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位置 基地位于洛阳市西工区,王城大桥以北,介于九都路、滨河北路、涧东路、芳林路之间,地理位置优越,具备良好的区域可进入性。城市设计总用地面积:72.89公顷。 (二)项目背景 现状区域主要以建材销售为主,兼生活居住等。居住环境较差,城市形象不美观。随着建材市场的迁出,为城市功能升级,提供了可能。同时,王城大道快速路的建设,改变了“城市景观”。 (三)规划内容 1、项目原则 为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全面提升洛阳城市形象和环境品质,使王城大道及其周边地块成为富有地域性和时代性的标志性区域,按照TOD城市发展原则,以“公园城市”的发展理念,重新梳理此片区。 2、项目定位 置换老区业态功能,提升老区城市形象,打造片区级金融商务服务中心。营造高品质活力社区,均衡城市住职空间,形塑地标形象,提升城市品牌。
3、规划策略 (1)缝合王城大道高架路两侧的城市建设区域,强化城市街巷空间系统的完整性与畅通性。 (2)强化中州渠两侧滨水带型区域与周边建设腹地之间的连接,建设“活力社区”。 (3)优化区域性公共交通廊道的线路布局与场站位置,构建基于TOD发展模式下的均衡的城市住职游空间; (4)响应“小街廓、密路网”的营城策略,构建片区畅通性的 “支路网系统”,强化规划区域与外围区域动静态交通组织的系统性连接; (5)建设畅达城市重要节点的高品质“城市绿道慢行系统”,强化滨水区域可达性; (6)营造城市新地标,形塑城市新天际线,打造城市品牌新形象。
4、规划方案 通过对现状与区位发展条件的综合分析,本案以中州渠为界,将项目用地划分为两大功能分区——中州渠北部的生活性“活力社区”与中州渠南部的“片区金融商务中心区”。 规划设计借势基地内既有的中州渠城市滨水绿带,结合周边社区与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需求,在中州渠两侧用地,引入适量的文化、商业、娱乐等便民性服务设施,形成“特色商街”。在提升片区活力与周边地块开发价值的同时,将基地内由城市道路、河渠等自然分割而形成五大城市街区有机融合。
同时,利用“功用化设施”、“游乐性设施”与“公共活动场地”的建设,在王城大道高架路的桥下空间区域形成一条旨在“缝合”道路东西两侧片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带”与“绿色空间活力带”——改变传统的“道路分割”带为集聚人气与城市活力的“公共空间”活力带。 本项目通过对“控规地块”的细化组织,在区域内部建构“小街廓、窄马路、密路网”的街廓空间系统,构建人性化尺度的开放式街区,优化区域机动车可达性。倡导“混合开发”的土地利用规划,借助各组团内部城市功能的适度混合,实现片区的住职均衡发展。
城市设计以“街角公园”、“景观绿廊”、“滨水花园”、“下沉式广场”等多样化的城市绿地空间形成生态化的开放空间体系,建设海绵城市。为提升地块南部桥北门户区域与洛河堤岸之间行人连接的便捷性与舒适性,设计紧密结合洛阳市“四渠三河”的规划建设,在地块东南部设置一处“下沉式”的市民活动广场。该广场在完善区域性绿道慢行系统的同时,强化了洛河滨水空间的可达性。
城市设计借助理性的数据分析与三维空间模型的动态研拟,分别在地块的西南角区域、东南角区域和王城大道与中州渠交汇的西南角区域设置200米高的地标塔楼一座和150米高的辅助塔楼两座。在建筑空间形态塑造与建构语言的组织方面,三座塔楼与周边建筑群组共同延续了洛阳地方特有的“齐云塔”空间意向——借助标志性地方建筑符号的引借,传承地方文化,并以此形成洛阳市独有的洛河滨水区域城市天际线,和门户性地标节点区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