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周末,平时不逛街的我在洛阳街头独自走了走,却发现两种现象。
上午我去涧西区康滇路喝汤,走到一家“南关小碗牛肉”的汤馆前停下脚步。常喝汤的洛阳人都清楚,这是一家洛阳老字号,我便毫不犹豫走进去准备来一碗。
走到卖票处准备开口时,柜台里面的一个中年妇女操着一口浓重的豫东口音问我要几元的。
我一听有些纳闷,因为在我心中,在洛阳卖各种汤的应是洛阳本地人,而且我总觉得洛阳老字号如果更换掌勺人,心里会有些异样。
买票到打汤处,结果舀汤的小伙子仍是豫东口音,如此看来,这个汤馆应该是一个家族企业,都是一个地方来的。
对于一个洛阳老土著来说,本地的各种的汤我是从小喝到大。喝过这里的第一口汤后,觉得和从前味道差不多,就是佐料味稍微浓了一些。
喝完汤,我准备去大张超市转转。我看到景华路与康滇路交叉口停着一辆小卡车,有个男人在那卖卡车上的西瓜。当我上前询问价格时,结果又是一位豫东的小老板。
我和豫东小老板聊了几句,他说他是周口太康县的,一家人来洛阳安家已经十年,如今把父母也从周口接过来了。这几年随着他的落脚,他堂兄一家和表妹一家相继来洛阳谋生。
我听完觉得很诧异,我在洛阳生活了近半个世纪,祖上七代都是洛阳人,洛阳发展的如何,是否能赚到钱,我应该非常清楚,毕竟洛阳又不是什么大城市。
豫东小老板看到我脸上的茫然,他接着说,豫东人在洛阳一般不打工,有开出租车的,有安装纱窗窗帘的,有卖水果的,还有开小超市烟酒店的,生意都还行。
聊到最后,小老板看我买了一个西瓜,他说了一句让我觉得很有意思的话。他说,你们洛阳人平时上班安逸惯了,吃不了啥苦,不像俺们豫东人,只要管挣钱,啥都管干。
听罢小老板的话,我也若有所思,回想当年洛阳十大厂矿辉煌的时候,能在进大厂当一名工人确实旱涝保收,那时的大厂看病不要钱,托儿所不要钱,子弟上学不要钱,房子是分的也不要钱,工人可不是很安逸吗?
我认为豫东小老板说的没错,当年洛阳人是安逸惯了,有许多人宁可在家领着低保也不肯上街挣钱,这是过去至今自带的一种惯性,这代人思想转变不过来,也许还要一代人。
我们再接着聊下一件有趣的事。
当我与小老板告别后,我准备去菜市场买点面条,结果到了菜市场才发现卖面条今天休息,我一打听,原来这家重庆卖面条的小两口周末休息,也就是不做生意。
然后我又打算去买包子,无独有偶,菜市场外面的“杭州小笼包子”店也是大门紧闭,旁边贴着告示:周末休息。
重庆卖面条的小两口我非常熟悉,男孩轧面条,女孩卖,两人都是四川口音。杭州小笼包子的店主同样是年轻人,具体是哪里人不清楚,反正都是二十来岁的年龄。
我觉得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在洛阳开店做生意的,哪有周末休息一说,大家平时都尽力延长开店时间,过去开店真可谓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
难道现在世道突变了?他们就不焦虑自己的房租?要知道一天不开店,他们就算失业一天,我不知需要干几天才能弥补休息一天的损失。
从这点我个人认为,这或许就是当下年轻人躺平的另一种方式,也就是我该工作就工作,该生活就生活,没人再如先前全年无休式的守在店里去一点一点消耗美好的人生。
真没想到,从前在抖音看外国店主准点下班的场景如今正发生在我的眼前。时代真的进步了,当然,或许是我们的思想陈旧了。
通过以上两件事我认为洛阳今天正随着时代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潜移默化的促动着社会发展,洛阳本地人不愿丢面做的事,有豫东兄弟做,再去年轻人开的店铺消费必须要注意是否是周末,真的很有意思。
今天洛阳街头的变化我相信只是中国一隅,我们这些中老年人还需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