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季节》看了么,作为工业城市的下岗潮,洛阳不应忘记

2023-05-09 19:25 16157人阅读 17人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洛阳] 《漫长的季节》看了么,作为工业城市的下岗潮,洛阳不应忘记

[复制链接]
蒙古大夫 发表于 2023-5-9 19: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芳华-刹那 发表于 2023-5-9 20: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部电视剧确实不错
刚看感觉是小品类电视剧
结果越看越沉重
沙发 2023-5-9 20:16 评论 收起评论
沙里珠 发表于 2023-5-9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曰: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板凳 2023-5-9 20:44 评论 收起评论
我花开后百花杀 发表于 2023-5-9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洛阳开黄面的的哥的姐,许多都是下岗工人。
地板 2023-5-9 21:57 评论 收起评论
奔跑铁腿 发表于 2023-5-9 22: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起黄面包车的引起回忆,当年周六晚上涧西下班,我们小组伙计七个虎飚大汉约到马坡二旦摊吃烧烤,拦了一辆黄面包车,拉了不到半里地,熄火了,拖厂门口不到华山路,拉不动,只得下去四个人,再拦车,7人坐两辆黄面的去马坡。
5# 2023-5-9 22:10 评论 收起评论
锄禾11 发表于 2023-5-10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准备看一下
6# 2023-5-10 11:00 评论 收起评论
燃尽了的洛烟 发表于 2023-5-10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用时五天,每晚追2-3集,昨晚终于把《漫长的季节》追完了。

怎么评价该剧呢?我认为这部剧不像很多朋友说的那么好,豆瓣分打到9.3分,也不是很多年轻朋友说的那么差,他们说看得很没意思。

我觉得这部剧是为中国60后量身定做的本子,如果把范围再缩小一点,那就是为“中国长江以北的60后”尤其是对黄河以北城市的60后专门打造的。

笔者分两部分来说此剧,第一部分先说该剧的剧情,然后再说该剧为何能引起中年观众的心中共鸣。

我们先来分析剧中的人物角色。

这部悬疑剧虽然说其中贯穿了一些喜剧元素,但是总体来说还是让观众的观感有一些压抑,看到最后总觉得心里堵得慌。

这可以说是一个残酷的悲剧,很多人都认为女主角“沈墨”是全剧最惨的一个悲情人物,其实不然。我认为还有一个人,或许比沈墨更加的可悲,更加值得你我的同情。究竟是谁呢?请跟随笔者一起解读以下三位经典的角色。

沈墨,一个看似普通的女孩,却在前前后后的故事中死了四个人。在这四个人中,有两个人不值得我们去同情。他们分别是港商和陪酒女殷红,这两个人,算不得人,尤其港商真的死有余辜。

港商强行占有沈墨后,没有料到他还打算威胁沈墨等人。他的恶劣行径最终导致了惨痛的下场。而殷红是沈墨失身的罪魁,沈墨一直以来还把她当成自己的朋友,跟她一起喝酒。殊不知,她早已经将沈墨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她的背叛让人心寒。

作为医学大学生的沈墨用自己专业的医学知识将两人成功的“处理”掉了。不过纸终究是包不住火,按内地大多数剧本的套路来说,她应该会去自首,并受到法律的严惩,但剧本未按照这样写,为大家留下了一丝悬念,沈墨一跑就是十八年。

在另外两个人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更多的悲剧和无助,他们可没有沈墨这样的“勇敢”,他们更像是被人利用的可怜棋子。男朋友王阳和弟弟傅卫军,本来只想教训一下商人,却不料被沈墨的疯狂所害。

王阳其实是一个很正能量的男孩,但因为交了沈墨这个女朋友,结果一步步被带入深坑不能自拔,王阳在剧中无疑是极其悲情的,他的逝去直接导致母亲上吊,父亲王响也差点卧轨。

弟弟傅卫军因为取钱而遭捕。如果沈墨当时能够勇敢的站出来,承担一切责任,那么卫军也不会被关进监狱,更不会死在其中。而王阳同样也深受她的怨念其害,要不是沈墨一心逼着他跟自己走,他也不会死得那么惨,让父亲痛苦今生。我们很多观众都因为王氏父子的悲剧而流泪,尤其是那一句:“阳儿啊!” 太令人心碎了。

他们都不会想到沈墨,这个看似单纯的女孩儿,不但有着复仇的野心,也有着在关键时刻精致利己的私心。王阳在死后能否感知到自己的父亲为了苦苦追寻一个真相而夜不能寐,四处奔走么?他会后悔吗?他会觉得自己的命运比沈墨更加悲惨吗?

弟弟傅卫军和王阳两人悲惨的命运都由这个可怕的女孩在直接或间接的引导,虽然她有自己必须复仇的理由,但是要知道,她几乎以一己之力让四个人都死于非命。太虐心!

这一切,都是由沈墨的贪婪、自私和疯狂所引起的。她是一个具有极大吸引力的人,但她的贪欲、冷酷和残忍最终导致了许多人的死亡。她是一个因为童年的不幸经历而心理深度扭曲的人,是一个恐怖的存在。

剧中的配角“彪子”也同样是一个值得同情的男人。彪子是九十年代大学生,但由于进了“桦林钢铁厂”这个已跟不上时代步伐的企业,企业倒闭导致失业。但令笔者感到彪子像个男子汉的是,他明知道未婚妻“莉茹”与厂长“有一腿”,但最终还是把莉茹娶回家。不为别的,就因为彪子是个有情有义的男人。

彪子最后的结局有点悲惨,如果换做我写剧本,我必定不会把彪子写死,而是彩票中奖后与他喜欢的药店女售货员走到一起。

至于男主“王响”和刑警队马队长”我们放在第二部分解析观众心中共鸣的内容来说。

我在文中为何提到此剧是为中国长江以北、尤其是黄河以北的60后打造的呢?因为,该剧演绎范围主要在“桦林钢铁厂”,而如桦林钢铁厂这样的国模国企,基本只会在长江以北,尤其黄河以北占去全国80%的份额。

笔者出生并成长在洛阳市涧西区的矿山机器厂(如今改制为中信重工),我们厂在八、九年代,职工有两万人,包括家属将近十万人。

厂家属区面积就有几平方公里。在家属区内有幼儿园三所、小学四所,初中、高中、职高、技校、电视大学各一所。厂里还有医院、食堂、澡堂、俱乐部、公安处、武装部等机构,这么说吧,我们厂当时是“副军级”单位,洛阳市长的级别没矿山厂的厂长高。

洛阳像洛阳矿山厂的企业不少,有的规模还要大些,比如矿山厂隔壁的“第一拖拉机厂”就属于“正军级”单位,还有洛阳轴承厂、洛阳铜加工厂、洛阳玻璃厂等等。这些企业都有上述民用机构与电视剧男主所在的“厂机务段”,也就是都有连接外部交通的铁路和火车司机。

那时只要你没有太多的生活需求,在厂矿家属区应有尽有,你一辈子不出厂家属区都没问题。

在厂家属区,大家基本都见过面,即使不认识也挂个脸熟。因此,如果谁在家属区作案,假如你是厂职工或厂子弟,那么在报案后半小时之内就能锁定你,跑不了的。

洛阳的厂矿是如此,华北、东北的大厂企业应该也都差不多。所以有过同样生活环境的人看这部剧更有共鸣,而南方过去多以私企和小国企为主,无法感知剧中的很多情节。

剧中最让我有感触的是“下岗女职工做陪酒女养家。”因为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身边就有这样的人。

在那个到处高喊“从头再来”的年代,有许多三十多岁的工人下岗,可他们起初进厂上班时,有的是顶替父母接班,有的无任何社会生存技能,进厂后一辈子便委托于厂,这是几十年形成的固定思维。可一旦下岗,他们便无所适从,生活立刻陷入困境。

我曾经有两位男女同学就在那时下岗,因我从厂里出来的早,我便带着他们去广州打工。男女同学是情侣关系,刚开始都在酒店打工,可时间久了,女同学禁不住各种诱惑,就去声色场所“赚快钱”,最终她与男同学分手。(此内容在以前文章《洛城记忆》中提过)

还有我们小区两位三十多岁的下岗女工,因家里有老人生病和孩子上学,她俩结伴跑到郑州的洗浴场所“赚快钱”,后来被抓后,是相关部门来洛阳调查她们,我们才知道她俩是从事这个行业的。

我觉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半期对于长江以北大厂的人来说都是一本苦泪史,其中头脑灵活且胆子大的人发了财,而那些原本依靠大厂过一辈子的人命运就没那么好了,剧中的“彪子”就是如此,谁体会过谁知道。

剧中还演到“桦林钢铁厂”的厂长与不法港商勾结贪污的桥段。我认为这也相当真实。

可以负责任的说,无论北方何地,当一所大厂即将步入末路时,手握重权的大厂领导没有一个没发生过猫腻的,他们多多少少会内外勾结,利用手中权利迅速变现。别的不说,只洛阳的几个大厂门口,有哪个门口周边没有与大厂业务相配套的小公司?而这些小公司便是利用大厂资源变现为自己钱财的有效载体。

这些小公司的法人多是厂领导的亲戚,甚至本人直接挂职。

这种思维惯性如今依然影响着北方工业城市的一代有一代人,这就是很多优质资本不愿意来北方城市正规投资的根本原因,别说什么“投资不过山海关”,应该是“实实在在干事业别过山海关”,那些官商勾结搞投机生意的人恰恰要过山海关,因为他们在南方城市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呀!当然,今天的洛阳虽不比东北,但大致环境也是如此。

综上所述,我觉得《漫长的季节》这部剧应是给有过此成长生活经历的人看的,他们(包括笔者)看后心中更有共鸣,南方城市或现在的年轻时尚小青年若不关注剧中的爱恨情仇和悬疑凶案,他们根本不爱看,也看不太懂。

7# 2023-5-10 23:07 评论 收起评论
奔跑铁腿 发表于 2023-5-11 09: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关注中
8# 2023-5-11 09:10 评论 收起评论
风吹过也 发表于 2023-5-11 09: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剧更多的是提出问题,并不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60年代前的人,靠信仰活着,
7080年代人,靠义气活着,
后来的人,靠钱活着。

所以,各有各的命
9# 2023-5-11 09:46 评论 收起评论
又见彩虹 发表于 2023-5-11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漫长的季节》反映的是东北工业基地转型过程中的状况,的确让人想到了昔日洛阳几大厂当时下岗、衰败的情景,拍摄场景真实,人物表演细腻,也反映了当时普通人闹心又顽强的生活,虽然结局不老好,但是看着挺接地气,比脑残都市剧强多了。
10# 2023-5-11 09:50 评论 收起评论
弄啥嘞 发表于 2023-5-11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顶多再来一段回忆杀,有啥意思
11# 2023-5-11 10:02 评论 收起评论
我花开后百花杀 发表于 2023-5-11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思维惯性如今依然影响着北方工业城市的一代有一代人,这就是很多优质资本不愿意来北方城市正规投资的根本原因,别说什么“投资不过山海关”,应该是“实实在在干事业别过山海关”,那些官商勾结搞投机生意的人恰恰要过山海关,因为他们在南方城市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呀!当然,今天的洛阳虽不比东北,但大致环境也是如此。”
       共鸣!
12# 2023-5-11 10:11 评论 收起评论
风吹过也 发表于 2023-5-11 10: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电视剧。除去时间烙印,很容易让人共情,年轻人也能产生共鸣。
因为人的感情,从古至今变化不太大
13# 2023-5-11 10:30 评论 收起评论
乐从悟来 发表于 2023-5-11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7楼的精彩点评点赞,深有同感!
14# 2023-5-11 11:15 评论 收起评论
弄事就不中 发表于 2023-5-11 12: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花开后百花杀 发表于 2023-5-9 21:57
当年洛阳开黄面的的哥的姐,许多都是下岗工人。

哥,你这中间少个的
15# 2023-5-11 12:41 评论 收起评论
我花开后百花杀 发表于 2023-5-11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弄事就不中 发表于 2023-5-11 12:41
哥,你这中间少个的

谢谢!
16# 2023-5-11 13:03 评论 收起评论
芳华-刹那 发表于 2023-5-11 13: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伤感岁月 发表于 2023-5-10 23:07
我用时五天,每晚追2-3集,昨晚终于把《漫长的季节》追完了。
怎么评价该剧呢?我认为这部剧不像很多朋友说 ...

不讲究
剧透这么多,让没看的人怎么看?
17# 2023-5-11 13:07 评论 收起评论
雒阳洛阳 发表于 2023-5-12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咱工人要为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
回看历史,一切改革都是有成本的,牺牲那一代产业工人的福祉就是成本
18# 2023-5-12 21:59 评论 收起评论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回顶部 发新帖 找站务
投诉与建议快速响应
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登录更方便
移动端
微信扫一扫到手机
随时看帖,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