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谜案: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被谁砍去了双臂? 洛阳素有“九朝古都”,提到洛阳,最知名的景点当数龙门石窟了,龙门石窟是东方雕刻艺术的瑰宝,它丰富而又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其美丽的山水景色给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龙门,古称伊阙,隋唐以后,泛称龙门,沿用至今。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12.5公里处。龙门石窟是闻名中外的我国三大佛教艺术宝库之一。现存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最大的造像高达17米多,最小的仅2厘米;造像题记和碑碣3600块左右,佛塔40余座。
龙门石窟在雕刻艺术史上占有非常主要的位置,巨大的造像是东方雕塑的典型。很难想象古代没有如今发达的机器人工是如何雕刻而成的。
龙门石窟是北魏和唐代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因而具有典型的皇家风范,也正是由于北魏和唐代众多皇室贵族在龙门发愿造像,因此,龙门石窟的大规模开凿和兴衰更替,都与当时政治形势、皇室贵族、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有关。
龙门石窟就其营造史看,规模最大的开窟造像活动有两次,北魏孝文、宣武和孝明三帝是第一次,计有35年左右;唐太宗、高宗、武则天和玄宗四帝是第二次,计110 多年。这两次是开窟造像的高潮,历时共150余年。150年的时间营造出如此宏伟壮观的佛教雕刻艺术的宝库,气势磅礴惊艳世人。
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因为它隶属于当时的皇家寺院奉先寺而俗称“奉先寺”。也是龙门石窟唐代雕刻艺术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奉先寺为唐高宗所创,整个大像龛造像布局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等九尊大像。居中的为卢舍那大佛。
奉先寺卢舍那石雕大佛雕刻于唐代,佛像雕刻高17.14米,其面部丰满,眉目祥和,凝视前方,嘴角微翘,螺旋发髻,波浪发丝,把高尚的情操.典雅的外貌、宽阔的胸怀和丰富的感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石雕佛像制作的楷模。
龙门石窟的如来佛组雕像的双手并不是上下重叠,而是前后重叠。石雕弥陀佛雕像的额头上也没有塔形装饰。两足交叉而坐。这些姿式与中国一般佛像的姿势不同。
每一个到龙门石窟参观的游客都会提出一个问题,这么大的佛像是如何开凿的?开凿这样大的佛像是存在很多技术上的难题的。古代没有现代的机械化设备的,靠的主要是人们的双手和简单的金石工具,最重要的是坚持不懈的精神。
一,卢舍那佛因何而建? 卢舍那大佛开凿于唐贞观23年(公元650年)。也就是唐高宗即位后的第一年。也许这是唐高宗为给武则天献礼而专门开凿的。当时为昭仪的武则天二十五岁,她一人就“助脂粉钱二万贯”。佛像一凿就是25年,直到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才告完工。武则天于680年称天后,虽然十年之后武则天才正式称帝,但大佛建成之后,她身边的一些高僧,已经开始积极地做一些宗教活动,为其日后的登基打下了基础。相传武则天为造这座佛龛曾,并亲率群臣参加卢舍那佛的开光仪式。
据龙门山一带的群众说,卢舍那大佛就是以武则天为模特雕塑的。传说,有一年唐高宗和皇后武则天居住在东都洛阳的皇宫中。有一天清晨,武则天正在梳妆。唐高宗在一旁夸赞道:“梓童(皇帝对后妃的爱称)相貌端正,雍容华贵,有菩萨之仪态。”武则天嫣然一笑说:“陛下说妾有菩萨之相,何不在龙门山上开窟造像?”唐高宗说:“这有何难!”于是一面命画工为武则天画像,一面命人在龙门西山半崖上开凿九间房大的露天佛龛,取名奉先寺。准备工作就绪后,高宗命人选拔技术高超的石匠,按武则天的画像雕凿了一座大佛像。
大佛像塑好后,命名为卢舍那大佛,卢舍那梵语是光明普照的意思,武则天为自己造字取名为“曌(读照)”,其意为“日月当空”,也是光明普照的意思。因此,这尊像不但形态像武则天,连名字的含意也完全一样。当地老百姓说不惯“卢舍那”这个词眼,干脆就把它叫作“武则天像”。直到今天,龙门街上的老百姓还是这个叫法。 二,卢舍那佛建造中有何难题? 大尺寸的佛像雕刻,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都是一个技术难题。中国历史上对大尺寸雕像制作中全身与头的比例关系并未见记载,民间一般比例就是“蹲三、坐五、立七”,而做到大像则是头反而比平常尺寸要更大,否则说是看不清眉目。
部分记述东晋戴逵父子造像的《世说新语》中也末谈及比例,其它《洛阳伽蓝记》等书,虽然都是谈庙宇与佛像,但比例一项都是空白,“造像仪规”一书虽具体介绍了尺寸,可是除了藏地在使用外,汉地却不受其限制,所以在现在能看到的石窟造像中各种比例都有。
龙门石窟北魏的宾阳三洞造像身体阔大,比例偏矮。而一些唐朝的小窟,菩萨形象亭亭玉立,都很修长,并且制作者将莲花座上的平面,后部上抬,使菩萨立在一个斜面上,菩萨倾斜的脚背有一点像踮起脚的芭蕾舞演员,增加了人的高度。其它各个石窟就比例而言,情况也差不多。
有人说或许是当时鲜卑族人的神情,但考查鲜卑族的后代,即今日内蒙古科尔沁右翼的大鲜卑山及东西兴安岭附近的民族,其长相、神态与北方民族相同,不应该有所雕佛像那样奇怪的情态。这也可能是当时的人们理想中的人物,也说不定。但无论如何,这些石雕佛像一定是受到了中亚及印度佛像的影响。
据《魏书·释老志》记载:“大安初,有狮子国胡沙门邪奢遗多与浮陀及难提等策人,奉佛像三到京师,皆云备历诸国,见佛影迹及肉髻。”还有“沙勒胡沙门赴京师致佛钵及画像”等语句,受到印度佛像的影响,因此石窟佛像雕刻的姿态也毫无疑间的受到了西方石雕佛像的影响。虽二者并不是完全相似,可能还有另外的原因。
三,何为卢舍那佛? 在佛教中,佛有三身,即法身佛、报身佛和应身佛。
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即大日如来),为即是中道之理体也,佛以法为身,故称法身,法身处于常寂光净土。
报身佛:卢舍那佛,义曰:光明遍照,又作“净满”。报身佛是表示证得了绝对真理获得佛果而显示了佛的智慧的佛身。应身佛:释迦牟尼佛,是表示随缘教化,度脱世间众生而现的佛身,特指释迦牟尼的生身。
通俗地理解,佛的三身即体、相、用三位一体,法身佛是,如智慧、理想、绝对真理;报身佛是本源本体的附身呈相,即掌握或具备了智慧、理想、绝对真理的佛,卢舍那佛就是这样的佛身;应身佛为超度众生、随缘应机而呈现的各种化身。 四,奉先寺卢舍那佛的布局造型
奉先寺位于西山南部半山腰间,后代称九间房。奉先寺在开窟造像时,别具匠心,一反常规,不采取全部开凿洞窟的方式,而是依山就势在露天的崖壁上雕造佛像,烘托出一种浑然天成的浩然大气。摩崖像龛南北宽36米,东西进深40.70米,为一巨型露天窟龛,西京实际寺善导禅师等人主持修建。
大卢舍那石雕像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主像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 米,头部高4 米,发髻呈波纹状,面部丰满圆润,眉如弯月,目光慈祥,眼睛半睁半合,俯视着脚下的芸芸众生,嘴边微露笑意,显出内心的平和与安宁。他的表情含蓄而神秘,严肃中带有慈祥,慈祥中透着威严,威严中又有着一种神圣与威武,是一个将神性和人性完美结合的典范。大佛端坐于八角束腰莲花座上,身披袈裟,衣纹简洁清晰而流畅,背光华美而富于装饰性,烘托出主像的严整圆润。1300多年来,大佛仅双手及腿部以下因早年地质层的裂隙结构及气温变化因素而塌毁,其余仍基本保存完好。
奉先寺造像布局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等九尊大像。艺术家按照佛教的仪规,雕凿了具有不同性格和气质的大型群雕像,而且还把这组群像间的内在联系表现得水乳交融、淋漓尽致。阿难文静温顺,外表朴素;菩萨华丽、端庄、幽静、矜持;天王肃穆、硕壮、狰狞,具有镇压邪恶的力量;力士刚强、生性暴躁;即便是承担着天王沉重身躯的地神,都被雕刻得出神入化,具有一种奋力对抗的精神。这些雕像虽然是大唐佛教雕塑中常见的类型,但是仍然显示出中国古代艺术家独特的匠心。 五,卢舍那大佛的双臂怎么没了? 卢舍那大佛的双臂现已不复存在,断了手臂的卢舍那大佛原来的姿势怎样,到底是谁残忍的破坏了卢舍那大佛?以下是几个流传的说法。
其一,美国人盗走了。1934年,美国大都艺术博物馆的远东艺术部主任普爱伦专程来华搜求美术珍品,这是一位以收集和盗窃中国古代文物为职业的所谓“文物学家”。他从中国的龙门、云冈等石窟中盗凿了大量的石雕佛像、头像,面对巨大的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像,他们实在无法动手,却竟然把右手掌盗凿而去。
其二,文物贩子倒卖到日本。1979年,刚刚结束了浩劫的大佛因为年久失修双手摇摇欲坠,有一个文物贩子利用锉刀等工具将佛手摘下,转卖给了泰国商人,该泰国商人又买给了日本人,现在佛手在日本神奈川县的佛教博物馆。 其三,赵匡胤干的。据《洛阳古物记》手抄本记载,赵匡胤在洛阳夹马营诞生时,天红三日,当时人们认为是龙门石佛成精所致,因而百姓“去打石佛,残去多数”。再加上历代的战乱,至元朝后期,龙门破坏的程度已经非常严重。据《洛阳龙门记》记载,“诸石像旧有石衅及为人所击,或碎首,或捐躯,其鼻耳、其手足或缺焉,或半缺全缺,金碧装饰悉剥落,鲜有完者。”
据传明朝初期卢舍那大佛已经断臂,从一张摄于1920年的照片看,卢舍那大佛已经失去了手臂,断裂痕迹陈旧。有专家的分析:奉先寺的石质较差,即使在正壁上,南北不同区域的石质还有很大差异,开凿以来,受自然因素等的影响,曾多次发生崩塌等自然破坏,应该推断出是自然环境破坏了卢舍那大佛。
1959年秋冬之际,著名雕塑大师刘成林为了毕业创作和写作古代雕刻史的论文,在龙门石窟住了40多天,日日与佛像为伴,天未亮就起身,在温泉洗刷,晚间在温泉濯足。
他爬到山上,仔仔细细分析卢舍那大佛的形象和地面上看到的是否一样,结果地面看到的是圆脸,山上看到的是长脸,两个眼睛有高低,但阳光照在脸上时,就看不出这个缺陷,特别在圆月的晚上,朦胧中一张圆圆的脸朝向你微笑,在万籁寂静中,他体验到了大佛神奇的魅力。
龙门石窟中的作品经千百年雨雪风霜的洗礼和战火硝烟的摧残,至今很多已残缺不全。但后人从这留存的遗迹里依然能窥见先人敬佛的虔诚,盛唐繁华的风姿,龙门的雕刻依然散发着人类文明耀眼的光芒,成为人类在石头上留下来的千古绝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