靠山陵高阜。“莘城故城”的西面是鹿蹄山向东延伸的余脉,该城坐落在延伸至伊河边的尽头处,城西靠山岭。城墙的东、南、北三面环水,是地地道道的“三仞之城”。
④,“三仞之城”莘城南边,就是《水经注 伊水》记载的墠渚湖。由“莘城”东城墙古城寨东城门外的洛栾快道G208开始,向南行,从平等村一直到中溪村,公路东侧不远是伊河。公路西侧就是“涓水”和“墠渚”遗存所在地,顺阳河和银河注入其中,十里水泽,涓涓泉水,苇稻连绵,佳饶渔苇,是鲧“化为黄龙”的神话发生地所在。
魏文帝曹丕曾来到新城故城,登上城楼,南望伊河岸边有莘之野稻花香,不由赞叹曰:“新城稻花开,上风吹之,五里飘香!”
  此地域的“大莘店”、“莘渠里”(平等),“莘营”(莘营)、“东蛮子邑”(东村)、“西蛮子邑”(西村),“上元”(桑园,有莘氏女采桑)、下元(夏代的庄园),“龙王屯”(鲧化为黄龙)等地名,仍保留有“有莘国”的“基因”。
⑤,鲧用筑堤堵水的方法不是一种失败的方法,而是成功的方法,如今的黄河大堤已安然存在几十年了。关键是发生大洪水的时机和规模。
几千年来,中原一带治理河道,仍然是采用鲧筑堤堵水的老方法,大洪水来了把河的两岸大堤冲垮,后人还是继续筑堤堵洪水。
六七十年代,伊川县冬春季节重点工作,就是修筑伊河大堤。当时的县委书记徐学华,是部队派来的,背着军用挎包,日夜在伊河大堤工地巡回检查修筑大堤的质量,时有“低着头、弯着腰,一看就是军代表,质量差了绝不绕”。应该说,这个军代表县委书记很务实,也是采用古代“鲧”筑堤的方法防洪水。他对关系伊河两岸农田村庄安危的伊河大堤,高标准、严要求是值得称赞的。但后来,伊河发大水,还是把修的河堤冲毁不少。冲毁了再修,不屈不挠。前赴后继,不然就不会有伊河两岸“佳饶渔苇”的田园美景。
⑥,“三仞之城”莘城的古城墙,厚厚的夯土层不是一个年代夯筑,当年重修秦楚古道伊川平等--宜阳莲庄交通扶贫公路时,曾在平等乡区域发现丰富的龙山文化到夏文化遗物。
通过以上六的方面的分析,有莘之地夏文化积淀深厚,与史籍记载禹的父亲鲧,禹母有莘氏族居地“墠渚,陂方十里,佳绕鱼苇,禹父之所化”相吻合,充分表明“莘城”就是鲧的“三仞之城”。是夏之先人的“伊甸园”,世代生活、奋斗、繁衍生息的地方。
五,考古证实“莘国”真实存在,历史更为久远。
伊河流域“莘国”新城故城遗址,过去一直认为该遗址属于战国韩地,或认为这里是“周王城”。
    城关镇古城寨村和平等乡古城村,古称新城,又称伊阙城,是东周末年周天子赧王的皇城遗址。有赧王逃债之台,“债台高筑”典故即出于此。
   秦人“据九鼎,案图籍,挟天子以令于天下”,实现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后演变成“挟天子以令诸候”的典故。《汉书  诸侯年表》载有“逃债台”的事:“河洛之间分为二周,有逃债 之台,被窃肤之言,然天下谓之共主,强大弗之敢倾,历载八百余年,数极德尽,既于王赧,降为庶人,用天年终,号位已绝于天下”。


   成语“问鼎中原”也发生在这里。《左传•宣公三年》(公元前606年), 楚庄王以“尊王伐戎”为名,伐陆浑之戎,观兵周郊,陈兵于今平等乡东村、西村(古称东、西蛮子营,楚人称南蛮子)。周天子派王孙满慰劳楚军,楚王借机“问 九鼎大小轻重”,意在谋图周王室。王孙满以“在德不在鼎”回绝了楚王。这个楚王即是“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楚庄王。游鼎台故址,南望九皋,伊河如带,稻花飘香,荷花竟放,车水马龙。论成语典故,晤人生真谛,品历史云烟,乐太平盛景,个中感受,定有不同。





   考古发现证实新城故城属于龙山文化到夏文化时期的古城遗址,与鲧、有莘氏、大禹有关,而且与杜康造酒有关。
①,伊川夏代的古纶氏
  1996年,河南省考古所在伊川的古代“纶氏”区域,出土有公元前1880年夏代杜康时代大量精美的酒具、酒器。
   左传记载“少康 ,邑诸纶”,说明古代的“纶氏”是夏的区域,根据《中古历史文物地图集》,古代的“纶氏”涵盖今天伊川伊河东的大部分地区。伊川的白犟河,之所以称“犟”,就是该河流反“水向东流”的传统观念,从东“犟”着“发狂”向西流,就是古时所称的大狂水。
  据《水经注 伊水》记载,:“伊水又北径当阶城西,大狂水入焉,水东出阳城县之大蜚山。《山海经》曰:大蜚之山多琈之玉。其阳,狂水出焉。西南流,其中多三足龟,人食之者无大疾,可以已肿。狂水又西径纶氏县故城南。《竹书纪年》曰:楚吾得帅师及秦伐郑围纶氏者也”。
《竹书纪年》提到的纶氏,就是夏代伊川东部地区,汉代为纶氏县。证纶氏是夏人的区域。
②,考古发现少康当政时的墓葬和大批精美酒器
    1990焦枝铁路要修复线,线路经过伊川彭婆镇南寨东坡,地基发现有古文化遗存。此地在龍门山之阳,而龍门山北边不远就是夏代王都偃师二里头。早在1959年,中国科学院就对此地区进行过调查和试掘,发现有古文化层,伊川南寨如今发现有古文化遗存,受到国家高度重视。经国家文物局批准,1990--1991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此处进行考古发掘,对涉及铁路范围总面积24万平方米的1420平方米进行考古发掘,证实这里是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遗址,清理的二十五座古墓,出土二里头文化类型的文物酒器、酒具较多。但更多的古文化遺存早已经被毁坏。
  古纶氏地区西部的伊川南寨,1990年,河南省社科院考古所在这里发掘出大批夏代文物,其中大量精美的陶制酒具、酒器令人赞叹不绝:
伊川南寨二里头文化墓葬发掘简报,刊登在1996年第12期《考古》期刊上。

 楼主| 飛龍在宇 发表于 2019-8-6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试一试 发表于 2019-8-5 12:01
支持龙同学的想法,希望早日实现,为洛阳 河南多一个历史文化亮点。



谢谢支持


========
    《尚书·洛诰》记周初成王欲宅洛邑,使召(邵)公相宅,作召诰:“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成周,使来告卜,作洛诰,周公拜手稽首曰:“予惟乙卯朝至于洛师。我卜河朔黎水,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东,亦惟洛食,伻来以图,及献卜。王拜手稽首曰,公不敢不敬天之休,来相宅,伻来以图及献小。” 
   《召诰》又记:“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朝步自周,则至于丰。惟太保选周公相宅,越若采三月,惟丙午出。越三日戊申,太保朝至于洛,卜宅。厥既得卜,则经营。越三日庚戌,太保及庶殷攻位于洛戊;越五日甲寅,位成。若翼日乙卯,周公朝至于洛,则达观于新邑营。”
  这里的“”是指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二月乙未即二十一日,成王为了营建洛邑,派太保(召公 邵公)和周公到达洛邑,巡视新洛邑的规划,首先由(召公 邵公)进行了占卜:“越三日戊申,太保朝至于洛,卜宅。厥既得卜,则经营。越三日庚戌,太保及庶殷攻位于洛戊;越五日甲寅,位成”。占卜的结果表明,涧水东,瀍水西最为大吉之地,瀍水东也是很好的大吉之地。
  (召公 邵公)向周公汇报了占卜攻位得来的洛邑王城选址及中轴线方位的图,并将图纸献给周成王,王感谢(召公 邵公)辛苦得来的成果,拜手稽首曰,“公不敢不敬天之休,来相宅,伻来以图及献小。”。
  周公实地查看邵公选择的王城方位(达观于新邑营)认为(召公 邵公)选择的地方确实很好:召公既相宅,周公称赞(召公 邵公)的成果,拜手稽首。为了慎重,周公又重新进行占卜:“予惟乙卯朝至于洛师。我卜河朔黎水,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东,亦惟洛食,伻来以图,及献卜。”《康诰》:“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东国雒。”得到成王批准,即正式动工营建,当年年底洛邑建成。 
   《尚书·多方》记载:“尔乃自时洛邑,尚永力尔田”。《洛诰》:“王肇称殷礼,祀于新邑”;又说:“如予惟以在周工,往新邑”。《多士》:“周公初于新邑洛,用告商王士。” 
 据《逸周书·作雒解》记载:“周公……及将致政,乃作大邑成周于土中,城方千七百二十丈,郛方七百里,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郏山(即北邙山),以为天下之大凑。”
​洛阳周王城位置实测图:


     这个图把王城的范围画小了,涧河入河口一带没有划入周王城的范围内,忽略了历史上曾发生“谷洛斗,将毁王宫”的事件。
     周王城西南宫城的位置,距离涧河入洛河口不远。据《国语·周语》记载:“灵王二十二年,谷洛斗,将毁王宫。”此记录的谷水即涧水,当时谷水和洛水同时发大水,形成“谷洛斗”,就是风水学上说的“二龙戏珠”现象。但两条龙斗得太厉害,出现了“将毁王宫”的严重后果。方位就是周洛阳王城的西南角。
   上述历史文献记载,证实王城在涧水入洛水(涧汭)一带,有周王城的王宫。目前王城的东南角没有寻到,这里的王宫或许已湮没入洛河。而考古发掘,在王城城址偏南的中部,发现有大片夯土遗迹,并有大量的板瓦、简瓦和饕餮纹、卷云纹瓦当等的堆积。推测这一带应该是周王室部分王宫、祖庙、社稷坛、九鼎(定鼎于颊溽)安放之处等等。以致滨河北路在此地拐了一个大弯,为的是保护此处地底下可能存留的珍贵的古文化遗址的重要原因。

沙发 2019-8-6 12:19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飛龍在宇 发表于 2020-5-23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城故城寻访记——债台高筑

2019.01.02 寒泉一勺






  伊川县地域,从唐尧开始就有一国之称,数千年间,地名反复变化,先后有伊侯国、伊阙地、伊川郡、伊州等,不一而足。但在历史长河中,唯独“新城”这个地名沿用时间最长,从东西两汉、三国两晋,一直到隋初,新城成为历史典籍中频繁出现的地名,也成为许多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新城故址位于伊川县城南4公里处,现在的古城寨村和古城村。       东周末年,诸侯称霸,战火连绵。周天子虽为君主,但因诸侯国势力日盛,慢慢的被降到与诸侯国平起平坐的位置上。周赧王五十九年,秦国攻取韩国阳城。赧王恐惧,与其他诸侯国约纵,准备组建精锐部队出伊阙关而伐秦。秦昭王恼羞成怒,将周赧王从都城洛阳赶出,迫其迁到伊河西岸的一带。于是,周赧王在该地重建王城。        赧王城西有紫荆山拱卫,东有伊河水环绕,东长1730米,西长1931米,南长1700米,北长1714米,全为土夯构筑而成。 分内外两城,内为宫城(绿线范围),居东南部,外围红线就是外城。       《伊川新城故城勘察记》说,至迟在春秋时期,新城故城已经存在,是东周时期居于此地的伊洛之戎和戎蛮子等少数民族所修的城池。新城在战国时期为韩国之地,并被韩国设为新城县,这是新城作为县治之始。        西汉时,周赧王城还是新城县置。隋唐之时,又置伊阙县。宋朝时,伊阙县撤销,赧王城遭兵匪患严重,逐渐废弃。明清之时,百姓在周城遗址上聚村定居,将村子取名为古城寨。


洛阳市考古队划定区域

  洛阳考古队曾对新城故城进行了过初步的调查、勘探和试掘。结果显示,新城故城平面略呈长方形,总面积约400万平方米。故城的西北角,坐落在山坡上,历来是军事重地。        城内西北高,东南低,正中有一条东西走向的道路。目前洛栾公路自北向南,古马公路自东向西穿越新城故城遗址。


新城故城位置

  2300余年过去,古城仅留下西部和北部城墙,但遗址上仍能寻到避债台、擂鼓台、检阅台的遗迹。当地不断出土的弓矢、箭簇佐证了古城寨的悠悠历史。


南城城垣,护城河


  故城是引伊河水到城壕,从城南中间、绕东南角、沿东城、至东北角,向北流出。


南部城墙上方,已是麦地。


它处于宫城西南角外侧


  这里是宫城西南角向南的出口,古时候应该是城南门(之一)。今通往南部平等乡的省道(洛栾公路)。


它处于宫城西南城角下(外侧)





  宫城西南侧有一土台,传为周赧王躲避债主之避债台。        债台——出自《汉书•诸侯年表》载有“逃债台”的事:“河洛之间分为二周,有逃债之台,被窃肤之言,然天下谓之共主,强大弗之敢倾,历载八百余年,数极德尽,既于王赧,降为庶人,用天年终,号位已绝于天下”。


图上黄圈处


坍塌严重。已经被一养殖场占用。

  “债台高筑”是很有名的一则成语典故,形容负债很多,无法偿还。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周朝最后一王周赧王。        公元前256年,秦国大举进攻韩国,很快夺取了韩国的阳城、负黍(均在今登封市一带),斩首四万,已经逼近周赧王所居的王城(今洛阳市王城公园一带)。周赧王和各位大臣一片慌乱,不知该如何对付强大的秦国。就在这时,楚国派遣的使者向周赧王献计说:秦国强大,单独一个国家难以对抗,只有以你周天子的名义,召集六国联合攻秦才有可能自救。周赧王与大臣们觉得也只能这样了,于是便起草诏令,分发六国,约定时间集中兵力攻秦。        此时周天子只剩下很小一块领土了,虽然反复动员,才集合了六千人马。为筹集这批人马的军费,只好向国内的富商大贾借债,并答应灭秦后还清本钱和利息。        到约定日期,周赧王把六千人马带到集合之地——伊阙(今龙门附近)。等了好些日子,除了楚、燕二国外,其余各国毫无音信。只靠这点力量,显然不是强秦的对手。此时,军费也所剩不多了,抗秦攻秦的计划只好作罢,已集中的人马也各自散去。        秦国得知周天子要联合关东六国抗秦伐秦,便命令大军攻打周天子。秦军打到王城,周赧王降秦,被秦赶到伊阙南边的新城(今即现在的古城寨村)。



  众债主一齐赶到新城向赧王讨债,赧王无法招架,就躲进一处建在高台上的驿馆内,这处高台就被称为“逃债台”、“避债台”。        成语释义:原指为避债而匿于高台之中,使债主寻之不易,后形容负债过多。        成语出处:《汉书·诸侯王表序》“自幽、平之后,日以陵夷,至虖厄岖河洛之间,分为二周,有逃责之台,被窃铁之言”。 颜师古注:“周赧王负责,无以归之,主迫责急,乃逃于此台,后人因以名之。”责,就是现在的债。




宫城南边西头,已经被一养殖场占用。


正在修“姜公庙”




紫色框线(2)即考古发掘位置


  宫城中间正在考古发掘。依位置应该是宫殿区域。



  【周赧王】:约前316年-前256年在位,姬姓,名延,亦称王赧(nǎn),东周第25位君主,也是东周最后一位君主,在位共59年。公元前256年,周赧王崩,宣告东周覆灭,周民东亡。后七年,秦庄襄王灭东周国。        周赧王在位时期,周王室的影响力仅限于王畿(现在的洛阳附近,当时是东周的首都)。早在他的祖父周显王在位期间,秦国的势力迅速膨胀,以西戎霸主自居。周赧王时期,秦昭襄王基本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所以无论周赧王是不是一个有道明君,对于挽救危亡的周朝都没有什么作用了。赧王五十九年,驾崩。是年,秦昭襄王迁九鼎,占王畿,灭东周,西周公降秦,尽献其邑三十六城、民三万,秦尽收其献,归其君于西周国。


  宫城东城墙中间位置的寨门。据考证是晚清时期的建筑。


东墙黄色框(3)处




(东—南)寨门内道路是上坡



  该寨门是村中原有古寨仅余的建筑。它面临伊河,修建在一道高崖中间,险要而突出。
  古寨门上部砖块整齐统一,下部所砌砖石有大有小,说明它曾被重修过。据村中老人说,它曾是一座戏台,后被封闭改作他用。


  屋内东墙上有黑板,估计曾作过教室,扫盲班授课啥的。


  古寨门楼坐南朝北,屋檐下原是挑空,因门柱糟蚀,村民外砌砖墙支护。


  面向打麦场(观戏场)一面的廊柱上方还依稀可见精美的木雕。




门柱几近糟蚀


随时都会坍塌


墙体开裂、倾斜、砖和石条已经风化


东护城河




南护城河东段

北城墙的位置  沿着洛栾公路出伊川县城向南,过窑湾村南横穿洛栾公路的先锋渠后300多米,可以看见路西边一条东西走向、2-3米多高的城垣遗迹。这一段城墙便是新城故城的北城墙遗存。但要走城墙那,需再继续向南前行100米,右拐进一条笔直向西的厂区路,尽头再右拐100米即是。

  故城北部靠东城墙保存一般,但遗迹仍在。城墙高出内城约2米多,上宽约30米,下宽看不出来,外城壕已被企业占用或填平,“城墙上”已是耕地,陶片、瓦片和碎砖随处可见。







  城墙外壕沟没见到,估计已经被企业占据,属于窑湾村地界。


     宽阔的城墙顶,已经是耕地——红薯、花生、芝麻等。不知是否能粘些先贤的灵气!




走在城墙上


  考古队刚探过,视乎探到黄粘土就止,估计有2—3米深。








  此处就是地图上北城墙中间的转折处,目前已是道路了,目测南北长有100米。洛阳考古队撰文说这与军事设施有关——“马面”,利于夹击攻城之敌。


北城墙黄色五角星框(4)处


  这是故城北部靠西城墙保存一般,遗迹在,城墙高出内城约1—2米,这次没去考察,下次再走。




这个探洞深得很呢


  北城墙东段,目测也就200—300米长,荒废在小树林和杂草中,向东逐渐低平。


  土台边有很多瓦砾,瓦片两面是“外绳纹内布纹”,可能是战国两汉时期的遗物。


  考古队说,故城西部的一段城墙保存较好,现高8米,上宽36米,下宽67米。外城壕宽82米,城墙上出土有陶片、弓矢、箭簇等。

  因为今天古城村堵车严重(好几个小时),连村里小道都堵车了,无法驱车“想去哪去那”,不能去探寻西城墙了,留待日后再访。


  时间尚早,临时起意去秦楚古道上平等乡的马回村永庆寺转悠。早闻马回传说,今一探究竟。

  马回村有千年古刹永庆寺等名胜古迹,还有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遗址一马回营遗址。








        大雄宝殿,它是保存下来的明代古老建筑,重修于嘉靖二年。



  关于永庆寺的创建时间有种说法,铸造于唐代的永庆寺传世铁钟记载着该寺院的历史由来。可惜传世铁钟早已不知所踪,据说 在1958年大炼钢铁时被毁,铁钟高达七尺,粗两围,钟声一鸣,十里可闻。        据其记载:永庆寺建于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太元九年(公元384年),原来只有法堂、门庑,仅供焚烧香火而已。后世逐步增修、重修,分三进殿,有五幢,即天王殿、大雄宝殿、菩萨殿、地藏殿和观音殿,颇具规模。

  传世铁钟有明确记载,也记载有马回村的由来。        唐朝初年,天下未定,秦王李世民率师东征西讨。王世充郑国政权割据东都,李世民便挥师讨伐洛阳,不料唐军初战失利,李世民单骑一路南逃,来到永庆寺院暂避追兵。随后大将尉迟敬德救驾,到此后马匹却迂回不前,马回村的名字由此而来。尉迟敬德护驾还朝,众僧出寺院相送,秦王上马后说道,待天下大定之后,本王与汝等共庆升平。李世民手指寺院说:此寺可称永庆寺。寺僧铸此铁钟,作为镇寺之宝,嘱托代代相传。




  大清乾隆拾玖年拾贰月立的《重修地藏菩萨殿并粧金像碑记》


扭柏,宋代千年龙卷柏








  大明嘉靖二年《重修永庆寺碑记》,为寺院最悠久的石碑,具有史料价值。




明代的古侧柏,已有五百年历史啦。


丝棉木(5月花开,10月果实成熟)。









  回来查阅资料,永庆寺不简单:曾经的红色摇篮 一 有莘师范!        新文化运动前后,各地兴起创办学堂。民国七年(1918年)马回营村人刘缦堂将寺院改建成学堂,因商代名相伊尹出生在大莘店一带,古名有莘,故又改名有莘师范、又称马回师范。 抗日战争时期,有莘师范成为伊川乃至豫西的红色活动中心,有“伊川的红色摇篮”之称。马回村由此获得了伊川县革命老区的称号。        当年曾先后有三位中共伊川县负责人在该校以教书为名,从事革命活动,马回师范当时成为伊川党组织的六个区委之一。有莘师范培养出了大批人才,据统计培养出师(市级)以上中高级领导干部近20人,工程师、专家、教授200余人。 改革开放后,这里又建成了初中,还建有地下党纪念室。        古老悠久、风雨沧桑的千载古刹,赫赫有名、人才众多的有莘师范,加上伊川地下党活动场所一红色摇篮,都为永庆寺增添了神秘而又富有传奇的色彩,这在伊川乃至洛阳的寺院中是罕见的。







  寺院墙危柱蚀,颓败不堪,频临坍塌危险。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跃进及文革时期,永庆寺遭到严重破坏,寺院古建筑除了大雄宝殿及观音殿外,其余建筑全部拆毁。历代碑刻或铺路砌桥,或四处散失,古老粗壮参天的柏树、丝棉木除六棵侥幸保存下来外,其余悉数砍伐掉。        寺东和寺后都是平等二中的校区。




  争取今年转完韩城镇至临汝镇的秦楚古道(洛阳段)剩余各个重要节点。



  一周后,继续考察新城故城的西城墙和北城墙西段,补上上次寻访的缺憾。


(南—北)         左手边是西城外的杨马寨(显然,历史上应该是养马寨,转音啦),右手边就是西城墙,通讯塔处城墙开始往东拐个直角。         护城壕近50—60米宽,只有一丝小溪,古时候应该有河水,成护城河。




  城墙得有4—5米高


         城墙顶上玩耍的孩童


          城墙顶也是村民的庄稼地


  照片左侧绿线位置


(北—南)道路就构筑在城墙上


  西城墙北段已经被引水渠破坏了。六七十年代发展生产也顾不上考虑“文保”,有“想法”的人说了可能不起作用吧。


  可怜的遗迹!




         这个院就坐落在城墙折拐处


  “树坚强”


  渠首是古城提灌站,估计里面以前是抽水机。


         渡槽下面的原城墙,夯土层清晰可见。


         地表以上的城墙仅剩这点土了。


         疑是大碾台的石磙




  古城墙西北角。历经2300多年的沧桑,已经变成直角、向东南方向倾斜的坡地,宽阔有近100米,气势依旧,只是威武不在!




         城墙高于右侧“城外”的地面有4—5米。


(西—东)


  这家企业建在城外护城河壕的位置上了。


        至此,新城故城寻访结束。        故城的荣耀与沧桑已成云烟,期待新城大遗址保护或遗址公园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给当下和后人留下点念想。

板凳 2020-5-23 22:46 评论 收起评论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回顶部 发新帖 找站务
投诉与建议快速响应
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登录更方便
移动端
微信扫一扫到手机
随时看帖,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