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行】郑板桥纪念馆

2018-03-06 09:47 23560人阅读 15人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扬州行】郑板桥纪念馆

[复制链接]
木头疙瘩 发表于 2018-3-6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郑板桥纪念馆在扬州天宁寺内,展览分为四个部分:“故园风雨一板桥”、“漫漫征程功名迟”、“十年县令雄心退”、“梦醒扬州一酒瓢”,重点突出了郑板桥与扬州及天宁寺、扬州八怪、官员、盐商的渊源。
IMG_20180102_093921.jpg

 楼主| 木头疙瘩 发表于 2018-3-6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宁寺为扬州八大名刹之首,康熙、乾隆多次南巡,均将此作为行宫。除此之外,天宁寺还接纳过一批穷困潦倒却志向高远的书画大家,这其中就有“扬州八怪”。据传,当年“扬州八怪”初到扬州时,因生活所迫,基本都先后在天宁寺寄宿过。
IMG_20180102_093933.jpg

沙发 2018-3-6 09:48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木头疙瘩 发表于 2018-3-6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据相关资料记载,郑板桥36岁时,因读书寄居于扬州天宁寺,他在寺内与往来禅宗尊宿及其门人弟子交往甚密。与此同时,“扬州八怪”好友义气相投,志趣相近,常常聚在天宁寺一起论经谈艺,修禅展技,天宁寺由此与“扬州八怪”结下不解之缘。
IMG_20180102_093950.jpg

板凳 2018-3-6 09:49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木头疙瘩 发表于 2018-3-6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郑板桥(16931765)清代画家、书法家、诗人。名燮,字克柔,号板桥。兴化市 (原属扬州)人。“扬州八怪”代表人物之一。6岁随父读书,16岁从本乡陆震学词,17岁读书于真州(今仪征)毛家桥,20岁从乡里陆种园学填词,23岁于乡里及真州江村教馆,24岁中秀才,26岁设塾于兴化竹泓镇,其时已中秀才,教书非其所愿,约于30岁前后至扬州谋生。
IMG_20180102_094000.jpg

地板 2018-3-6 09:49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木头疙瘩 发表于 2018-3-6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3040岁间,父亲、儿子、妻子先后去世,家境艰难,靠卖书画度日。40岁时,应试南京,中举。44岁时去北京应试,中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乾隆七年(1742)春,任山东范县(今属河南)县令。十一年(1746),调署山东潍县。
IMG_20180102_094008.jpg

5# 2018-3-6 09:50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木头疙瘩 发表于 2018-3-6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次年,该县遭灾,他开仓借粮于民,并令富户平粜所积之粮。任中处理民事,多助穷苦百姓,不帮富商,因之得罪豪绅,于十八年(1753)被罢官。
IMG_20180102_094019.jpg

6# 2018-3-6 10:01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木头疙瘩 发表于 2018-3-6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扬州后,以卖字画为生,晚年回兴化。郑板桥善画,尤擅写兰竹。亦善书法,楷、行、隶三体相兼,以画法入笔,用隶体参入行楷,自成一格,号称“六分半书”,后人称之为“乱石铺街”。又善诗文,作品明白流畅,不受神韵格调之缚。
IMG_20180102_094034.jpg

7# 2018-3-6 10:01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木头疙瘩 发表于 2018-3-6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称郑板桥诗、书、画三绝。郑板桥生前自编《诗钞》、《词钞》、《小唱》、《家书》,友人为之辑《题画》。今见其文学作品有诗一千余首,词一百余首,曲十余首,对联一百余副,书信一百余封,序跋、判词、碑记、横披数百件,现存书画近千幅。
IMG_20180102_094050.jpg

8# 2018-3-6 10:05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木头疙瘩 发表于 2018-3-6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郑板桥的“怪”,颇有点济公活佛的味道,“怪”中总含几分真诚,几分幽默,几分酸辣。每当他看到贪官奸民被游街示众时,便画一幅梅兰竹石,挂在犯人身上作为围屏,以此吸引观众,借以警世醒民。
IMG_20180102_094130.jpg

9# 2018-3-6 10:07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木头疙瘩 发表于 2018-3-6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郑板桥卖画,不像历来文人画家那样犹抱琵琶半遮面。既然已经迈进市场,索性大大方方的。他制定《板桥润格》,成为中国画家明码标价卖画的第一人。“大幅6两,中幅4两,小幅2两,条幅对联1两,扇子斗方5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账。年老体倦,亦不能陪诸君作无益语言也。”还在最后附了一首诗:“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明明是俗不可耐的事,但出诸板桥,转觉其俗得分外可爱,正因他是出于率真。
IMG_20180102_094139.jpg

10# 2018-3-6 10:08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木头疙瘩 发表于 2018-3-6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郑板桥他最厌恶那些附儒风雅的暴发户,就像扬州一些脑满肠肥的盐商之类,纵出高价,他也不加理会。高兴时马上动笔,不高兴时,不允还要骂人。他这种怪脾气,自难为世俗所理解。
    有一次为朋友作画时,他特地题字以作坦率的自供:“终日作字作画,不得休息,便要骂人。三日不动笔,又想一幅纸来,以舒其沉闷之气,此亦吾曹之贱相也。索我画,偏不画,不索我画,偏要画,极是不可解处。然解人于此,但笑而听之。”
IMG_20180102_094202.jpg

11# 2018-3-6 10:08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木头疙瘩 发表于 2018-3-6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20180102_094213.jpg
12# 2018-3-6 10:09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木头疙瘩 发表于 2018-3-6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20180102_094226.jpg
13# 2018-3-6 10:09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木头疙瘩 发表于 2018-3-6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20180102_094242.jpg
14# 2018-3-6 10:10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木头疙瘩 发表于 2018-3-6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20180102_094251.jpg
15# 2018-3-6 10:10 评论 收起评论
 楼主| 木头疙瘩 发表于 2018-3-6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送完毕,谢谢观赏
16# 2018-3-6 10:11 评论 收起评论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回顶部 发新帖 找站务
投诉与建议快速响应
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登录更方便
移动端
微信扫一扫到手机
随时看帖,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