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马谡听了诸葛亮的话,当道扎营,能否阻挡得住司马懿的大兵?

2017-10-31 14:44 16241人阅读 8人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马谡听了诸葛亮的话,当道扎营,能否阻挡得住司马懿的大兵?

[复制链接]
剑非音 发表于 2017-10-31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技术策划角度谈谈个人观点,仅供娱乐。
根据“隆中对”方略,蜀汉以荆,益为基础,东以荆联吴,西以益出汉中取陇西联西戎形成钳形攻势谋取天下。
东部荆州关羽贸然单方出兵,失荆州自亡,刘备罚吴失败身故,造成钳形攻势的一边自废,进而益州内乱,诸葛亮在平定益州养兵三年而后北伐。
因而后人有诸葛空有凌云志而不得其时之说。
再看“失街亭”前诸葛亮谋略:
诸葛北伐战略失去了荆州的牵制助攻,变成了益州单一进攻。
诸葛亮还是使用即定方针取陇西立基(兵员补充,粮草补充,外部资源利用),稳图长安,后取中原。
因此,放弃了魏延出子午谷奇袭的牵制方案,除了书中所说的危险外,实则陈仓和陇西防守兵力厚重如久攻陈仓不下,则奇兵反而受累。
 楼主| 剑非音 发表于 2017-10-31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诸葛亮出其不意(魏疑蜀汉无力北伐),声东击西,布疑兵于箕谷,直取陇西,陇西三郡归降。街亭是陇西,关中,汉中三地联通要地,出则与箕谷成犄角之势可图陈仓。战略的第一步稳陇西就实现了。因此“街亭”是重中之重。“失街亭”蜀汉北伐战略就失去了立足点。

因此,街亭是要构筑防御基地完成固守而不是进攻中的阻击防御。和李云龙打平安县城拔钉子不一样。

因此,个人观点,马谡错在对街亭的战略地位理解失误,以战术思路解决战略问题是铸成大错的根本原因。用现在的话讲全局意识不足。街亭于蜀汉相当于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战场的锦州。失去了这个战略要地第一次北伐彻底泡汤。
沙发 2017-10-31 14:44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剑非音 发表于 2017-10-31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再思考为什么用马谡而不用魏延?

魏延和赵云都是攻城掠地的战将,从战略上不会用在街亭的固守,而是用在陇西稳固后的夺取陈仓直逼长安。

街亭是一个需要经营的战略要地,而不是将军厮杀的战场。需要一个谋臣,这是选择马谡的根本原因。

诸葛亮的失误在于没有将街亭的战略意义给马谡讲明白。包括后边的几次北伐诸葛亮也犯的是同样问题,后主刘禅和蜀汉核心文武大臣均只知道北伐恢复汉室而不知具体的阶段性目标或方略。

整个北伐的成败成了诸葛亮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尽人事听天命的尽忠道场,反而苦了蜀汉的民膏。
板凳 2017-10-31 14:45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剑非音 发表于 2017-10-31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1、诸葛亮得荆州后,,如能以荆州为根据地,再扩大地盘,未必不会逐鹿中原。但他只是让关羽驻守,自己率军进入成都,关羽兵败被杀,蜀汉亡国开始。


2、诸葛亮在《前出师表》里说过: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他自己也知道入川之后的情况,如果不以攻代守,等到魏国休养生息,兵力强盛后自然会来消灭蜀汉,蜀汉会晚亡国几年,故5次北伐,均已失败告终。
地板 2017-10-31 14:45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剑非音 发表于 2017-10-31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3、诸葛亮在《后出师表》里说过: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计取胜,坐定天下……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幼主阿斗




4、诸葛亮知人不善用,就不该派马谡去守街亭,古人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孔明深知“街亭干系甚大,倘有失,大军皆休”,且“司马懿非等闲之辈,先锋张郃乃魏之良将”,深恐“马谡不能敌之”,更何况刘备在永安宫托孤时曾明言,“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可见,孔明是深知其中利害的。既如此,又何必派不放心的人去守要塞呢?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孔明正好犯了兵家大忌。虽注重人才,却不能知人善用,这样也酿成了意料之中的悲剧。

5、马谡随诸葛亮在征讨南蛮,七擒孟获时出谋划策,颇有建树,可谓“将才”,但掌管帅印,规划全局之职却非马谡做的来的。诸葛亮把“将才”马谡认为“帅才”必然会败。
5# 2017-10-31 14:45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剑非音 发表于 2017-10-31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6、诸葛亮不该斩马谡。当时蜀汉建立不久,幼主刚刚继位,南蛮也是刚平定,“五虎上将”或亡、或病、或年事已高,蜀国后继乏人。而且大敌当前,正当用人之际,又有“马谡自缚跪于帐前”。如果让其戴罪立功,想必马谡也会变得成熟老练。想想先帝刘玄德三顾茅芦,正是由于刘备有一颗宽大的心,才能得到孔明。马谡街亭失守,虽然是犯了大的错误,但若能平静对待,事后复盘,讲解清楚,必能使其大受感化,精神升华。凡事都有两面性,坏消息来的越早越是好消息,失街亭也并非是坏事。

诸葛亮平时识人不深,用人失误,事前轻率作决,事后求全责备,这才是失街亭的关键。孔明虽自比管仲、乐毅,却不及他们知人善用,因此,关键时刻失误连连,从而导致惨败。
6# 2017-10-31 14:45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剑非音 发表于 2017-10-31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蜀汉的皇帝是刘禅,但一切作主的却是诸葛亮啊。培养储备人才,除了姜维,几乎没有了。蜀汉的地理位置适合防守还是进攻吗?耗全国之力发动战争,而不是休养生息屯兵备战,诸葛亮没有借鉴曹操在赤壁鏖战后的做法。


8、无论是历史中还是演义中蜀汉和魏的实力都是难以相提并论的,即使诸葛亮北伐成功也只是打到长安,魏国还牢牢占据河北的大后方以及中原,当时黄河流域的富庶是益州、荆州、江南等无法企及的。

曹操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恢复了北方的经济。蜀国当时的财力物力远远没有魏国强大,即使马谡不失街亭,也会在后来的战争中失败。我们看待历史,不能单从一场战争中片面分析,而要从当时两个国家的经济,军事的综合国力来看。

诸葛亮的北伐其实是以攻代守,把战争转移在国外,减少对本国经济冲击。所以弱小的蜀国得以在乱世中支撑多年,所以,在后期魏国一次主动进攻就让蜀汉灭亡了。

最后,诸葛亮并非神人,即使这次街亭不失,早晚必失。马谡只是个替死鬼而已。
7# 2017-10-31 14:46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剑非音 发表于 2017-10-31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挡不住挡得住不重要,重要的的是能挡几天,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在褐杨沟支派了一个加强连外加县大队区小队难到就能挡住日军一个精锐野战联队,李云龙要的是全部战死阻敌八小时就够了,马谡的2万人就是送死的,起到的作用就是诸葛亮有足够的时间拿下西凉三郡,按演义所说,当时已经拿下安定,南安,只有天水一个城池了,马谡的任务就是阻敌给诸葛亮争取时间拿下天水,而当时的天水也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在古代2万人阻敌,敌人远道而来,依街亭的地位2万人战死绝对可以挡住10天左右的时间,诸葛亮绝对可以拿下天水,一旦天水失陷,张合的援军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而马谡的2万人也不已经能全部战死,所以说,马谡能不能挡住关键是看诸葛亮多久能拿下天水,可惜的是马谡把部队打光了,确没有给诸葛亮争取到攻打天水的时间,就相当于李云龙的阻敌部队全部战死了,却没有达到李云龙要求的八小时是一个道理,假如没有楚云飞的国军,而八路军又没完成任务,李云龙只能是溃败撤军,和诸葛亮是一个道理,八路军完成任务了,后面还有国军继续阻敌,所以李云龙赢了,马谡没有按诸葛亮的计策行动后面又没有友军所以诸葛亮输了。
8# 2017-10-31 14:46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剑非音 发表于 2017-10-31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全可以的,我们都知道,诸葛亮六出祁山,病死五丈原的历史典故,如果说当时的马谡能够完全的按照诸葛亮的意图当道扎营,是完全可以抵挡住司马懿的军队的,当然,也会有人会问,但是司马懿的军队人数是马谡的几倍,乃至几十倍,不可能抵挡。但我们不难看出,古往今来,一个军事家,哪有光靠人数来定胜负的?如果是这样,那打仗就直接报人数好了!以诸葛亮的才智,我们可以推断出,主要还是要去消耗司马懿的军队,而不是一定乾坤,从中可以发现有两种意图。

一种是结合当时的地形,阻截司马懿大军,达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境地,可以有效的抽调主力,攻打司马懿的薄弱点,让魏军大败,无力再战。

二是达到消耗对方军队的目的,让其久攻难下,使其军队士气、补给等都出现问题的时候,进行两军决战,一决雌雄。

当然,战场上的事情,瞬息万变,我们多数都仅为猜测!不喜勿喷!有同感的,也可以点个关注,多交流!
9# 2017-10-31 14:46 评论 收起评论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回顶部 发新帖 找站务
投诉与建议快速响应
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登录更方便
移动端
微信扫一扫到手机
随时看帖,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