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琐录】唐时洛阳人上官仪、上官婉儿

2017-11-22 12:38 14235人阅读 1人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古城琐录】唐时洛阳人上官仪、上官婉儿

[复制链接]
守望者(亚修) 发表于 2017-11-22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唐时洛阳人上官仪、上官婉儿

    上官仪、上官婉儿都因横溢的才华而在文坛纵横驰骋,成为几代君王的近臣。但他们以读书人的眼光去看待政治斗争的险恶,他们以诗人的空灵思想,以诗人的目光看尔虞我诈的官场,那么其命运的结局也就不言而语了。
    上官仪(605~664) ,字游韶,河南洛阳陕州(今三门峡市湖滨区)人。父亲上官弘为隋江都宫副监时,家居扬州。大业末,上官弘为将军陈棱所杀,仪当时尚幼,被父亲部下藏匿得免。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 ,上官仪举为进士,授职弘文馆直学士,后升为秘书郎。太宗每做文章,都让他看稿,为其润色;每举行赐宴,上官仪应诏参加,是太宗的御用文人之一。上官仪参与《晋书》修撰之后,转任起居郎。
  唐高宗即位后上官仪升任秘书少监。高宗龙朔元年(661)加封银青光禄大夫、西台侍郎同东西台、弘文馆学士,曾参与废武则天皇后事,并替高宗草拟废后诏书,因此同武则天结下怨仇。武则天专权后,褚遂良等元老大臣被杀、被贬,朝中公卿俯仰武后,而上官仪则刚正不阿,从而加剧矛盾。上官仪自恃才华对人简慢,被当时一些文人所嫉恨。
  高宗麟德元年(664) ,废太子、梁王李忠谋反事泄,为武后侦知,对梁王党大加镇压。许敬宗上书奏称上官仪和梁王谋反有联系,仪与其子上官庭芝同时被逮下狱而死。中宗时,被追赠为中书令、秦州都督、楚国公,以礼改葬。肖像列入凌烟阁,牌号是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兼弘文馆学士、楚国公。
                                            
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664~710) ,河南洛阳陕州人,上官仪之孙女,其祖父死时尚在襁褓之中,随母亲郑氏入宫役使。她天资聪颖,卓有文才,下笔成章。14岁时被武则天发现,加以任用。以后,逐渐被委以重任,参与处理国家政务。有一天,犯错该杀,武则天爱惜她的才干,黥面了事。唐中宗复位,益加宠信,景龙二年(708)由婕妤拜为昭容,专管草诏制命,深被信任。
  中宗君臣游宴频繁,赋诗唱和,婉儿常代替中宗、皇后和长乐、安乐二公主作诗以赛群臣儒士,并且评判裁决诗作优劣。有一次,中宗在昆明池设宴,令群臣做诗,命昭容选其中一首做曲。她将沈佺期、宋之问的两篇诗作相比较,选中宋之问的《奉和晦曰幸昆明池应制》,评价是:“落款两句‘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象飞鸟遇崖奋翼直上,最有力量,较沈佺期为优。”沈佺期也很佩服。婉儿曾提请中宗扩大书馆,增加人员,以延揽人才,被中宗采纳,为发展唐朝文化做出了一定贡献。
  景龙四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发动政变,捕杀韦皇后及其党羽,上官婉儿同时被杀,罪名是淫乱宫廷。时年46岁,同时被剥夺昭容尊号。睿宗景云年间(710~711)又追为昭容,谥号惠文。
  
    上官仪在贞观年间所作的应制诗,就以属对工切和写景清丽婉转而显得很突出,如:“风光翻露文,雪花上空碧。”即体现了诗人杰出的写景技巧和善于营构明秀灵动的写景能力。又如:“云飞送断厢,月上净疏林”。“滴沥露枝响,空蒙烟壑涤”。诗人注重对景物的细致观察,通过物色的动态变化,写出情思的婉转,从而构成情隐于内而秀发于外的诗境。又如:“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音响清越,韵度飘扬,体现出诗人缘情体物的风雅之气,成为代表当时宫廷诗创作的最高水平。
    上官仪对诗歌体制的创新,主要在体现体物图貌的细腻精巧方面,他以高度纯熟的技巧,冲淡了齐梁诗风的浮艳雕琢,他上承李白药、虞世南,下开“文章四友”和沈宋,李杜亦在其留风遗韵中成长起来,上官仪在唐诗发展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上官婉儿秉笔兰台,更是开启一代诗风,她不仅在宴会酬唱中常为唐中宗、韦皇后、长宁公主、安乐公主众篇并作,词旨益新,并极力在朝野上下推介诗词歌赋,使之蔚然成风,且是当时宫廷中最具权威的诗歌批评家,评点沈宋之作品,更是传为佳话。两朝专美、日理万机的权力和繁忙,出自于上官婉儿手的文诰多不胜举。上官婉儿留在历代文人心目中的是诗和文相联系的一个政坛旷世才女和大力提倡诗歌的一位天才式杰出女性,而以上官婉儿为代表的宫廷诗人,吹响了唐诗黄金时代的前奏曲。
上官婉儿的诗对仗工整,遣词清丽,一洗江左诗歌的腐陈,力革六朝以来四六骈俪的章法,挣脱六朝萎靡之风,使文风为之大变,在充分继承和发扬上官体的基础上,为唐诗走向诗的巅峰推波助澜,因之,上官婉儿当之无愧为中国十大才女之一。
     上官仪之死,是武则天为成帝向李唐王朝宣战打响的第一枪,而上官婉儿的死,则寓示着李唐政权交替中又一个新的开端,祖孙两人在诗坛、政坛独揽几十年,以诗情的飞扬烘托出大唐无与伦比的泱泱大气,以忠心报效李唐江山的永固,却最终又都成为皇权斗争的牺牲品。                                                                  
    这祖孙俩虽无旷世之作遗世,然其所作所为,亦诗坛之幸矣!

lyzjt 发表于 2017-12-18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时代造人!
沙发 2017-12-18 15:16 评论 收起评论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回顶部 发新帖 找站务
投诉与建议快速响应
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登录更方便
移动端
微信扫一扫到手机
随时看帖,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