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与分享🙏🙏🙏 [玫瑰]祝贺卢仝茶文化非遗传承人李菊月煎茶技艺落地十三朝古都洛阳
🌺李菊月卢仝煎茶技艺传习基地揭牌仪式在洛举行 [url=]洛报融媒 [/url]2023-03-18 19:37 发表于河南 煎茶曾是唐代人的饮茶方式。近日,央视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第2季第8期《茶经》播出,为观众奉上了一期“茶香飘溢”的节目。节目中还原唐代的煎茶技艺,让人印象深刻。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唐代诗人卢仝的“七碗茶歌”,写出了饮茶的美妙意煎茶法也演变形成了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卢仝煎茶技艺。 3月18日上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菊月卢仝煎茶技艺传习基地揭牌仪式在瓦库洛阳7号店举行,让观众欣赏到了中华茶道之美。
洛报融媒记者 常世峰
附文: 《易经》与茶文化 -----贺《万里茶会》之作
《易经》不是一部古代的百科全书,也不是所谓的“占卜、算卦”书,而是中国古代培养人们具有“灵感思维模式”的经典教科书。通过较长时间的学习、研究、认知、理解、实践过程,使人们获得感悟,大脑产生“灵感”、“顿悟”以及其它众多灵感思维。久而久之在不知不觉中,自然形成对于万事万物的“灵感思维方式”,在思维科学中被称为“灵感思维模式”,它与“逻辑思维模式”、“形象思维模式”,並列为人类的三大思维模式”。 科学而又严格地讲,人类的创新、发现、发明以及一切前无古人的新的东西,首先产生于人们大脑的“灵感”、“顿悟”,这就是大脑灵感思维、方式、模式的思维能力“生产”出来的成果。这些“成果”再通过“形象与逻辑”思维方式来进一步加工处理。由此长期积累的“众多创新成果”构成了人类的精神与物质文明,文化孕育于文明之中。如果说“茶树”是大自然恩赐的“万物”之一,那么“茶文化”是人类“思维方式方法”创新的成果。 故,无论《易经》与“茶文化”两者之间产生的初始年代早晚如何,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之间必然有着密切而又独特的微妙关系。
正如茶人汪根发老师于万里茶会第四天(2015.2.17)所讲:“茶道:茶,指茶的自然属性(淡定、从容、和谐、圆融、慈爱、自在)。道,道即自然。 一:放下自我,随着茶的自然属性与自然相融。(以茶入道)二:在与自然相融状态中去行茶(驻道行茶)。 三:品茶人在这样环境中通过品茶逐渐与自然相融(引人入道)。 茶道层次虽为三,其实质乃为一。用心品茶,道在当下。”
因此当一个经过经典薫陶、培养具有“灵感思维模式”大脑的人,在“用心品茶,道在当下”之时,由于心与自然相通互融,会有大量“灵感”、“顿悟”产生。这些灵感思维原始成果的积累,成为一切创新(社会管理、生产劳动、科学实验)活动的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此大胆地讲,历史与现实中的各个阶层、领域已经载入史册或者将要载入史册的岀类抜萃人物 ,绝大多数与茶结缘,是茶文化的受益者。
显然若从大局来讲大力发展“茶文化”至少会有下列好处: 1,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夫妻和睦,家庭团结。令社会之精神文明建设高歌勇进。 2,利于人的大脑创新思维“大爆发”,使得“社会管理、生产劳动、科学实验”的创新活动突飞猛进。令社会之物质文明建设迅速发展。 倘若有幸“茶文化”与“中国梦”喜结良缘,中国的崛起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实现,必将早日到来! (洛阳/李履谦2015年2月17日14時35分)
注: 《万里茶会》2月14日从北京市“惠量小院”首站开始,连续走完全国数十个城市“茶室、茶馆、茶楼、茶庄----”。 先期于2月9日晚两位发起人季烨先生和鱼哲军先生来洛阳,我们在老城洛阳宾馆聚会交流,由18奌至次日凌晨0点25分 |
|