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宁割席”谈人际交往 刘育章 (2018年7月20日) 近日,从《中原文化研究》上看到了“管宁割席”的故事。该故事出自中国南朝宋时期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德行十一》。原文是,管宁,华歆,俱为汉末人。初,二人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视而不见,与瓦石无异。华捉而喜,窃见管神色,乃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xuan mian)者过门。宁读如故,华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座,曰:“子非吾友也。” 管宁是管仲的后人,三国魏高士,自幼好学,饱读经书,一生不慕名利。与华歆本是从小到大的好朋友,因厌恶华歆的为人,而割席而坐被传为励志的佳话。 故事虽短,但是品味之后,其寓意深刻。 “管宁割席”体现了做人的规矩和原则。我国古人说,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这说明,真正的益友,一定是正直、诚信,有才华、有学识者。人的一生有三件事可谓大事:为人、处世、修身,其中为人就是指与人交往的态度。而善于为人的重要表现之一是修德乐善、诚信交友,并达到“人伴贤良品自高”的境界。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道不同,不相与谋”。人生不能没有朋友,当今社会更是如此。在现实生活中,必要的人际交往是不可避免的,工作生活中都会发生大量人际交往,但是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品行与修养。因此,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要有原则、有界线、有规矩,低调为人、谨慎交友,自觉净化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不能什么饭都吃、什么酒都喝、什么人都交、什么话都说。要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正确选择个人爱好,慎重对待朋友交往,坚决抵制各种低俗行为,不交无德之人,不交无义之人,不交无耻之人。正所谓“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管宁淡泊名利,不慕虚荣的高贵品质;无视金钱、权贵,性淡气清优秀气质;爱憎分明,如莲花出于淤泥而不染的高风亮节给人以启迪。在为人处世,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以德为要、以信为基,严肃认真地对待人际交往,见微而知著,以小而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