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止十日红,竹能经岁绿。

2019-03-16 22:46 12703人阅读 0人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花止十日红,竹能经岁绿。

[复制链接]
飛龍在宇 发表于 2019-3-16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竹子历来就象征君子刚正不阿、坚贞不拔的符号。

水竹冬青.jpg

雪竹图.jpg



竹笋如剑000.jpg


竹 韵2.jpg


新竹子剑指苍穹.jpg

邵雍与竹子6.jpg

    王徽之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他酷爱竹子,有一次在朋友家借住,立即命人来种竹,人问其原因,他回答说:“何可一日无此君。”(参见《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居山阴,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唐代宋之问崇尚“青溪绿潭修竹”:青溪绿潭潭水侧,修竹婵娟同一色。徒生仙实凤不游,老死空山人讵识。妙年秉愿逃俗纷,归卧嵩丘弄白云含情傲睨慰心目,何可一日无此君。

   北宋哲学家邵雍在伊川神荫原隐居时写有有《启迪竹》诗:“洛人爱种花,唯我好种竹。所好虽不同,其心亦自足。花止十日红,竹能经岁绿。俱沾雨露恩,独无霜雪辱

邵雍与竹子5.jpg


邵雍与竹子1.jpg


苏轼在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春,出任杭州通判,从富阳、新登,取道浮云岭,进入於潜县境“视政”,苏东坡下塌在镇东南的金鹅山巅“绿筠轩”中。在寂照寺出家的於潜僧慧觉禅师拜见苏东坡,两人在“绿筠轩”临窗远眺,只见满目皆是茂林修竹,苍翠欲滴,景色宜人。苏东坡情不自禁地连连叫绝。“门前种竹,决非点缀而已,此乃高雅心神之所寄。我这儿有一首好诗赠你。”于是,他即兴挥毫,写下了《於潜僧绿筠轩》。


“宁可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宁愿没有肉吃,也不可居住无竹子相伴,没肉吃只不过让人瘦掉,没竹子相伴却会使人庸俗。人瘦可以肥,庸俗却无药可救。若是有人对此笑问这是高尚呢还是无知呢,那么如果面对竹子君仍然大嚼,世上又哪有十全十美的事呢?


世间那有扬州鹤?



   赞竹、画竹的风气在宋元以后逐步盛行开来,文人中最有名的画墨竹者或始于文同。他曾对好友苏轼表露过画墨竹之原因,即“吾乃学道未至,意有所不适而无以遣之,故一发于墨竹”。苏轼是文人画的倡导者与奠基人,也擅画竹。宋元间画墨竹之风大盛,如元代赵孟睢睢⒖戮潘肌⑽庹颉⒛哞叮?鞒跬蹒Α⑾年频鹊染?晕耐??谑Γ?笕嗽蛞浴昂?葜衽伞背浦??/font]

  清代郑板桥不仅画竹画的好,而且咏竹亦是经典,留下了代表竹子品格的名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除了郑板桥,清代诸昇、石涛、金农等画竹亦各有妙诣。竹子具有君子的品格,历代文人竞相描写以自喻或喻人。于是,文人以竹为友,竹也就与文人画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明代,冯起震的墨竹图亦称名一时,时人称其为“冯竹”。一生隐居教授,无意仕途,善画竹。崇祯二年(1629),他与儿子冯可宾合作画了《竹石图》十幅,明末书画大家董其昌、邢侗、李君实都为之题记。


  清代戴明说的《竹石图轴》更是一件有意思的作品。清顺治帝得知戴明说善画墨竹,便赐以锡质巨章,曰“米芾画禅,烟峦如觌,明说克传,图章用锡”。得印后,戴明说每作画时,即用此印钤其画面上方正中。这幅《竹石图轴》就是一件典型的例子。


   郑板桥的墨竹,把竹子所代表的君子之风变成了一种典型符号。郑板桥一生的三分之二岁月都在为竹传神写影,自己曾有诗写道:“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郑板桥笔下的竹都是从自然实景而来,又经过自己的艺术创造而成。他自己也曾说,“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郑板桥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两枝修竹分浓淡,一块山根见凸凹。髣髴读书窗子外,偶然栽植足清标。”


  罗聘《竹石图》是以君子竹与友人共赏之作,画面中有款识为证,“长笺白白墨焦焦,倒扫青蛇挂一梢。自是断崖藏半幅,苍藤翠舞倚天高。时予匆匆将往上谷,征车在门,缣素盈案,工乎拙也,遑计乎哉!两峰罗聘。






  杨涵,字水心、云峭,号云笠,清康熙时益都(今山东青州)人,写竹入神品。每坐卧竹下,领会枝叶偃仰敧斜之态,故所作脉络层叠,丝毫不爽
嚼咬残毫写丽枝,海云飞尽夕阳时。四头笑问人何似,姑射仙人玉玄姿。癸亥仲秋过寉亭戏为樵岚作。云峭”


   孔毓圻((1657-1723),字钟在,又字翊宸,号兰堂,清代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七世孙,康熙六年(1667)袭封衍圣公。好诗文,工擘窠书,善墨兰。:“绿竹之德比于君子,幽兰之香合于王者,二者之丰神绝俗,冏非瓦卉可并也。余是以生平爱之,尝作画以自娱。兹当庚子夏五之上浣,为颜老夫人八襄诞辰,因漫写六幅以申祝嘏之意,而如竹之苍如兰之馨,并以颂其贤后嗣于无穷云。杏坛主鬯(chang)毓圻

  钱载(1708—1793),字坤一,号箨石、匏尊,工诗文,善书画,尤工兰竹。晚号万松居士。

  清 钱载 竹石图轴 款识:芗亭老先生清赏,乾隆庚子重阳前一日,秀水弟钱载写于江南试院,时年七十有三。


翠竹3.jpg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回顶部 发新帖 找站务
投诉与建议快速响应
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登录更方便
移动端
微信扫一扫到手机
随时看帖,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