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河洛,中医之魂

2023-09-04 17:23 223978人阅读 6人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河洛,中医之魂

[复制链接]
怀锦先生 发表于 2023-9-4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极河洛,中医之魂

   中医护佑华夏民族繁衍生息五千年,是传统文化瑰宝。中医的理论基础是阴阳五行,讨论阴阳五行理论就离不开河图洛书。河图洛书中蕴含有天地能量之源——太极。太极生生不息,推动人体阴阳升降出入。古人描述此天地阴阳气机——鼓动生命,循环反复,如“橐龠”;创造万物,动而愈出,喻如神“龙”。《易经》乾卦曰“六龙御天,自强不息”,坤卦曰“龙战于野,厚德载物”。能尊道贵德,并传承、把握太极河洛生命智慧的这群人,则可被称“龙的传人”。阴阳五行的思想与太极河洛是密不可分的,太极图是古人对自然界和人体气化运动盈虚消长规律的形象描绘,河图、洛书是太极思想的数字表达,是数字化的太极图。“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太极——河洛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源头,也是中医学理论的根本。

       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顾植山先生用一生精研《黄帝内经》《伤害论》等经典,探究治病救人之真法,与太极阴阳、河图洛书等传统科学思想融会贯通,对中医学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发展丰富了中医科学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思想的现代内涵。以下略述顾先生的某些观点:

  阴阳和五行强调的是动态、时态,阳和阴首先是气化运动的不同状态。教科书把阴阳解释为日月、男女、水火等等两种物质间的相互关系,把阴阳学说定性为“古代自发的、朴素的辩证法”,“辩证法”是纯抽象的哲学概念,而阴阳首先描述的是自然变化的“象”,是古代的自然科学模型;当然,由“象”到“理”,可以进入哲学层面的讨论,但纯哲学概念的对立、统一、消长、转化,不足以成为中医学理论的核心构建。
  中医学教材强调阴阳间的平衡关系,但《黄帝内经》为什么不讲阴阳平衡?因为平衡是讲某一时间点上的事物间的相互关系,是从空间的、物质的角度看问题;若从某一事物的动态过程看问题,更应注重的是变化状态的平稳与否,而不是“平衡”。一个“阴阳平衡”的提法,把中医的时间动态思维拉向了空间静态思维。
  古人把宇宙的动态节律描述为“离合”运动,气化阴阳的离合过程产生开、阖、枢三种状态,形成三阴三阳六气。三阴三阳说是中医阴阳学说的精髓,指导中医临床意义重大。阴阳被异化为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后,中医教科书中的三阴三阳已不知所云,失去了其应有的地位;《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也就被人认为“实即八纲辨证,六经名称本来可废”了。
  天人相应的关键是要把握天地阴阳动态节律中的盈虚损益关系,“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和“七损八益”等都是对自然阴阳动态变化盈虚损益的描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调和阴阳的观点,是“知七损八益,则两者可调”。现在教材把“七损八益”解释为房中术,还能成为中医调阴阳的根本方法吗?谓“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的说法,是根据祖国的地理形势”,变动态为地域,变时间为空间,“天不足西北”说就成了古人不知道有青藏高原的常识性错误了。
  教科书把五行解释为“构成世界的五种基本物质或基本元素”,是“朴素的唯物论”。但五行不仅是万物象态的系统分类,更是五种时态的符号。把一年分作五个时段,就会依次出现木、火、土、金、水五大类自然气息,也就产生了五行。时令的顺序是春→夏→长夏→秋→冬,所以五行相生的顺序是木→火→土→金→水。《史记》说:“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为什么要考定星历?因为星历决定时间。把五行说成是“构成世界的五种基本物质”,如此粗浅、落后的概念,还有继承发扬的价值吗?难怪近百年来不断有人呼吁要废止五行了。
  自然界有五行之气,故人有“五藏”。《内经》谓“藏气法时”,“各以气命其藏”,故由五行衍生出来的“五藏”,首先代表的是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在人体产生的五行之气,“藏象”讲的是天地自然五行之象在人体的表现。近贤恽铁樵讲“四时之五藏”,见解精辟。教科书将基于时间的藏象学说代之以基于空间解剖实体的脏腑器官(笼统讲“功能单位”仍从脏腑器官着眼),定格为“中国古代的解剖生理学”,把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作为中医发展到清代时对脏腑认识的时代水平,则较之西医的解剖生理学知识,当然只有落后和改造的份了。

  五运六气是古人研究自然界周期性节律变化而总结出来的规律,是阴阳五行思想在更高层次的结晶。五运六气思想起源很古,对中医学基本理论模式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五藏六府”的模式即来源于五运六气。已故中医学家方药中先生讲:“五运六气是中医基本理论的基础和渊源”,极有见地。《黄帝内经》中曾运用五运六气探讨了疫病发生的规律,我们的科研课题显示运气理论用于疫病预测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但疫病预测仅是运气学说临床应用之一端,不能说五运六气就是疫病预测,中医学的许多重要原则都是在运气“七篇大论”中总结出来的。近代有些学者不去认真研究五运六气的精神实质,却把社会上一些简单利用五运六气常位推算方法,仅凭天干地支的机械推算就去搞疾病预测的现象认作是五运六气的代表加以评判,从而粗暴地否定了五运六气。
  经络的三阴三阳命名、阴阳十一脉的构建、寸口六部脉象的划分等,同样与五运六气有密切关系,隐含着自然界运动变化的六气节律在人体经络、脉象上的同步反映。教材对经络和脉象,只讲其然而不讲其所以然,学生如坠五里雾中,临床不知该如何应用。德国著名汉学家满晰博讲,他到中国来访问时,“甚至还遇到过连脉搏位置都找不准的中医实习生”,这在当今中医院校的毕业生中是很普遍的现象,临床上诊脉成了做做样子的摆设。 金代易水学派的创始人张元素讲他创立新说是因为“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先贤王肯堂、陆九芝,近贤章巨膺等都认为中医各家学说的产生与五运六气有直接关系。从运气学说入手,可澄清中医学术中大量历史悬案。教材不讲五运六气,把不同时期、不同运气条件下产生的各家学说放在同一空间中去评判他们之间的长短优劣,例如用明清时期的温病学说去与张仲景的《伤寒论》比较治疗疫病的优劣,用朱丹溪批评元代医家的《局方发挥》去批评北宋医家等,好比“关公战秦琼”。
  中医教材中摈弃了五运六气,许多中医的道理和原则都讲不清楚了。已故中医学家邹云翔先生说:“不讲五运六气学说,就是不了解祖国医学”,语重心长,切中肯綮。……

  在当前“西风劲吹”的大学术和社会环境下,顾先生能拨云见日,振聋发聩,道出中医固有本有之特点和优势,实属不易。缘中医之灵魂已被多番多重“阉割”,所谓的中西医结合,让中医从思想观念,到诊疗方法,完全成为西医的配属,变成“小脚婢女”。更有医者昧了良心,日日坐诊行“劫财”之实。
  中医是大智慧!《黄帝内经》曰“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 五运就是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动变化,黄帝歧伯于经中,发出灵魂之问:阴阳五行,太极河洛,此智慧通天地,达神明,治国治病,可不通乎?可以外行不懂装懂,用西医之粗陋方法,胡乱解释,甚至胡乱运用吗?
  1、 举头三尺有神明!致良知!
  2、 修之身,其德乃真!




  



 楼主| 怀锦先生 发表于 2023-9-4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源于道。
沙发 2023-9-4 18:39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怀锦先生 发表于 2023-9-4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板凳 2023-9-4 18:51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怀锦先生 发表于 2023-9-4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地板 2023-9-4 18:54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怀锦先生 发表于 2023-9-4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5# 2023-9-4 18:56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怀锦先生 发表于 2023-9-4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论》
《黄帝内经》阴阳离合论:三阴三阳开、枢、合理论出处
顾氏三阴三阳开合枢太极图(顾植山创造、宣明)
6# 2023-9-4 19:55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怀锦先生 发表于 2023-9-4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7# 2023-9-4 20:48 评论 收起评论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回顶部 发新帖 找站务
投诉与建议快速响应
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登录更方便
移动端
微信扫一扫到手机
随时看帖,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