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

2022-12-21 08:53 44833人阅读 1人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洛阳] 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

[复制链接]
huang 发表于 2022-12-21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图片_20221221085232.jpg
清代木版山水画集《天下名山图》
邙山在洛阳之北,黄河之南,西起渑池,东至郑州,长达190公里。历史上在洛阳建都的王城,如汉魏故城,隋唐东都,均背依邙山,南俯洛水。许多帝王将相、皇亲贵戚,死后多葬在邙山。现在,邙山上仍留有成千上万的墓冢。邙山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武王伐纣,曾集800诸侯于邙山会盟。人们在秋高气爽的秋日,登临邙山远望,洛阳四周景色如画。暮色降临,洛阳城内万盏华灯初上,雾色烟树,笙歌飘渺,更富有诗情画意,“邙山晚眺”就是洛阳八大景之一。

微信图片_20221221085235.jpg



01
[诗名] 邙山
[作者] 沈佺期
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
城中日夕歌钟起,山上唯闻松柏声。
   [注释] ●歌钟:编钟,此处指歌舞奏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与哀思。诗人将到处都是欢歌曼舞,繁华富丽的洛阳城,与满是坟墓的的邙山放在一起,暗示人们今日躺在坟墓中的人就是昔日城中享尽荣华富贵的王公贵族;反过来,读者自然会想到,今日正在城中醉生梦死,名利场中的芸芸众生,他日不也是邙山上的隔世人吗!言外之意已不言自明。


02
[诗名] 北邙行
[作者] 王建
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
旧墓人家归葬多,堆著黄金无买处。
天涯悠悠葬日促,冈坂崎岖不停毂。
高张素幕绕铭旌,夜唱挽歌山下宿。
洛阳城北复城东,魂车祖马长相逢。
车辙广若长安路,蒿草少于松柏树。
涧底盘陀石渐稀,尽向坟前作羊虎。
谁家石碑文字灭,后人重取书年月。
朝朝车马送葬回,还起大宅与高台。
   [注释] ●堆著句:说邙山上闲著的土地越来越少,即使黄金成堆,也难以买到墓地。●不停毂:言送葬的车马不停地赶路。●素幕、铭旌:送葬仪仗队前面的帐幕和写着死者官衔姓名的绸布条。●魂车、祖马:送丧车和送客饯行的车马。祖马,古时称送行的马为祖马,送行为祖送,饯行为祖饯。●蒿草句:说在坟墓旁种的松柏越来越多,蒿草则因人们践踏而越来越少。●涧底二句:山沟底的大石头也越来越少,全都被雕成了坟前的石虎石羊。●谁家句:说有的人家墓前石碑因年代久远,文字磨灭了,后人拿来刻上新的碑文,竖在自己亲人坟前。●朝朝二句:每天那些送葬的人,回到城里照样盖豪华的房舍,建高台享乐。言外之意,这些人根本不想,他自己也要被埋在北邙山上。


03
[诗名] 山坡羊·北邙山怀古
[作者] 张养浩
悲风成阵,荒烟埋恨,碑铭残缺应难认。
知他是汉朝君,晋朝臣?
把风云庆会消磨尽,都做北邙山下尘。
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
   [注释] ●北邙山:中国名山中,北邙山怎么看都无出奇之处,然而,它又绝对名播于世。梳理中国文化的脉络,北邙山是不能跳过的一站,在这片高不过300米的小丘陵上,竟有6个朝代、24位帝王长眠于此,东汉光武帝刘秀、陈朝后主陈叔宝、南唐后主李煜、蜀主刘禅、西晋司马氏,甚至朝鲜半岛的百济国王纷纷将这里作为灵魂最后的栖居之地。●碑铭:指碑文和铭文。有韵的碑文,叫铭。语出《后汉书·翟酺传》:“ 酺免后,遂起太学,更开拓房室,学者为酺立碑铭於学云。”●译文:这些埋葬在北邙山上的君臣们,生前把荣华富贵、风云庆会享受个够,然而,死后也不过是北邙山下的一抔土。是人,便不免一死,而一旦死去,便万事皆休。那么,生前的尊贵与否,死后的衰荣如何,又有什么意义呢?结句的"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语气冷隽悲凉,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微信图片_20221221085239.jpg

斗转星移,时至今日,对于大部分已经不相信风水的现代人来说,北邙早已淡忘在人们的脑海里。只有静静的卧在邙山上的那一座座坟茔墓碑,告诉我们曾经它在古人的心中是怎样的神圣。




一叶知秋97824 发表于 2022-12-22 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回顶部 发新帖 找站务
投诉与建议快速响应
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登录更方便
移动端
微信扫一扫到手机
随时看帖,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