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鬼话系列
一、《低调的奢华》
闭关嵩山,晚上没事,和老余闲聊打发时间。于是就聊起了大众流行语,谈到了人们常说的两句话 :“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 “高端大气”好理解,譬如,吸烟要吸中华,喝酒要喝茅台,戴名表,开豪车,等等,都是高端大气的个人行为。一个城市如果没有地铁,没有号称“某某第一”的地标性建筑,就显得掉价,即使是千年帝都,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文化名城。一个国家要是没有标新立异的大工程大项目大建筑,似乎也高端大气不起来,显得很不厉害。如此等等,都可以看出“高端大气上档次”对人和社会的影响。 而“低调奢华”就有些就认识不一,可谓见仁见智。老余谈了几则《故事会》上的故事,不知道算不算“低调奢华有内涵”,还有待各位看官评判。 (以下是老余的话,为方便叙述,采用第一人称)
同事小石因工作调整刚到我现在的部门报到,当然小石不小了,正在奔五的路上,喊小石是过去的习惯。我俩原来在一个学校,负责过同一项工作,后来去了不同的部门,不曾想六年之后,他转岗又成了同事。十年前,他儿子还是吃奶的年龄。有一天领导和我俩座谈,说起买房的事,他说正在读博,没钱,交不起首付。领导说:“谁都能说没钱,就你小石不能说没钱。你把奶牛卖了,不就够首付的钱了?”小石很激动,说:“那可不行,我儿子还得喝奶呢!”这才知道,他担心儿子喝到三只鹿的毒奶粉,花几万块买了一头奶牛,养在家属院的角落里。每天挤二十来斤奶,儿子喝不完,家人喝,家人喝不完,他也不卖,送给邻居们喝。大家都说,这爹当的,真个性,真牛掰,不服不行!
我坐公交车有个习惯,或者听音乐,或者摩脸按捏捏手脚穴位,总之要找点事打发无聊。有一次乘公交的时候用随身携带的复读机反复播放李默然、赵忠祥等人的朗诵作品,旁边有位70来岁的老太太主动和我打招呼,问我是不是教师。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她又问我在哪个学校工作。一听说我的单位名顿时显得特别兴奋特别激动。她说,你认识刘老师吗?那可是我的大恩人。我告诉她,我和刘老师都是开封“铁塔牌”的同一个专业,教着相近的课程,且在同一年出去读书。我去了江城,他去了南国名校,然后我回来了,而他留在了南方。接着,她就给我详谈了她的神奇的经历。那是一个下雪天,晚上去洛浦公园散步,不小心滑倒地上,摔伤了胳膊,第二天拍片知道了结果,粉碎性骨折!当时就有消息灵通人士热心建议,让她去找刘老师采用传统独特方法医治。晚上在闺女的搀扶下,娘俩登门拜访刘老师。刘老师殷勤接待,让座倒茶,嘘寒问暖,就是没问胳膊的事。眼看聊了个把小时了,刘老师说,时间不早了,你们也该回去休息了。 娘俩一愣,正事还没入题,这就下了逐客令,该不会是嫌弃没带礼物吧?心里嘀咕着,走出刘老师家。忽然发现,胳膊不疼了!难不成在谈话过程中把胳膊治好了?回到家,胳膊好好的。第三天,胳膊还是好好的。好了,真的好了!老太太念叨着,刘老师,真是好人啊,不图名,不图谢。老太太的话让我吃了一惊,以我对他的了解,竟然不知道他还有这手绝活。他看上去太平凡了!矮矮的个子,一身蓝黑中山装常年穿,除了很有亲和力、一身阳刚气,看不出他有任何特殊。大师满地走,欺世盗名多如狗。而他,修为高深,行事低调,施惠于人,抚衣而去。这种作风,是那些稍有一丁点能耐就傲娇嘚瑟的人一辈子也学不来的。
社旗县有个偏僻小庙,偏僻到连很多社旗人都不知道它的存在。小庙里有个身材矮小的编外和尚。这和尚身份极其卑微,卑微到任何人都可以忽略他的存在。论学历,没有上过一天佛学院。论职称,连个师父都算不上。充其量,算得上小庙里的打杂的,用现在流行语说,就是“长期临时工”。对!临时工也有长期和临时之别,这个和尚属于长期的。平时,干最脏最累的活,吃的呢是最差的饭食,因为小庙偏僻,供养的人少,即使想打个牙祭,也不具备条件。饥一顿饱一顿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住宿更差,厨房的柴禾堆就是他的卧铺。这个编外和尚,直到82岁的时候,才到洛阳白马寺受具足戒,终于有了个正式的身份。和尚在圆寂之前,把小庙打扫得干干净净,告诉人们他要走了。并一再吩咐,一切从简,用两口缸把他扣起来,放上三年再开缸。本来他就无足轻重,人们谁也没当真,不曾想,老和尚第二天仪态安详地圆寂了。人们如梦初醒,这才明白老和尚的意思。于是用两口缸把和尚的法身扣在缸里。三年后开缸的时候,轰动世界,原来老和尚修成了金刚舍利!多少达官显贵使用高科技手段,利用现代医药技术想保存死后的肉体,效果都不十分理想。而这个没人瞧得起的穷和尚,轻松自如就圆满了法身不坏,并成为众人敬仰的金刚菩萨。 有些低调让人佩服,有些低调让人感动,有些低调让人敬仰。能让人佩服、感动、敬仰的东西,因稀缺而奢华。这种奢华,是很多人终生都未必能理解的,这种境界也是很多人终生都未必达到的。 2021.1.16于嵩山
65#
2021-1-16 21:41
评论(0)
收起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