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母亲,她在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不仅让重度耳聋的儿子学会了说话,还将他培养成为北京电影学院的副教授。
作为一位老师,她主持拟定了全国聋儿语言训练教学大纲,编写了我国第一部聋儿听力语言训练康复教材和聋儿家长培训教材,开创和探索了聋儿社区康复模式及聋儿早期干预模式。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她成功地通过提案等方式推动了3月3日“爱耳日”的设立。
1943年出生的她今年已经75岁了,在继续推动聋儿康复工作的同时,她又将目光转向幼儿足球,要以公益力量推动幼儿足球教育的发展。她是第九、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监事万选蓉。
谈到怎样才能推动公益项目的发展,她表示,社会化对一个项目是特别重要的;要实现社会化,每一个做公益事业的人都应该是一个社会活动家。
《公益时报》:您为什么要推动幼儿足球的发展呢?
万选蓉:幼儿足球并不仅仅是竞技,它要和教育结合,关系到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且也关系到我们国家足球发展的根基,这点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我对足球原来并不是很热爱,我的运动素质也不好,但是我觉得对一个民族对一个国家非常重要。
《公益时报》:现在幼儿足球的发展还处于比较初期的阶段,怎样才能推动这一项目的发展呢?
万选蓉:真正落实这个项目的困难还是很多很多的,场地、器械、老师、资金等等,我觉得社会化可能是解决困难的最重要的方法。
让社会上各方面的人都了解幼儿足球,都能让孩子们从小参加足球运动,让他们在足球的玩的过程中接受教育。这样我们可能会培养出球星,但是也可能培养出科学家——他是爱踢足球的科学家,对不对?我们并不是只培养球星为主。
《公益时报》:怎样才能实现公益项目的社会化呢?
万选蓉:公益组织的成员应该是社会活动家,要有能力来说服人们。比如说,企业家不一定知道这个事情重要,你得让他们知道这件事情是好的。人家知道这个东西很好,应该做这个事,自然就做了,否则他不会同意的。
所以对于公益事业来说,我觉得每一个做公益事业的人都应该是一个社会活动家。
要把把社会的力量搅动起来,让很多人都来参与,做的过程当中形成一种力量来推动政府。有些东西不是我们能完成的,比如再捐多少钱再有专家学者,政府如果不把幼儿足球作为课程纳入到幼儿园是不行的。
但是反过来政府怎么才能纳入呢?社会的推动。大家都在做,政府会不纳入吗?
我做全国政协委员的时候,就推动了3月3日爱耳日。我提这个就是让大家都来做,最终得到政府认同就可以了。
《公益时报》:公益人怎样才能成为社会活动家呢?
万选蓉:要积累,要懂得社会学。既然选择了这个行当,一定要好好学社会学,我家里社会学的书就有很多种版本。社会学这本书要精通了,你就会知道项目怎么落地,不落地你再搞也搞不出来。
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有社会号召力,有组织能力能够组织大家去做。 要有整合能力,要把各种资源整合起来去做一件事。
当然说也很重要,你没有口才人家不懂你,你的项目就活不起来。我的口才给我很大的帮助,但是确确实实要去干,不能空谈。
《公益时报》:您是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有一定的资源,本身带着资源来做公益的,有一些年轻的,加入公益行业不久,自身没有太多的资源的公益人应该怎么做?
万选蓉:每个基金会都会找有资源的人加入基金会,年轻人要踏踏实实地跟有资源的人来学来做。
《公益时报》:从无到有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但年轻的公益人要坚持下来并不容易,往往还面临着薪酬等一系列问题,您怎么看?
万选蓉:做公益为什么要到一定程度才能做,因为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已经是温饱解决了,考虑自己个人的得失就少。
如果工资没有什么也没有,光喊口号是不行的。公益组织肯定要满足年轻人的需求,让年轻人安心在这儿工作,但作为年轻人要有理想有抱负。
不能只是为了钱,或者来这儿只是为了吃一口饭,来这儿就是要有理想的。天天想我这钱少,谁谁比我多,这还能愉快吗?
伊斯兰教中有个故事讲钱是三条腿,人是两条腿,你永远追不上。应该让钱来追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