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室山上皇古地烟云涧调研报告
原创:翟智高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1e658f0102yylc.html 一、天下之中天室宝地 洛阳被誉为天下之中。九皋山是古都洛阳南的屏障和照壁,从龙门口到九皋山之间,伊河北流洛阳,伊河两边溪流密布,佳饶鱼苇,山丘环卫,是被周武王和姜太公称为“天室”的宝地。 天室山的核心区域,是九皋山脉中段的金鼎山区域,东西横列的山形,向北突出有三个山头,均为海拔640米,分别是牛山、马山、虎山,古称三涂(凸)山, 美丽风光令人神往: 最神奇的是这一段山脉,恰好相似大鹏鸟展翅腾飞之状,洛阳周王城向南的中轴线,正照直九皋天室山大鹏鸟的鸟头。 大鹏鸟山形的鸟头,正对照洛阳周王城南大门,兆瑞周王朝展翅腾飞的宏伟气势。 其中的牛山是伊川古迹名胜十六景巨牛伏卧,巨牛头朝东南,牛首似钻入山中,八百里伏牛山就是因此山而得名 。 这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称为上皇古地烟云涧。古时帝王祭祀天神,来到风水宝地天室山,祭祀香火连绵不断,仙烟云雾缭绕盘旋,山涧溪明、康二水有如从烟云中飞流直下,于是传下来“烟云涧”的地名。 图为河南伊川县九皋山上皇古地风光: 二、上皇古地 中华酒文化源头 上皇古地,有上皇古泉,在亿万年前火山岩浆凝固的卧龙口中,泉水如琼浆玉液。《酒诰》记载:“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将上皇造酒载入史册。上皇就是第四代炎帝神农氏帝明,《山海经》记述帝明所居之明水正是此地。有诗赞上皇古地酒源胜地:“千里溪山最佳处,万年古泉酿禄芳。” “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两盏海底眠”。考古发现的红陶小口双耳壶,三足钵等酒具、酒器、等历史文物和大量史料记载及考证,神农氏上皇为人类造酒始祖,上皇古地为中国造酒之源。
![](http://s9.sinaimg.cn/mw690/001OxvJRzy7GoCeZkZW88&690)
三、周武王姜太公选中的周王城中轴线 灭掉商纣王的周武王,为了定个好的首都,竟然睡不着觉,找来军师姜太公,看遍天下风水,选中洛阳正照着天室山为中轴线确立周王都。史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记录了这一历史事件:“武王曰,定天保,依天室。我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顾瞻有河,粤瞻伊洛,不远天室。”周武王所说的“南望三涂”,就是仙鹤鸣叫声达天庭的“天室”。 四、诗仙李白想这里住下不走了 唐代大诗人、酒仙李白曾到伊川的九皋山游玩,寻访上皇遗踪,见上皇古地天室山有如仙境,兴奋得想留在这里不走了,李白作《鸣皋歌》为证:“ 忆昨鸣皋梦里还,手弄素月清潭间。觉时枕席非碧山,侧身西望阻秦关。麒麟阁上春还早,著书却忆伊阳好。青松来风吹古道,绿萝飞花覆烟草。我家仙翁爱清真,才雄草圣凌古人,欲卧鸣皋绝世尘”。 五、祭祀天神促成青铜铸造的发源地 九皋山三涂上皇古地“金鼎山”被作为历代皇家祭祀宝地。《史记》记载,夏末有有莘氏人伊尹,“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以王道,汤举任以国政”。附近出土有商代的“子申父己”铜鼎、铜爵、青铜斝酒器和青铜马车等,佐证着烟云涧作为华夏青铜业之源的历史印记。《后汉书 广成颂》记载:“大汉之南郊也,宅兹天邑,总风雨之会,交阴阳之和。揆厥灵囿,营于南郊。”。 每年春三月清明谷雨时节,历代朝廷、官府、百姓都要在天室山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帝王将相、诸侯番邦,民间商会、神社,莫不精心诚敬为祭祀活动准备礼仪物品、祭天队伍,美酒三牲、鼓乐铜器、七彩旌旗等。祭天仪式结束后,在京郊农村通衢大道举行各类文艺表演。“宗庙既享,庖厨既充,摆牲班禽,鼓骇举爵,钟鸣既觞。阐蛙华羽之南音,奏于农郊大路之衢,与百姓乐之。”君王、诸侯、将相、贵宾番宾与民众同乐,祈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从上古到夏商周时期的帝王们,到天室山祭祀天神,就把上皇古地的上皇酒和烟云涧铸造的各类祭祀礼器,作为皇家祭祀专用品。中央电视台《历史中国》讲到洛阳南伊川烟云涧地处千年丝绸古道的要冲,走过了无数马队和骆驼队,南下北上的商旅车队、马队、骆驼队从此经过,把这里出产的上皇美酒和青铜器带到世界各地。 六、上皇酒青铜器是发展文旅事业的独有资源 在当年湮没的遗址上,勤劳智慧的上皇古地烟云涧人以弘扬传承中华民族瑰宝为己任,使古老的上皇酒和青铜器又焕发出新时代的熠熠光辉。产品荣获多种国家级奖项,烟云涧商标被评为河南省著名商标。2011年,烟云涧青铜器制作技艺,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洛阳烟云涧青铜工艺博物馆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家以青铜工艺为主题的专业性博物馆,属河南省文化厅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上皇古地烟云涧人继承中华传统优秀技艺,促进上皇酒、青铜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赞扬。天室山上皇古地上皇酒和烟云涧青铜器植根于丰厚历史文化积淀的沃土之上,弘扬传承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向世人全面展示中国酒文化与青铜文化的博大与厚重,展现洛阳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的无限魅力。 伊川县委县政府谋划烟云涧青铜文化小镇宏图伟业进入新阶段。 洛阳上皇古地上皇酒和青铜器是独特的文化品牌,正以其独特的面貌,走进时代的画卷里。 著名书法家张啸林先生在中南海书写“上皇美酒香飘北京”: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人民日报》原社长邵华泽为洛阳烟云涧青铜工艺博物馆题词:“青铜文明,源远流长”。 洛阳烟云涧青铜工艺博物馆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家以青铜工艺为主题的专业性博物馆,属河南省文化厅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上皇古地烟云涧人继承中华传统优秀技艺,促进上皇酒、青铜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赞扬。天室山上皇古地上皇酒和烟云涧青铜器植根于丰厚历史文化积淀的沃土之上,弘扬传承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向世人全面展示中国酒文化与青铜文化的博大与厚重,展现洛阳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的无限魅力。 七、地理区位与农业资源优势。 天室山上皇古地位于古都洛阳的正南方的伊川葛寨镇,古老的秦楚商道穿境而过。现今有208国道、240省道、319省道、洛栾高速、二广高速和正在建设的新伊高速纵横其间。本地有丰富的磷铁矿、硅铝酸钾玄武岩矿产,含有农作物需要的磷钾成分和硒等微量有益元素,千万年自然气候风化出来的土壤,非常有利于高品质农作物的生长,是发展现代有机农业和农旅融合产业的基础。 八、存在问题和建议 上皇美酒和烟云涧青铜器,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在国内外已经有很高的知名度。天室山滑雪场也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但是,仍存在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 1、交通问题。从葛寨镇到天室山的道路比较狭窄,同时由于经过村庄多,不利于旅游车辆通行,建议重新规划优选新线路,修通从G208双莘桥经葛寨镇到天室山,再与汝阳上庄乡村道路沟通的旅游通道,形成环形旅游交通网。 2、上皇酒由于规模小,也受融资难的影响,发展较慢,与华夏第一美酒的誉称不相匹配。应该利用本地富硒土壤,广种富硒高粱,解决酿造风味独特高质量上皇酒的原料来源。既降低造酒成本,又带动农民长久脱贫致富。 3、烟云涧青铜器目前属于一家一户小作坊生产,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还存在恶性价格竞争,相互压价拆台,严重影响、制约了烟云涧青铜器产业做大做强。建议加强政府和青铜器行业协会的管理、指导和监督工作,强化质量和诚信经营,大力发展公司加农户与电商产业。 4、规划丝绸商道文旅农商综合发展区,沿道路两侧规划商铺、游乐、文创、博物馆、食府、酒肆、旅店、农家乐等,后面是商户住宅,集约化经营,开拓农文旅融合发展新市场和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