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对大屏幕背景《滕王阁序》文字,面对全校各个班级学生代表,通济校区六二班的程逸谦同学,一字不漏的通篇背诵王勃的这首千古名文。现场我初步看了一下时间,七分钟不间断的视频为证,直至最后一句“槛外长江空自流”话音一落,现场掌声一片。留下我们一杆子现场老师和学生的惊叹不已,众人齐呼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别人家孩子“吗?
“别人家孩子”程逸谦一副淡定略带腼腆的模样,低调的微笑着同意我要求合影的要求。我轻声问他,“背诵古诗文是谁要求的?”他告诉我,爸爸从小就要求的,而且妈妈更具体。我很好奇这样的父母都是做什么工作的,结果程同学回答,爸爸是工程师,遮不住的工科男古典文学情怀,传统文化魅力与经典文学传承的自信跃然写照。
我们总把那些自己难以做到,却看到别人做到了的结果,归功于“别人”,把那些良好家庭教育下和日积月累下成功教育归结为“别人家孩子”,这样的现象尤其值得思考,就在身边发现的这样的孩子,值得我们去沿着教育逻辑探寻背后原因。
思考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好的家庭教育是0-6岁儿童的基本生活习惯形成的重要环境,6岁以后入学的儿童,进入系统的学习基本文化知识的阶段,儿童的好习惯和对学习的求知欲,以及遇到问题与困难时候的自信勇敢却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持续不断作用的结果。
这篇《滕王阁序》是小男生五年级时候就会背诵的,试想若要熟悉背诵七百七十三字的古文,辞藻华丽工整对仗充斥生僻字,随便挑出一句就能打败一地文学名篇的长长的文章,除了从逐字逐句的识字开始,还要理解含义,通读文章,段落脉搏清晰分析,才能够达到今天的倒背如流侃侃风流。看似背诵一篇文章,背后真相里孩子的积累绝对不是一天两天功夫,那是要“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付出,最让我深思的还是拥有这“磨成针”功夫的兴趣支撑。把这些细小繁琐的事情利用零碎的时间坚持一路坐下来,这哪里只是兴趣爱好,更是挚爱与成功体验的力量。
果不其然,从班主任王艳双老师那里得知,程逸谦有摘录抄录本子,仅《滕王阁序》就抄了整整四页纸,上边用各种颜色的笔做过标注,包括拼音、释义、还有背诵日期等。密密麻麻的文字背后,竟是令**也语塞的叹服。程同学目前背诵的长篇还有古文有《滕王阁序》、《前出师表》、《前赤壁赋》、《琵琶行》、《岳阳楼记》、《桃花源记》、《梦游天姥吟留别》、《石壕吏》、《新婚别》、《陌上桑》等,数不胜数的名篇在小男生那里信手拈来。
王艳双老师做到了对孩子的引领发现和一路鼓励,能够坚持把这样的引领落实在日常行动的更是父母背后的付出,才使得“诗词明星”诞生。孩子不仅古诗词积累的量大,而且积累古诗词有自己独特的方法,这方法里隐藏着妈妈对诗词的逻辑梳理与文学坚守。
王老师翻看过这位文理兼修的妈妈的朋友圈,发现她把程逸谦背诵的诗词分类整理,并且编成目录入册,还按时间统计出来数量。仅目前儿子的背诵量居然达到了300余首。第一册是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共背诵167首;第二册是五言、七言律诗及长诗,共背诵70首;第三册是宋词、诗经和古文,共背诵63首。
一位有远见卓识的爸爸,一位善于引领孩子心灵成长的妈妈,加上一位能够发现孩子,及时鼓励孩子,并且能够要求孩子,在整个班级内建设良性学习氛围的老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目标一致,各司其职,相互促进,孩子自然成长,这才是最美妙的教育。
思考二:“按纲”教学和“超纲”实施
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国民素质,教学大纲着眼于内容规定。学生进入系统的学习阶段以后,学校教育则是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进行,教材对于儿童按照不同年级和不同年龄的教学任务要求,是根据普适性的儿童特点研究确定,是基本学习体系里的一般内容。换句话说,教学大纲是适龄儿童学习要求,也是学校教育需要完成的基本任务。
具有法定的性质的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关注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属于教学中国家课程的刚性部分。而不同学校根据不同的硬件和软件条件,研发不同的校本课程则更加关注因材施教与分层教学,也更加关注学生不同的发展。
由此看来,来自不同家庭文化背景的孩子们,拥有不同的特长发展是完全合理合情的事情,家庭教育父母们需要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好习惯和好性格的培养上。
学习本身就具有“按纲”部分和“超纲”部分,所谓的“超纲”其实并没有超出孩子的接受能力与认知水平,相反能够促进学生充满兴趣自主学习的“超纲”教学完全符合儿童成长认知规律。譬如小学时期积累大量的古诗词,看似把中学教学内容提前进行认知未尝不可,也是让不同儿童拥有不同发展的课程实施。
除此之外,通过项目研究性学习,跨越学科壁垒,研究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促进儿童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时候完全可以把超越小学教材的部分内容放在研究性学习内容之内,通过儿童自主探索寻找解决办法,是对儿童能力水平的提升。譬如创客空间3D打印电脑编程课程,机器人航模,建模数学模型研究等等。
基于项目的研究性学习,甚至可以把更高一级的政治、文化、经济、物理、化学问题拿出来同儿童一起研究。学习内容“超纲”,但是学习方法不超出儿童水平,反而能够促进儿童对学习的欲望,我们引导并鼓励这样的“超纲”课程实施。
思考三:儿童天分和后天勤奋
经常在学校里看到的学霸,都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并不像大家看到的学习学习一心学习,而是踢球唱歌绘画游泳博览群书,似乎除了课堂教学上的功夫,没怎么看到学霸们课下比别人多下多少功夫。这时候,就会有人说,“瞧,人家有天分,不需要后天努力。”
难道真的是“学霸靠天分,自己靠勤奋”吗?天分和勤奋,我们常常会放在一起讨论的两个词,但是这两个词又好像是一对冤家,虽然总是在一起,却老被放在对立面来讨论。我们仔细静下心来思考,他们难道真的是对立的吗?有没有一种可能,天分客观存在,勤奋主观对待,客观加主观就是天分和勤奋,天分是喜欢加上勤奋,勤奋加上喜欢就成为了天分。
“勤能补拙”,“成功是百分之一的天赋,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等等名言警句都告诉我们,勤奋能弥补天分的不足。其实强调天分只是懒惰和懦弱的借口,懒惰成性的久了,就会懦弱不堪,惧怕劳动惧怕付出惧怕挑战。而勤奋确实懒惰的敌人,勤奋以来,懒惰就无处可藏了,这样的好性情不靠说教,靠的是言传身教。
我曾经和很多人讨论多这个话题,没有都各执一词不了了之,不同的人都是按照自己不同的经历体验阐述自己的观点。上周上海复旦大学的一位朋友来洛阳,还和女儿一起讨论这个话题,得出的结论是:天分客观存在,但是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是勤奋,而不是天分,否则怎么会有仲永之类。再有天分也离不开勤奋,无论是否拥有天分的人如果都拥有勤奋,或许会有差别,但这样的差别也会存在一定高水平区间之内,比如100分与99分之间。
除了少数天才,神童等在长大后会恃才傲物,不再努力外,所有有天赋的人其实都是非常努力的。并不是他们主观选择的努力,而是不受控制由内而外按耐不住的努力,这样的努力是从心开始的喜欢。有天分的人,往往也是努力的,只不过这种努力并不像外人所以为的那样,通过顽强的意志力和超强的自控力,逼着自己每天做同一件事,数十年如一日,周而复始,最终取得非凡的成就。可能对于这些有天分的人来说,每天的坚持只是因为他们喜欢做这件事,无法解释的喜欢,做这件事他会由衷的感到幸福和开心,那种成就感和获得感,比睡觉、看电影、打游戏等所得到的快感更让他们感到兴奋。
说到这里,父母和老师们就要静下心来思考,是单单追求效率去压制孩子内心的兴趣,还是追求素质全面发展去鼓励孩子由愉悦开始的“天分”。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天分,只要我们**不去扼杀他们的天分,教育才会是真正的教育。
让我们更无语凝噎的还有……
国学大师赵元任一生会讲33种方言,会说英、法、德、日、西班牙语等多种外语。他自己说:“在应用文方面,英文、德文、法文没有问题。至于一般用法,则日本、古希腊、拉丁、俄罗斯等文字都不成问题。说人家是国学大师简直太过于贬低人家了。
钱学森夫人蒋英女士,女声乐教育家,女高音歌唱家,曾任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教研室主任,享年93岁。一生与钱学森先生恩爱有加,中国杰出的爱国科学家、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二十世纪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的领军人物钱先生酷爱音乐,对音乐颇有研究。
全国第二届中国诗词大会当中,与武亦姝对阵的陕西咸阳的选手陈更,就读北大就读理工类专业博士,熟读传统诗词歌赋,这位来自北大的才女陈更与女生武亦姝的对决,烂熟于心的脱口秀,可谓一道风景,人们感慨的工科女生的文学烂漫情怀。
洛阳书协主席王鸣先生酷爱京剧,副主席刘灿辉擅长吉他弹唱,笑称他们为“被写字耽搁了的京剧演员”和“被写字耽搁了的吉他手”毫不为过。
看到成功以后的结果,要思考到付出过程的不易,不论是兴趣使然,还是责任使然,最终被称为“别人家某某”的依然是少数人。为什么人的一生所经历的阶段几乎相同,6岁入学,18岁大学,可是为什么结果和轨迹却大相径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百分之九十的相同,百分之十的不同,造就人的恰好是那些哪怕是仅有的一点点的不同。
不同的家庭教育,不同的因材施教,不同的勤奋程度,不同的个人心态与坚持付出,逐渐形成了最后的结果。有的人一生对世界兴趣昂然如初生牛犊,有的人则觉得周围一切毫无生机暮气沉沉。
趁着这城市阳光正好微风不燥,趁着这心态年轻真好眉眼巧笑,趁着眼前的孩子一张白纸蓝图随你挥毫,何不做好引导陪伴左右铺好大道,指不定“别人家孩子”说的就是你呢。
作者:洛阳市实验小学党委书记、校长李青青
2019年12月28日
编辑郭跃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