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三庚便数伏——农历三伏天是怎么规定的

2022-07-16 18:26 590794人阅读 15人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夏至三庚便数伏——农历三伏天是怎么规定的

[复制链接]
怀锦先生 发表于 2022-7-16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夏至三庚便数伏——农历三伏天是怎么规定的

一年中最炎热的“三伏天”,今天才开始,而且今年有40天……

等一下…… 已经热到不行了,怎么才开始数伏呢?炎热的伏天又要到什么时候才结束啊?

数伏是中国传统历法里表示夏天最炎热一段时间的习俗。俗语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伏天分为初伏、中伏、末伏,一共持续 30 天或 40 天。很不巧,今年就有40天

伏天不仅天数不确定,就连数伏开始的日期每年都不一样。比如,去年是7月11日开始数伏,今年则是7月16日开始。

实际上,数伏开始的日期并不以公历或者农历的某个固定日期作为起始,而是通过干支纪日法推算出来的。但要准确数出伏天,还需要了解农历的夏至日,以及干支纪日法的顺序。

天干地支纪日法

夏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我们知道,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而二十四节气就是其中“阳历”的部分——它是把太阳运行一年的时间平均分成24份来确定的,所以节气的时间点在公历上反而比较固定。

比如夏至,就发生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22日之间。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

夏至后不久,便是伏天。俗语说:“夏至三庚便数伏。”其中的“庚”,指的就是天干中排第七的那个字。这句话的意思是,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的第一天

而这一天哪天到来,就没有什么规律了,只能去查老黄历上的干支日期。

干支纪日法,是我国古代就一直在使用的一种历法里的计数方法,即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互相组合来表示日期。

我们把天干和地支同时往后数,天干轮完6轮过后,地支正好轮完5轮,所以组合在一起有 60 种(没错,就是10和12的最小公倍数)。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六十甲子”。

年、月、日的记法都可以用这种方式,比如今年的元旦,就可以表达为“辛丑年 庚子月 甲寅日”。

如今我们已经习惯使用公历历法,干支纪日法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只有在一些历史事件场合上还能回忆起它的身影,而常见的日历上能查到的恐怕只有用干支表示的年份了(因为在确定我们的生肖时,常常会用到它)。

不过现在比较方便的是,网络上的很多日历软件都能查到日期的干支顺序。比如像这样:

三伏今年有40天!

有了这些知识,我们就来数一数今年夏至过后的第三个庚日在哪天吧!

翻开日历,我们看到今年的夏至在6月21日。“夏至过后的三个庚日”分别是:

6月26日 庚戌日

7月6日 庚申日

7月16日 庚午日——这就是第三个庚日啦。

于是7月16日,就成了今年初伏的起始日。

初伏持续的时长规定为 10天,所以,今年的初伏就是7月16日—7月25日。

下一步,是确定末伏的时间——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开始。拿今年来说,立秋是8月7日,再往后找到第一个庚日,是8月15日庚子日,这一天就是末伏的第一天。末伏持续时长也为10天,到8月24日结束。

初伏和末伏之间的时间,都是中伏。根据庚日来的早晚不同,留给中伏的时间一定是10天或者20天,不会是别的数值。因此整个三伏的时长才会有30天和40 天的区别。

我们经常因为伏天过于炎热而叫苦不迭,希望伏天少一点或者快点过去。然而有人统计过,伏天有40天的情况还要更多一些,占了71.37%,而有30天的情况只占28.63%。

比如从2015年开始,连续10年,伏天都是40天,真是“天不遂人愿”。

伏天热不热,还要看预报啦

但是仔细想想,天气是否酷热难当,会因为“庚日”来得迟或早而受到影响吗?当然不会。

为什么用庚日来规定伏天的时间和长度呢?有资料说,秦汉时盛行“五行相生相克”,认为最热的夏天日子属火,而庚属金,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

看来,像数伏、数九这样的传统,是古人根据长期经验总结出来的朴素规律,与实际的气候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辅助我们穿衣劳作,现在已经沉淀成了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至于是不是非得“夏至后三庚”才热,“戊日”或者“己日”就不能热了?那当然不可能啦。况且,中国如此地域辽阔,加上千年以来气候变化波动造成的影响,“误差”也早就超过三伏天的计算规则了。

想知道准确的天气,还是看天气预报更准确。

顺便再补充一个冷知识——俗话说的“冷在三九”,“三九”和“三伏”的意思一样吗?其实这有点文字游戏的意思。

数九的规则很简单:从农历的冬至节气开始,每九天算一九,一共九九八十一天。第三个九天,就叫做“三九”。所以,夏天的三伏是“三个伏”,冬天的三九是“第三九”,基数词和序数词,是不一样的哟。

为什么要补充这个冷知识呢?还不是因为这两天真是太热了,想给大家降个温呐


 楼主| 怀锦先生 发表于 2022-7-16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说“热在三伏”,,但中国文化的高妙之处正在于此——最热的时候,寒凉的因素已悄悄潜伏——君不见,太极图中,阳气最盛时,阳鱼的胖头中,已生成一个阴的“鱼眼”——此即热极生寒,夏至一阴生的妙理。
所以说,“三伏天”之伏,并不是表示热的词语,而是表示阴气潜藏、阴气伏生的意思。
沙发 2022-7-16 18:38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怀锦先生 发表于 2022-7-16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三伏天中,天气炎热,地气蒸腾,人体体感闷热,汗水不离身。

在天地酷热中,静静体会心的清凉,体会天地气机的转换。
板凳 2022-7-16 18:42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怀锦先生 发表于 2022-7-16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夏至三庚便数伏。
为什么要找“庚”日呢?
河洛文化中,十日的五行属性是: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
金气寒凉,属阴。
地板 2022-7-16 18:48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怀锦先生 发表于 2022-7-16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年四季中,夏酷热,冬冰洌,为阴阳极端,而春秋阴阳平和,故舒适。
其中,春气生升,秋气收降,而三伏天是阴阳转换的季节,通常又称为“伏季”或“雨季”,与春夏秋冬配成五季,与五行相应。
黄河中下游、洛阳地区是五行五季特征最明显的地区,故河洛称为“中国”。
5# 2022-7-16 19:05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怀锦先生 发表于 2022-7-16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伏天湿热,而不一定是酷热。因为天气下降(则热),地气上腾(则蒸),人身汗不能出利索,故人体感闷热。

真正决定天气特征的是——五运六气。
其中六气是最重要的因素。

今年在六十甲子中本来就是一个极热的年份(又加上人类的造业,特别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地球环境的极大破坏,也积累到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临界期,从此以后,极端气候差不多要年年见了,所谓的“地球末日”已不远。)
6# 2022-7-16 19:16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怀锦先生 发表于 2022-7-16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六气排列中,第三气,主气是少阳相火,客气也是少阳相火,相火者,妄动之火,不守规矩,炽热撩人。

其大致时间两个月60天,从小满5月21日——大暑7月20日。
故今年大暑后,天气会渐凉,时多雨。
7# 2022-7-16 19:23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怀锦先生 发表于 2022-7-19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场雨,持续多半天,给人清凉。

希望能就此结束“流火”的阳历七月。
8# 2022-7-19 16:20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怀锦先生 发表于 2022-7-19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经》中“七月流火”,是说阴历七月,天已渐凉,大火星在天西南出现,位置低。

今年七月,全球各地真的是出现了流火的现象。
洛阳多日持续40度,正午的柏油路上几能煎熟鸡蛋饼,有人在房顶养鸡都热死了。
欧洲更疯狂,西班牙竟47.5°,西班牙、葡萄牙、法国多地持续山火不断。
这可真是实实在在的火。
9# 2022-7-19 16:28 评论 收起评论
乐呵呵 发表于 2022-7-19 16: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劳力2019 发表于 2022-7-19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年可没有这么热
11# 2022-7-19 19:39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怀锦先生 发表于 2022-7-20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引)

什么是“不着四六”?

     原来真没认真查找过更详细的解释,以为“不着四六”就是不着调、不靠谱的意思。今天才真正涨知识了!
       一年有四季,每季有六个节气。懂得这个四六,就懂得了生存之道。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按照二十四个节气适时播种、收割,吃穿住行都源自大自然,因此要感恩大自然。
      “天”字四划,“地”字六划。懂得这个四六,知道我们生活在天地间,就要敬畏天地。
        “父”字四划,“母”字六划。懂得这个四六,就要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懂得孝敬父母。
        “夫”字四划,“妇”字六划,懂得这个四六,就明白了“夫”“妇”二人组成一个家,因此要和睦相处,共同经营好这个家。
        “少”字四划,“老”字六划。懂得这个四六,就明白尊老爱幼的道理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文”字四划,“字”字六划。懂得这个四六,就要认真读书学习,识文断字,明白做人的道理。
     “孔”四划,“老”字六划。懂得这个四六,就知道孔子和老子,乃中华民族教育之先师。
     “凶”字四划,“吉”字六划。懂得这个四六,就要谨慎行事,凡事三思而后行,才能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如果上不知天,下不知地,生而为人不知孝敬父母,不懂尊老爱幼,为人夫或为人妻,不知道夫妻之间怎么相处,为学不懂文字,不知道老子、孔子是何人,为人处事不知道凶吉祸福,如此这般,行走于江湖之上为人处事,必然是“不着四六”!
       什么是传统?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我们的祖先在造字之时,就已经把字形、字义、美德、传统都根植于其间了。古人的智慧我们今天仍不能及。

12# 2022-7-20 18:18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怀锦先生 发表于 2022-7-20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六”正解:
六通四辟,则天地氤氲,万物化醇。
六通:六气司天。六气又分司天、在泉及左右有间,共六气。
四辟:东西南北确立,春夏秋冬伦叙,则人之生存环境也。

六通四辟,则古人之世界观秩序及宇宙人生生成论理论学说。
13# 2022-7-20 18:26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怀锦先生 发表于 2022-8-14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入夏以来,我国高温日数多、覆盖范围广、多地最高气温破历史极值。截至今天(8月13日),中央气象台已连续24天发布高温预警,其中12日和13日已经连续两天发布了最高级别的红色预警。
14# 2022-8-14 17:50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怀锦先生 发表于 2022-8-14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36°——38°39°——40°——42°——45°——?——?
15# 2022-8-14 17:53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怀锦先生 发表于 2022-8-17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近日监测评估,综合考虑高温热浪事件的平均强度、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从今年6月13日开始至今的区域性高温事件综合强度已达到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

全国高温日数分布图(6月1日-8月15日)

此次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极端性强等特点。截至8月15日,此次高温事件已经持续64天,为1961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超过2013年的62天);35℃以上覆盖1680站、37℃以上覆盖1426站,均为历史第二多(仅次于2017年,分别为1762站和1443站),但40℃以上覆盖范围为历史最大;高温极值站数262站,已超过2013年(187站)和2017年(133站)。

夏季以来(6月1日至8月15日),全国平均高温日数12.0天,较常年同期偏多5.1天,为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华北南部、华东大部、华中、华南东部、西南地区东北部及新疆大部、内蒙古西部等地高温日数普遍在20天以上,新疆中东部、内蒙古西北部、河南南部、湖北大部、安徽、江苏南部、浙江、福建中北部、江西大部、湖南大部、四川东部、重庆等地超过30天。

夏季以来,豫苏皖浙鄂赣黔川陕新10省(区)高温日数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湘鲁甘宁云沪6省(区、市)为历史同期第2多,闽渝为第3多。


16# 2022-8-17 17:04 评论 收起评论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回顶部 发新帖 找站务
投诉与建议快速响应
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登录更方便
移动端
微信扫一扫到手机
随时看帖,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