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游走17】相公庄里思名相

2017-11-14 16:57 18228人阅读 21人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河洛游走17】相公庄里思名相

[复制链接]
木头疙瘩 发表于 2017-11-14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在偃师市佃庄镇东部,有一个只有2000多人的小村庄,原名坞流村,后人为纪念一代名相吕蒙正,就将坞流村改称“相公庄”。
      吕蒙正,字圣功,生于后晋开运三年(946)。祖父梦奇是后唐的户部侍郎;父龟图,任后周的起居郎,是门下省(宰相议事处所)的官员。祖、父两辈都是高级京官。吕龟图妻妾众多,吕蒙正的母亲刘氏不见宠,便连蒙正一齐被赶出了家门。刘氏是个有志气的人,她发誓要把吕蒙正抚养长大,做一番事业。母子俩离开开封官邸,回到故居相公庄来,住在一个破窑里,靠母亲纺棉,儿子捡柴挖野菜度日。生活虽窘迫,吕母却教子很严,划地识字,附读于村塾,要求儿子一丝不苟的学习。稍长,又寄读于距寒窑很近的定国寺,求食于方丈。后来又游学龙门,利舍院老僧为他凿山为洞,栖身9年。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吕蒙正中了状元,那年31岁。
IMG_3036_副本.jpg

 楼主| 木头疙瘩 发表于 2017-11-14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吕蒙正中状元后,授将作监丞,通判升州。太宗征讨太原,吕蒙正被授著作郎,入值史馆。太平兴国五年(980),拜左补阙,知制诰。八年,任参知政事。端拱元年(公元988年),吕蒙正拜为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监修国史。后又于淳化四年(公元993年)、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两度入相,与宋初开国元老赵普齐名。
       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吕蒙正辞官还乡,于洛阳南州坊筑造宅第,建园伊水之上,人称“吕文穆园”。园内花木掩映,池塘曲栏,环境秀丽,景色迷人。他常与故旧宴会园中,宋真宗曾两度至此,登门看望。
      公元1101年吕蒙正病逝,被追赠中书令,谥文穆。
      吕蒙正一门四世五相,掌北宋七朝政事,真可谓“宰相世家”。除吕蒙正外,还有吕夷简,宋仁宗时为参知政事,晚年归居洛阳。夷简之次子吕公弼,居相位,事仁宗、英宗两代;三子吕公著,居相位,事神宗、哲宗两代;公著子吕舜徒居相位,事徽宗。
IMG_3037_副本.jpg

沙发 2017-11-14 16:58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木头疙瘩 发表于 2017-11-14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进相公庄,首先就见到了村口竖立着的两块石碑,一块上书“吕蒙正故里”,另一块写着“北宋吕氏五相纪念碑”。听当地村民介绍,以前村子东头还有一座“神道碑”,是人们在祭奠吕蒙正时所用,不过在上世纪“文化大革命”时被人拆除埋在了村小学的山墙下。
      在村子东头,我们来到了一片麦田里,这里有一个两米多的深、直径约两米多的大坑,坑内竖立着一座石碑,上面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了,依稀能看见“大明崇祯年……”字样。据说,这是后人为纪念吕蒙正所立,距今也已经数百年历史。
      据传这个大坑就是吕蒙正当年苦读诗书时所居之地,也就是传说中的“寒窑”。如今,这座寒窑可真成了一座“寒”窑,整座窑洞几乎已经完全塌陷,仅剩下一部分窑顶,只有土堆中露出一块块硕大的青砖头还能看出来这里的古老。
      西距寒窑不远原有吕氏古坟,今已成为耕地。
      离开相公庄,远远地见村口那两座高大的石碑孤伶伶的矗立在路边,仿佛在默默地诉说着传奇的故事,但看在眼里,去觉得些许悲凉。
IMG_3038_副本.jpg

板凳 2017-11-14 16:59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木头疙瘩 发表于 2017-11-14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吕蒙正为官清廉,生活俭朴,自古有天下第一清官之称,其为人刚正不阿清正自率,直谏敢言质朴宽厚,以正道自恃
       吕蒙正少时家道败落,父母双亡,贫寒交加,风餐露宿,求助亲朋旧故无门,沦为乞丐,其凄凉悲惨及至人间极限。所以民间论到谁人穷极,则有“穷过吕蒙正”之喻。传说有一年除夕,吕蒙正家中已经断炊多日。窗外传来阵阵鞭炮声,吕蒙正望望桌上帮乡邻写春联剩下的红纸条,挥笔写出上下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额仅两字:南北。
      大年初一,吕蒙正家窑洞外围了许多人,踏着雪边看边议论吕家的春联,叽叽喳喳,都说看不懂。这时,村里一位放羊的老汉走过来,听别人一念春联,哈哈笑说:这副对联写得贴切!写得贴切!众人更不解了,拉着老汉问究竟。老汉哈哈一笑:这不是写他家的生活嘛,缺衣少食没东西众人恍然大悟。
       正是这种幼年贫困的生活,使吕蒙正身居高位后,仍能始终不忘百姓的疾苦。

IMG_3044_副本.jpg

地板 2017-11-14 17:00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木头疙瘩 发表于 2017-11-14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国家重臣,吕蒙正主张对内实行仁政,对外实行民族和解政策,对辽国实行妥协,以求太平。他说:“隋唐几十年间,四次征伐辽羯,百姓负担沉重,痛苦不堪。隋炀帝全军覆没,唐太宗自运土木攻城,无功而返。治国之要务,在于对内修明政治,国力强盛了,周边的少数民族就会前来归附。”
      吕蒙正为官清廉,朝野尽知。《宋史•列传》里记载了一个挺有意思的小故事:“朝士有藏古镜者,自言能照二百里,欲献之蒙正以求知。蒙正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哉?闻者叹服。”
      吕蒙正还以敢言著称,“质厚宽简,有重望,以正道自持”。淳化四年(993)元宵节之夜,赵光义在端拱楼上宴请百官,自诩登基以来,百姓安居乐业,天下一片升平景象。吕蒙正听了并不以为然,离座奏道:“皇上乘舆所在,士人、百姓聚集,故繁盛如此。臣尝见都城外不数里,饥寒而死者甚众,不必尽然。愿陛下视近以及远,苍生之幸也。”太宗听后,骤然变色,许久,他缓缓点了点头:“卿乃金玉良言也!”其坦率直言于此可见一斑。
IMG_3047_副本.jpg

5# 2017-11-14 17:00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木头疙瘩 发表于 2017-11-14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吕蒙正气量如海,千百年来为人称道。吕蒙正胸怀大度,从不记别人的过失,非常人所能及。他初任参知政事(副宰相)时,一日进入朝堂,竟有一位官吏在朝堂帘内指着他的背影说,“就这小子也能当参知政事呀?”吕蒙正听个正着,却装作没有听见,缓步走过去了。连与他同在朝班的同僚都非常恼怒,非要追问那名官吏的官位和姓名。吕蒙正忙制止了他,不让他查问下去。下朝以后,那些与吕蒙正同朝为官的同事仍然愤愤不平,对吕蒙正当时的态度不解。吕蒙正劝解说:“同朝为官,如果一旦知道那人的姓名,这一辈子就难以忘记,还不如不知道那个人是谁为好。不去追问那个人的姓名,对我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说他坏话的官吏得知此情后羞愧难当,当时之人无不佩服他的胸怀大量。
       蔡州知州张绅,因贪赃枉法,被吕蒙正罢官。有人在太宗面前打小报告,说吕蒙正穷困潦倒时,曾向张绅索钱未果,现在做了宰相,借机报复。赵光义听信谗言,擅自恢复了张绅的官职。可后来经查核,张绅确有贪赃劣行,这才又被降为绎州团练副使。吕蒙正二次入相,赵光义对他述说此事,吕蒙正不辩亦不谢,一笑了之。
IMG_3048_副本.jpg

6# 2017-11-14 17:01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木头疙瘩 发表于 2017-11-14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吕蒙正的同窗好友温仲舒,两人同年中举,在任上温仲舒因犯案被贬多年,吕蒙正当宰相后,怜惜他的才能,就向皇上举荐了他。后来温仲舒为了显示自己,竟常常在皇上面前贬低吕蒙正,甚至在吕蒙正触逆了皇上之时,他还落井下石,当时的人都非常看不起他。有一次,吕蒙正在夸赞温仲舒的才能时,太宗说:“你总是夸奖他,可他却常常把你说的一钱不值啊!”吕蒙正笑了笑说:“陛下把我安置在这个职位上,就是深知我知道怎样欣赏别人的才能,并能让他才当其任。至于别人怎么说我,这哪里是我职权之内所管的事呢?”太宗听后大笑不止,从此更加敬重他的为人。
IMG_3049_副本.jpg

7# 2017-11-14 17:02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木头疙瘩 发表于 2017-11-14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吕蒙正知人善任,为国家推荐贤才当仁不让。吕蒙正推荐陈姓官员出使辽国的事显现他重用人才的不屈性格。那时太宗让吕蒙正推选一个人出使辽国,外交关系非常重大,吕蒙正思来想去,觉得一个姓陈的官员最合适,必将不辱使命,就果断把名字呈给皇上,太宗看了,有自己的想法,不同意。
       第二天,太宗又问出使的人选好了没有?吕蒙正又将此人名字呈上,毫不顾及太宗颜面,太宗一看不悦,还是表示不能同意。到了第三天,太宗第三次问起,在大臣们错愕的目光中,他仍举着奏章将此人呈上,太宗接过一看,气得脸色都变了,把呈上的文书掷到地上,愤愤地冲他说:“你怎么这样固执!”吕蒙正弯腰拾起文书,神态平静地说:“哪里是臣固执呢?分明是陛下对这个人有偏见麻。臣认为,能够出使辽国完成使命,只有这个人最称职,其余没有人能比得上他,臣不敢为了迎合陛下而耽误了国家大事。”
       看到吕蒙正如此顶撞太宗,满朝大臣都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出。太宗见他如此,气冲冲走下朝堂,稍一顿竟又回过头来说:“罢罢罢,吕蒙正的气量,朕也不如,就依你吧!”后来陈姓官员出使辽国,果然非常出色地完成了使命。
IMG_3050_副本.jpg

8# 2017-11-14 17:02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木头疙瘩 发表于 2017-11-14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样,吕蒙正举贤也不避亲。在他告老还乡、安享晚年之时,宋真宗封禅,特意两次经过他家去看望他,并特意询问他家有无经国安邦的人才。他沉思一下,推荐了侄子吕夷简。他的侄子吕夷简果然出类拔萃,后来一步步做到宰相,在历史上也是一代名相。最让人称道的,是吕蒙正还从‘家仆’中培养出了贤宰相富弼。
       吕蒙正拜相后,他的幕府中有个叫富言的人,出身也跟吕蒙正一样很贫寒。有一次富言对吕蒙正郑重推荐自己的儿子,吕蒙正要求见他儿子。富言把自己的儿子带来拜见吕蒙正。吕蒙正见这个孩子知书达理,一见就喜欢上了他,详细询问了他的功课学业。经过一番深入交谈,吕蒙正大为惊异,认定这个孩子前程不可限量,大加赞赏地说:“这孩子将来的名位将不会在我之下,而且建立的功勋伟业必将远远超越我啊!”吕蒙正当即决定让这个孩子与自己的两个儿子一同读书,所有费用均由自己来承担。富言的这个儿子就是后来宋朝历史上著名的大臣富弼。在宋仁宗的时候,富弼曾两度被拜为相,与当时的另一名臣范仲淹一起整肃朝政,建树颇广。
IMG_3054_副本.jpg

9# 2017-11-14 17:03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木头疙瘩 发表于 2017-11-14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3055_副本.jpg
10# 2017-11-14 17:03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木头疙瘩 发表于 2017-11-14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送完毕,谢谢观赏
11# 2017-11-14 17:04 评论 收起评论
liuyuzhang86002 发表于 2017-11-14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
12# 2017-11-14 18:05 评论 收起评论
蓝洁儿 发表于 2017-11-14 19: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详尽,涨姿势了!
13# 2017-11-14 19:07 评论 收起评论
蓝洁儿 发表于 2017-11-14 19: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大宋名相府咋回事儿?
14# 2017-11-14 19:10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木头疙瘩 发表于 2017-11-14 19: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刚修的
15# 2017-11-14 19:21 评论 收起评论
蓝洁儿 发表于 2017-11-14 19: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头疙瘩 发表于 2017-11-14 19:21
现在刚修的

好像是参加活动?哪里组织的?
16# 2017-11-14 19:31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木头疙瘩 发表于 2017-11-14 19: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年前的活动了
17# 2017-11-14 19:47 评论 收起评论
洛阳_平常人 发表于 2017-11-15 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洛阳文化遗迹星罗棋布。
18# 2017-11-15 07:27 评论 收起评论
洛阳_平常人 发表于 2017-11-15 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头俩勋章了。眼气人。
19# 2017-11-15 07:28 评论 收起评论
洛小鱼 发表于 2017-11-15 13: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跟着帖子心游~
谢谢木头哥好文好图好帖
20# 2017-11-15 13:19 评论 收起评论
翠袖依风 发表于 2017-11-15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吕蒙正,一代名相。辛苦了木头
21# 2017-11-15 17:15 评论 收起评论
手机用户iG10050 发表于 2017-11-19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啦。去过新修的大宋名相符。
22# 2017-11-19 16:06 评论 收起评论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回顶部 发新帖 找站务
投诉与建议快速响应
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登录更方便
移动端
微信扫一扫到手机
随时看帖,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